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正>宰后检疫是肉品卫生检疫的重要环节,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宰前检疫只能剔除一些具有体温反应或症状比较明显的病畜,对处于潜伏期或症状不明显的病畜则难以发现,往往随同健畜进入屠宰过程。这些病畜只能通过宰后检疫,直接观察胴体、脏器所呈现的病理变化和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住肉孢子虫病都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对人畜的危害都相当严重,而且在宰前难以检出,必须经过宰后检疫才能判定。同时由于这三种寄生虫形态和寄生部位比较相似,因此在宰后检疫中很容易混淆。现将猪宰后检疫中囊尾蚴、旋毛虫、住肉孢子虫的鉴别要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宰后检疫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因为宰前检疫只能了解症状,除个别典型病例外(如口蹄疫等),不能仅凭临床表现就确诊疾病。大多要靠宰后检疫,主要通过皮肤、内脏的病变以及实验室化验才能做出确诊。另外,在生产实践中,生猪的宰后检疫必须与屠宰加工同步进行,做到不漏检、不错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上市猪肉的安全,才能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1体表和内脏的检疫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猪“定点屠宰”、“集约化屠宰”的进行,我们的检疫工作也由过去的“零散型”转变为“专一型”、“全能型”、“定员定岗制”。有些检疫人员尚不能适应,工作起来有些吃力,特将多年在生猪大型屠宰厂工作的经验总结如下,望与诸位同行分享共勉,商榷切磋。生猪屠宰分为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个环节,宰前检疫是对生猪进行初步筛选和卫生把关,生猪经过宰前检疫后,经冲淋、窒息、放血进入宰后检疫环节,检疫人员按照“五岗(头部检验、胴体检验  相似文献   

5.
宰前检疫很难排查出处于潜伏期或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病猪,作为宰前检疫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生猪常见疾病的宰后检疫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检疫人员通过感官检查(看、剖、触、嗅等方法)和剖检,对影响肉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的病死猪肉做进一步排查,对阻止人畜共患病,如猪囊虫病、猪瘟、猪丹毒、黄疸肉等的流行和传播,确保食品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传染病在生猪流通和屠宰环节地传播污染.坚持抓好生猪宰前检疫工作,把好宰前检疫关,保护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必须加强生猪宰前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屠宰检疫是指动物检疫部门对定点屠宰场(点)屠宰的动物所进行的宰前检疫、在屠宰过程中所进行的同步检疫以及宰后检疫。检疫合格的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不合格的作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生猪实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不仅对防疫灭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保证肉食品的卫生质量,是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的重要措施。生猪屠宰场的集中检疫,由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两部分组成,两者缺一不可,其作用只能互补,不能替代。宰前检疫,能及时检出病猪。特  相似文献   

9.
患有猪黄脂、黄疽及钩端螺旋体病的病猪在宰前检疫时除眼结膜有不同程度的黄染外,同健康猪群无特殊区别。因此,宰后检疫对上述病猪的鉴别及处理尤为重要。尤其是钩端螺旋体病,该病感染率长繁殖,随尿液排出体外,带菌时间为194天至一年以上,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0.
宰后检验是肉品卫生检验最重要环节之一,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宰后检验规定了必须检验的组织和器官及剖检程序、操作方法,检验人员需严格遵守。宰后检验应按顺序设置头部、体表内脏、旋毛虫检验、胴体初验、胴体复验和可疑病肉检验的操作点等。  相似文献   

11.
<正>家禽屠宰检疫规程的发布,是检疫员如何进行家禽屠宰检疫的技术指南,对保护百姓身体健康及食肉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家禽屠宰检疫规程要求检疫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家禽的屠宰检疫,笔者就该规程做以探讨。一、明确检疫对象及适用范围家禽屠宰检疫规程的检疫目录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鸭瘟、禽痘、小鹅瘟、马立克氏病、鸡球虫病、禽结核病,共九种。本规程规定了家禽的屠宰检疫申报、进入屠宰场(厂、点)监督查验、宰前检查、同步检疫、检疫结果处理以  相似文献   

12.
<正>1动物屠宰检疫概念动物屠宰检疫是指在动物宰前、宰后及屠宰过程中,对动物、动物产品所实施的检疫。屠宰检疫包括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屠宰过程中对屠宰猪进行宰前检疫和同步屠宰检疫。宰前检疫是对被屠宰猪进行活体检验,同步屠宰检疫是按照屠宰动物屠宰过程中的屠体、头、蹄、器官、淋巴结、油等部位的规定程序和标准进行检疫。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生猪肉品质量安全、重要、不可替换的手段,是确保肉品进入餐桌的重要措施,必须认真加以贯彻执行相关的屠宰检疫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生猪宰前检疫,是防止传染病在生猪流通和屠宰环节中传播的重要环节,是控制和及早扑灭疫源,保证肉品质量的重要措施。加强生猪宰前检疫工作,把好宰前检疫关,意义十分重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宰前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畜禽检疫检验工作1.建立健全检疫检验制度在肉食品流通过程中,包括畜禽的收购检疫、运输检疫、待宰期宰前检疫、宰后肉品检验(包括活品的检验),各个环节互相连接、相辅相成,好似一  相似文献   

16.
<正>生猪屠宰检疫是猪肉上市进入餐桌前的最后环节,是阻止人畜共患病发生的最后屏障。屠宰检疫人员承担着对肉产品安全负责的最重要功能和切断动物疫病扩散传播的作用。目前生猪屠宰检疫中的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都以感官检查、视诊、触诊、听诊、剖检为主。除非洲猪瘟硬性规定宰前必须做快速检测外,其余均无快速检测能力,仅依靠感官检查和实践经验,必要时才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诊。  相似文献   

17.
陈义平  王勇 《农家参谋》2022,(6):126-128
生猪屠宰必须做好宰前检疫与宰后检疫,保证猪肉的品质与安全,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确保消费市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生猪在即将屠宰前开展的临床检查,称之为生猪宰前检疫。生猪屠宰前的检疫是生措屠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屠宰检疫必不可少的首要程序。有些生猪经过长途运输,不可避免地感染和产生一些疾病,通过宰前检疫,可以尽早发现患病生猪,并及时将其剔出另行处理,同时为宰后检疫打下良好基础,意义重大。 生猪宰前检疫,只做临床检查,其主要检查下列疾病:口蹄疫、  相似文献   

19.
屠宰检疫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关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关注,生猪屠宰场检疫监管工作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安龙县严格按照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对生猪定点屠宰场进场生猪进行宰前检疫和宰后肉品检疫,确保了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现将开展生猪定点屠宰场检疫监管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生猪的宰前检疫是指对即将屠宰的生猪在屠宰前实施临床检查.宰前检疫可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屠宰生猪的健康状况,是整个生猪屠宰检疫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