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加快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加快西部大开发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是依靠科技,实现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本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发展西部节水农业的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中央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和农业部<关于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意见>的要求,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以改善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农机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努力提高西部地区节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部开发中的农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我国政府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就农业而言 ,西部地区是我国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 ,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治理等措施来恢复植被 ,对改进全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促进西部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西部大开发中的农业问题至关重要。   一、西部地区地理和农业资源概况我国地区的划分 ,除了标准的行政区划以外 ,还有一些传统的划分法。例如有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南、华东等六大区的…  相似文献   

4.
实施我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在世纪之交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决策,对于优化地区生产力布局,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强民族团结,推进改革与发展,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目前,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的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不仅为经济发展指出了方向,也为农业和农业科技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认真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际行动,为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一、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现状与问题我国西部…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草)、以粮代赈、荒山绿化、个体承包”是中央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提出的基本政策,其实质就是在西部大开发中,将发展西部经济和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并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西部大开发的理性选择。“西部开发、生态先行”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要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宏伟目标,环境立法的完善,特别是西部地区地方环境立法建设,将成为保障西部经济建设,保护西部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西部农业大开发中,花生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发展花生生产可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必要。目前在西部地区有关省区已具备发展花生生产的条件,发展花生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西部农业的振兴是西部地区全面振兴的基础与支柱,值此西部开发的大政方针启动之际,西部农业的开发迎来了历史机遇。针对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与特点,结合多年来研究实践,就西部农业开发的基本对策及相应措施进行了认识性探讨,以期促进该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中耕作制度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西部农业落后,农业经济需要更大的发展。退耕还林还草使耕地数量减少,为西部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问题。只有改革现有的耕作制度,提高单位面积耕地生产力并调整种植结构,才能促进西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确保退耕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耕作制度上,应大力推广少、免耕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调整种植结构,实行三元化农业;培肥地力,加强田间管理,提高作物栽培水平,实行保护地栽培,发展设施农业。  相似文献   

9.
以科技促进西部农业大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西部现状入手,分析了西部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通过参加中国农科院组织的为期1个月的“西部万里行”实地考察,理论结合实际,对以科技促进西部农业大发展等问题提出初步看法,包括搞好西部生态建设、实行生态建设与发展农业相结合、搞好结构调整、抓好节水农业、发展特色农业与产后加工业等方面;强调大力促进西部农业科技进步,从而推进西部农业发展的大变革。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和全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的基础性工程是生态环境建设。本文通过分析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内在驱动表现为:通过生态农业建设抑制生态环境的恶化,解决群众生存问题;控制环境污染,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提升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以实现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西部地区应强化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快生态技术的开发与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生态服务体系,推进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增加生态农业建设投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并利用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生态农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初探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我国生态农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依据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
灌漠土区吨粮田开发与持续农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数值分析,认为灌淤土和灌漠土属同一土类,其中的微小差异应在亚类一级来区别。灌漠土占我国国土面积一半以上,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4.
江西避洪农业的思路、模式和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洪涝灾害是江西农业灾害的首要灾种之一,它严重威胁和制约着江西农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新世纪江西农业的“跨越式”局长,提出了江西发展避洪农业的思路、模式及其关键技术,这就是:⑴改迟熟种为早熟种;⑵改三熟制二熟制;⑶改大田粮食作物为水生经济作物;⑷改收获成熟籽粒为收获鲜嫩果实;⑸改收获生殖器官为收获营养器官;⑹改种植为养殖。对江西乃至南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避洪农业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干旱气候变化情境下,西南干旱河谷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发展滞后,会进一步强化其农业不利的发展环境。为改变干旱河谷农业资源独特但利用粗放的现实,需妥善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明确干旱河谷农业适应干旱气候变化的原则。文章最后提出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加强特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建设、注重生态农业开发、构建现代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三农"的第三产业和因地制宜,进行水利设施基础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西南干旱河谷农业适应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黔东南地区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剖析,并从良种良法的推广、特色生态农业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完善、特色生态农业资源的保护、新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黔东南特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为黔东南地区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实现特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是中央为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宁夏作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域优势的自治区,更应该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时机,全面发展农业.根据宁夏农业发展的优势,回顾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实行10年来宁夏农业取得的进展,论述了宁夏农业今后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休闲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当前气候变暖的形势下,休闲农业开发要坚持"低碳理念",利用低碳技术,开发低碳能源,设计低碳产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以生态农业为开发基础,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高效农业,打造"低碳农业园区",在全社会构建低碳消费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邓远建  超博 《中国农业科学》2022,55(24):4879-4894
【目的】从灰水足迹视角评价我国省域农业生态效率,揭示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影响农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提升我国省域农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方法】利用我国200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省域农业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总体而言,农业灰水足迹呈下降趋势,但个别省(市、区)呈上升趋势。从灰水足迹由低到高的排名可以看出,处于前列(即灰水足迹较小)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农业产值占比较低;处于后列(即灰水足迹较高)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或农业产值占比较高。(2)观测期内,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平稳,个别年份波动较大,各省(市、区)的均值差距明显且分布极不平衡。(3)经济发展水平、种植业结构、技术进步、财政支农、农业受灾率等因素对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程度各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们生活质量的双双提升,无论是农业经营者还是消费者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农业生态效率水平,但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污染也可能对农...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发展生态农业迫在眉睫。生态农业模式不仅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还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带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较为客观,所以发展可持续的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