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沂市一家庭奶牛场,2003年4月份饲养的29头奶牛有17:5头(11头产奶成年母年,6头犊牛)发生了以高烧不退、流产、死胎、拉稀、呼吸困难,神经症状等为主的疾病。发病期间共死亡3头(其中成年奶牛1头,犊牛2头),发病率58%以上,病死率为17.6%。经综合诊断,确诊为奶牛的弓形体病。  相似文献   

2.
最近,河北唐山某一个体奶牛养殖场,主述有2头泌乳牛和8头新生犊牛以及3头1月龄犊牛不喜欢吃食,有时甚至一点儿也不吃,懒动喜卧。有些犊牛经常舔食地面,而且特别喜欢吃炉灰渣、泥土等异物,外观表现消瘦,体质衰弱。个别犊牛有腹泻、呕吐症状,有1头犊牛最后表现神经症状并痉挛死亡,之前体温始终正常。虽然以前请兽医用抗生素或补液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并发弓形虫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7月,临沂市某家庭式小奶牛场发生了以发热、呼吸困难、腹泻、神经症状、怀孕母牛流产等为主的疾病。14头成年奶牛有9头发病,7头犊牛全部发病;死亡3头,其中成年怀孕牛1头,犊牛2头。总发病率为76%,病死率为19%。经诊断为附红细胞体与弓形虫的混合感染,并采取中西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控制了病情发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三水市青峡镇灶岗村养水牛85头,其中犊牛35头。1997年6月初,该村连续3天有3头犊牛发病,其中1头在治疗过程中突然死亡。经剖检、实验室诊断和临床症状分析,诊断为牛出血性败血病(牛巴氏杆菌病)。经市镇村共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较快地控制了流行,为农民群众挽回了经济损失。临床症状犊牛发病前吃奶、吃草正常,无异常表现。发病当天突然绝食,高烧,体温达41.5℃。精神沉郁,走路摇摆,最后侧卧不起,有阵发性抽搐,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鼻孔潮湿,眼结膜潮红,粪便基本正常。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3头病牛在治疗过程中,有1…  相似文献   

5.
<正>吉林省某牛场饲养50头商品育肥牛,其中3头引进不久的犊牛于2015年5月初陆续出现以跛行、行动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由化脓隐秘杆菌引起牛化脓性关节炎。1发病情况该牛场于2015年4月末从外地引进20头育肥犊牛,为长途运输,运输车辆装载密度过大,有3头犊牛膝关节不同程度受伤,入群前未做任何消毒处理。入群5日后,受伤3头犊牛后肢膝关节肿大,犊  相似文献   

6.
<正>农七师129团澳牛场地处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在2007年夏天多次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在此条件下所产的18头犊牛在1~3天内出现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有个别犊牛死亡。根据当时天气情况、饲养环境、临床症状及尸体解剖情况,诊断为犊牛热应激所致的热射病。通过治疗,有12头犊牛被治愈。现将有关情况加以总结,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暴发性犊牛血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某牛场发生一种以出血性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犊牛的流行病。12月初,该养殖场发现个别犊牛腹泻,后转为血水样下痢。用药后症状减轻,停药后又复发。12月中旬,症状剧烈,蔓延全场,16头犊牛全部发病,死亡2头,发病率100%,死亡率为12.5%。尸体剖检,除大肠黏膜水肿,弥漫性出血、充血等的病变外,其它脏器均无异常。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解剖变化、治疗结果初步诊断为犊牛血痢。  相似文献   

8.
犊牛球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3~5月,本市某奶牛场6月龄以下犊牛陆续发生一种以出血性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犊牛11头,后经确诊为犊牛球虫病。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治疗措施,除1头因误诊、延误治疗而死亡外,其余10头全部治愈,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某奶牛场饲养奶牛329头,6月龄以下犊牛47头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2008年3月哈尔滨松花江奶牛有限责任公司牧场的犊牛中有4头发生搐搦症,发病犊牛3头死亡,1头痊愈。2临床症状慢性的临床症状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步行不稳或轻瘫。急性的常有明显的神经症状,突然发病,犊牛站立,颈伸直,呈强直性痉挛,四肢震颤,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平凉市某牛场饲养的3-8月龄犊牛38头,先后有23头发病,发病率60.5%。病牛15d内死亡7头,死亡率30.4%。经调查,发病牛全为犊牛,症状重、死亡率高。病牛粪便带血、恶臭且混有纤维性粘膜,喜卧,反刍停止。  相似文献   

11.
在庄浪县某牛场,生后1-3d的犊牛出现体温升高、气喘、腹泻等症状,共发病25头,死亡3头,死亡率为12%.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及康复犊牛及其母牛IBR抗体检测,确诊为传染性鼻气管炎同时继发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2003年4月山东省临沂市某奶牛场饲养的29头乳牛中有17头发生了以高烧不退、流产、死胎、拉稀、呼吸困难、神经症状等为主的疾病。共死亡3头,其中成年乳牛1头,犊牛2头,发病率为58.6%,死亡率为17.6%,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经过综合诊断分析,确诊为乳牛弓形虫病,经采取中西医结合等综合防治措施,使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赤峰市翁牛特旗某嘎查存栏成年牛1200多头,犊牛130多头,到2001到6月份,犊牛开始发病,发病率很高,死亡3头。根据发病情况、症状、病变和细菌学检验,确诊为牛泰勒焦虫病。  相似文献   

14.
犊牛白肌病的诊治体会1发病症状犊牛白肌病在我场已有30多年病史..自1980年以来,先后诊治300余头患有白肌病犊牛。综合其发病症状我们认为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多数病例临床症状不明显,突然死亡,以心力衰竭为特征,在运动中或夜间突然...  相似文献   

15.
2018年3月份,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实践基地(存栏60头)有3头犊牛出现间歇性瘤胃胀气的症状,为了对这3头犊牛进行诊治,试验采用临床检查、触诊等方法进行初步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根据触诊及临床症状初步判断患牛为瘤胃异物,剖检发现患牛瘤胃内容物中有9个大小不等的毛球,确诊为瘤胃异物。通过手术取出异物,术后监控、护理,患牛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牛场每年均发生一种以犊牛运动障碍致使犊牛陆续淘汰的疾病。本病我场今年发病犊牛比较多,从元月至今产犊327头有6头犊牛发病,发病率约占新生犊牛的1.83%,发病犊牛淘汰率为100%,严重地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给牛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常常想原因并对此病进行病因分析。从实验室检验、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等结果来看,  相似文献   

17.
沈国春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3):77-77,79
丹东市五龙背镇金山村村民张某2005年6月13日从岫岩县一黄牛饲养户家中和牲畜交易市场上分别购入4头和8头犊牛,品种均为夏本杂牛,所购犊牛体重大都在100-150kg之间,年龄在5-13个月之间,其中3头为母牛,9头为公牛。购入后经8d的圈养然后与原来的15头共同放牧饲养,当饲养到第10d相继出现腹泻,出血性胃肠炎等症状。通过对流行病学的调查,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分析,确诊为黄牛球虫病。现将有关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至一九八二年五月,我场出现初生犊牛体质瘦弱,吮乳迟钝,下痢,搐搦痉挛,四肢关节肿大、乏力,死亡率高等病犊。七个月共发病43头,死亡24头,二月份至三月份最严重,发病19头,死亡14头。发病率为24.85%,死亡率为73.68%。临床症状:初生犊牛身体瘦弱,体重多在70市斤以下,平均比正常犊牛轻7.9%。犊牛四肢乏力,站立困难。体温大多正常,呼吸浅表,心动快速。其主要临床症状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平凉市某牛场饲养的3~8月龄犊牛38头,先后有23头发病,发病率60.5%。病牛15 d内死亡7头,死亡率30.4%。经调查,发病牛全为犊牛,症状重、死亡率高。病牛粪便带血、恶臭且混有纤维性粘膜,喜卧,反刍停止。1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新生杂交犊牛(主要是母犊牛)在出生2~5d内,突然发生一种以出汗不止,高热、呼吸粗喘为特征的疾病。笔者从1998年至今,一共收治了12头该病例牛,全部治愈,报告如下。1病例12头新生犊牛都是黑白花杂交母犊牛,全部都是在出生后3d内自己吸食母乳后发病。2临床症状犊牛出生时一切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