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推动3S技术在我市在应用研究,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3S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中,依托南京大学生命科技学院的技术支持,我市首先着步于3S技术对于大宗作物稻、麦的面积和产量估测,技术上以与小麦和水稻相关性较好的生长期的卫片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关键生育期的小麦和水稻面积、单产遥感估测模型。通过三年对稻、麦面积和产量的动态监测,目前面积估测精度已达到98.04%,产量估测精度也达到了93.61%。初步实现了在家知晓大面积的未来办公的理想模式,也为3S技术向生产力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等方面继续拓展。  相似文献   

2.
烟叶的移栽面积和产量信息对于有效配置烟叶资源实现供求平衡非常重要,通过利用多时相的可见光数据对2012年河南省烟叶播种面积和长势进行了卫星遥感监测,同时对河南省各地市烟叶产量进行了估测。经过验证,估测面积与实测面积高度一致,估测精度达到90%。移栽面积估测误差主要来源于烟田种植面积细碎化和遥感影像分辨率较粗。面积估测误差势必会影响产量估测精度,此外由于缺少长时间数据积累不能准确估计叶面积指数和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也会带来产量的估测误差。  相似文献   

3.
烟叶的移栽面积和产量信息对于有效配置烟叶资源实现供求平衡非常重要,通过利用多时相的可见光数据对2012年河南省烟叶播种面积和长势进行了卫星遥感监测,同时对河南省各地市烟叶产量进行了估测。经过验证,估测面积与实测面积高度一致,估测精度达到90%。移栽面积估测误差主要来源于烟田种植面积细碎化和遥感影像分辨率较粗。面积估测误差势必会影响产量估测精度,此外由于缺少长时间数据积累不能准确估计叶面积指数和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也会带来产量的估测误差。  相似文献   

4.
为了科学准确地、动态地大面积估测江苏省张家港市小麦的生产力,利用TM和IRS-P6遥感影像,采用NDVI值比较区分法,应用3S技术对张家港市2005—2008年小麦的生产力变化进行了动态估测。结果表明,遥感估测张家港市2005—2008年小麦平均种植面积的精度结果为97%以上;小麦平均产量精度结果为93.55%;利用3S技术进行张家港市小麦总产遥感估测值与地面统计值差异低于8%;遥感估测张家港市小麦总产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耕作面积相对稳定。总之,基于近4年遥感数据所获取的张家港市小麦总产量的变化情况建立模型,可以估测出张家港市城市化发展对当地小麦供需平衡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准确地估测和预报江苏省张家港市农作物的生产力,为政府进行农业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动态的农作物生产力信息,利用2005-2008年获取的TM和IRS-P6遥感影像,应用"3S"技术对张家港市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力变化进行了动态估测和预报.张家港市遥感估测农作物种植面积的精度结果为,小麦平均96.49%,水稻平均92.79%以上;估测农作物产量精度结果为,小麦平均92.46%,水稻平均94.98%以上;利用"3S"技术进行张家港市小麦和水稻总产遥感估测值与地面统计值差异低于10%;利用构建的4年遥感估产模型,进行张家港市主要农作物产量预报,预计全市2013年小麦产量突破12万t,2016年水稻产量突破17万t.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江苏省张家港市水稻生产力进行大面积高效估测,建立一个科学准确的方法平台,利用TM和IRS-P6遥感影像,采用NDVI值比较区分法,应用"3S"技术对张家港市2005—2008年水稻的生产力变化进行了动态估测。结果表明:利用"3S"技术定量估测张家港市2005—2008年水稻平均种植面积的精度结果为96.41%;水稻平均单产精度结果为91.73%;水稻总产量遥感估测值与地面统计值差异结果为-11.69%;遥感估测张家港市水稻总产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耕地面积相对稳定。总之,基于"3S"技术定量估测张家港市近4年水稻生产力精度达到95%以上,实现了利用遥感技术估测张家港市大面积农业生产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我国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估测对象,利用美国森林资源清查方法(3阶抽样方法),在部分改进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正六边形抽样框架及群团样地,估测延庆县的森林面积。结果表明:估算出北京市延庆县的森林总面积为1 202.739 km~2,与延庆县政府报告的森林总面积对比,总体精度达到94.22%。分层随机抽样和分层双重抽样下的估计精度分别为99.96%和99.94%,这种面积估测方法具有较好的总体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肖永波  彭道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128-7130,7152
对2008年SPOT5遥感图像进行相关处理,在GIS平台上,采用人机交互式解译的方法,提取出2002~2005年大仓乡京津风沙源工程区小班信息,并通过抽样进行实地调查验证,解译精度达到要求。将解译结果与各年实际造林数据进行比较,工程造林总体保存率达84.97%。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高效、快捷地提取工程区信息,为应用"3S"技术辅助开展京津风沙源工程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k-NN方法和GF遥感影像的森林蓄积量估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利用黑龙江省某林业局的一类样地调查资料、GF-1号卫星影像、数字高程(DEM)模型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图,采用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法进行森林蓄积量估测研究,分析k-NN方法及GF-1卫星数据在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为对比k-NN方法的估测精度,对相同试验数据也进行了最小二乘估计和稳健估计建模。采用GF-1号16 m分辨率的多光谱数据,在林业局级尺度上分别应用这3种方法进行森林蓄积量建模估测,生成了监测区域森林蓄积量分布图并统计得到监测区域总的蓄积量值。将3种方法估测结果与二类调查实测结果进行比较,k-NN方法估测精度达到97.3%,略优于传统的最小二乘估计和稳健估计建模估测精度。因k-NN方法不受Gauss-Markov假设限制,且能有效克服建模变量间的复共线性问题,研究成果可用于县/林业局级尺度的森林蓄积量估测,且国产GF-1卫星影像能有效应用于森林资源监测。  相似文献   

10.
以甘肃省张掖市大野口林区为研究区,首次引入芬兰软件ArboLiDAR,基于LiDAR数据,提取林分水平上的主要森林参数并与实测数据做了对比。结果表明,由ArboLiDAR软件提取的参数中,林分平均高的估测精度最高,R~2为0.807,平均估测精度达到90%;平均胸径仅次于平均高;林分胸高断面积的估测精度受林龄结构及林分密度的影响较大,平均估测精度都为80%;对林分密度的估测精度最低,R~2为0.585,平均估测精度为74%。同时,本研究也根据提取出来的森林参数制作了研究区各森林参数区域分布图,为更加直观地了解研究区情况以及后续研究作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南方丘陵地区甘蔗种植具有分散、形状多样等特点,利用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提取甘蔗种植面积时,数据的有效性和精度都难以满足要求。利用高分辨率GF-1WFV 遥感数据,分析比较甘蔗与其他地物类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及植被指数时间变化差异,采用多时相迭代方法构建甘蔗提取特征向量决策树模型。利用该模型提取了广西江州区的甘蔗种植面积,经野外实地调查验证,甘蔗面积提取的用户精度为90.13%,生产精度为88.78%,表明GF-1WFV 数据是复杂地形下提取甘蔗等农作物的潜力数据源,该提取思路可以为在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了解甘蔗种植情况,进行甘蔗长势监测和产量估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区域尺度的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产量预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依据。遥感数据同化应用极大提高了作物估产的时效性和精度。为及时、准确地实现县级尺度粮食产量的估测,以及提升产量估测的精度,以辽宁省铁岭县为研究区,采用WOFOST(world food studies)模型与遥感同化相结合的方法对铁岭县玉米进行估产研究。通过采用扩展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检验算法(extened Fourier amplitude sensitivity test,EFAST)敏感性分析方法实现玉米估产敏感性参数的分析,以及本地化;通过采用参数自动率定程序PEST(parameter estimation)实现参数的优化,验证结果为采样点产量的平均误差为852.39 kg·hm-2,模型模拟的精度达到92.82%。为进一步提高和优化模型估产精度,将遥感反演得到的叶面积指数采用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与模型模拟的叶面积指数进行数据同化,平均误差从同化前的852.39 kg·hm-2降低为435.01 kg·hm-2,估产精度从92.82%提...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烟区代表性样点的烤烟产量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资料,在筛选出烤烟K326、云烟87(85)品种产量最佳估测模型的基础上,借助GIS与烤烟产量最佳估测模型集成技术开展福建烟区不同烤烟品种产量的估测与空间分区,揭示福建省烟区耕地不同烤烟品种产量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K326和云烟87(85)产量的估测精度最高,分别高达99.48%和99.51%,可作为福建烟区烤烟产量预测的最佳模型。福建烟区K326、云烟87(85)高产量区面积分别为96 695.67和208 683.58 hm~2,集中分布于浦城、建阳、建瓯等县市;中产量区面积分别为121 879.70 hm~2和91 803.92 hm~2;低产量区面积分别为296 096.70 hm~2和214 184.60 hm~2,中产区主要分布于永定、宁化和上杭等县(市),表明福建省烟区种植云烟系列烤烟品种可获得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计算机自动识别分类方法(逐步分类法)。该法在TM资料中用于水稻面积的遥感监测试验。可使稻田面积的估测精度达到97.04%。  相似文献   

15.
以古尔邦通古特沙漠南缘为研究区,对CEBERS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法、回归模型法和改进像元二分法进行植被覆盖度估测;以QuickBird数据像元二分植被覆盖度估测结果为真值,对CEBERS植被覆盖度估测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估测精度分别达97.55%,97.35%,98.88%,改进的像元二分法精度最高,且在实际植被覆盖估测中像元二分法性价比最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寒温带典型森林高度制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根河市潮查林场境内的寒温带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及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与地面调查的66个样地数据,采用不同算法计算样地实测树高(Lorey's高、冠幅面积加权树高和算术平均高)分别与基于双正切角树冠识别算法获取的LiDAR估测高(冠幅面积加权树高、算术平均高)和基于点云提取的百分位高构建树高回归模型(冠幅面积加权树高模型、算术平均树高模型和LiDAR百分位树高模型)。对比不同树高模型的训练精度与估测精度的差异,探讨双正切角树冠识别算法对本研究区的适用性;同时了解冠幅面积加权的样地实测树高与Lorey's高对林分平均高代表性的差异,确定最优解释变量,筛选最优树高模型,计算研究区森林高度空间分布图,为后续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样地冠幅面积加权树高的模型训练精度和估测精度与Lorey's高的结果一致性较好,略低于Lorey's高的估测结果。LiDAR百分位树高模型中的50%分位高与样地实测树高相关性显著且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其中,以Lorey's高为样地实测树高时模型的R2=0.869、RMSE=1.366m;以冠幅面积加权树高为样地实测树高时模型的R2=0.839、RMSE=1.392m;Lorey's高的50%分位高模型的估测精度最高,各独立验证样本点估测精度均高于85%,平均估测精度为94.73%,最高估测精度可达99.78%,其中混交林平均估测精度(96.72%)高于针叶林的平均估测精度(93.58%)。因此,选择Lorey's高的50%分位高模型计算研究区的森林高度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7.
遥感区域大小对森林蓄积估测影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该文将 1幅TM遥感图像分别分成 1 4及 1 2幅 ,通过实例分析了 1 4,1 2及整幅TM图像所能达到的几何精校正精度 .然后 ,以样地对应的遥感和GIS信息为影响森林蓄积估测的变量 ,采用最小二乘原理及岭迹分析 ,研究了上述 3种不同面积幅值图像对应林区影响森林蓄积估测的主要变量 .由 3种不同面积遥感区域蓄积估测方程中所含变量的个数、种类及预报精度 ,详细分析了遥感区域大小对蓄积估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8.
3S技术在作物生长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3S技术的集成应用对传统农业生产管理模式产生了较大影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简要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 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概念,分析了这3种技术在作物种植面积量算与产量估测、精细农作以及农作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指出其应用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3S技术在作物生长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制种时GA3的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长选3S是由培矮64S通过辐射诱变选育出的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为了明确长选3S制种时GA3的用量。[方法]以长选3S及其亲本培矮64S为材料,在制种田对长选3S和培矮64S进行GA3不同用量的对比试验。[结果]长选3S在制种中喷施GA3以抽穗10%时为最佳时期,用量为90g/hm^2,分2次喷。在喷施90g/hm^2的条件下,长选3S的穗颈伸出度达到+1.78cm,柱头外露率达到96.87%,比培矮64S高21.46%;异交结实率达到36.44%,比培矮64S高16.33%;"长选3S/9311"的制种理论产量达到2931.90kg/hm^2,比"培矮64S/9311"增产1259.40kg/hm^2。[结论]长选3S比培矮64S对GA更为敏感,可大大减少制种中GA的用量。  相似文献   

20.
遥感区域大小森林蓄积估测影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将1幅TM遥感图像分别分成1/4及1/2幅,通过实例分析了1/4,1/2及整幅TM图像所能达到的几何精校正精度。然后,以样地对应的遥感和GIS信息为影响森林蓄积估测的变量,采用最小二乘原理及岭迹分析,研究了上述3种不同面积幅值图像对应林区影响森林蓄积估测的主要变量。由3种不同面积遥感区域蓄积估测方程中所含变量的个数、种类及预报精度,详细分析遥感区域大小对蓄积估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