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e)血清凝集素的凝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锯缘青蟹血清凝集素对人、兔、鼠、鸽子、中华鳖、鲫红细胞均有凝集作用,其中对小鼠红细胞凝集活性最强,血凝活性可达29;凝集素活性最适pH 6.0~7.4;盐度对凝集活力有较大影响,NaC l浓度在0.4~0.5 mol/L时基本失活;未纯化血清凝集素对Ca2+、Mg2+未表现出依赖性;凝集素活性能被N-乙酰葡萄糖胺特异性抑制。对青蟹血清凝集素进行硫酸铵分级沉淀分离后,发现凝集素活性主要分布在25%饱和度硫酸铵沉淀区,该组分凝集比活比血清高27.44倍,SDS-PAGE结果表明主要蛋白带型为79 ku、75 ku、72 ku。  相似文献   

2.
以纯化的中华鳖虹彩病毒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经杂交融合获得了8个能稳定分泌抗中华鳖虹彩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亚级份分析结果表明,Mab2A4属IgA,Mab8E1是IgG2a,其他的6株单抗Mab1D3、Mab2H1、Mab3A1、Mab4B5、Mab5E1和Mab6F2均为IgG1。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分析表明,8株单抗均能特异性地识别中华鳖虹彩病毒,与EPC、CO、FHM等宿主细胞不产生交叉反应,腹水抗体的ELISA效价在105~106。IFA分析表明,8株单抗中仅Mab5E1没有免疫荧光反应特性,其余7株单抗均能对染毒病灶产生特异性的荧光染色。中和试验结果证实8株单抗均没有中和病毒的特性。应用Western-blotting进行中华鳖虹彩病毒的抗原表位初步分析,结果显示:Mab1D3和Mab2A4分别识别分子量为84 ku和35 ku中华鳖虹彩病毒结构蛋白,Mab3A1能够同时识别分子量分别为14 ku和16 ku的两条多肽,说明这3株单抗结合位点是非构象依赖性抗原决定簇,其余单抗不具备Western-blotting反应特性。这些结果提示上述单抗对中华鳖虹彩病毒抗原特异、灵敏,可用于中华鳖虹彩病毒的检测和结构蛋白分析。  相似文献   

3.
分离纯化了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血清免疫球蛋白(Ig),并对其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与分析.采用山羊-IgG(Goat-IgG)免疫花鲈并制备血清,分别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A蛋白亲和层析法及Goat-IgG偶联亲和层析法提取花鲈Ig,对提取组份进行了蛋白浓度测定、间接ELISA效价测定、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提取的花鲈Ig主要集中在硫酸铵饱和度为30%~50%的区间,其中45%饱和度硫酸铵富集的的抗体比活最高,ELISA效价为2×104/mg蛋白,比血清ELISA效价提高2.2倍;A蛋白柱亲和层析可得单一蛋白峰,洗脱峰集中在洗脱体积0.8~1.6 mL,处,占洗脱蛋白总量的76.2%,峰值的ELISA效价为1.37×105/mg蛋白,抗体得率为2.57%;Goat-IgG偶联Sephrose 4B亲和柱层析也可得单一蛋白峰,洗脱峰集中在洗脱体积1.4~2.8 mL处,占洗脱蛋白总量的72.4%,峰值的ELISA效价为1.39×105/mg蛋白,抗体得率为2.63%.以上3种提取方法均可得到79 kD的重链和29 kD轻链,表明可得到纯化的免疫球蛋白;采用鼠抗花鲈Ig血清和单抗AA5经Western-blotting证实提取成份为花鲈Ig.本研究表明,A蛋白柱和Goat-IgG偶联柱亲和层析均可用于花鲈Ig的提取,其中A蛋白柱法获得的洗脱峰值更为集中,抗体效价高,且提取过程不需要Goat-IgG免疫鱼体,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免疫球蛋白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血凝试验及糖抑制试验, 测定褶纹冠蚌的血清及肌肉提取液的凝血活性及糖抑制专一性, 同时进行热稳定性、pH 及Ca2+ 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血清和肌肉凝集素都可以凝集多种脊椎动物的红细胞, 其中对鸡红细胞的凝集效价均为最高, 分别为25和21; 血清和肌肉凝集素都不能凝集大肠杆菌, 均能凝集嗜水气单胞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血清和肌肉凝集素都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血清凝集素60e 处理10 m in丧失凝集活性, 而肌肉凝集素50度处理10min凝集活性丧失。血清凝集素具有较广泛的pH 适应性, 在pH 6~ 10内对鸡红细胞均有凝集力, 而肌肉提取液凝集素在pH < 7或pH > 9 时凝集活性消失。血清凝集素能被乳糖和麦芽糖所抑制, 肌肉凝集素不能被受试的7 种糖所抑制。血清凝集素凝集活性明显地依赖于Ca2+ 等2 价离子, 而肌肉凝集素对C a2+ 等2 价离子没有依赖性。因此, 认为褶纹冠蚌血清和肌肉提取液所含凝集素类型不同。用嗜水气单胞菌对褶纹冠蚌进行免疫刺激后, 血清和肌肉凝集素对鸡红细胞的凝集效价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日本沼虾血清凝集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日本沼虾血淋巴液,利用血凝实验和糖抑制实验测定其血清凝集素的凝血活性和糖专一性,对血清凝集素热稳定性、pH值、盐度、重金属离子、EDTA-Na2、有机磷农药、黄酮和多糖类物质对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日本沼虾血清凝集素可以对兔、鸡、小鼠、蟾蜍和鲢鱼5种动物血红细胞产生凝集反应,以对小鼠和鸡血红细胞的凝集效价较高。能够专一性结合D-葡萄糖,D-果糖而产生抑制效果。在50~60℃范围内凝集活性最强,80℃及以上凝集素发生变性,无凝集活性。该凝集素pH值作用范围广泛,在pH值2~12都可以使鸡红细胞发生凝集,pH值3~7范围内凝集效果较好。盐度为13~15时,凝集活性最强。凝集素活性能被浓度高于16mmol/L(含16mmol/L)的EDTA-Na2完全抑制,对重金属离子Cu2+和Zn2+敏感性强,其活性被完全抑制。乙酰甲胺磷和敌百虫对日本沼虾血清凝集素活性有一定的影响,黄酮和多糖类物质可显著增强虾血清凝集素的凝集作用。  相似文献   

6.
褶纹冠蚌血清和肌肉凝集素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血凝试验及糖抑制试验,测定褶纹冠蚌的血清及肌肉提取液的凝血活性及糖抑制专一性,同时进行热稳定性、pH及Ca2+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血清和肌肉凝集素都可以凝集多种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其中对鸡红细胞的凝集效价均为最高,分别为25和21;血清和肌肉凝集素都不能凝集大肠杆菌,均能凝集嗜水气单胞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血清和肌肉凝集素都有一定的热稳定性,血清凝集素60℃处理10 min丧失凝集活性,而肌肉凝集素50℃处理10 min凝集活性丧失.血清凝集素具有较广泛的pH适应性,在pH 6~10内对鸡红细胞均有凝集活力,而肌肉提取液凝集素在pH<7或pH>9时凝集活性消失.血清凝集素能被乳糖和麦芽糖所抑制,肌肉凝集素不能被受试的7种糖所抑制.血清凝集素凝集活性明显地依赖于Ca2+等2价离子,而肌肉凝集素对Ca2+等2价离子没有依赖性.因此,认为褶纹冠蚌血清和肌肉提取液所含凝集素类型不同.用嗜水气单胞菌对褶纹冠蚌进行免疫刺激后,血清和肌肉凝集素对鸡红细胞的凝集效价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用血卵涡鞭虫可溶性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常规融合、间接ELISA方法筛选,将所得阳性克隆再经3次亚克隆后,共获得3株针对血卵涡鞭虫的单克隆抗体(2B2、3G4、4G7),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表明,三者为IgG类抗体。用筛选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小鼠腹水抗体,其细胞上清及腹水效价分别为5.12×10-4和8.00×10-4。进一步利用单克隆抗体建立间接荧光抗体方法对单抗特异性进行鉴定,阳性虫体被染上黄绿色荧光,而正常梭子蟹血淋巴则未被染色。用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兔抗血清以羊抗鼠HRP-IgG为酶标抗体,建立了检测血卵涡鞭虫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该方法对血卵涡鞭虫阳性标本检测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好,可用于血卵涡鞭虫的早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
赵峰 《水产学报》2006,30(4):444-449
对史氏鲟在盐度驯化过程中鳃Na+/K+ATP酶活力、血清渗透压及血清离子(Na+、K+、Cl-)浓度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探讨了史氏鲟驯化过程中血清渗透压调节机制。研究表明:史氏鲟在不同盐度(10、20、25)下经过驯化,鳃Na+/K+ATP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鳃Na+/K+ATP酶活力(P<0.05),其活力是对照组的2~2.5倍。驯化过程中,3种不同盐度阶段下鳃Na+/K+ATP酶活力首先表现为下降,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活力逐渐增加,最后下降并趋于平稳。血清渗透压也随盐度的增加而上升,盐度10时最高,达到(328.77±26.78) mmol·kg-1,此后逐渐下降并稳定在290 mmol·kg-1左右,略高于淡水中血清渗透压。不同盐度下,血清渗透压和鳃Na+/K+ATP酶活力的变化趋势相同。3种不同盐度下史氏鲟血清K+浓度平均值保持在3.00~3.30 mmol·L-1之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种盐度下血清Na+和Cl-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盐度的增高而增高,盐度20时达到最高。盐度20以下血清Na+和Cl-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史氏鲟血清渗透压调节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是应激反应阶段,主要表现为鳃Na+/K+ATP酶活力受到抑制,陡然下降;二是主动调节阶段,鳃Na+/K+ATP酶被重新激活,且活力逐渐上升;三是适应阶段,鳃Na+/K+ ATP酶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9.
中华绒螯蟹血清中外源凝集素的凝集作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绒螯蟹血清中的凝集素可凝集人、兔、豚鼠、小白鼠、鹌鹑、鸡、蟾蜍、鳝鱼等动物血细胞,但不凝集鲫鱼血细胞;此外,该凝集素亦可凝集双球菌、蕈状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等细菌。该凝集素凝集活性可被L-山梨糖、D-果糖、D-半乳糖轻微抑制,并表现出对pH和温度的广泛适应性,在pH为2-12,温度为8℃-64℃范围内均具凝集活性。中华绒螯蟹血清中的凝集素对上述几种动物血细胞的凝集效价高于罗氏沼虾和克螯虾。  相似文献   

10.
为制备抗IPNV 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对其基本特性进行鉴定并进行初步应用。实验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的IPNV VP2 COE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经3次免疫后,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SP2/0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和有限稀释法筛选杂交瘤细胞,共得到2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细胞株,分别命名为5G10和5F3,亚类鉴定均为IgG1亚类。2株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在75~120之间。间接ELISA检测5G10和5F3细胞培养上清的效价分别为1∶105、1∶102,腹水效价分别为1∶108、1∶104。Western-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2株单抗均能特异性地识别IPNV。间接ELISA表明,2株单抗不与IHNV、VHSV、SVCV、HRV等病毒反应,说明获得的单抗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相加ELISA实验结果显示,2株单克隆抗体分别识别IPNV VP2蛋白上不同的抗原位点。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对临床确定为患有IPN虹鳟肝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证实该2株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后续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