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近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的生物学特性,在栽培上提出建 立以促进早生快发、提高成穗率、提高结实率为中心的栽培技术管理措施。高产栽培技术关键有:适期 早播早插,培育壮秧;根据不同组合类型,建立理想的群体结构;合理运筹肥料;科学管理水浆;及时防治 病、虫、草害,适期收割。  相似文献   

2.
杂交粳稻新组合屉优8142的主要特征特性为;综合性状优良,增产潜力大。高产栽培技术关键有:适期早播早插,培育壮秧,大垄双行合理稀植,建立高产群体结构,合理运筹肥料及科学管理水浆等。  相似文献   

3.
杨成林  王琼 《作物研究》2000,14(3):25-27
湘杂油1号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源于实践。适时早播,培育壮苗,是超高产的基础和前提;适期移栽,保证密度,采用重施硼肥等肥促化调措施,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均衡,协调生长发 较多的分枝数和角果数,是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核心技术;防治病虫害,是超高产栽培技术上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种性纯、品质优、产量高是制种甜菜的生产目标。我场1983年试搞甜菜采种,1990年面积达4380亩,单产由109.6kg提高到245.4kg(年递增17.4%),到1988~1989年一级种子基本上达到100%。实践表明,采种甜菜产质量与栽培技术措施及收获阶段的管理关系密切。栽培技术是提高采种甜菜产质量基础适期早播 适期早播能充分利用冬前温、光资源,且在越冬前培育成壮秧,形成一  相似文献   

5.
杂交粳稻新组合屉优8142的主要特征特性为:综合性状优良,增产潜力大。高产栽培技术关键有:适期早稻早插,培育壮秧,大垄双行合理稀植,建立高产群体结构,合理运筹肥料及科学管理水浆等。  相似文献   

6.
尤溪县11a来再生稻生产面积不断扩大,单产逐年提高,技术逐步成熟,并涌现出一些高产典型。本文根据生产实践,提出了再生稻适期早播、旱育秧、早插、早攻头、早烤(搁)田,活根壮秆,低指标防治病虫,重施催芽肥,高留桩,根外追肥等配套栽培技术,对推动再生稻发展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南方冬(春)播亚麻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副产品多梯度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提出了南方冬(春)播亚麻获得原茎产量4500—5250公斤/公顷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选用良种、适时适量早播;适施基肥,快速生长前期看苗补施追肥;免耕覆土栽培;二次化学除草;现蕾前期喷施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止倒伏,适期收获。介绍了南方亚麻产业化必需的快速生物脱胶技术,可在20h内完成脱胶,且可提高干茎率、长麻率和纤维品质,减少沤麻水污染,每加工1吨原茎可增收节支300元以上。研究出了可显著提高亚麻初加工附加值的亚麻主要副产品-亚麻屑的多梯度利用模式和技术。  相似文献   

8.
垦啤2号在甘肃河西地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垦啤2号在甘肃河西地区表现早熟、优质、高产、高效,在栽培技术上应立足通过提高群体质量,增加生物学产量,达到提高经济产量和籽粒品质的目标。即要合理密植、适期早播,科学合理施肥,早灌头水,加强田间管理,防除病虫草害,同时应及时收获入库,以保证或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榆杂29的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杂29为云南农业大学新育成的粳型高产组合,在云南部分地区4a来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海拔1200~1800m为最适宜种植地区;其高产栽培技术是:适期早播,是高产的重要环节,稀播适龄壮秧,秧龄50d,同时早栽、浅栽,基本苗随海拔升高达到45~75(万/hm2),采用宽窄行栽培方式;以肥水促控保证群体结构优化,提高成穗率、结实率;注重后期肥水管理,以养根保叶,提高粒重。可达到有效穗405万/hm2,单产11.25t/hm2。  相似文献   

10.
垦啤 2号在甘肃河西地区表现早熟、优质、高产、高效 ,在栽培技术上应立足通过提高群体质量 ,增加生物学产量 ,达到提高经济产量和籽粒品质的目标。即要合理密植、适期早播 ,科学合理施肥 ,早灌头水 ,加强田间管理 ,防除病虫草害 ,同时应及时收获入库 ,以保证或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适于机械收获的棉花“晚密简”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河三角洲地区目前推行的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路线是"适期早播、中等群体、精细整枝"。采用这一栽培路线,难以避免烂铃、早衰和结铃分散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立了以"适当晚播、合理密植、简化整枝、集中成铃"为主要内容的棉花"晚密简"栽培技术。连续多年试验和示范结果显示,"晚密简"栽培不仅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栽培技术存在的烂铃、早衰等问题,也促进了集中成铃,为棉花机械化采收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国营安徽省华阳河农场总场大面积推广棉板地套栽油菜技术,有效地缓解了季节矛盾,有利于棉油双丰收,经济效益显著。1990年以来,全场棉板地套栽油菜面积每年均在3万亩左右,油菜平均亩产高达120-180公斤。现将主要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根据油菜品种特性,适期早栽 我场大面积种植的油菜品种主要是中油821、汇油50和秦油2号等。为了能充分利用有利的温、光、水资源,促使油菜幼苗早生快发,必须在适期早播、培育壮苗的基础上,做到适期早  相似文献   

13.
麦田套种紧凑型夏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近年来的小区试验和潍坊市麦套紧凑型夏玉米单产10500-11250kg/hm^2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提高麦田套种紧凑型夏玉米创高产的13项关键配套栽培技术:即增加有机肥用量;足墒匀墒播种;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合理增株,充分发挥群体的增产优势;预防大小苗,提高苗期田间整齐度;苗期早管,促苗早发培育壮苗;重施孕穗肥,为高产奠定基础;防虫治虫,为玉米创造良好生育环境;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及时去雄,改变养分分配方向补施攻粒肥,促穗大增粒重;及时灌溉,满足生理用水;适当晚收,增加光合积累等配套栽培技术,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水稻在当地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分析了本溪地区发展优质米水稻的自然资源和品种上的优势,着重分析了栽培技术优势,同时提出了选用优质品种、适时播种、适期早插、壮苗稀植、科学施肥、防治病虫草害、合理灌溉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提高杂交中籼产量的技术途径主要有。通过适期早播、扩大两段育秧面积、秧田施用多效唑等措施,似提高秧苗素质;在注意群体数量的同时,更注重群体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为争取穗大粒多,应增加中后期肥料的投入;抽穗前后进行药肥混喷,养好老稻,以利于防病防早衰、增粒增重。  相似文献   

16.
所谓热量补偿是指通过多头整枝等技术措施,在6月底前充分发挥棉株个体生长发育优势,使棉花花铃期与6~8月高光、热期同步,多开花、多结铃,以伏桃构成产量的主体,避免或减少秋季阴雨低温造成的损失。该技术已经通过鉴定,专家认为,推广该技术对发展陕西省棉花生产有重要意义。1 多头棉栽培技术1.1 适期早播我省适期早播最佳时段为4月5日~12日,省东早1~2天,省西晚1~2天。此时日平均气温稳定达到或超过11~12℃,免受晚霜危害的保证率80%。采用穴播,每穴两株,密度6.0万~7.5万株·hm-2。播种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了在利用中抗A配制抗虫杂交棉时存在不育株分离比例低.制种产量不高及种子纯度差等3个问题,并提出了利用中抗A配制抗虫杂交棉的要点是:选配出强优势组合;选择适宜的制种田;提高种植密度,适当保留一些可育株与父本作人工去雄杂交;适期播种,延长杂交制种时问;采用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制种产量:采收适时,提高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8.
垦啤3号在甘肃河西地区表现为优质、丰产、高效、抗病,在栽培技术上应适当增加播种量,减少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与其它品种一样,应通过提高群体质量,增加生物学产量,达到提高经济产量和籽粒品质的目标。即要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早灌头水,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同时应适时收获入库以保证达到优质、丰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垦啤4号在甘肃省河西大麦产区表现为优质、丰产、高效、抗病,在栽培技术上应适当增加播种量,减少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与其它品种一样,应通过提高群体质量,增加生物学产量,达到提高经济产量和籽粒品质的目标。即要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早灌头水,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同时应适时收获入库以保证达到优质、丰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1996~1998 连续三年对麦套花生进行了栽培试验研究,摸索出一整套夏花生超高产栽培技术。选用良种、配方施肥、适期足墒播种、合理密植、及时中耕灭茬、化除化控、防治病虫害、适期收获。此技术的推广应用,收到显著的增产效果,一般比常规栽培技术增产20%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