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菜薹 冬菜薹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由地方品种中选出的适合长江以北地区秋冬露地或保护地栽培的紫菜薹品种.  相似文献   

2.
1品种选择 芥蓝对气候条件适应性较强,但不同的栽培季节还是应根据芥蓝的品种特性选用不同的品种类型。早熟或中熟类型的品种,较耐热,冬性弱,在27℃~28℃的较高温度下能顺利进行花芽分化,形成菜薹,所以适合于夏秋栽培。晚熟品种则不耐热,而且花芽分化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在较高温度下虽能进行花芽分化,但花芽分化延迟,菜薹采收晚,所以适合于冬季或春季生产栽培。  相似文献   

3.
以菜薹早熟类型品种矮脚45天、中熟类型品种苏薹2号、中迟熟类型品种油绿702和迟熟类型品种冬薹为试验材料,每月穴盘育苗1次,4叶龄定植于大棚。重点观测主薹质量(衡量商品性的重要指标)和生产周期等指标,结果表明:菜薹产品要具备基本的商品性和合适的生产周期,2月下旬至4月下旬可以播种与冬薹熟性相似的迟熟类型品种,4月下旬至5月下旬可以播种与油绿702熟性相似的中迟熟类型品种,5月下旬至9月上旬可以播种与苏薹2号熟性相似的中熟类型品种,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可以播种与油绿702熟性相似的中迟熟类型品种,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可以播种与冬薹熟性相似的迟熟类型品种,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所有参试类型品种的商品性均欠佳而不适合播种。  相似文献   

4.
以菜薹早熟类型品种矮脚45天、中熟类型品种苏薹2号、中迟熟类型品种油绿702和迟熟类型品种冬薹为试验材料,每月穴盘育苗1次,4叶龄定植于大棚。重点观测主薹质量(衡量商品性的重要指标)和生产周期等指标,结果表明:菜薹产品要具备基本的商品性和合适的生产周期,2月下旬至4月下旬可以播种与冬薹熟性相似的迟熟类型品种,4月下旬至5月下旬可以播种与油绿702熟性相似的中迟熟类型品种,5月下旬至9月上旬可以播种与苏薹2号熟性相似的中熟类型品种,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可以播种与油绿702熟性相似的中迟熟类型品种,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可以播种与冬薹熟性相似的迟熟类型品种,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所有参试类型品种的商品性均欠佳而不适合播种。  相似文献   

5.
特菜品种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首先特菜品种能够缓解淡季蔬菜供需矛盾,如性喜高温、耐热性强的蕹菜、落葵、苋菜、黄秋葵、节瓜等,可作夏季补淡供应;耐寒性强、生长期短的生菜、芥蓝、菜薹等,可增加冬春菜供应;耐贮性好的佛手瓜、球茎  相似文献   

6.
<正>自从菜薹和菜籽两收"双低"油菜品种问世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以来,每亩油菜不仅可增收油菜籽20%,而且还可收菜薹300~350 kg。近几年来,油菜薹的市场销售价格一直高于白菜薹和红菜薹,其销售收入远高于油菜籽的销售收入,尤其是城市周边,菜薹和菜籽两收"双低"油菜的种植收入比其他油菜的种植收入一般增加200%左右。1品种选择选择生长势、抗病性、抗寒性较强,菜薹发生较  相似文献   

7.
<正>菜心为十字花科云薹属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著名的特产蔬菜。菜薹以花薹供食,色泽碧绿,清新可中,营养丰富。菜薹对温度和光照要求不严格,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适温25—30℃,叶片生长和菜薹形成适温为15—20℃,水分要求充足,不耐旱,应保持土壤湿润又不积水。对土壤适应性强,喜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1选择品种菜心的品种主要有四九菜薹、特青60、黄叶中心、宝青60天等。2栽培季节与方式北方地区春、夏、秋三季以露地栽培为主,冬春季则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黄山地区应用推广的“油蔬两用”油菜品种,对13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的菜薹产量、菜籽产量、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皖油28’菜薹口感甜脆爽口、菜籽产量高,‘同油杂2号’菜薹产量与总产值高,二者可作为高产型“油蔬两用”油菜品种推广应用;‘蓉油16’与‘华油杂62’的菜薹、菜籽产量与总产值较高,可作为“油蔬两用”配套品种。  相似文献   

9.
湖南株洲市小神农种苗育成的早白菜薹(Ⅰ),代替油菜作冬种栽培有三大好处:1.667平方米(1亩)增产菜薹1000公斤以上,在春节前作鲜菜上市,一般收入700~800元.2.667平方米收菜籽100~120公斤,与一般品种油菜产量持平或略低.3.早白菜薹收籽期比油菜收籽早20~25天,提早了春季作物的栽培季节.2000年冬我村试种1公顷面积早白菜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播种育苗一般8月下旬~10月上旬均可播种、育苗、移栽.稀播育壮苗,秧龄期35~45天,苗期不追肥,如遇干旱,宜及时浇水,及时治虫,每667平方米用种子量100克.……  相似文献   

10.
油肥1号薹-肥两用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菜品种油肥1号为材料,采用移栽和直播2种方式对其薹-肥两用的栽培模式进行研究,并以白菜薹为对照,对其菜薹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移栽较直播采收方便,菜薹采收期长,产量高,是薹-肥两用油菜宜采用的栽培方式;油肥1号菜薹的干物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及总糖含量明显高于白菜薹,其他指标与白菜薹相当。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4月,安乡县绿蔬园蔬菜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在安康乡安兴村成立,注册资金500万元,现有社员200多户。2015年,合作社年产各类蔬菜1.4万余吨(其中菜薹占90%),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为农户发放工资1000多万元。短短的2年时间里,合作社菜薹产业大获成功,理事长肖均认为成功的经验在于发挥资源优势,做到了6个结合。1.冷热菜薹结合以往安乡县本地只有冬季菜薹品种,缺乏适合的夏秋菜薹品种,市场供应期短,严重制约了菜薹发展。针对这个问题,肖均主动与省内外蔬菜研究所的专家联系,合作开展热季菜薹新品种试种示范,进一步丰  相似文献   

12.
《农家顾问》2009,(9):33-33
本月农事主要以加强秋菜田间管理和做好越冬蔬菜的播种定植以及明年夏熟蔬菜的育苗准备。 1.播种育苗露地播种耐寒蔬菜:早春莴笋、春甘蓝,本月上中旬播种,11月下旬定植。榨菜、莴笋、芹菜9月底至本月上旬;春雪菜在本月上旬播种结束;菜用蚕豆、豌豆月内播种;青菜、菜薹本月上中旬至中下旬播种育苗.菜薹应选用耐寒力较强的冬性品种.11月至12月定植。本月是耐寒性强的叶类蔬菜出苗、生长的适宜季节.可分批播种耐寒叶类蔬菜,如秋冬菠菜、油麦菜、散叶莴苣、香菜、小葱等。对晚播的叶类蔬菜,进入12月后最好盖膜保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利用经纯合的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117AB与6个菜薹品种进行远缘杂交,对其目的有效结荚率和亲和指教进行分析,研究117AB与十字花科菜薹品种间的远缘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117AB的远缘杂交亲和性,对于不同十字花科菜薹品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117AB与菜心品种的杂交亲和性较差,而与红菜薹品种的亲和性较好;117AB×十月红菜薹、117AB×改良十月红及117AB×优选十月红等杂交组合的杂交亲和性较好,其F1具有较高的有效结荚率.  相似文献   

14.
菜薹是从菜芯里抽出的薹,掐薹的尖部食用.菜薹色泽翠绿、鲜嫩可口是人们喜爱的绿色蔬菜,也是秋冬季重要的蔬菜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2022年秋季桐乡绿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收集6个菜薹品种与自己最新育成5个菜薹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针对嘉兴地区速生叶菜市场需求,对这11个菜薹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青苔305菜心、青苔105菜心、大种80天菜心、玉田3号菜心在产量、外观特性及品质等方面均优势明显,符合嘉兴市场的消费习惯,在嘉兴及周边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钾肥对不同类型油菜品种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徽油48’和白菜型油菜品种‘皖油13’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施不同用量含钾有机肥“富万钾”的方式,研究其对不同类型油菜品种主薹和侧薹的外观、口感及菜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品种的菜薹产量和品质优于白菜型油菜品种,每公顷喷施750 g“富万钾”最有利于提高菜薹品质和产量。常规栽培措施下,‘徽油48’和‘皖油13’的菜薹总产量分别可达4 714.94和3 568.80 kg·hm-2,‘徽油48’较‘皖油13’增产32.12%。与常规栽培措施相比,每公顷喷施750 g“富万钾”可显著提高菜薹总产量,其中‘徽油48’与‘皖油13’分别提高了14.92%和23.92%。同时,叶面喷施“富万钾”可显著提高菜薹的品质,其中‘徽油48’主薹和侧薹的SPAD值、茎叶比、茎的糖度、胡萝卜素含量以及侧薹叶的糖度,分别显著提高9.88%和15.66%、34.03%和69.54%、21.21%和10.70%、27.20%和19.04%、22.88%,纤维素含量降低9.04%;‘皖油13’主薹和侧薹的茎叶比、茎的糖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紫菜薹资源的亲缘关系。[方法]用从大白菜引物中筛选出的65对引物,对收集到的45份紫菜薹地方资源进行SSR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试验共筛选出23对SSR引物;聚类分析表明,紫菜薹亲缘关系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大致可分为四川、湖南、湖北3个类群;同时,45份资源的相似系数都大于0.5(介于0.5470~0.9107之间),表明紫菜薹各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较为狭窄。[结论]该研究为紫菜薹地方品种资源的鉴定、保护以及育种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人们一年四季对菜薹新鲜产品的需求,增加育苗企业的额外收入,笔者研究了不同孔数穴盘生产早熟菜薹,对其生长指标及单盘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孔数及品种与孔数组合对菜薹株高、茎粗、开展度和最大叶面积均有显著影响,32孔和50孔的株高显著高于72孔,薹粗和开展度随着穴盘孔数的增加显著降低,32孔最大叶面积显著高于50孔和72孔。菜薹株高、茎粗、开展度、最大叶面积与单盘产量均呈负相关,品种和孔数与单盘产量呈正相关;穴盘孔数及品种与孔数组合对菜薹单盘产量的影响显著,随着穴盘孔数增多,种植密度增大,产量增高,尖叶45天72孔亩产量达2 394 kg。成本分析表明,利用32孔、50孔、72孔穴盘生产早熟菜薹,单盘成本接近;随着孔数增加,单盘产量增加,亩纯收入相应增加,72孔穴盘平均亩纯收入达11 783.0元。  相似文献   

19.
为选育菜薹杂种一代新品种替代常规品种应用于生产以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菜薹(菜心)新组合苏薹1号、苏薹2号和苏薹3号为研究对象,以常规品种油绿501和油绿701为对照,开展了田间品种比较试验,从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结果表明,3个新组合综合性状优良,可以替代常规品种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0.
沪油15一种两收、一菜两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玲 《农家顾问》2004,(8):43-43
水稻可以一种两收,油菜新品种沪油15同样可以一种两收,一收菜薹,二收菜子。沪油15系双低油菜品种,可摘菜薹作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