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陈昌海 《农家致富》2007,(18):42-43
免疫预防是指用疫苗对猪只进行接种,经主动免疫方式使猪只获得免疫力,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为获得好的免疫效果,对规模化猪场来说必须建立免疫程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防疫程序混乱我国很过养殖场没有适合自身情况的免疫程序,更有甚者疫苗免疫随心所欲,想起什么打什么,且没有防疫记录;有的盲目跟风,只知道做疫苗,不知道为什么做,应该什么时间做。例如,猪瘟疫苗,有的14日龄免疫,有21日龄免疫,还有28日龄免疫的,其实什么时间仔猪免疫猪瘟疫苗应根据母源抗体保护期长短和水平高低而定。每个猪场都应根据自身情况设定防疫程序,不能照搬他人的。每个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条件和环境不同,一定要有针对自家养殖场的防疫程序。防疫程序的制定很简单,采集每个阶段不同猪只的血清,检测免疫疫苗种类的抗体水平,根据自家抗体的半衰期来及时补做疫苗。  相似文献   

3.
免疫接种是当前生猪场有效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一项关键措施,免疫失败通常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免疫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疫苗保存和使用方法、猪只的健康情况等。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从事生猪防疫的工作经验,就生产中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猪场疫苗保管、使用、接种技术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一、商品猪(肉猪)1日龄免疫猪瘟弱毒苗,在母猪带毒严重的猪场使用;7日龄免疫猪喘气病灭活苗,在已发生过该病的猪场使用;20日龄免疫猪瘟弱毒疫苗;21日龄免疫猪喘气病灭活苗和蓝耳病疫苗;23~25日龄免疫链球菌C群活疫苗和链球菌Ⅱ型灭活苗,在有该病流行的地区使用;28~35日龄免疫口蹄疫灭活苗,猪丹毒、猪肺疫二联活疫苗,萎缩性鼻  相似文献   

5.
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疫苗免疫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猪只存活率、各类疫病发生率、猪场经营效益。随着养猪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上近年来各类猪病日趋复杂、高发等种种原因,使各个规模猪场的疫苗免疫效果有较大差异,免疫失败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猪场发生疫病流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防城港市辖区内的规模猪场的深入调查,对影响规模猪场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供养猪业主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评价母源抗体水平对仔猪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为仔猪猪瘟疫苗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试验采用阻断ELISA方法对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及疫苗免疫后的免疫抗体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仔猪在21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此时免疫猪瘟疫苗后免疫抗体开始转阳和免疫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所需时间均较长。仔猪在28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以下,但仍维持在一定水平,此时免疫猪瘟疫苗后免疫抗体达到峰值所需时间均较35日龄和42日龄免疫时所需时间长。仔猪在35日龄和42日龄时母源抗体水平较低,此时免疫猪瘟疫苗后免疫抗体开始转阳和免疫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所需时间较短。根据本试验结果发现,该猪场仔猪猪瘟疫苗免疫的最佳免疫时间段应为28~35日龄。  相似文献   

7.
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制定5种免疫程序防制猪瘟,使用了目前最好的ELISA酶标测定猪瘟抗体。超前免疫、1月龄1次免疫、2月龄1次免疫和1月龄首免2月龄加强免疫的2次免疫4种免疫程序,能使猪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采用超前免疫首免2月龄加强免疫的2次免疫的免疫程序对猪产生的免疫应答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规模猪场伪狂犬弱毒疫苗滴鼻免疫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狂犬病毒(PRV)在我国猪群中流行广、危害大,伪狂犬病的净化势在必行。对浙江省3家猪场的仔猪进行伪狂犬弱毒疫苗滴鼻免疫试验,并根据gB和gE抗体检测结果调整其免疫程序。结果表明,阳性猪场滴鼻加肌注程序免疫后,在90,120,175日龄gE阳性率分别由69.57%,0%,100.00%降低至41.70%,29.20%和20.80%;阴性和弱阳性猪场2种免疫程序的抗体阳性率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滴鼻加肌注的免疫策略优于单独的肌注免疫,在PRV阳性猪场采用滴鼻免疫能阻断PRV的早期感染,保护仔猪不受PRV野毒侵害。  相似文献   

9.
钟连 《农家参谋》2014,(9):26-26
<正>免疫程序的制定要考虑猪只的用途、年龄、母源抗体水平、饲养条件、疫苗的种类、性质、免疫途径等因素,特别是目前混合感染率逐年升高,一定要注意联合及多重免疫。目前我国研制的猪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弱毒疫苗,对3日龄仔猪主动免疫效果很好,在母猪分娩前5~6周和分娩1周后各肌注或鼻内接种一次后,对3日龄哺乳仔猪的被动免疫保护率95%以上。在每年秋  相似文献   

10.
李中兴  毛雪红 《新农业》2013,(11):28-29
近年来,猪场的疾病越来越复杂,很大程度表现在某种疾病已接种疫苗,但未能获得预防效果,反而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造成疾病复杂化(混合感染),最终难以治愈,造成猪只淘汰率及死亡率增高。1.猪群免疫失败的原因①免疫抑制疾病。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等都可破坏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疾病,常导致细菌性疾病感染或继发感染,同时也会引起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11.
为规模化猪场制定合理完善的猪瘟疫苗免疫程序,对不同年龄的猪群猪瘟抗体进行监测并分析非常有必要。试验以某规模化猪场的不同日龄仔猪为研究对象,对未免疫苗仔猪分4个阶段进行抗体检测,同时对不同胎龄的仔猪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逐渐降低;1胎龄仔猪的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相对其他胎龄的要低;最终确定该规模化猪场仔猪的最佳首免时间为20~30日龄。  相似文献   

12.
猪支原体肺炎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道永  林毅 《西南农业学报》2000,13(C00):118-120
用无支原本肺炎病猪场的哺乳仔猪11窝共计107头,分为4组,1组26头猪,按疫苗生产厂的免疫方法,于15日龄胸腔注射弱毒疫苗2头份;2组26头猪,在15日龄时胸腔注射弱毒疫苗1头份,2周后肌肉注射灭活疫苗1头份;3组27头猪,按疫苗生产厂免疫方法于15日龄和30日龄肌肉注射灭活疫苗各头份;4组28头,不注射猪支原体肺炎疫苗以作对照。在接种疫苗后,分别于120天、180天、240在进行同居感染和攻毒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湖北某试验猪场猪群PRRS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选择HP-PRRS弱毒疫苗(JXA1-R株)对20头35日龄仔猪进行初步免疫试验,4周后采血进行PRRS抗体检测;另采集未免疫疫苗的20、30、60、70、120日龄阶段猪只血样194份,免疫疫苗的基础母猪群血样265份和配种前后备猪血样65份,分析其血清PRRS抗体阳性率、S/P均值和CV值。结果显示,20头35日龄仔猪免疫疫苗后4周抗体阳性率达85%,S/P均值和CV值分别为1.55和30%,初步表明疫苗免疫效力良好;未免疫疫苗的猪只在20~60日龄时抗体值随母源抗体逐步下降,在60日龄时达到最低为33%,70~120日龄时抗体值由85%上升到96%,说明此生长阶段已感染PRRSV;全部母猪群和后备猪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和92%,S/P值2.5的比例为9.1%,表明疫苗总体免疫稳定,并判断该场为PRRSV感染阳性稳定场。通过试验研究,旨在为该场科学防控PRRS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养猪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免疫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目前我国大多数猪场猪瘟的免疫程序是仔猪20~25日龄首免,60~65日龄二免;猪口蹄疫的免疫程序是仔猪35日龄首免,65日龄二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  相似文献   

15.
参照既定的商品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方案,对47头不同日龄的商品猪免疫牛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2价灭活疫苗,并通过免疫应激反应观察、抗体效价跟踪监测,以评价该疫苗的免疫效果及摸索合适的免疫方案.结果表明,受试的47头不同日龄的猪,除个别出现一过性采食下降外,均未出现其他异常表现;该2价苗在猪只30日龄以1 ml/头肌肉注射做基础免疫,间隔30 d以>2 ml/头剂量做加强免疫,其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种疫苗并按不同方法免疫猪,通过临床观察、血清学试验等,判定免疫保护效果。表明,猪瘟疫苗采用乳前免疫和在20或28日龄首免,60或70日龄二免的方法,在180日龄时,猪瘟抗体阳性率均在84%以上。猪大场杆菌基因疫苗对仔猪黄痢、白痢的保护率分别为100%和91.8%。猪喘气病弱毒苗+灭活苗2次免疫的效果优于2次弱毒苗和2次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免后180天和240天攻毒保护率分别为100%和91.7  相似文献   

17.
参照既定的商品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方案,对47头不同日龄的商品猪免疫牛口蹄疫O型、亚洲-I型2价灭活疫苗,并通过免疫应激反应观察、抗体效价跟踪监测,以评价该疫苗的免疫效果及摸索合适的免疫方案。结果表明,受试的47头不同日龄的猪,除个别出现一过性采食下降外,均未出现其他异常表现;该2价苗在猪只30日龄以1ml/头肌肉注射做基础免疫,间隔30d以>2ml/头剂量做加强免疫,其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猪伪狂犬病疫苗对猪群安全性和免疫效果,通过对3家规模猪场1052头生猪,注射疫苗后连续2周观察免疫猪的精神状态、采食量、粪便、尿液及猪群发病死亡率,均未发生异常情况,与注射之前无明显差异。对3家猪场生猪疫苗注射前后采血,按照"猪伪狂犬病免疫酶试验方法标准"(NYT678-2003)进行GE、GB抗体测定,同时开展淘汰GE阳性猪只和养殖环境消毒等工作。结果显示,在试验条件下,猪伪狂犬病疫苗安全性高、副反应小,免疫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毒株存在多样性和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的问题,探索PRRS疫苗对仔猪最佳免疫方案。【方法】分别在A、B、C 3个猪场开展试验,每个猪场采用4种不同的PRRS疫苗组合:第1种,14日龄同时免疫PRRS弱毒苗和灭活苗;第2种,4日龄免疫PRRS弱毒苗和35日龄免疫灭活苗;第3种,14日龄和35日龄免疫弱毒苗;第4种,14日龄免疫弱毒苗。通过免疫后的抗体滴度、病毒血症和生产参数评估PRRS疫苗免疫效果。【结果】不同免疫组合比较发现,A2、B3、C3抗体水平最高,S/P值分别为2.50、2.63和2.99;A2、B2、B3、C1血清中PRRSV核酸阳性率最低,分别为12.5%、0、0、6.3%;A1、B2、C1发病率最低,分别为10%、2%和8%。【结论】14日龄同时免疫PRRS弱毒苗和灭活苗,14日龄免疫PRRS弱毒苗和35日龄免疫灭活苗,两种免疫组合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猪瘟是南猪瘟病毒(HC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各种年龄猪均易发生,一年四季流行.严重威胁着养猪业发展。猪瘟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疫苗免疫.为研究猪瘟疫苗不同剂量对免疫效果的影响,本人在当地某猪场进行了免疫试验。本试验设计了4种不同的免疫剂量,其目的在于通过考察猪瘟疫苗的不同剂量对免疫效果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疫苗剂量,为科学制定猪瘟免疫程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