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日葵菌核病在黑龙江省发生分布及为害情况过去没有记载。我院于1960—1961年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了解此病分布在尚志、讷河、嫩江等县部分地区,而且常年发病严重。其他如海伦、阿城、召东、召州等县,在个别年分也发生为害。根据嫩江九三农場1958年的调查,发病率一般在50%左右,1959年高达80%,个别地块颗粒无收。成为向日葵上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在向日葵整个生育期都能侵染为害,表现立枯和烂盘两个类型。立枯型自苗期开始到花盘形成前均能发病;幼苗期发病部位主要在茎基  相似文献   

2.
国内人参两种新病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1988年,在进行吉林省人参病害调查中,发现两种国内未见报道的病害: 一、人参灰霉病 1984年4月在浑北河口参场4年生的参地发现,参根发病率为21%。1986年又在浑江六阳岔参场的5年生参地中查到,发病率高达30%。严重发病参床的参根全部腐烂。国外报道该病主要为害人参的茎和叶部,根据作者等田间调查,认为主要是侵染地下的参根。发病初期在参根的芽胞上出现褐色斑  相似文献   

3.
王迪轩  陈立辉 《新农药》2005,(2):47-48,55
灰霉病为保护地番茄的重要病害,各种类型棚室都发病,持续时间长。主要为害第一穗果,一般损失10%-20%,冬春番茄发病严重,损失可达40%以上,还可为害花、叶片及茎。典型症状是在病部产生鼠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4.
小麦根病主指发生在小麦根、茎基部的病害。此类病害为土壤带菌,复合侵染,全生育期危害,苗期造成死蘖,后期形成白穗或倒伏,高产麦田发病尤为严重。1990年以来,济宁地区年发病面积300万亩左右,占麦田总面积的50%,严重影响着小麦生产。现将近几年我们调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致病菌与为害特点据1990~1992年小麦不同生育期,多点  相似文献   

5.
冬枣树皮疱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山东省滨州市发生1种严重为害冬枣的新病害——冬枣树皮疱斑病(暂定名)。经2004~2007年在山东滨州市各县、区调查,从16批次52个发病树皮分离获得242个分离物,经筛选、纯化和回接试验,依照柯赫氏法则进行判断,确定树皮疱斑病是由Phoma persicae Sacc.(桃茎点霉菌)侵染造成。  相似文献   

6.
结瘿病是江西临川鹏溪地区紫云英的重要病害之一。据1964年11月初步调查,凡是水田均有此病为害,植株被害率一般在30%左右,严重的田丘竟达80%以上。 一、病状:结瘿病主要侵染紫云英茎、叶柄和叶片。以叶片和复叶柄发病最多。小叶受害后初生淡黄绿色小圆斑,之后逐渐扩大变紫红色,正背面均突起,呈瘤瘿状。病斑直径一般约1—2毫米,每小叶有一至数十个不等,愈合之后成不规则的大块肿瘤。叶片表现凹凸不平,扭曲为  相似文献   

7.
柑桔茎枯病 Phoma sp.是柑桔幼树上一种侵染性病害,一般在夏季零星为害当年定植的柑桔幼树,造成桔树枯死。1987年赣南上犹县果园场新植桔园该病发生严重,当年新植宫川5190株,因柑桔茎枯病为害枯死98株,枯死率达1.9%。为此,我们对该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害情况大豆茎溃疡病(Soybean stemcanker)是一种严重的毁灭性病害。它可以使生长中期至成熟期的大豆植株死亡。此病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的感病品种上发生普遍,有些地块发病植株达80%以上,损失可达50%。在印第安纳州调查,近35%植株死亡,并有许多严重感病植株的地块减产20%。植株发病越早,产量损失越大。历史Welch A.W.和 Gilman,J.C.1948年  相似文献   

9.
胶东地区甜菜夜蛾在大葱上发生为害规律初探*董元利(山东省莱西市良种场266600)倪方进张文强(莱西市农业局)近几年来,甜菜夜蛾已成为大葱的主要害虫之一,对大葱生产影响很大。1994、1995年一般被害株率为60%~80%,最高达95%以上,严重者植...  相似文献   

10.
黄瓜疫病是1种流行性的毁灭性病害,随着病原菌的逐年积累,该病发生日趋严重。1999年云梦县黄瓜疫病发生面积1.3万hm2,占黄瓜种植面积的65.1%,一般田块损失20%~30%,严重田块损失60%以上,甚至绝收,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研究。1 病原及症状黄瓜疫病是由PhytophthoramelonisKatsura侵染所致,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该病能侵染黄瓜茎、叶和果实,以蔓基部和嫩节部发病较多。近地面茎基部发病,初呈暗绿色水渍状,病部缢缩,由于病情发展迅速,病叶萎蔫时仍为绿色,即为青…  相似文献   

11.
11月初,本站一行3人在双季晚稻区的陆城镇、枝城镇、姚店乡调查.二化螟为害油菜严重。为害田块100%,被害株率Ic%~28.8%.一般一株油菜有l~3头虫,最多的有6头。大部分从油菜茎中部咬一个扎进去,有二部分从叶柄咬孔过去,在茎内上下取食为害,将茎吃空,仅留下形成层和表皮,植株出现美蔫、发黄,严重的造成死亡。水稻二化螟如此严重为害油菜在我市历史上还没有记载。二化螟严重为害油菜的原因之一:今年二化螟基数大,加之气候适宜.每代都是大发生,尤其是第3代是历年来最重的一年,农户开始时重视不够,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又…  相似文献   

12.
芝麻茎点枯病又叫黑根病、黑秆病、茎腐病等,是芝麻上为害最严重的病害。1994年以来,芝麻茎点枯病对方城县的芝麻造成了严重为害,发病率一般为8.7%~25.2%,严重的高达76.8%,病株株高降低6.2%~19.5%,蒴果数减少8.7%~36.5%,千...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站近几年调查,圆斑根腐病在济南市长清区大田种植葡萄上有零星发生,但在庭院巨峰葡萄上发病严重。一般每年6月中旬始见病叶,病株率40%以上,病叶率10%左右,并迅速扩展,到8月中旬,病株率80%,病叶率80%以上,严重的100%,并且叶片枯焦脱落,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圆斑根腐病是由多种镰孢霉(Fusariumspp.)真菌侵染所致,属于半知菌亚门。病菌寄主范围广,除为害葡萄外,还为害仁果类、核果类的果树根部。葡萄根部发病,病菌首先侵入须根皮层,随之蔓延到肉质根,在肉质根上形成褐色圆斑,逐渐扩大,后期…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调查和资料计算表明,冬小麦黄矮病的田间发病茎率24%以下属聚集分布,病茎率大于24%而小于45%者,一般情况下,种群呈随机分布。在发病茎率12-45%区间内,其理论抽样数量为3000-5000茎。田间抽样方法以“Z”字抽样法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异小杆线虫D_1对迟眼蕈蚊侵染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6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对危害韭菜的迟眼(?)蚊的侵染力,以Heoerorhabditissp.D_1的侵染力为最高。室内试验表明,当沙土中D_1线虫与裸露的迟眼(?)蚊幼虫的比为15:1时,幼虫死亡率可达81.8%.盆栽试验中益害比为38:1时,由于该幼虫大部分在韭菜茎内为害,寄生率仅35.1%,但对茎外的蛹寄生率可达82.7%.  相似文献   

16.
李鄂平 《植物医生》2007,20(3):24-25
香蕉假茎腐烂病简称茎腐病,主要危害香蕉假茎。近年来在广西浦北县香蕉生产区,蕉园受害日趋严重。被害植株叶片黄化,假茎变黑坏死、腐烂,发病严重园,香蕉叶片大面  相似文献   

17.
油桃疮痂病又名黑星病。近年来在周至县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油桃的主要病害。2002年油桃疮痂病发生严重,全县病园率达80%~100%,平均病果率15%~20%,重者达80%以上,给本县油桃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近年的调查和试验结果,现对其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予以总结。1为害症状油桃疮痂病是由嗜果枝孢菌(CladosporiumcarpophilumTh¨um.)侵染引起。主要为害果实,也能侵害叶片和新梢。果实发病多在肩部产生暗褐色圆形小点,逐渐扩大至2~3mm,后呈黑色痣状斑点,严重时病斑聚合成片。病菌扩展一般仅限于…  相似文献   

18.
2018—2022年利用我国小麦茎基腐病优势病原假禾谷镰刀菌,研究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病菌周年侵染循环规律。利用室内分层接种技术,明确了小麦播种层及以上的病菌能侵染小麦胚芽、地中茎、根茎结合处、芽鞘或叶鞘,但不侵染根系,病菌在种子5 cm以下不侵染小麦,为深翻有效压低菌源基数提供了依据。采用田间接种发现,苗期感病严重的可造成死苗,或分蘖减少;成株期茎秆枯死或白穗,分蘖更易发病,白穗呈零散分布,分散在小麦的不同高度。小麦收获后贴茬播种玉米,麦茬上携带的病菌能在玉米田生态环境中继续繁衍;玉米收获后,病菌随麦茬与玉米秸秆同时粉碎并旋耕,使病菌在田间得到扩散,进而再次侵染下茬小麦。据此揭示了黄淮海小麦秸秆还田、玉米(谷子等夏播作物)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逐渐成为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病害。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假禾谷镰刀菌是当地菌源,经逐年优选和积累成为了优势病原,提出了以生态调控为核心的茎基腐病绿色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大螟为害小麦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螟(Sesamia in erens Walker)是一种以水稻为主要寄主的杂食性害虫,然而关于其为害小麦的调查研究却鲜有报道.为了研究大螟在麦田的发生规律,作者于2011年5月上、中旬,采用平行线跳跃式取样方法对安徽省部分地区麦田大螟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大螟以越冬代和第1代幼虫为害小麦,在小麦茎秆上蛀孔后,可取食麦茎组织,形成白穗.滁州市南谯区麦田大螟为害最为严重,田间平均受害株率达到9.83%,有虫株率为6.17%.  相似文献   

20.
防治马铃薯黑痣病蔡煌(福建省福鼎县点头农技站,355214)马铃薯黑痣病为目前发生面广、危害严重、损失较大的重要病害。除为害马铃薯外,还侵染茄子、甜菜、菜豆等,轻者损失2~3成,重的减收70%~80%。1为害症状茎秆上发病先在近地面处产生红褐色长形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