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探索青钱柳种子育苗技术,在泉州大荣林场开展了青钱柳种子播种前处理试验和不同来源种子育苗对比。结果表明:青钱柳种子播种前采用500~1000×10-6赤霉酸浸种后在砂床层积1年,再喷撒1000×10-6赤霉酸,可以有较高的出苗率;福建安溪的种子出苗率高于江西井冈山的种子,但苗期高生长较为缓慢,故建议闽南地区青钱柳育苗采用安溪的种子。  相似文献   

2.
马挂木种子发芽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挂木鲜种子和砂藏咱子进行变温或恒温、浸种呈不浸种等不同处理的室发芽试验,以及砂藏、干藏和不经贮藏而采用早播等马挂木种子的场圃发芽试验表明:测定调制好的鲜种子发芽率必需进行变温浸种处理,有胚种子的萌发效率达80%左右,良芽率基本一致,测定砂茂个种子发芽率,不为温或中与否,萌发效率基本相同,为85%左右,因此可按常规方法测定即可,马挂木种子在播种前腚经2个月砂藏处理,方法简便,效果明显,不仅有胚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赤霉素(GA)、吲哚丁酸(IAA)、双吉尔(GGR)和温水浸种等4种处理方式开展香果树场圃播种育苗试验。研究表明,经赤霉素(GA)浸种处理后,香果树种子的场圃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可达33.80%和27.53%,出苗时间可提早25 d,成苗率和苗木生长效果最好;双吉尔(GGR)浸种处理的场圃发芽率和发芽势亦十分良好,分别达到31.00%和23.27%,但整体略次于赤霉素(GA)浸种效果;吲哚丁酸(IAA)浸种处理对提高香果树种子发芽率、出苗时间和幼苗生长具有较好促进作用;温水浸种也能一定程度促进香果树种子萌发和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8-9年生杜鹃红山茶植株新鲜种子为材料,探讨GA_3、IAA、6-BA的应用,基质种类,播种深度以及低温沙藏等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GA_3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杜鹃红山茶种子发芽率影响显著,高浓度的GA_3溶液浸种有利于种子萌发,发芽率最高的激素组合为600mg/L GA_3+100mg/L IAA+600mg/L 6-BA+浸种3h;(2)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对播种环境响应较敏感,播种深度应综合播种基质种类共同考虑,采用混合基质(V椰糠︰V珍珠岩=2︰1),播种深度为1cm,种子萌发效果最佳;(3)低温沙藏能显著提高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效果,随低温沙藏时间的增加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4)经低温沙藏的种子继续用GA_3浸种,可进一步提高种子发芽率,种子经低温沙藏60d后采用300mg/L GA_3浸种3h,发芽率最高,为67.78%。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发芽床、不同浸种方式、不同加温措施和不同贮藏时间对刨花楠(Machilus pauhoi)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发芽床中,珍珠岩是刨花楠最适发芽介质,种子发芽率达75.2%;不同浸种方式可提高刨花楠种子发芽进度,其中以100 mg/L GGR浸种处理效果最佳,第25天时发芽率可达18.8%;相比浙江省地方标准要求,25℃恒温处理种子发芽进度明显较快,尤其在第20天和第25天的以芽率为对照的3~4倍;贮藏时间对刨花楠种子萌发影响较为明显,不贮藏直接萌发,最终发芽率达75.2%,0~5℃贮藏10 d最终发芽率为52.4%,贮藏20 d最终发芽率下降至27.6%。  相似文献   

6.
于2013年3—6月,每月分别采用石灰浆、赤霉素、清水处理柚木种子,进行播种时间和处理方法两因素交叉分组试验,结果表明,4—5月是柚木最佳播种时间;柚木种子不经过处理直接播种发芽率比较高,其他处理都不能提高发芽率;在3月播种,浸泡清水3 d后再用赤霉素50 mg·L-1浸泡20 h能显著加快种子萌发速度;3月和4月播种,采用赤霉素50~200 mg·L-1处理种子能显著促进苗高生长,当赤霉素质量浓度达到200 mg·L-1时将显著抑制叶宽生长。  相似文献   

7.
奥氏黄檀属红木类珍贵用材树种,在常规条件下,奥氏黄檀种子发芽率相对较低,通过研究不同贮藏方式、不同种子处理及不同播种基质对奥氏黄檀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奥氏黄檀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播种前,采用40℃温水浸泡自然冷却,再用冷水浸泡24h,种子发芽率为70.3%,高于其它处理;为保持种子有较高的活性,应将种子贮藏在低温(4-5℃)的环境中,发芽率较高,为69.3%;奥氏黄檀种子萌发适宜的基质为江沙+林地表土(体积比1︰1),种子在18d便开始出苗,完成出苗需33d,发芽率为72.7%,均高于其它4种基质。  相似文献   

8.
青钱柳种子休眠解除方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钱柳种子属于综合性深休眠类型,在自然条件下需要隔年甚至经过2年才能萌发。文章主要研究酸蚀时间、GA3浸种浓度、GA3拌沙浓度、层积温度4个因素对打破青钱柳种子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青钱柳种子经过适当的酸蚀处理后,用适度的GA3浸种、适度的GA3拌沙后在先低温后暖温或昼夜变温下层积最有利于提高发芽率。酸蚀时间和层积温度对青钱柳种子的萌发起关键作用,GA3浸种浓度和GA3拌沙浓度对青钱柳种子萌发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的种源、品种,其最优的处理方案也不相同。云南种源的最高发芽率是89.67%,庐山种源的最高发芽率是87.11%。  相似文献   

9.
选择生长健壮的青钱柳单株为采种母树,当翅果由青变黄时采摘或者用农用胶膜平铺树冠下待种果被风吹脱落时人工清扫收集,种果集中后利用阳光晒干除去果翅和果梗。因青钱柳种子含胡桃酮抑制物致使其具有深休眠性,加上种皮坚硬不透水,造成种子发芽率极低仅2%左右。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前将种子用专用打磨工具除去部分硬壳层,以不磨破种皮为原则,再用多菌灵1000倍液消毒杀菌浸种3 d,第3 d捞干净漂浮在水面上的空粒种子。用自来水将种子冲洗三次后加40~45℃温水浸泡2 d,每天晚上换水1次,再用GGR生根诱导剂浸种1 d后沥干水分播种于苗床中。结果表明:处理后青钱柳种子发芽率可达70%。采用高密度撒播育苗方式当小苗长至二叶一心时按株距5~10 cm移植,可亩产根系发达达标苗3万株,为常规育苗2倍。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不同采种时间及不同播种基质对羽叶楸(Stereospermum colais)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羽叶楸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不同采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存在极显著差异,12月中旬(蒴果全部变黑)为最佳采种时间,种子平均发芽率最高,达77.3%;不同播种基质对种子开始出苗时间、完成出苗时间和发芽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种子萌发适宜的播种基质为江沙,种子在7 d便开始出苗,完成出苗需28 d,出苗整齐(从开始出苗到完成出苗仅需21 d),平均发芽率为79.3%。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半枫荷苗木质量,通过浸种时间与播种密度对半枫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研究。种子萌发试验以半枫荷的种子为材料,设置0h、12h、24h、48h、60h共计5种浸种时间处理,观察记录半枫荷种子的场圃发芽率和发芽势;播种密度试验以半枫荷种子为材料,设置280粒·m^-2、66粒·m^-2、44粒·m^-2、33粒·m^-2共4种不同播种密度,测量1a生半枫荷幼苗苗高、地径、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及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半枫荷种子的适宜浸泡时间为48h,结合半枫荷苗木的质量和数量,半枫荷的适宜播种密度为44粒·m^-2。  相似文献   

12.
以擎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种子为供试材料,探讨了播种基质、播种时间、点播方式和种壳处理对擎天树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从而分析提高种子发芽率和育苗质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轻基质做播种基质,擎天树种子发芽率最高,达95%;采用横向点播方式,擎天树种子萌发效果最好,比正向、反向发芽率分别提高75%、15%;随播种时间的延后,种子萌芽率降低,3天内播种发芽率较高;脱壳处理可提高真叶萌发率16.4%,而分胚点播可提高种子成苗率,增加播种出苗量104.0%。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适合上海地区环境条件的山桐子种子育苗技术,分别采用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和育苗方式进行播种育苗试验,以研究不同处理对山桐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带果皮沙藏、在播种前分离果皮和种子的处理方法播种育苗,其种子发芽率最高;与露地播种育苗相比,温室播种育苗的发芽率高,且发芽早,发芽快,出苗整齐;在后期幼苗的生长方面,露地播种的幼苗生长状况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激素处理、浸种温度及贮藏方式对铁线莲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以黄花铁线莲、灌木铁线莲、短尾铁线莲和粗齿铁线莲4种野生铁线莲种子为材料,设置不同梯度激素水平和浸种温度水平,及不同贮藏方式对供试种子进行处理,观察萌发情况。结果表明:灌木铁线莲在50 mg/L GA_3中萌发情况最好,发芽率为64.45%,10 mg/L GA_3能显著促进黄花铁线莲、短尾铁线莲和粗齿铁线莲种子萌发,发芽率分别为55.89%、55.56%和22.22%。黄花铁线莲最适浸种温度为25℃、灌木铁线莲最适浸种温度为30℃,短尾铁线莲和粗齿铁线莲分别在20℃和15℃中发芽率最高,发芽率分别为55.55%、45.55%、25.56%和41.11%。黄花铁线莲、短尾铁线莲和粗齿铁线莲的最适贮藏条件为地窖层积沙藏,发芽率分别为51.11%、38.89%和51.11%,灌木铁线莲的最适贮藏条件为冰箱4℃层积沙藏,发芽率分别为78.89%。  相似文献   

15.
高渗液浸种对新鲜和贮藏橡胶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鲜的和贮藏79、102d的RRIM600橡胶树种子为材料,用NaCl、甘露醇、PEG高渗溶液和清水分别浸种7、10d后观测种子发芽状况和籽苗叶片渗漏质电导率、萎蔫率,结果表明:(1)用不同种类的高渗溶液浸泡橡胶树种子,对种子萌发及籽苗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伤害。新鲜种子浸种7d,高渗液浸种处理种子发芽率比清水处理低10%~40%,但仍有较高的发芽率;贮藏79d和102d的种子浸种10d后,种子发芽率急剧下降,甚至丧失萌发力,但发芽率并未因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2)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呈波动性变化,其周期长短、峰值高低等因高渗液种类,浸泡、贮藏时间,种子质量而异。(3)处理后的种子发霉率(NaCl处理除外)不因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反而下降。(4)NaCl处理的种子萌发籽苗受伤害最重,其籽苗叶片渗漏质电导率最大,感染白粉病最重,但无永久萎蔫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以四明山区华顶杜鹃(Rhododendron huadingense)种子为试材,对种子形态、千粒质量、含水量及吸水率进行了观察与测定,研究了不同变温条件、不同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对所得数据作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表明:华顶杜鹃单果种子数为134.1±32.3粒;千粒质量为1.180 2g;种子含水量为8.56%,吸水过程符合种子的吸水规律。浸种3、5、10、24、48h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有促进作用,随浸种时间越长,种子萌发始发天数越短,发芽势、发芽率越高,幼苗生长越快。变温15~25℃比15~20℃能明显缩短种子萌发始发天数,提高发芽势、发芽率,且显著提高幼根、幼芽和幼苗总长。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对‘奥斯特’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Oosterwijk’)种子测定千粒重,2008年和2009年对砂藏和未经砂藏处理的种子进行萌发和育苗试验,2009-2014年观察其苗期生长和结果性状。结果表明:‘奥斯特’北美冬青种子千粒重为6.8 g;砂藏1a后的种子培养箱中发芽率为27%,大田发芽率为24.3%;播种后3~5 a开花、结果,雌雄株比例为1:1;6年生植株平均株高252.3cm,平均地径3.5cm;未经砂藏的种子萌发率为0;籽播苗的果实颜色与果实密度等观赏特性都不及无性系母株,商品性不强,适宜作育种和砧木材料。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温水浸种对旱冬瓜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初始温度为50℃的温水分别0、3、6、12、24和48 h的不同时间浸泡冷藏(约4℃温度)1 a的旱冬瓜种子。结果种子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时间分别为35.0%~44.8%、19.3%~24.5%和11.3~12.7 d;虽然温水浸泡种子略微提高了发芽率,但处理间此3个指标无显著差异(P=0.122~0.2710.05)。通过冷藏可延长种子贮藏时间,实现播种时间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将2013年11月采集江西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毛红椿种子,2014年4月进行田间播种育苗实验,研究浸种时间对不同种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浸种时间下,官山种源的发芽率和苗高均大于九连山种源,但地径生长显著小于九连山种源;20 h浸种能显著提高毛红椿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高生长,但对径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ABT6号、7号、8号各25ppm浸泡并包衣处理油松种子,同期进行发芽试验和播种出苗试验。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增加,酶活性增强,有机酸含量增加,促进了油松种子的萌发,播种发芽率和发芽势也相应提高。幼苗生长测定结果表明,苗高、地径和叶绿素含量也有增加,促进生长的效果明显。其中以6号25ppm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