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是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和保证,是现阶段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阶段验收、国家完善政策补助资金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顺利兑付的必要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四川省邛崃市2000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已全部通过国家阶段验收,工程建设为邛崃市进入首批省级林业产业强县作出了贡献。基于此,通过对邛崃市退耕还林工程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推动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和林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许扬  孙艳华 《现代农业科技》2011,(5):235-236,238
总结了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的程序与步骤,分析了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宁夏退耕还林验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开县退耕还林工程后期抚育管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清祥  谭德轩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215-215,217
根据开县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验收的经验,总结退耕还林工程的后期抚育管理技术,以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在退耕还林办公室工作多年,对于退耕还林检查工作有一些认识与经验,现总结如下,供读者参考。退耕还林分为县级自查、省级复查、国家核查三级检查验收方式,涉及到退耕还林办公室的为县级自查。县级自查是基础,是工程和验收的关键,如果工程不能经过县级自查,是不能列入工程结算的。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工程档案是全面准确记载退耕还林活动、真实反映退耕还林行为的有效手段,记录了工程实施前后的动态变化,是工程建设情况在文字图表上的真实反映,是进行工程检查验收和政策兑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参加近年来宁夏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造林阶段性的核查验收工作,深切感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宁夏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提出了巩固宁夏退耕还林建设成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工程是促进生态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预防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吴起县退耕还林概况进行总结,并从基础数据采集、退耕还林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林班设计图打印模块、检查验收等方面,论述了GIS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遥感技术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规划、验收和监测,具有科学、经济、客观、高效等特点,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同一地区退耕还林前和退耕还林后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通过用GIS中的空间分析技术可定期获得该地区已经退耕还林的面积,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可用于退耕还林工程的监测,了解退耕还林地的植被生长状况及质量状况,实现对退耕还林地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实时评价。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民勤县样本农户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典型调查和跟踪监测,摸清了民勤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自1999年民勤县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实施至2007年,共累计完成建设任务1.92万hm2。工程建设质量达到了国家的检查验收标准,工程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建议在工程建设中注意扶持后续产业,加大林木和林地管护力度,加强对专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保护林工程相继建设,为林业稳步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林业工程的建设,原有的营造林核查验收方法已不能适应林业工程建设的要求,为此,国家林业局已于2005年开始逐步修订全国营造林核查办法。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与实践回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了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实践历史及研究现状,总结了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各阶段的特点,指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准格尔旗退耕还林工程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建设工程,从提出到试点、全面实施再到成果巩固阶段,已经10余年时间,本文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例,进行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所面临的问题,并就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保护退耕农户长远利益,确保退耕还林粮款的及时兑现,按照《退耕还林条例》和《原州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管理办法》,根据自治区2013年退耕还林阶段性验收及原州区自查结果,特制定2013年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秋季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建设原则、补植技术方案、组织管理措施等,以供各村参考实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鸭溪镇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出发,为当地政策、种苗、质量、验收等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工程进入巩固成果阶段后,退耕还林的比较效益明显下降,亟待根据当前退耕还林形势,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相似文献   

17.
2001年盐池县被列入退耕还林试点县。根据退耕还林工程的规划,全县8个乡镇99个行政村全部列入退耕还林建设工程。经过2001—2007年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0.8万公顷,经过自治区林业局检查验收全部合格。已有3.2万户农户,12.6万农民从退耕还林政策兑现中受益,平均每户收益2266元。通过调查,退耕还林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鸭溪镇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出发,为当地政策、种苗、质量、验收等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就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退耕还林工程新周期的开始阶段,对以往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进行评估以期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宏观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专项监测站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所属森林生态站等的数据资源,参照《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办退字[2013] 16号)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应用分布式测算方法评估了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结果显示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各项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491.94亿元/年,各项生态效益由高到低依序为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和林木累积营养物质.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量占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量的19.40%(95.45亿元/年),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占64.77%(318.64亿元/年),封山育林占15.83%(77.85亿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