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拉丁方设计的田间试验,以普通地膜及露地为对照,研究了地膜创新产品——渗水地膜覆盖棉田后株高、主茎真叶数、果枝数及干物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水地膜覆盖改善了棉田土壤水分、温度及通透性等生态环境,为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从所测指标的动态变化可知,棉花生长发育加快,光合作用增强,干物质分配协调,进一步提高了棉花覆盖栽培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三、棉花的看苗诊断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人工栽培措施的影响下,棉花的生长发育表现出一个有规律的生育生理进程。在实践过程中人们认识到,棉花栽培管理技术措施的运用必须实行看天、看地、看棉花的原则,中心是看棉花。也就是说,需要掌握棉花的合理长势长相和营养动态,采用正确的促控措施,达到预期的产量结果。看苗诊断是和营养诊断有密切联系的。看苗诊断主要是根据外部形态指标,营养诊断则是依据内部生理过程中某些营养物质的  相似文献   

3.
棉田病虫害防治必须始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棉田生态系统出发,综合应用各种力求科学,合理,简便,易行,使各种措施起到互补和增益作用,本文作者在阐述了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棉田病虫害防治指标和考核指标,并针对越冬渡春,播种期,棉花苗期,棉花蕾铃期等时期棉花病虫害的特点,制订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缩节胺拌种,可有效降低棉花子叶节高度,可省去棉花苗期化控程序,节约种植成本。本试验通过对二十九团用缩节胺拌种和未拌种的10块棉田的棉花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缩节胺拌种的棉田,棉花出苗整齐一致,苗期长势稳健,棉花1~4节间长度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5.
正茶苗移栽具有良种化程度高、茶树个体差异小、茶树生长发育整齐、可快速成园早投产等优点,因此在当前开发建设新茶园时被普遍采用。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有的地方对茶苗移栽有关技术、标准、方法把握不准和管理措施不当,导致第一次茶苗移栽成活率不高,第二年开始大面积补苗,甚至第三年、第四年还要补栽,一连几年难以成园,补栽茶苗不仅增加成本,还影响到茶树生长的整齐度,延误正式投产。为了减少损失,提  相似文献   

6.
第三讲苗情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棉花生产中,没有任何两块棉田的棉花长势长相是完全相同的;不同长势长相的棉花,对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看苗管理是棉花栽培的核心,而苗情诊断则是看苗管理的依据。苗情诊断技术包括形态诊断、生理诊断和生态珍断。  相似文献   

7.
棉花主要抗旱鉴定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此文从形态指标、生长发育指标、产量指标、生理指标、生化指标、生态指标,以及综合指标等7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外有关棉花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进展,描述了棉花各个生育期以及全生育期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棉花各方面性状的影响,提出了棉花主要抗旱鉴定指标和方法,对生产实践上制定棉花抗旱育种策略和抗旱耕作栽培措施,实现棉花抗旱夺丰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棉花生长发育前期随水滴施2种水溶肥,研究其对棉花生长发育、黄萎病发生以及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滴施2种水溶肥,棉田棉株单铃重、绒长、衣分及产量等指标均较对照有所提高,抗重茬微生态滴灌肥处理田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78%和5.95%,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处理田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69%和11.26%;处理田棉花黄萎病发生均较对照轻,其中抗重茬微生态滴灌肥预防效果显著,8月29日调查防效达51.56%。  相似文献   

9.
南疆属中早熟棉区,在精准农业、节水灌溉体系日益完善的情况下,棉花产量逐年提高,纤维整齐度、品质一致性也相对较好。但是,2008年喀什垦区部分棉田出现产量和品质下降的趋势,笔者对影响棉花产量、品质下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为今后棉花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棉花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模拟模型(CGSM)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太阳辐射、气温为驱动变量,建立了棉花生长发育与形态发生及产量形成的动态模拟模型(CGSM)。模型通过太阳辐射能利用率的变化,逐日模拟出棉田当日生产的净生物量,并分配到各个器官分别生长,从而可得到各所需时间的单位面积总干重、茎枝总重、总叶重、蕾花铃总重和叶面积系数等;根据棉花生长所经历的温度,可模拟株高、主茎叶数、果枝数、果节和蕾铃发生与分布并可在计算机上显示出生长期内任意时刻的彩色棉株图。经检验证明,本模型基本上能较准确地模拟高产棉花的生长发育动态,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为生产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十三师棉花生育期光、温、水气象条件配置基本合理,各项指标基本接近历年同期平均值,较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和后期产量形成。但期间部分棉田遭受时段性低温、阴天寡照、冰雹、冻害等农业气象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对棉花生长发育、单铃重、品质、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收获期间大部棉区以晴好天气为主,光热条件较好,利于棉花裂铃吐絮和后期收获采摘。  相似文献   

12.
麦棉套种对预留棉行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东西行向、预留棉行为100cm的三二式麦棉套种方式研究表明,在小麦抽穗后的麦棉共生期间,预留棉行上的平均光合有效辐射仅为一熟棉田的50%~80%,株高低和叶片枯黄时光照削弱较小;在麦棉间距相同的情况下,北行棉花接受的PPFD较多,而正午前后南行棉花易受荫蔽,南行棉花适当北移,保持麦棉间距在30cm以上,降低小麦群体株高,防止小麦旺长,起垄种棉,都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有机水溶肥“碧优丰”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开展棉田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水溶肥在加快棉花生育进程和促进棉花生长中的效果与常规化肥效果相当,棉花产量略有提高,主要是通过单株铃数的增加使得产量提高1.3%;在其它种植成本费用一致的条件下,施用有机水溶性肥料,肥料成本可节省27.69元/667 m2,收益可增加93.42元/667 m2。试验初步验证了有机水溶肥在棉花生长发育上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替代常规化肥的使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陈冠文研究员的《棉花看苗管理图文集》已于2020年12月由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陈冠文研究员将他30多年来从事棉花科学研究与科技推广中的研究成果和拍摄的图片,分别编入书中的"棉花苗情诊断体系""正常棉田的苗情诊断指标与调控技术""自然灾害的苗情诊断与救灾技术""技术失误的苗情诊断与防治措施""病虫为害诊断与综合防治技术""一症多因的分析诊断"等章节中。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陈冠文研究员的《棉花看苗管理图文集》已于2020年12月由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 陈冠文研究员将他30多年来从事棉花科学研究与科技推广中的研究成果和拍摄的图片,分别编入书中的"棉花苗情诊断体系""正常棉田的苗情诊断指标与调控技术""自然灾害的苗情诊断与救灾技术""技术失误的苗情诊断与防治措施""病虫为...  相似文献   

16.
正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陈冠文研究员的《棉花看苗管理图文集》已于2020年12月由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陈冠文研究员将他30多年来从事棉花科学研究与科技推广中的研究成果和拍摄的图片,分别编入书中的"棉花苗情诊断体系""正常棉田的苗情诊断指标与调控技术""自然灾害的苗情诊断与救灾技术""技术失误的苗情诊断与防治措施""病虫为害诊断与综合防治技术""一症多因的分析诊断"等章节中。  相似文献   

17.
浙江棉区集中于杭州湾和钱塘江两岸,其次为东部沿海地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疏松,植被常青,适于棉花种植,但亦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近年来,棉田普遍实行粮棉间作套种,两熟矛盾突出,棉花苗期病害尤为严重。棉花苗期正是春夏之交。此时我省多数年份春雨、霉雨连绵,寒流、低温交错,棉苗套种于前作行间,阳光不足,田间湿度较大,最易诱发棉苗病害。1973年和1975年气候低温多雨,苗期严重发病棉田约有四十余万亩,占植棉总面积的35%以上。由于棉苗罹病,导致棉花生长季节推迟,密度下降,棉株大小不匀,严重地影响后期棉花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8.
探索超高产棉田棉花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当前棉花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超高产棉花生育规律的研究,进而了解和掌握超高产棉花生长发育规律,对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推广与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兵团棉花超高产研究课题组的指导下,农二师三十三团开展了该项目的试验与调查工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半枫荷幼苗期,进行不同等级种苗盆栽试验,探讨种苗级别对半枫荷苗木不同部位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苗级别显著影响半枫荷种苗的形态与生物量分配指标.其中一级苗的株高、地径、冠幅等地上形态指标,主根长/粗、侧根数等地下形态指标以及各部分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二、三级苗,而二级苗上述多数指标又优于三级苗,虽然不同等级半枫荷苗木长势差别较大,但半枫荷3个苗级植株的株高、地径、冠幅、叶片数以及分枝数的生长动态曲线均呈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半枫荷各苗级的生物量分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大,半枫荷的根生物量比和支持结构生物量比增大,叶生物量比和冠根比减小.即通过一级苗培育出来的半枫荷植株更为高大、粗壮,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20.
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COTGROW的建立 Ⅱ 发育与形态发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COTGROW是一个可用于栽培管理的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它考虑了棉花的碳素平衡、发育与形态发生、水分平衡、氮素平衡、磷和钾的吸收及中国的常规栽培措施。本文对其中的棉花发育和形态发生部分进行了描述,并利用在河南安阳进行的田间试验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株高、单株主茎节数和果枝数、叶面积指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