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157:H7埃希氏大肠杆菌,属于新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也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它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时可引起人的死亡。1982年在美国首次爆发流行,而后在世界各地有散发流行和爆发的报导,如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泰国等。1993年美国又发生一次涉及4个州700余名儿童的爆发流行,引起舆论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96年5~8月间,曾在日本发生爆发流行,涉及30多个都府县,患者近万人,其中大多也是儿童,造成了十余人死亡,引起整个日本的恐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造成巨大的国际影响。大…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O157:H7出血性肠炎是近年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肠道传染病。自1983年美国Riley等首次报道大肠杆菌O157:H7出血性肠炎以来,相继在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出现暴发性流行病例。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一个主要血清型,牛、羊、  相似文献   

3.
应用荧光PCR方法检测动物产品中大肠杆菌O157:H7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肠杆菌0157:H7是肠出血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的一种主要血清型.可引起人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综合征及血检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并发症。该菌主要通过食物传播.动物是其主要的宿主。自1982年首次在美国暴发的出血性肠炎中分离到病原菌以来.在北欧、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地发生过多次流行,  相似文献   

4.
O_(157):H_7大肠杆菌(Eschericha coli O_(157):H_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最主要的一种血清型。对人的致病性很强。该菌污染动物性食品后随食物进入人体,引起出血性肠炎,导致出血性肠炎。 1.国内外流行情况 近年来由于O_(157):H_7大肠杆菌污染食品导致食用者感染的情况较为多见。在1982年美国发生了两起该菌食物中毒事件,有19人死亡,该事件是由当地一家快餐店售出的汉堡包中牛肉饼受O_(157):H_7大肠杆菌污染所致。在1983年美国西部地区也发  相似文献   

5.
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 ( 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是出血性肠炎 ( haemorrhagic colitis,HC)的病原体 ,其主要血清型为 O157∶H7。自 1 982年被首次确认为一种重要的人类肠道致病菌以来 ,该菌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及南美某些国家出现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发生多次暴发流行及散发大量腹泻、出血性肠炎及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 HUS)等病例 ,成为新的凶险传染病之一。据 Reily报道 ,大肠杆菌 O157∶ H7基本上是一种食源性疾病 ,5 2 %是动物性食品引起 ,1 6%是人与人接触引起 ,1 4%是水果与蔬菜引起 ,1 2 %是水引起 ,因此加强进出…  相似文献   

6.
1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引起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主要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其有较复杂的血清型。本地区鸡的大肠杆菌病主要可引起卵黄性腹膜炎、败血症及出血性肠炎等。  相似文献   

7.
水禽禽流感防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目前水禽禽流感发生情况 自1878年在意大利鸡群爆发A型禽流感已有126年历史,在近45年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有20余次爆发流行。尤其是2003年下半年以来,在短短几个月内,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地区爆发流行。这次流行除H5N1亚型毒株外,还有H5N2、H2N2、H7N2、N7H7等亚型毒株流行,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禽流感每次爆发流行对鸡和火鸡等养禽业,均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动物及动物产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带菌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埃希氏菌O157(Escherichia coli O157)是一种出血性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其感染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982年美国首次报道了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暴发,此后世界各地相继有由该菌所致疫情的报道,尤其在1996年5~8月日本发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起O157:H7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累积患者近万人。  相似文献   

9.
大肠杆菌 ( E.coli O157)是一种新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该菌无侵袭力 ,也不产生肠毒素 ,但能产生一种毒力甚强的细胞毒素 ,引起盲肠、阑尾和升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坏死、黏膜充血、水肿和出血 ,还可进入血液 ,并通过血脑屏障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而引起血栓性微血管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肾脏时可导致溶血尿毒综合征 ,也可引起肠壁梗死、出血 ,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本病最早于 1 982年在美国首次暴发 ,之后加拿大、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都发生过大肠杆菌 O157的暴发流行 ;尤其是 1 996年日本暴发近万…  相似文献   

10.
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性腹泻是人类新发生的传染病,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研究证实,家禽、家畜是大肠埃希菌O157:H7的重要宿主。近年来,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它能引起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等临床症状,致病性强、死亡率高,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引发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瘀血及出血性变化.此病呈爆发性流行,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给养兔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地区獭兔的饲养量较大,根据临床观察,兔瘟与大肠杆菌合并感染的病例较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养殖场采集的污水样品中分离到宽噬菌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V_EcoM_C1,并进行了噬菌斑、噬菌谱、形态学(透射电镜)、遗传物质、酸碱及热稳定性、一步生长曲线等生物学特性及控制养殖环境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V_EcoM_C1呈现出典型裂解性噬菌体特征,空斑透亮,无晕环,空斑边缘整齐清晰;噬菌体V_EcoM_C1噬菌斑直径为1.0~1.5 mm;噬菌体V_EcoM_C1头部椭圆形,长径约86 nm,横径约54 nm;噬菌体V_EcoM_C1具有可收缩性尾,尾长约76 nm,直径约10 nm,头部与尾部被颈圈隔开;噬菌体V_EcoM_C1可裂解5种不同血清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且噬菌斑透亮,具有较宽噬菌谱;噬菌体V_EcoM_C1在30℃~50℃保持高活性;噬菌体V_EcoM_C1在pH5~10稳定;噬菌体V_EcoM_C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约10 min,爆发持续时间约60 min,平均爆发量为26,具有较高的裂解活性;噬菌体V_EcoM_C1可以控制养殖环境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证明该噬菌体可以有效杀灭养殖环境(奶牛料槽表面)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综上所述,V_EcoM_C1为1株宽噬菌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烈性噬菌体,可用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噬菌体制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13.
产蛋鸡群暴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秦四海(山东省临沂农校276000)王德英(山东省临沂市兰山畜牧局276000)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表现上有多种病型,如急性败血症、脐炎、眼球炎、关节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和出血性肠炎等。此病在产蛋...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3 O157大肠杆菌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病) 90年代曾在一些媒体上大量报导的,曾在日本、非洲等地引起恐慌的病菌--O157,实际上是一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它是8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新病。目前已知引起此病的大肠杆菌有50多个血清型,其中90%以上为O157,O157又是有两种亚型:O157∶H7和O157∶Nm。 临床危害:O157除能引起人的严重腹泻外,常导致三种严重并发症:1.出血性结肠炎(HC);2.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3.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因此,该菌对人的危害严重。 诊断方法:常采用血清学…  相似文献   

15.
继疯牛病侵袭英国和欧洲之后,一种名为0—157大肠杆菌的病原体正猖狂肆虐于日本各地,引起了全日本一片恐慌。0-157是一种肠道病原菌,传染性极强,病症严重,危及生命安全,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新的感染症,是继艾滋病,埃博拉病之后,又一个危害人畜健康的新杀手。现根据有关资料对该菌的发生历史、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作一简单介绍。1发生历史该菌首次发现于1982年美国西部一宗汉堡包食物中毒病例中,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出血性腹泻,剧烈腹痛和发烧,经卫生部门证实系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集体食物中毒,并以一家快餐连锁店的汉堡包…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以来,台州市路桥区某养猪场爆发以胸膜炎伴有出血性坏死性肺炎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解、实验室检验诊断为放线菌引起的胸膜肺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是一类危害严重的食源性病原菌,能引起人类的严重疾病,如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症等,牛、羊等反刍动物是引起人类发病的主要宿主来源。作者总结了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就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染色体和毒性质粒上的主要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一)病原猪出血性大肠杆菌病是由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拉稀症状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一)病原猪出血性大肠杆菌病是由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拉稀症状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家禽大肠杆菌病在国内大多数养殖场中广泛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很多地方已呈爆发性流行的趋势,严重威魄着养禽业,为控制本病的发生,保护和促进养禽业的发展,本文就大肠杆菌病耐药性的产生和防治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