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块根、块茎饲料根叶柔软,富含维生素,鲜嫩多汁,适口性好,为牲畜所喜食.从国外引入优秀牧草品种在我区试种,筛选出适宜牧草品种,在全区推广种植,短期即可见效,既可节省大量宝贵人力、物力和时间,又可丰富我区牧草种植资源,推动我区畜牧业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2.
1现状分析 据新疆统计年鉴资料,2000年末我区各类牲畜存栏4,524.67万头,羊3,690.21万只,绵羊3,103.51万只,分别占各类牲畜总数的82%和69%;猪、牛、羊肉总产769,178t,其中羊肉374,966t,占肉类总产的49%.长期以来,养羊业已成为我区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家畜育种员星级评比奖励工作是保障和推动我区牲畜品种改良技术队伍的稳定和壮大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家畜育种员星级评比奖励对促进我区牲畜品种改良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开创我区品种改良工作新局面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畜牧业是我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牧区各族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提高我区牲畜良种化水平和养殖效益,自治区投入大量人、财、物力,在全区范围大力推进牲畜品种改良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而边远牧区和贫困农区由于养殖区点多面广、畜群分散,基础设施薄弱,技术人员短缺,常规改良技术措施难以有效推广,牲畜品种改良工作进展缓慢,牲畜良种化程度和养殖效益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牧民收入的增加。为加快边远牧区和贫困农区牲畜品种改良进程,2007年,自治区畜牧厅党组张志恒书记提出,对以上区域实施优良种公畜补贴政策,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财政每年至少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畜牧业良种补贴项目实施。5年来,随着补贴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项目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政策效果日益明显,充分调动了广大农牧民使用优良种公畜的积极性,规范了区内种畜生产经营程序,促进了区内种源基地建设和发展,切实推动了边远牧区及贫困农区的牲畜品种改良工作,对全面提升我区牲畜良种化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区地处丘陵山区,有36.8万亩山,人均9亩左右。有着发展食草牲畜的优越条件。1985年区委制定山羊发展规划,要求在“七五”期间达到3万头,建成山羊商品基地。二年来,山羊商品基地已初具规模,饲养量由1985年底4260头上升到目前近万头,山羊成为我区一大新兴产业,许多农户发了“羊财”。现将我区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地区总土地面积17.7亿亩,其中耕地面积7342.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4.1%;草原面积13.2亿亩,占总土地面积74.6%。可见,我区农区面积远远小于牧区面积。但是,据1987年统计,全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年末牲畜存栏数占全区年末牲畜存栏数的83.4%。因而,农区和半农半畜区畜牧业在我区畜牧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地区饲料工业发展的好坏,无疑直接影响着全区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本文试图以内蒙古实际出发,谈谈解决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疆家畜蠕形蚤病呈大规模流行,引起冬季高山牧场牲畜的大量死亡,对我区畜牧业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现介绍蠕形蚤病的防控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昌吉市和宁夏中卫市草食牲畜养殖基地、肉牛羊屠宰及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及相关畜牧兽医协会进行专项考察,着重在传统养殖模式转变、产业化经营、新型市场培育、科技兴牧工程实施、机制创新等方面对两省市草食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我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提出几点思考建议,以期为我区草食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1全面总结2010年及“十一五”各项工作,坚定促进现代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信心 1.1努力克服自然灾害不利影响。保障了全区畜牧业生产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自然灾害频发使我区畜牧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我区主要畜产品产量继续大幅增长,预计全年各类牲畜出栏4287万头(只),同比增长2.83%;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业自然条件与生产条件差、发展缓慢、经济效益低。为适应新世纪和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必须抓住机遇,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实现西藏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本文阐述了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我区畜牧业的对策与措施,指出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推进我区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西藏是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草原辽阔,畜牧业资源丰富。畜牧业是我区农牧民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牲畜既是藏族人民的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与农牧民的衣、食、住、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千百年来,藏民族生活的基础就是依赖着畜牧业。我区地形复杂,居住分散,交通、信息、科技落后,“靠天养畜”的传统习惯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直接影响着我区畜牧业的发展。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年来,畜牧业生产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牲畜总头数成倍增长,畜牧业总产值也不断上升,但是畜牧业发展的潜力与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科技推广应用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推进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1.
《新疆畜牧业》2004,(1):4-5
1 2003年我区畜牧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1.1 畜牧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畜产品质量明显改善,效益显著增加 预计年末牲畜存栏4925万头(只),比上年增长3%、出栏3420万头(只),同比增加4.6%;肉类总产  相似文献   

12.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60年代前在我区畜间发病率很高,60年代后期实行大面积高密度免疫注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我区处于杂木河、黄羊河、西营河流域下游,已经形成炭疽疫源地,一旦气候、降雨及洪水等条件变异,仍有零星散发.80年代后期牲畜炭疽实行因病设防,群体免疫密度较低,发病有所增加.现就其发病和流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北基地,牲畜总头数达7300万多头只,畜牧业不仅是我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区各民族  相似文献   

14.
草地是新疆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50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牲畜数量成倍增长,但草地的管理和保护滞后,过度放牧和草地鼠虫害造成我区草场大面积沙化和退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草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我区草原畜牧业的稳步发展.因此,搞好和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对实施西部大开发、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增进民族团结、稳定边防实现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遥感信息,GIS技术分析了东北土地资源,结合统计资料,研究了东北草食牲畜发展的关联要素,并根据粗饲料的主体来源和饲养方式,总结了草食牲畜生产模式.根据植被类型和草地、农田、林地的比例,对草食牲畜生产模式进行了区划.东北草地资源匮乏,草食牲畜发展能力饱和,草食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在农区和林区.草地畜牧业区,发展草食牲畜的潜力在于发展高产饲料作物,并提高饲养效率;秸秆畜牧业区、草地-秸秆畜牧业区、林地-秸秆畜牧业区,草食牲畜发展的潜力是充分利用粗饲料资源,发展数量型畜牧业,在此基础上提高出生率、生长率、出栏率、产肉率,发展效益型草食畜牧业.  相似文献   

16.
<正> 弓形体病在牲畜中猪为多发,在骡马中是否有本病的流行,尚缺乏较完整的历史资料。为了查明我区不同地区军马感染率,了解流行概况,以便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应用间接凝集试验对我区部分马骡进行了弓形体病血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农区畜牧业在我区畜牧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据1995年统计:农区牲畜3331.29万头(只),占全区的58.33%,产肉占全区的79.4%,鲜奶占全区的55.10%,禽蛋占全区的97.40%,养殖业已成为我区农村经济中的最活跃部分和主要增长点。饲料工业与农业密不可分,饲料工业的上边接种植业,下边连养殖业。因此,对于我区饲料工业  相似文献   

18.
雅安地区牲畜"猝死症"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雅安地区牲畜“猝死症”调查张孝全胡联章涂吉云苟德学屈国林李成君袁仁义许建川(四川省雅安地区畜牧局,825000)我区自1992年以来,镶嵌在川滇和川藏国道线上的部分乡、村,流行一种不明病原的烈性传染病,病死牲畜万余头(只)。其特征是发病猛、死亡快、神...  相似文献   

19.
我区地处青藏高原,属半农半牧区,牲畜占全西藏的五分之一左右。虽然草原面积大,但由于受海拔高,气温低,牧草生长期短以及自然灾害频繁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因而,牧草供应的季节和年度间的不平衡性非常突出。尤其是重点农业县,草原面积小,牲畜超载严重,土地面积虽大,退耕不会种草,土地白茬休耕,牲畜饥饿过冬。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近几年来全区已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农区和半农半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畜牧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区具备了稳定生产肉类140万吨,奶类10HD万吨,绒毛7万吨,皮张2000多万张,年总增大小畜2500万头只以上,存栏7000万头只牲畜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