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前不久,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农业机械化管理局获悉,2018—2020年,黑龙江省将全面应用"一翻两免"轮耕轮作技术模式,推广和示范不同区域秸秆还田模式下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作物整地和播种(插秧)环节农机化技术标准,提高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标准化水平。为实现目标,目前,黑龙江省已确定近三年的主要任务:2018年启动工作,提出不同区域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多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土地多宜性评价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提供多种可能利用方式的信息,它是对每一种不同的利用方式,就选择一套相应的评价指标,它选择的评价对象多,评价的结果准确度高。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帮助下,建立了土地空间位置图件数据库,土地属性数据库、作物生长要求生理生态知识库和评价指标模型库,对徐水县6种作物进行了多宜性评价的探索。结果显示:在计算机和GIS的帮助下,土地评价的工作效率和定量化水平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土地规模经营对油菜生产国际竞争力影响机理,以湖北、四川、湖南、安徽和江苏等5省1 034户种植农户为例,基于2017—2018年度入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了土地规模经营影响油菜生产国际竞争力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规模经营目前主要通过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机械化特征潜变量影响油菜生产国际竞争力,土地集约化特征潜变量对油菜生产国际竞争力影响较弱。同时,在劳动力转移特征潜变量中,影响较大的可测变量是劳动力投入和销售价格;在农业机械化特征潜变量中,影响较大的可测变量是机械投入;在土地集约化特征潜变量中,影响较大的可测变量为农户总耕地规模。因此,在土地规模经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背景下,提升油菜生产国际竞争力应着重从3个方面入手,一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二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三是关注土地集约化对油菜生产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杨曦 《云南农业》2023,(5):18-20
<正>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创新农业经营模式,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农业综合效益,这就需要集中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如何在坚持家庭承包基本政策不变和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前提下,创新现有的土地流转机制,以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文章通过在沾益区龙华街道各村(社区)的调研,提出一些粗浅观点,为土地股份合作制顺利推行助力。  相似文献   

5.
<正>1土地规模经营,推广园区种植模式家庭承包,分散经营,地块很难集中连片,阻碍了以全程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烟草农业技术发挥实效。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园区种植模式,发展专业村,提高烟叶生产的区域化规模经营水平,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保持烟叶产业的持续发展是今后的方向。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得到保障,奠定了土地进入市场流转的基础条件。合作社要充分利用烟草行业的配套政策,精心组织,引导烟  相似文献   

6.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是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机化作业水平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适度集中,使土地连接成片,形成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农机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了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转变。据统计,到2013年底,公主岭市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已经达到6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合作社经营的综合作用,为大面积推广新农机、新农艺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小地块、大农机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公主岭市地处半山区,土地规模经营发展迟缓,主要还是以中小型农机具为主,经营规模不大,机具利用率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几年来公主岭市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引导农机户提高机具使用效率,并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河南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实现模式,并对各种模式进行了总结评价。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实现模式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模式和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得到的启示有两点:一是不同类型主体的有效配合可以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提高经营效率;二是伴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从土地租赁向土地托管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信阳在推进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上已具备政策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加快、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等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0.
运用1 682个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通过门限效应模型和样本选择修正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户市场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门限效应模型分析得出人均基本需求农地的面积为0.068 hm~2,即人均年基本需求粮食为466.27 kg。2)农业机械化水平对门限前后的农户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门限前的农户市场化程度就提高0.496个单位,门限后的农户市场化程度就提高0.67个单位。3)自我农机作业方式和外包农机作业方式都对门限前后的农户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户主不健康和转出土地对农户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社会资本、粮食价格、人均土地面积、复种指数、平原地区对农户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议重点提高平原地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程度,关注农户健康问题,增加家庭社会资本,鼓励农户复种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从而促进农户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对农业规模化和农机化规模经营的概念及相互依存关系进行了论述,总结了目前河南省主要的农业规模化及农机化规模经营组织形式,并对河南省农机化规模经营进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强实用人才培养,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等为农机化规模经营创造条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675-7677
农业机械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过程较短,但发展水平和速递很快。受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特殊性的影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还存在农机比例不协调、农机合作社规模固定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议调整农机补助的范围和内容,实现农机资产化和加强农机服务领域建设。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储备及战略安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可以推进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而有效地增加粮食生产、农民收入。为研究黑龙江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基于面板数据,借助Eviews 7.0计量软件,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拉动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黑龙江省农户购机投入、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均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从而带动了全省农机总动力的提升、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刺激了农业生产消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作用,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对黑龙江省克山县仁发农机合作社的成长历程、经营效果、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合作社不仅能够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和效益、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可以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状况、完善区域农业服务体系。仁发合作社的经验表明,合理运用资金、人才和科技等资源要素是合作社发展的基本前提,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分配方式有助于提高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不过,仁发合作社发展仍然存在精英依赖严重、收入来源单一、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和品牌化建设滞后等问题。通过进一步提升规范化程度和组织经营能力,农民合作社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15.
The livelihoods of farmers are responding to the microeconomic policies and result in many changes in the landuse pattern and landscape, and the farmer's attitude to the 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specifically in the land degradation. In order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rmers' response to the microeconomic policies and land degradation, the authors surveyed 120 household in three villages in the black soil zon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feedback of the questionnaires, the authors established a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land degradation was impacted by farmers behavio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s in the city of Zhaodong. And the main factors acted on the land degradation were the agricultural labour education level, the transfer of the labour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price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aterials, and the land scale management.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topic.  相似文献   

16.
岳坤  米明珠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202-205
为了推动河北省平原区土地规模经营的顺利开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对河北省平原区8个市的土地规模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比较优势原理,运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8个市的各种农作物生产状况进行优势分析,根据各市各种农作物的3种优势指数,结合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原则,确定粮食生产核心区,经济作物生产核心区和蔬菜生产核心区,并提出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训农业产业化组织和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来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开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菊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60-15963
综述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模式及其对农民利益的影响,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类人少地多的国家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采取大规模的机械化为主导的节约劳力型模式;日本这类人多地少的国家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技术型的节约土地型模式;西欧国家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中间型模式,让机械化与技术化共同发挥作用。探讨了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流转权益分配不够合理;擅自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破坏农民长远利益;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分析了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指出大户或者龙头企业往往占据了合作社中的有利地位,利用股权优势或管理优势掠夺农户的经营成果,转移风险,农户往往处于劣势。提出了在规模经营中保护农民利益:实行适合国情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农户、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之间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与完善政府的惠农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劳动力转移模式分化以及不同农作物机械化程度存在差异的事实,将劳动力转移分为本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利用江汉平原农户调查数据和DEA-Tobit方法,实证检验不同模式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水稻和棉花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式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且这种影响因作物不同而异。具体而言,本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均对样本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异地转移对样本农户棉花生产技术效率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本地转移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提高农户耕地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以及加强农业技术培训等均能有效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9.
首先提出了中等农民的概念,即中等农民是拥有数倍于目前家庭承包下的耕地面积、主体是中壮年农民,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采用机械化生产,能够获得与外出非农就业相近、可以维持家庭生活支出的收入和并能开展适度规模家庭经营的农民。有别于家庭承包制下的小规模农民(小农)和粮食大户(农业资本家)。再次阐述了中等农民是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的,是农业生产需要决定的,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现实途径。最后结合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在我国应通过土地流转、协调农村土地政策、完善养老政策与土地规划经营、依靠乡村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等途径培育发展中等农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养分高效管理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和耕作栽培技术的发展,养分管理技术与施肥机具之间农机农艺不匹配的问题日益明显,如何实现养分管理中农艺技术与农机操作的有机结合,成为农业绿色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养分管理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提出高效施肥技术需要用适宜的施肥机械作保障,肥料新产品研发需要新的施肥机械,栽培耕作方式变革对农业机械产生新的需求,施肥机械化需要智能化提升,同时肥料产品和施肥技术研发需要考虑机械的可行性。针对东北春玉米、华北冬小麦-夏玉米及南方水稻种植体系的主要养分管理特点,阐述了我国在玉米启动肥及种肥同播技术、玉米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小麦机械化追肥技术、水稻机械化侧深施肥技术及机械化变量施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如何促进农机农艺结合、提升我国农田养分管理技术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