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秸秆杯型容器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植物秸秆模压成型技术是利用农业剩余物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植物秸秆人造板技术、植物秸秆包装衬垫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但是植物秸秆压制杯型容器,如育苗容器、快餐餐盒等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为了搞清植物秸秆杯型容器成型过程中的力学变形特征和流动规律,确定模具参数对成型的影响,同时为模具设计和制造提供依据.该文通过有限元程序计算了植物秸秆压制杯型容器时力-位移关系,确定了成形杯的应变分布,以及材料在模具中的流变规律,并探讨了变形程度、摩擦因子、模具锥度等因素对杯型容器成型的影响,与植物秸秆杯型容器压制成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
制取生物炭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之一。秸秆生物炭松散,不便于处理、运输和储存,压制成型是提高生物炭容重的有效措施。为确定生物炭压制成型较优的原料含水率、成型压力、保压时间等工艺参数,以玉米秸秆烧制的生物炭为原料,利用与WDW-200型微机控制电子液压万能试验机配套的压制成型试验装置,以压制后生物炭块的抗破坏强度和尺寸稳定性为成型质量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各因素对生物炭压制成型特性的影响及其较优范围。根据预试验,确定试验生物炭原料含水率分别为12%,14%,16%,18%,20%,22%,24%,成型压力分别为30,40,50,60,70,80,90MPa,保压时间分别为2,5,8,11,14,17,20s。对某一因素进行试验时,将另外两个因素设定在预试验及前一因素试验的较优水平。压制成型后密封保存72h,测定生物炭成型块的尺寸稳定性,并利用压力机测定生物炭块的抗破坏强度。结果表明:含水率、成型压力和保压时间对压制成型生物炭块的抗破坏强度、尺寸稳定性影响极显著。通过对2个成型质量检测指标综合分析,确定压制生物炭较优的含水率范围为18%~22%,成型压力范围为60~80MPa,保压时间范围为5~11s。该结果对生物炭压制成型工艺及装置研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12,(7)
最近,江苏省农科院经过10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一种可降解环保秸秆盆钵。目前该技术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据了解,植物秸秆盆钵制作是将农作物秸秆破碎及生物预处理后添加一定量的环境友好型黏合剂,在高温下用机械压制成不同形状的容器。江苏省农科院研制成功的秸秆盆钵,主要有秸秆花盆和秸秆育苗容器两类产品,其制作技术已经成熟,制作成本接近塑料制品成本,比国内外同类技术产品生产成本低30%以上。  相似文献   

4.
科技短波     
《新农村》2012,(7):55
江苏省农科院研制出可降解秸秆盆钵最近,江苏省农科院经过10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一种可降解环保秸秆盆钵。目前该技术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据了解,植物秸秆盆钵制作是将农作物秸秆破碎及生物预处理后添加一定量的环境友好型黏合剂,在高温下用机械压制成不同形状的容器。江苏省农科院研制成  相似文献   

5.
植物秸秆模压成型流变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秸秆在圆锥形模具中模压成型时的流变特性受压缩力、温度、模具锥度、原料粒度等条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缩力和模具度增大,原料粒度减小,加热温度升高,成型物高度增高、底厚变薄。  相似文献   

6.
植物秸秆在圆锥形模具中模压成型时的流变特性受压缩力、温度、模具锥度、原料粒度等条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缩力和模具锥度增大、原料粒度减小、加热温度升高,成型物高度增高、底厚变薄。  相似文献   

7.
该文阐述了无胶胶合农作物秸秆模压成型自动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以单片机为下位机、PC机作为上位机设计了具有实时检测功能的软硬件平台.通过对无胶胶合玉米秸秆在密闭容器中模压成型过程的模压工艺曲线、压力-变形曲线的自动检测,表明该计算机检测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工艺性能检测的实时性要求和精度要求,而且数据可靠、完整.同时也可进行最佳工艺方案确定,以及作为模压成型理论研究的数据处理与试验求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1.操作人员使用前应先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操作维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并经过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秸秆压制成型前须先切碎(粉碎、揉丝)至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长度.纯小麦秸秆压制成型效果不佳,因此进行小麦秸秆压制时,须加入不低于30%的稻秸秆、玉米秸秆或其他易于成型的物料.切碎(粉碎、揉丝)机应由生产厂配备或在其指导下选配,否则会影响秸秆成型效果.  相似文献   

9.
该文选择尖峰龄、五指山和霸王岭3处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通过实地调查,结合现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采用统计各保护区的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的各分类单位的数量、种属分类分布格局、特有成分和主要保护物种分布状况的方法,分析不同保护区物种分类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等植物分类多样性方面:蕨类植物在海南的高等植物中占有较大比例;裸子植物在种子植物中占较小比例;各保护区种子植物的科都占海南的90%左右;属的比例为80%;种的比例在70%左右.初步统计3个保护区的种子植物约2 600种,占整个海南种子植物的93.4%.可以认为3个保护区包含海南热带森林的大多数物种.同时,初步构建了分类多样性指数.属特性及其分类分布格局的研究表明各类属的变化规律符合幂函数规律,说明单种属和寡种属占有较大的优势;而热带森林破坏对于多数单种属种群动态影响较大.3个保护区共有17个特有属,尖峰岭的特有属多样性最高.高等动物分类多样性方面尖峰岭种类最丰富,霸王岭次之,五指山最低.而对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的分类多样性的角度比较,五指山在3个保护区中具有最高多样性,有更高保护价值.对霸王岭近30年动物多样性变化分析表明,生态系统中高等动物脆弱性相对较高,而热带森林的锐减和生境的破碎化导致了很高物种灭绝速率.  相似文献   

10.
光是植物生活中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它不仅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辐射能,而且还为植物提供信号调节其发育过程,为此,高等植物具有一整套精细的光接受系统和光信号转导系统,以此对光强、光质、光照方向和光照时间、光周期等环境光条件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信号通过各种植物光受体转导并与内生发育程序整合从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模式.该文通过综述光敏色素分子的结构、功能和它介导光信号在植物体内、植物群体中的转导及其光调控作用,讨论了环境光信号对光能量在植物个体和群体中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秸秆育苗容器水分散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容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育苗容器,它是由作物秸秆经腐熟碎化后,加入一定比例的胶黏剂,经机械加工压制而成.通过设计不同的秸秆容器部位的密封处理以及接种微生物条件下,比较水分散失情况,研究容器壁通透性不同部位对水分散失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秸秆容器壁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在低水分情况下有一定的保水性;在容器内基质含水率高的情况下,秸秆容器侧壁散水量较大;秸秆容器材料与胶黏剂成分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受到微生物及其酶攻击后,亲水性增加,透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林木遗传改良是在研究林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开展的遵循其遗传变异规律来改良林木的遗传组成,进而培育林木新品种的一项活动. 林木遗传改良的效果直接取决于在遗传改良活动中所采用的各项技术. 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遗传杂合性高,许多重要经济性状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机理不明,利用常规育种手段往往难以满足不同目的定向培育树木新品种的要求. 因此,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文概述了基因工程技术、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应用于烟叶生产中。[方法]以烤烟秸秆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生产工艺对烤烟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生产率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采用含水率为20%,发酵时间为5 d的烤烟秸秆,筛网孔径为12 mm的工艺进行生产,所得秸秆固体成型燃料产品的质量较好,生产率较高。[结论]研究可为烤烟秸秆固体成型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传统播种中作业过程复杂、脱离有机农业以及移栽会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等问题,设计了压制营养种坨的玉米秸秆营养钵成型机。玉米秸秆营养种坨是将玉米种子包裹在基质内压制出的可直接移栽的种坨体,营养种坨成型稳定性好,易于移栽且移栽后遇水松散,可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一定营养。对玉米秸秆营养种坨成型机的总体结构进行设计并描述了工作原理与过程。压制出的营养种坨通过万能试验机对其进行抗压强度检测,完成压缩比和压缩时间间隔对营养种坨抗压强度影响的单因素试验。以压缩比、压缩时间间隔和压头锥度为试验因素,以抗压强度和吸水膨胀率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两个指标的影响主次都为:压缩比压头锥度压缩时间间隔;玉米秸秆营养种坨成型最佳机器设计参数为:压缩比为2.08,压缩时间间隔为1.5s,压头锥度为1∶0.09。确定了玉米秸秆营养种坨成型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其中成型机的尺寸长、宽和高分别为850,,607,613mm,步进电机角位移30°,生产效率30个·min~(-1);在以正交试验优化结果为条件下,压制营养种坨的抗压强度最大为4.1×103MPa,此时的吸水膨胀率可以达到17.3%,其强度可以满足储存和运输的要求并且成型效果最佳,吸水膨胀率满足种子发芽的条件。该试验对玉米秸秆营养种坨成型机的改进、营养种坨的特性以及营养种坨的储存运输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将农林废弃物如秸秆、木屑和枝桠等进行压缩成型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和密度的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实现生物质能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加工成型燃料的过程中,环模成型机凭借其压缩密度大、成型效果好等特点被广泛使用着,但这种成型机普遍存在模具寿命短、维修成本高、更换不便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对环模成型机的成型模具结构进行全新的改进设计,并对成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进行了力学分析,为环模成型机的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密闭型圆筒准静态压缩试验,推导并建立了玉米秆粉粒体压制成型的本构方程,并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拟。对压制成形的网格变形图、应变分布以及载荷位移曲线的分析表明,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以山杏(Armeniaca sibirica)1年生实生苗移栽的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取铺设广告布设置阻根措施的方式,对3种不同容器规格和4种基质条件下的山杏容器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量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C1小杯无影响,对C2中杯和C3大杯容器规格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杯型对基质3和基质4无影响,对基质1和基质2有一定程度的影响.C3大杯基质2的生长量和成活率均最高,分别为21.37cm、96.67%.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台基于超声辅助的秸秆固化燃料成型机。该机由超声波发生器、工具头、液压及控制系统、成型模具和机架等组成。液压系统推动振子压入装有粉碎秸秆的模具,此后打开超声发生器,使振子产生高频的垂直震动,通过机械震动产生热效应,令弹性介质吸收转化为热能,在压力和震动共同作用下完成秸秆的固化成型。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秆粉粒体压制成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密闭型圆筒准静态压缩试验,推导并建立了玉米秆粉粒体压制成型的本构方程,并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拟,对压制成形的网格变形图,应变分布以及载荷位移曲线的分析表明,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三柱塞式秸秆煤成型机理论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媛  张泽宇  马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987-7990
针对目前国内外生物质原料种类多、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及设备振动剧烈、部件磨损严重等问题,利用虚拟样机和有限元分析技术,结合成型试验研制了一种新的三柱塞式秸秆煤成型机。该机具当成型模具锥角为15°、成型温度为180℃、玉米秸秆原料含水率11%~17%时,成型燃料块的密度可达1.1 g/cm3以上,单位热值可达4 300 kJ以上,可与优质煤相媲美。三柱塞式秸秆煤成型机的生产效率比传统两柱塞式成型机提高了近50%,成本降低了33%,成型率可达到99%,寿命增加了近两倍。三柱塞式秸秆煤成型机具有对原料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产品成本低、运行平稳等特点,是特别适合广大农村朋友的新型多功能压缩成型机,目前已被正式选入辽宁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