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阐明北京地区小麦品种产量提高的机理,探讨高产品种产量性状的适宜结构,本文对北京市历次品种更换情况及各时期主栽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高产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依据.本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市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多年多点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2.
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三要素,争取优质高产即要通过一整套栽培措施使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数重达到一个最佳的结构状态.构成产量的这三个要素与品种本身的特性有关,同时也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受到栽培措施的影响,其中亩穗数受栽培措施的影响最大,直接关系到麦田管理的一整套技术.亩穗数是由主茎穗和分蘖穗两部分组成,通常用单株成穗数来衡量,不同的栽培方法,单株成穗数不同.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的小麦单株成穗数可达2~3个.  相似文献   

3.
1 超级小麦的由来 1983年,日本公布了为期12年的水稻超高产育种规划.该规划提出:在12年内,育成比日本全国平均每667m2增产50%的水稻新品种,使日本水稻每667m2产量从当时的300多kg提高到500kg以上.这种能增产50%的水稻新品种,在当时就叫做超高产水稻品种.笔者曾于1984年对这个超高产水稻育种规划作了详细报道和评述[1].之后,我国相继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并取得很大成功.近几年,袁隆平先生将超高产水稻改称超级水稻,这更适合我国国情. 80年代和90年代,笔者发表了一些关于小麦超高产育种的文章[2~4],开始进行此方面的研究.这项工作始终得到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教委的支持.1992~1996年间,北京农学院小麦研究室先后育成了北农6号、北农9号和北农10号.它们的产量水平为550~600kg/667m2,与当时北京地区小麦平均300~350kg/667m2相比,都属于超高产小麦品种.1997~1999年又先后育成了超优66、超优69、北农49和北农30等品种,这些品种不但品质优良,而且产量水平可以达到550~650kg/667m2,称为优质超高产小麦品种.2000年,为了与超级水稻的提法相一致,改称为超级小麦.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及以往小麦高产育种依靠多穗夺高产存在的弊端和依靠大粒夺高产的不稳定性,进而提出了以"根据东部地区的地理特性,稳定穗数,争取大穗、多粒高粒重,提高单穗重"为主要选择目标的选育策略,为高产小麦育种特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连云港市农科院在杂交粳稻育种上取得突破。经过农业科技人员的努力,今年有2个水稻新品种通过江苏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其中3优88为连云港市第一个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杂交粳稻新组合。该品种株型紧凑,长势旺,穗型大.后期熟相好,抗倒性和抗病性较强,米质优,产量高,一般亩产60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亩产高达750公斤。适宜江苏省淮北、苏中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早熟粳稻品种京光651于2000年4月通过北京市作物品种审定.它在区试中的增产幅度(>10%)和产量潜力(亩产600kg)已接近目前同熟期杂交粳稻组合,是京津地区早熟粳稻高产育种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龙牧11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Linn.)Gaerta.cv.No.11)是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1994~2011年引种驯化的野生栽培品种。通过多年多点对其物候期、生长速度、越冬率等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能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返青早,青绿期持续长,抗寒,耐旱,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分蘖多,饲草品质好,草产量和种子产量高,干草产量达4 181.71kg/hm2,比对照品种野生扁穗冰草(3 271.92kg/hm2)增产27.8%。种子平均产量为576.29kg/hm2,较野生扁穗冰草(428.95kg/hm2)增产34.3%,是东北寒冷干旱区建植人工草地、改良天然草场的优良饲草品种。  相似文献   

8.
夏播秋玉米从播种到收获的生育期要比春播缩短30~40d.选择中晚熟、耐旱品种,适当迟播(7月下旬)时,品种的主要植物学特征和亩产的生物产量优于早播(7月初),科多4号、科青1号、农大108,在8月1日播种的亩产(1亩=667m2)生物产量分别达到3283kg、3000kg、2650kg,可以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9.
高产、优质、耐盐碱水稻新品种"长白26"特点是:略半弯穗型、多蘖、中穗、高产、优质、耐盐碱,属中早熟品种。2013年在公主岭市南葳子镇大榆树村10hm2连片地块上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秋季经吉林省科技厅专家组现场实地测产验收,产量为10875.0kg/hm2,达到吉林省早熟粳型超级稻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1993~1994、1994~1995两个年度的北部冬麦区小麦区域试验进行了产量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京411、京农88-66属于高产稳产的品种,CA9070、河农92鉴7是低产不稳定的品种.还对品种的产量因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这对进一步了解和利用品种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作者指出育种过程中要对保持稳定足够的亩穗数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多枝多粒穗小麦—分33李丕皋、封如敏等人,利用小麦的4倍体、6倍体、导原8倍体及Rht10矮化基因,经过多次杂交和回交,前后历时29年,把分枝型圆锥小麦的穗分校特性,成功的导入了普通小麦,育成了小麦超高产亚远缘杂交新品种“多枝多粒穗小麦──分33”,...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筛选出适宜人工栽培的野生垂穗披碱草品种,试验采集西藏不同海拔高度的7个县的野生垂穗披碱草品种,以青牧1号老芒麦为对照,开展了两年的人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栽培条件下,采集的野生垂穗披碱草品种均能在试验条件下正常生长,其中扎囊县、巴青县、康马县和南木林县采集的野生垂穗披碱草的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5),且扎囊县野生垂穗披碱草的种子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5)。说明野生垂穗披碱草具备高产潜能,通过人工栽培和种植完全可以获得高产优质的披碱草饲草,进一步驯化后可以作为人工栽培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垂穗披碱草新品系Z03024与对照品种甘南垂穗披碱草进行物候期、农艺性状、品质、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品种比较试验表明:在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阿坝垂穗披碱草干草产量平均达10 503.4kg/hm2,比对照甘南垂穗披碱草增产25.4%,差异显著;种子产量平均达2 874.4kg/hm2,与对照相当;叶茎比比对照高61.75%,总的叶量比对照多40.32%。该品系具有迟熟、持青期长、抗寒等特点和茎节多、茎秆细、叶片宽长、叶量丰富、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等特性,适宜进行刈牧兼用。可以在川西北高原及类似气候区人工草地建植、天然草地补播改良、退化草地治理等方面大力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与野生直穗鹅观草相比,经过十多年引种驯化的直穗鹅观草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好的生产性能,在林西县生育期约100 d,平均干草产量可达4 753.3 kg/hm2,生长2年和生长3年的种子产量平均达724.5 kg/hm2,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比野生直穗鹅观草增加17.0%和23.4%,干草产量与垂穗披碱草(4 625.8 kg/hm2)和无芒雀麦(4 788.2 kg/hm2)相近,但种子产量明显低于垂穗披碱草(1 312.5 kg/hm2)和无芒雀麦(781.7 kg/hm2)。  相似文献   

15.
多穗狼尾草[Pennisetum polystach-yon(Linn)sihult]是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具有生长快、分蘖力强、产量高,年亩产鲜草7780公斤左右,且适应性广,是较好的优良牧草品种之一。本试验目的在于试图确定该品种牧草有关营养成份在肉牛体内的消化率及其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小麦抗旱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属于半干旱气候区,冬小麦生长季降雨量偏少且分布不均匀,干旱成为影响冬小麦产量的重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随着北京地区水资源状况日益紧张,节水又是粮食生产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因而培育兼具抗旱节水和高产的品种是解决小麦高产和稳产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形态学指标基础上,产生了一大批更为有效的生理生化指标作为筛选工具,同时结合了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小麦与抗旱性状紧密相关的分子标记工作也在进行中.本文拟从上述三个领域介绍小麦抗旱节水育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杜尔伯特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L.)Gaertn.cv.Duerbote)是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1994-2008年引种驯化野生新品种。通过三年生产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抗寒、耐旱,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饲草品质好,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高,干草产量达4215.04 kg/hm2,比对照品种野生扁穗冰草(3271.92 kg/hm2)和细茎冰草(3771.78 kg/hm2)增产28.8%和11.7%。种子平均产量为576.29 kg/hm2,较野生扁穗冰草(428.95kg/hm2)和细茎冰草(557.07kg/hm2)增产34.3%和3.4%,是北方寒冷干旱区种植人工草地、改良天然草地的优质饲草饲料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由万建民院士领衔的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团队,揭示了水稻穗顶部小花退化的遗传和分子机理,为高产品种选育以及在生产上避免因穗顶部退化引起的减产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植物细胞》上。万建民介绍,水稻、玉米、小麦、谷子等主要农作物穗顶部小花退化,对其最终产量有重要影响;穗顶部小花退化主要由品种特性决定,同时也受低温和肥水等环境胁迫影响,是水稻生产中的重大问题。目前,学界对水稻穗顶部小花退化  相似文献   

19.
长穗偃麦草是一种耐盐碱、耐旱、耐涝的多年生冷季型牧草,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大面积种植。自1954年起,作为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在我国长期被用作小麦远缘杂交的亲本。尽管1980-1990年代我国曾引进长穗偃麦草用于防风固沙和牧草生产,但鲜有大面积种植的报道。全世界已审定推广了10个以上的长穗偃麦草品种,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自主选育的长穗偃麦草品种。2012年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振声组先后在北京、曹妃甸、南皮、海兴、东营等地进行多年多点种植试验,再次证实其耐盐碱高产特性。于是,2020年1月李振声提出了利用环渤海盐碱荒地种植耐盐碱牧草(如长穗偃麦草)建立“滨海草带”的设想。为此,需建立适合长穗偃麦草大面积种植的栽培技术、选育耐盐高产新品种。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长穗偃麦草耐盐碱、耐涝、耐旱等特点及牧草品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与长穗偃麦草“滨海草带”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长穗偃麦草研究利用与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垂穗披碱草是禾本科披碱草属优良牧草,在青藏高原生态修复和草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虽然我国野生垂穗披碱草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但育成品种不足严重制约其大面积推广和利用.本文从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价、常规育种策略和分子育种方面综述了我国垂穗披碱草的育种研究进展,以期为加快培育垂穗披碱草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