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确保饲料中霉菌总数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依据GB/T 13092-2006对饲料中霉菌总数进行检测,对实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结果表明,当饲料中霉菌总数检测结果以平行样对数值的平均值表示时,其取值区间为3.8297±0.0307,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307。霉菌总数的估算结果为6.3×103~7.2×103CFU/g。文中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有利于完善饲料中霉菌总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食用螺旋藻粉辐照杀菌技术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江苏省地方标准<辐照食用藻粉卫生标准>基本技术参数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食用螺旋藻粉辐照杀菌工艺参数确定的依据进行了详细分析.该标准规定:辐照前食用螺旋藻粉菌落总数≤1×10~6CFU/g,大肠菌群≤1×10~4 MPN/100g,霉菌≤1×10~4CFU/g,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不得检出;辐照后菌落总数≤1×10~3CFU/g,大肠菌群≤30 MPN/100g,霉菌≤25 CFU/g,致病菌不得检出;食用螺旋藻粉辐照杀菌的最低有效剂量为4.0 kGy,最高耐受剂量为8.0 kGy;保质期为18个月;辐照产品箱中最小吸收剂量应不小于最低有效剂量,最大吸收剂量应不大于产品的最高耐受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规定的GUM法对实验室菊粉菌落总数的测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依据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来进行测定和结果判定,结合对测定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最后采用合成的方法来计算和评定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结果]菊粉菌落总数为1.5×104CFU/g,扩展不确定度为0.4×104。[结论]此方法可用于对菊粉样品的菌落总数进行不确定度评定,适用于复现检测条件下菊粉及其他粉状食品菌落总数不确定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4.
刘亚兵  刘正  张进  王莹 《甘肃农业》2013,(22):48-49
测量不确定度是评定测量水平的指标,是判定测量结果的依据,因此,正确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对客观分析测量结果,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茵落总数是重要的卫生指标之一,因此对菌落总数检测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生鲜牛乳为例,依据《JJF1059-l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GB4789.2—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泊松分布及相关统计学方法对样品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评定小麦水分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分析了测定小麦水分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采用GB 5009.3-2010标准方法测定小麦水分含量,并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评定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得出小麦水分含量测定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0.03%.[结论]在小麦水分含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重复测量小麦水分含量是影响其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根据土壤中铅的测定方法及测定程序,分析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其待测液中铅浓度、重复性、待测标准溶液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待测液铅浓度的相对合成不确定度(1.7×10-2)>样品测量重复性的相对合成不确定度(0.71×10-2)>待测标准溶液系列的相对合成不确定度(0.50×10-2),样品待测液中铅浓度测量产生的不确定度对试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贡献最大,而且样品重复性也是重要的不确定度分量.  相似文献   

7.
依据GB 5009.1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的铅的测定》方法对条斑紫菜一次加工菜中的铅进行测定,并按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对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测定时铅标准溶液配制和样品称量是引起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计算得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最终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6.15×10~(-2)和1.23×10~(-1)。本试验中铅含量为0.44 mg/kg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54(k=2),该方法适用于条班紫菜中铅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基因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使用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含量为1%的转基因玉米MON863样品(CRM)中结构特异片段的含量,并从扩增反应、数据处理以及微量移液器等不确定度来源,评定测量的不确定度。[结果]研究得到uA=1.7×10-2,uB=9.0×10-4,uC=1.7×10-2,U95=0.036,测量结果为1.08%±0.036。[结论]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的主要不确定度来自检验过程中的随机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基因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使用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含量为1%的转基因玉米MON863样品(CRM)中结构特异片段的含量,并从扩增反应、数据处理以及微量移液器等不确定度来源,评定测量的不确定度。[结果]研究得到uA=1.7×10^-2,uB=9.0×10^-4,uC=1.7×10^-2,U95=0.036,测量结果为1.08%±0.036。[结论]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的主要不确定度来自检验过程中的随机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传统发酵樱菜中菌落总数平板计数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食品微生物学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和《测定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影响传统发酵樱菜中菌落总数平板计数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对其测定结果做了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表明,菌落总数平板计数过程中引入不确定度的各分量因素所占比例顺序为:重复性检验>稀释>取样>制备样品>环境温度。菌落总数平板计数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18 CFU/g,取值区间为5 782~6 218 CFU/g,包含因子k=2。此方法适用于类似条件下菌落总数平板计数结果不确定度评估。  相似文献   

11.
泛麦5号9000kg/hm2机械化栽培技术为:秸秆还田、配方施肥、精细整地、合理密植、及时浇水、综防病虫、化控化除、增施叶肥。技术指标为:基本苗150万~225万/hm2,冬前分蘖1500万/hm2,最高分蘖1800万/hm2,有效穗675万/hm2,穗粒数35,千粒重45g。  相似文献   

12.
冯金良  张宁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60-12561
[目的]为了探索脱毒马铃薯宣薯2号在遵义县西北部高海拔镇乡的适宜种植密度,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提高种植效益。[方法]种植密度分别为5.257y(CK)、6.00万、6.75万、7.50万、8.25万、9.00万、9.75万株/hm^2。[结果]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41586.30kg/hm^2,与对照相比增产38.65%;之后依次是8.25万、7.50万、9.75万、6.75万、6.00万株/hm^2,产量分别为40965.45、40163.30、36156.90、34878.60、32416.95kg/hm^2,与对照相比分剐增产36.58%、33.91%、20.55%、16.28%、8.08%。[结论]脱毒马铃薯宣薯2号在遵义县海拔1100~1250in地区种植密度以6.75万~9.00万窝/hm^2为宜,田间长势较好,增产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玉米粉和麦麸为基质,采用固态发酵技术发酵饲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以活菌数为指标.设计单因素和Lq(34)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条件和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固态培养的最适条件为接种量10%,37℃静置发酵48h.最适宜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各营养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麸皮59.5%、玉米粉35.0%、葡萄糖2.0%、乳糖1.0%、蛋白胨1.5%、酵母膏1.0%.培养结束后乳杆菌活菌教可达100.5×108 CFU/g(鲜基).  相似文献   

14.
密度对北疆复播大豆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滴灌条件下,通过设置37.5万株/hm2(A处理)、45.0万株/hm2(B处理)、52.5万株/hm2(C处理)、60.0万株/hm2(D处理)、67.5万株/hm2(E处理)5种不同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北疆复播大豆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AD、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增高、茎粗变细,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8928;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单株干物质重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以52.5万株/hm2的C处理产量最高,为3 205.04 kg/hm2,分别较A处理、B处理、D处理、E处理的分别高出14.26%,4.09%,1.42%,5.88%,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北疆复播大豆的密度控制在52.5万~60.0万株/hm2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提供的统计数据作为数据分析源,比较两国小麦生产的差异。[方法]从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等方面分析中哈两国小麦产业的概况。[结果]中国小麦种植面积从1992年开始波动减少,2004年达到最低的2162.06×104 hm2,2004以后种植面积小幅增加并呈现平稳态势;哈萨克斯坦小麦种植面积出现波动,整体趋于稳定。中国小麦单产从1992年开始波动中渐序提高,单产增加显著;哈萨克斯坦小麦单产虽有波动但整体比较平稳,未有明显提升。中国小麦总产从1992年开始在波动变化中基本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2021年总产达到最高的1369.47×104 t,较于1992年总产增加了34.80%;哈萨克斯坦小麦总产从1992年的182.84×104 t开始波动减少,2021年总产比1992年减少64.7×104 t,整体呈现总产减少并趋于稳定的态势。1992年~2021年中国小麦种植面积是哈萨克斯坦1.70~3.30倍,1992年~2021年中国小麦单产比哈萨克斯坦多出1998.80~4881.80 kg/hm2,平均单产增加3488.89 kg/hm2,1992年~2021年中国小麦平均总产是哈萨克斯坦的10.06倍。[结论]中国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显著高于哈萨克斯坦。中国小麦总产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单产的增加。中国小麦生产相关技术实践,可为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物药剂防治两色绿刺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炜东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190-192
应用浸渍法选用5种不同浓度的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分别对两色绿刺蛾2龄初幼虫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白僵菌对2龄初幼虫致病力回归线方程为y=3.2363+0.2729x,其LC50为2.90×106孢子.ml-1,且5×10^6、5×10^7、5×10^8、5×10^9、5×10^10孢子.ml-1不同浓度的LT50分别为8.62d、7.72d、7.25d、6.07d和5.66d。苏云金杆菌对2龄初幼虫致病力回归线方程为y=3.2889+0.2919x,其LC50为7.28105伴孢晶体.ml-1,且8×106、8×107、8×108、8×109、8×1010伴孢晶体.ml-1不同浓度的LT50分别为7.62d、5.87d、4.84d、4.33d和4.21d。根据正交试验均值最大值的组合原理,混合生物药剂的最佳组合为c1b2a3,即1%阿维菌素5000倍液+白僵菌20倍液+苏云金杆菌3000倍液;而混合生物与化学药剂的最佳组合为A1C2B2,即20%杀灭菊酯8000倍液+1%阿维菌素10000倍液+白僵菌20倍液,经林间应用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刘方  姚娣  陈轩  沈汪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89-4791
[目的]研究麦麸曲奇的配方和焙烤工艺的关键技术参数及其产品的品质特性。[方法]以新鲜麦麸为主要原料,采用微波灭酶技术对麦麸进行稳定化处理,超微粉碎得到麦麸细粉,并将其添加到曲奇饼干中。分别确定了麦麸稳定化处理的参数、麦麸曲奇饼干的配方和烘焙工艺。[结果]试验得出,麦麸微波灭酶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120 s、微波功率为750 W和添加物料每次80 g。麦麸曲奇的最佳配方为小麦粉与麦麸粉之比87∶13,以小麦粉、麦麸粉总量为基准,再添加黄油27%,预糊化淀粉1.3%,白砂糖18%,奶粉10%,碳酸氢铵0.4%,食盐0.6%,卵磷脂1%,水和香精适量。麦麸曲奇较好的烘烤工艺参数:第1阶段远红外烘烤温度65℃,烘烤时间30 min:第2阶段烘烤温度100℃,烘烤时间2 min。[结论]研究可为麦麸曲奇的工业化生产和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重组杆状病毒(AcMNPV-BmKIT-Chi)经紫外线照射后对棉铃虫幼虫的感染,来确定病毒对紫外线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病毒(2×106,2×107和2×108 PIBs/ml)经紫外线照射后,在感染前期受到一定的影响;同一浓度的病毒经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10,30,60,90,120 min)对病毒的毒力影响结果无明显趋势,但照射对其感染初期有一定的影响。从整个感染过程来看,紫外线对病毒的毒力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苹果渣代替麸皮饲喂猪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玉米-豆粕-棉粕-菜粕-麸皮、苹果渣型日粮,用5%、10%、15%的苹果渣代替麸皮饲喂生长猪,结果表明,在苹果渣与麸皮相比年差营养适当补充后,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5%、10%组与麸皮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5%组与麸皮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饲料增重比4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GPT、ALP测定结果:组间无显著差异。表明苹是渣对猪蛋白质、钙、磷代谢无不良影  相似文献   

20.
哈萨克斯坦(简称哈国)油气资源富庶,是中亚油气运输的重要枢纽。哈国油气储运系统是推进中哈能源合作的重要抓手,对于带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通过梳理哈国油气运输通道体系现状、通道格局、过境国地位及演进历程,深入剖析了哈国作为重要油气运输通道的能源地缘博弈特征。重点从能源通道权力角度,阐释了中哈能源安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合作建议。研究表明:哈国油气管道总运力分别达到1×10~8 t/a、2 700×10~8 m~3/a,过境运力分别为2 000×10~4 t/a、1 900×10~8 m~3/a。近年来,中国几乎参与了哈国所有新建干线管道工程项目,对其能源出口多元化发挥了关键作用。受地缘及市场因素限制,近些年,哈国原油出口对俄罗斯的依赖度从73%增至95%,中哈天然气合作使其天然气出口对俄罗斯的依赖度从97%降至60%。未来应依托哈国的战略支点地位布局西北能源通道,加强通道来源多样化、路由多元化,创新天然气合作模式,推进中亚地区能源通道的互联互通。(图5,表5,参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