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学、病理组织学、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查综合判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症状为:呈地方流行性暴发,主要侵害3—6周龄小鸡,新引进的成年鸡也可发病。幼禽平均死亡率为5—15%,也可达30—50%。病程延续5—7天。若伴发其它传染病,则可延长到15—20天。鸡群中一次暴发后,该病即转为隐蔽型,2周龄雏鸡和成年鸡呈无症状经过。在苏联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多呈隐蔽型经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也叫腔上囊病,是一种主要危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的病毒性传染病。我场去年11月,购自哈尔滨市×××鸡场滨白鸡种蛋4万枚,自孵自育,留作种鸡。不久在雏鸡和育成鸡中发生以白色水样稀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后来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血清学诊断等结果,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兹将诊断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琼脂扩散试验以及易感雏鸡接种等。其中琼脂扩散试验是比较经典而且实用方便的方法,现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凝胶电泳法早期诊断传染性法氏囊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39只24日龄的 AA 肉鸡分成5组,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不同株。分别在感染后24,48、72、168小时采取法氏囊、脾脏、肾脏,用免疫复合物法直接从病料中提取病毒基因组 dsRNA。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将分节段的核酸分开。IBDV 和呼肠孤病毒(ARV)核酸分别为2条和10条谱带。同时,用单克隆抗体做琼脂扩散试验对照。IBDV 强毒株接种后24小时即出现于法氏囊,至少能持续至72小时。IBDV 弱毒株结果为阴性。因此 SDS—PAGE 可用于传染性法氏囊病早期诊断。目前,主要通过血清学方法检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此方法虽简便易行,但是,它不能检出 IBDV 变异株;也由于鸡感染IBDV 后至少需要7天才能检出 IBDV 抗体,不能早期诊断。为了早期诊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控制其流行,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鸡贫血病毒(C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鸡的主要免疫抑制病之一。从该病的病料采集和处理、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诊断等方面介绍了该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旨在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和育成鸡.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由双股RNA组成,无囊膜,淋巴组织、法氏囊为病毒攻击的主要器官.该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琼脂扩散试验以及易感雏鸡接种等.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快速检测技术在家禽屠宰检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家禽屠宰检疫的特点,结合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适时开展禽流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现场快速诊断检测试验和利用琼脂免疫扩散法检测鸡马立克氏病试验,使化验室部分诊断技术前移至屠宰点,从而改变传统单一的感官检疫方法,提高检疫技术的科技含量,确保屠宰检疫肉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8.
七、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鸡胚接种、初生雏气囊病变等进行综合判断,可作出初步诊断,但本病的确诊,必须依据病原体分离鉴定或血清学检查,还特别应与鸡新城疫、鸡痘、鸡“传支”、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鼻炎、慢性禽出败、曲霉菌病、维生素A缺乏症等有呼吸症状的疾病相区别,与滑液霉形体病相区别。由于从病鸡分离培养鸡毒霉形体比较困难,而即使病状已消退的病鸡,在其血液中仍长期存在抗体,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较多采用血清学检查来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滑膜炎是由滑膜霉形体引起的4—12周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慢性传染病。以跛行和瘫痪为主要特征,还可引起肉鸡气囊感染,使呼吸系统出现异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现将一起疑似鸡传染性滑膜炎病的诊断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1991年8月,某鸡场从国外引入 AA 种鸡4400只,在隔离检疫期间,未出现明显病症,两次采血检疫,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性关节炎、霉形体病、鸡白痢等病均为阴性,检疫隔离期结束时,成活率达97.5%。转群到育成舍饲养10天后,开始出现关节肿大,行走困难病鸡。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多次使用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  相似文献   

10.
1依法治疫的工作目标1.1动物防疫密度。猪瘟、猪丹毒、猪肺疫、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羊快疫、兔瘟、狂犬病等防疫密度应达100%。多年来畜禽防疫密度仅作为单纯技术服务性指标,这是认识上的疏忽和偏差。新颁布的《动物防疫法》有了明确的规定,应依照法律切实加强这一工作。1.2动物检疫率。产地检疫率、运输工具消毒率、屠宰检疫率、市场补检率均达100%。1.3 动物发病、死亡率。猪的死亡率应低于6%,鸡的死亡率应低于8%。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实行逐年递减的原则。对一些重大…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我区养鸡生产发展迅速,引进良种频繁,禽类产品流通量较大。但由于检疫工作没跟上,致使某些疫病传入,特别是呼吸道疫病更为严重。为做好防制工作提供依据,则对鸡呼吸道疫病做了流行病学调查。1992年,采用平板凝集反应(PAT)、琼脂扩散反应(AGP)、血清学诊断方法,对本区5县(市)的鸡,按蛋鸡、肉鸡和本地土种鸡3个品种,20日龄以下、21—60日龄、61—90日龄、91—150日龄、151日龄以上的5个日龄组,进行了鸡支原体(MG)、传染性鼻炎(HG)、传染性喉气管炎(ILT)、传染性支气管炎(IB)、呼吸道疫病的血清学抽样调查,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肉禽屠宰检疫是由产地到屠宰厂后的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检验,是控制、扑灭传染病传播和保障肉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肉禽屠宰检疫的重点是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鸭瘟等,方法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3.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金昌市发生的鸡新城疫等11种主要传染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从不同县、区的8个鸡场和农户散养的鸡群中采集血样,分别用血球凝集、血球凝集抑制、琼脂扩散和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其阳性率为5.7%~36.5%,并对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及血清学等进行了调查,基本上摸清了该市鸡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现状,为促进养禽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国内首次以放射诊断的方法试用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口岸检疫取得良好效果。通过与血清学、细菌学检疫方法的比较并和病理剖检对照,经5批共442头进口种猪检疫的实地应用,表明X线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较大的准确性,X线萎鼻阳性检出率达49.55%(219/422),而同群猪的血清学和细菌学只分别检出6.89%(64/929)和6.62%(65/982),X线检出率较血清学和细菌学分别高7.2倍和7.48倍。X线还从血清学和细菌学阴性猪中分别检出48.88%(174/356)和48.54%(183/377)的萎鼻阳性。抽检58例X线萎鼻阳性猪作病理剖检对照,100%获得病理剖检的证实。但剖检有萎鼻病变的78个病例中,血清学和细菌学只分别检出6.41%和37.18%的萎鼻阳性。故建议今后应把X线诊断正式列为萎鼻的检疫手段,以提高对萎鼻的检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鸡群免疫抑制病感染现状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润德   《兽药市场指南》2008,(12):30-31
一、鸡群免疫抑制病的感染现状 1.经对鸡群中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呼肠孤病毒3种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鸡场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呼肠孤病毒的母源抗体阳性率都非常高,在经过1~3周母源抗体消失后不久,从5周龄开始出现自然感染引发的抗体阳性率逐渐升高;到20周龄时,不论什么遗传品系和地理分布,绝大数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呼肠孤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可达到95%~100%。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和包涵体肝炎的病理学诊断吴力力,陈义平(扬州大学农学院225001)近年来,鸡的传染性脑脊髓炎和包涵体肝炎在苏北各地均有发病流行,但单纯根据这两种传染病的病鸡表现的临床症状和肉眼病变,不易加以确诊,病原学分离和血清学诊断需要较高的实验...  相似文献   

17.
用琼脂扩散试验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用平板凝集试验对鸡枝原体病(即鸡慢性呼吸道病)、鸡白痢;用血凝抑制试验对鸡新城疫;用间接血凝试验对鸡衣原体病(即鹦鹉热)进行了血清学调查,这些疫病在甘南州五个县的感染率分别为13.8%、19%、18.4%、5.53%、21.9%、7.3%。  相似文献   

18.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严重的疫病之一。该病既垂直感染又水平传播 ,严重影响种卵孵化率、出雏率、雏鸡成活率 ,为国际动物卫生组织法定报告的B类传染病 ,是我国农业部要求重点监测的十四种动物疫病之一 ,种畜禽场不得存在 ,日常检疫检测对此病的净化工作非常重要。目前 ,对鸡白痢的监测要求按照农业部颁发的“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反应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血清学诊断和结果判定。本站在上半年对种鸡场进行鸡白痢血清学监测时发现北京市某鸡场鸡白痢阳性率高达 5 0 % (抽检5 0份血清样品其中 2 5份为阳…  相似文献   

19.
93年12月某鸡场饲养的石岐杂肉鸡暴发一种以呼吸困难,发“咯咯”声,一腿或两腿麻痹,部分病鸡出现神经症状,腺胃粘膜乳头出血和溃疡,死亡率很高的流行病,病后鸡血清学检查,新城疫HI试验效价为1:1024,综合诊断为鸡新城疫。种鸡用广西农大禽病室研制的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油乳剂苗免疫接种,未见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20.
鸡贫血病毒不仅可引起鸡的传染性贫血,而且也是引起鸡免疫抑制病的主要病原。鸡传染性贫血是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是导致许多疫苗免疫失败以及雏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鸡贫血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是养鸡业潜藏的巨大威胁。本文主要阐述了该病毒的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实验室检测方法,旨在为鸡传染性贫血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