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向往,也对当今中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内涵,将为全面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写在刊首     
正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生态文明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这对于中国林业的建设与发展而言,是在今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的新的发展机遇。当前,全国上下大力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林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国森林面积达31.2亿亩,森林蓄积  相似文献   

4.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更高级文明形态,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核心内容是生态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翻开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篇章。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论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  相似文献   

6.
正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它在全球生态平衡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有着"地球之肾"的美名。湿地,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河流湖泊众多,与这些河流湖泊伴生的湿地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按国际湿地公约标准,我国共有国际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自然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内容。自然教育是围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目标,依托大自然这一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在维护生态文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国有林场又是我国林业发展建设的排头兵、主力军、主战场。笔者结合当前木兰林管局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实际,就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全面开启新时代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新征程,谈以下几点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生态文明发展,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征之一,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之一。用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小学生触摸自然、感知生命、品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是教育工作者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担当,也是基础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质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都任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园林绿化作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是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基础,是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主要任务是创新更有效、更科学的生态保护新模式,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编制《总体规划》就是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实现三江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为全国提供示范。——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田锦尘推动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共筑美丽中国梦,为人民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服务,加速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近来一直在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他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组成部分,提到了新的高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党全国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自觉性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年来在中国生态治理实践中发现和总结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提高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这些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将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林业的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和谐共生,人类应对生命和自然界要保持尊重。从提高平陆森林覆盖率、改善区域小气候、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阐述了阐述了建设林业生态文明要加大造林绿化,巩固绿色成果,从而实现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这些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将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林业的影响也将是深层次、全方位的。我们要抓住机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之一。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正给林业现代化建设带来深层次、全方位的影响,既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规律,是对新中国6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是我们在人和自然关系认识上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一大飞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本质内涵,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最高境界,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贡献了宝贵智慧。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