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青海省柴达木旱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于2020—2022年对引进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生产性能评比试验,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适合柴达木旱区种植的优质紫花苜蓿品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1)在2021年,东苜2号的干草产量最高,为11 373.44 kg·hm-2;在2022年,龙牧803的干草产量最高,为13 485.54 kg·hm-2;(2)5909在两年的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最高,分别为14.71%和126.01、14.07%和128.01,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分别为38.67%和36.90%;东苜2号两年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分别为53.68%和51.35%;(3)基于隶属函数法对各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东苜2号、龙牧803和5909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在柴达木干旱区适应性强、饲草产量及品质最优,建议在本地优先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了阐明施硅对紫花苜蓿不同部位硅含量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大田实验和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硅肥处理下紫花苜蓿不同部位硅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作为豆科植物的紫花苜蓿,施硅量显著影响其分枝期的硅含量,随着施硅量的提高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硅含量均增加,且和对照差异显著(P0.05)。紫花苜蓿在开花期不同部位的硅含量表现为"叶茎花序根",其分配比例为:叶36.17%,茎24.13%,花序20.38%,根19.32%。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和7种药剂对油菜茎象甲防治效果及对油菜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春漫灌浇水一次在田间应用和小区试验中对茎象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8.09%和19.91%,为害株率比对照CK分别降低30.37%和32.11%,浇水施肥处理试验组油菜株高比CK提高76.84%,含油量提高2.9百分点,单株产量比对照提高37.7%;25%甲维·氯虫苯EC 150 g/hm~2处理对茎象甲成虫防治效果最高,达85.45%,为害株率比CK降低75.8%,其次为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g/hm~2,防治效果达到80.21%,两种药剂处理可使油菜农艺性状株高、分枝部位、一次分枝数、主花序长比对照显著提高,一次分枝长度则显著降低,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7.16%和36.76%,含油量分别提高2.63和2.93百分点;其他药剂处理对油菜茎象甲成虫防治效果在49.69%~69.23%之间,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4.
以引进到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13个紫花苜蓿品种先牧不倒翁、先牧抗冻星、巨能Ⅱ、巨能Ⅶ、前景、WL319HQ、WL366HQ、WL363HQ、WL354HQ、WL298HQ、WL440HQ、WL353LH和WL326GZ作为试验材料,对1龄、2龄和3龄供试紫花苜蓿品种每茬草初花期的株高、干草产量和叶茎比进行测定,对其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和磷营养性状指标进行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供试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紫花苜蓿品种前景的株高年均值最高,为74.63 cm,先牧不倒翁最低,为67.24 cm;供试紫花苜蓿品种WL363HQ的干草年总产量最高,为19 169.08 kg·hm-2,而先牧不倒翁最低,为15 020.64 kg·hm-2;供试紫花苜蓿品种WL366HQ的叶茎比年均值最高,为0.73,巨能Ⅶ最低,为0.65。供试紫花苜蓿品种WL354HQ的干物质含量年均值最高,为93.78%,WL363HQ的粗蛋白含量年均值最高,为18.10%,WL366HQ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年均值最低,分别为38.95%和29.45%,巨能Ⅶ的钙含量年均值最高,为1.88% ,WL354HQ的磷含量年均值最高,为1.13%;WL366HQ的相对饲喂价值最高,达159.91,而先牧不倒翁的相对饲喂价值最低(140.83)。通过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得出供试紫花苜蓿品种WL366HQ、WL353LH、WL363HQ、WL354HQ的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河西走廊地区推广和利用;前景、WL319HQ、WL326GZ、WL440HQ、巨能Ⅱ、先牧抗冻星、WL298HQ和巨能Ⅶ的综合性状中等,在该地区有待进一步继续种植和观察;而先牧不倒翁的综合性状较差,引种时需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种子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达到从种子源头控制病害流行危害的目的,本文通过应用药剂消毒、干热处理、干热处理结合药剂消毒、温汤浸种、温汤浸种结合药剂消毒等5种方法,对感染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种子进行种子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干热处理结合药剂消毒最好,相对防效为100%,增产12.36%,其次是干热处理,防效为93.46%,增产11.33%;温汤浸种结合药剂消毒,防效为80.47%,增产11.00%;药剂消毒,防效为73.93%,增产9.27%;温汤浸种,防效为58.2%,增产7.21%。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适用于紫花苜蓿田防除春季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本研究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筛选了对紫花苜蓿安全且对春季阔叶杂草防效好的除草剂。室内试验表明,供试的11种除草剂中仅有唑草酮、吡草醚、乙羧氟草醚等3种除草剂对紫花苜蓿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发现,40%唑草酮WG 30~66 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和10%乙羧氟草醚ME 75~90 g/hm2处理对春季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株防效为83.68%~97.32%,鲜重防效为73.18%~95.62%,且对紫花苜蓿有较好的安全性,增产12%以上。综上所述,在紫花苜蓿返青期进行唑草酮和乙羧氟草醚处理可用于紫花苜蓿田春季阔叶杂草防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紫花苜蓿阿尔岗金(Medicago sativa‘Algonquin’)、金皇后(M. sativa‘Golden empress’)和三得利(M.sativa‘Sanditi’)为材料,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O)对PEG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期丙二醛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SNP浸种能有效缓解PEG胁迫下紫花苜蓿萌发期MDA含量的积累,在第6 d SNP+PEG与PEG处理相比,阿尔岗金、金皇后和三得利种子MDA含量分别降低了23. 11%,21. 81%和30. 38%。(2)随PEG胁迫时间延长,3个苜蓿品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呈先增后降趋势。SNP+PEG与PEG处理相比,阿尔岗金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在处理第4 d,第2 d和第4 d达到最大值,分别提高了13.71%,18.57%和9.23%;金皇后各含量均在第2 d有最大值,分别提高了20.96%,16.84%和5.48%;三得利各含量分别在第4 d,第2 d和第2 d达到最大值,分别提高了17.87%,17.52%和13.40%。(3) 3个品种紫花苜蓿SOD、POD、CAT、APX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且均在第4 d活性最大。与PEG处理相比,SNP+PEG处理下三得利SOD、POD活性增加率是阿尔岗金的2.76倍和1.21倍,是金皇后的4.10倍和1.21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和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是紫花苜蓿适应干旱的生理基础,外源NO可提高紫花苜蓿对干旱的防御,3个品种紫花苜蓿受外源NO调节强弱顺序为:三得利金皇后阿尔岗金。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在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植物抗性方面的作用,以金龟子绿僵菌拌土种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于室内测定植株的生长参数、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的取食选择性及其发育历期和繁殖力。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处理后7 d,植株株高比对照显著增加了0.87 cm;处理后14 d,植株分枝数为3.88个,根长为54.67 mm,均显著高于对照。株龄14 d的植株接入苜蓿斑蚜,至株龄28 d时,金龟子绿僵菌处理的植株株高、分枝数和根长均较对照显著增加;同时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选择性试验结果显示,24 h内选择并驻留在金龟子绿僵菌处理植株叶片上的苜蓿斑蚜数量较对照显著减少28.57%。以金龟子绿僵菌处理的植株叶片饲喂苜蓿斑蚜,1~4龄若虫的发育均有所减缓,各龄若虫的发育历期均较对照叶片饲喂的各龄若虫有所延长,而成虫寿命较以对照叶片饲喂时显著缩短了30.09%,总生命历期显著缩短了18.83%。表明金龟子绿僵菌促进了紫花苜蓿植株的生长,同时增强了植株对苜蓿斑蚜的耐害性、排趋性与...  相似文献   

9.
利用筛选的高效根瘤菌接种紫花苜蓿,分别与高羊茅、无芒雀麦及1年生黑麦草混播。与对照相比,接种高效根瘤菌后,紫花苜蓿-高羊茅混播组合中苜蓿干草增产17.0%,高羊茅增产15.1%,总计增产16.3%;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组合中紫花苜蓿增产14.0%,无芒雀麦增产51%,总生物量增产20.5%;紫花苜蓿-1年生黑麦草混播组合中,紫花苜蓿增产7.6%,1年生黑麦草干草产量比对照增产4.8%,总生物量增产6.8%。从LER(Land equivalent ratio)和CR(Competitive ratio)变化看,接种高效根瘤菌有利于提高LER值和禾本科作物的CR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硅胶室温干燥法对陇东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Longdong)种子进行超干处理,使其含水量由9.03%(CK)分别降至7.09%~4.59%共八个不同含水量水平,用铝箔纸密封,常温下贮藏1年后,采用沙培盆栽试验,研究种子超干贮藏对苜蓿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干贮藏后,紫花苜蓿种子的出苗数、植株的株高比CK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降低。播种第30天时,含水量为6.36%~4.59%处理种子的出苗数较CK提高25%~50%;播种第60天时,种子含水量为6.36%~5.46%处理的植株株高较CK提高11.02%~15.68%,各超干处理种子的植株MDA含量仅为CK的44.92%~70.29%;所有处理植株的根体积、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和可溶性糖含量仅为CK的55.36%~89.29%、63.06%~88.05%、50.71%~76.69%和63.35%~97.86%;除4.59%含水量处理的叶片数和5.18%含水量处理的根瘤数与CK比差异不显著,其它各处理的单株叶片数与根瘤数均显著低于CK,其中各超干处理的根瘤数仅为CK的63.00%~92.56%。说明超干贮藏能够提高苜蓿种子的出苗数、植株的株高和耐受性,但降低了植株的生物量及根体积,并影响了叶片生长及根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以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30倍、500倍、660倍和25%缩节胺水剂33倍、50倍、100倍,在4-6片真叶(7月25日)、定植期(8月1日)和始花期(8月15日)喷施三次后,2种药剂3个浓度的控苗效果平均株高降低35.6%-24.78%,蒴果位降低2.54%-26.42%,蒴果数增加6.54%-19.5%;除15%多效唑660倍减产1.16%外,其余处理均较对照增产13.95%-27.42%,尤以25%缩节胺水剂33倍、50倍浓度的控苗和增产效果均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于2020—2021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奈曼沙漠化研究站,以饲用燕麦和箭筈豌豆为研究对象,在燕麦灌浆期刈割后进行饲草复播,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种植模式,即燕麦单作(SO)、箭筈豌豆单作(SV)和燕麦箭筈豌豆间作(IOV);4种施肥模式,即不施肥(N)、单施化肥(C)、单施生物有机肥(M)和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G),通过测定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分析种间竞争相关指标,以明确间作与施肥对复种燕麦、箭筈豌豆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和施肥提高了燕麦和箭筈豌豆的地上部生物量,在G处理下,间作燕麦(IO)和间作箭筈豌豆(IV)的干草产量较相应单作处理分别提高了4.34%、1.79%和27.63%、34.12%。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表明燕麦箭筈豌豆间作具有土地利用优势;通过种间竞争指标分析发现,箭筈豌豆产量的提高对于发挥间作优势具有重要的作用。IO-G处理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同水平下单作处理分别提高了24.81%、36.60%和20.21%、6.15%,IV-G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较IV-N处理提高18.55%和34.36%;IO-G处理下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  相似文献   

13.
30%矮壮素·烯效唑微乳剂对水稻抗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30%矮壮素 ·烯效唑微乳剂对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和增产的效果,进行了两年的田间试验和全国多点药效试验。在拔节初期进行药液喷雾处理的结果表明:该30%矮壮素 ·烯效唑微乳剂能够显著降低水稻节间的赤霉素(GAs)含量,显著缩短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增加节间粗度;提高节间单位长度干物质重,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穗粒数增加8.3% ~10.5%,空秕率降低3.8% ~12.4%,水稻产量增加2.0% ~5.3%。全国药效试验结果统计也表现出相似结果。表明30%矮壮素 ·烯效唑微乳剂具有防止水稻茎秆倒伏、增加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陇东紫花苜蓿生物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2年生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规律、地上生长量、地下生长量及气象要素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在陇东地区种植气候适应性较好,鲜干比高,适宜青饲。由于初秋热量条件限制,陇东塬区2年生陇东紫花苜蓿第三茬分枝后便停止生长,每茬全生育期需要≥0℃积温约1 100℃~1 150℃;其中萌芽~分枝期春季约280℃,夏季约330℃;分枝~现蕾期460℃左右;现蕾~开花期360℃左右,从第一茬到第三茬,产草量和植株高度依次降低,但分枝数依次增多,显蕾期前后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河西地区紫花苜蓿的耗水量与耗水规律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紫花苜蓿耗水量与叶面积系数、生长高度、干物质积累和地下生物量的关系,探讨了紫花苜蓿的耗水规律,分析了土壤湿度、耗水量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至分枝期是紫花苜蓿的需水临界期;分枝期、开花期耗水量最多,生长速度最大:结实期和成熟期苜蓿耗水量较少,生长较慢,叶面积系数减少。从水分利用率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河西走廊紫花苜蓿适宜灌溉量为580mm,为河西地区种植紫花苜蓿,节约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一种优质的多年生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根腐病是紫花苜蓿生产中的主要限制因素,可抑制植物生长,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广泛存在于农业系统中,可与植物根系形成内生菌根,提高宿主植物对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增加植物产量和抗逆性。本研究以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探究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紫花苜蓿根腐病烟色织孢霉Microdochium tabacinum的影响。结果表明,摩西球囊霉可抑制烟色织孢霉的侵染,植株发病率降低了20.78%;病原菌的侵染显著抑制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植物地下生物量降低12.87%,根长降低20.52%,根系P含量降低了18.29%,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了12.78%;AM真菌可以缓解病原菌的危害,促进紫花苜蓿生长,与不接种AM真菌的处理相比,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长分别提高了47.77%,38.67%和20.67%;防御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了42.25%、26.05%和33.62%;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P含量分别提高了58.63%和75.38%。  相似文献   

17.
药剂处理种子对花生茎腐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8种杀菌剂防治花生茎腐病效果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种子在苗期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荚果期,各种药剂中以2.5%咯菌腈种衣剂1∶500(药∶种)包衣、21%咯菌腈.甲柳种衣剂1∶350包衣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0.5%拌种对病害的防治效果较好,而且具有明显促进生长和增产的作用,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20%五氯.拌.福可湿性粉剂1%拌种也有明显的防病增产作用,其余药剂处理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北京通州设施黄瓜根结线虫药剂防治技术,选择了4种药剂分别进行土壤处理,调查并比较各处理对大棚内黄瓜根结线虫病及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发现供试药剂处理土壤后对根结线虫均具抑制作用。其中,99%二甲基二硫醚土壤熏蒸剂26.68 kg/667m^2处理和40.02 kg/667m^2处理对根结线虫病的病指防效达80%以上,较空白对照增产超过100%;20%异硫氰酸烯丙酯可溶液剂3 kg/667m^2处理和5 kg/667m^2处理的病指防效在70%左右,较对照增产6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云烟87’为供试品种,研究了11种植物诱导剂对烤烟病毒病的防控作用以及对烟株的农艺性状和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阿泰灵、碧护、烟望素和抗病丰等4种药剂对病毒病的相对防效超过35%,其余7种植物诱导剂对病毒的防效稍差。各种植物诱导剂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烟株生长,烤烟农艺性状指标均有所提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总体较好,部分诱导剂能够提高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和产量,提高了收购均价和产值。同时,烟叶成分有所改变,除融地美、阿泰灵外,其余9种植物诱导剂处理后中部叶片烟碱含量均低于清水对照,其中彩特美细胞酶叶面营养剂处理的中部叶片烟碱含量最低,为3.27%,糖碱比均优于清水对照,烟叶的钾、氯含量均较适宜。研究结果表明,对烤烟喷施植物诱导剂能够抗病、增产、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20.
紫花苜蓿是我国主要的牧草之一,为明确适合于紫花苜蓿田应用的除草剂,于2016年进行18种除草剂防除紫花苜蓿田杂草的效果及对紫花苜蓿安全性的试验测定。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对除草剂敏感度较高,供试的18种除草剂中仅有9种对紫花苜蓿安全,其中甲咪唑烟酸可以用于紫花苜蓿田防除禾本科或者阔叶杂草,对紫花苜蓿安全性好且杂草防除效果好;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精喹禾灵和烯草酮这3种药剂可以用在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紫花苜蓿田;灭草松、唑嘧磺草胺、嗪草酸甲酯和扑草净等4种药剂对紫花苜蓿安全,对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好,但对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差或无效,可以应用在以阔叶杂草为主的紫花苜蓿田;另外的乙氧氟草醚等10种药剂不可应用在紫花苜蓿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