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林业建设造林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以市场经济效益为导向,发展高产、高质、高效的“三高”生态林业的理论思维、特点与对策;指出建设“三高”生态林业将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宗国 《南方农业》2022,(4):117-119
现代林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我国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和荒溪资源,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使命,是开发生态产品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关键内容.在此背景下,分析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及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提出推动现代林业发展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如提...  相似文献   

3.
生态林业能够充分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融合多目标发展理念,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的参与性,全面打破传统林业的限制,实现林业多样化发展.林业技术推广能够优化树种,加强林业种植的生产管理,减少病虫害,将前沿技术转化为物质理论,加快我国林业发展,优化生态环境.在分析林业技术推广对生态林业建设的意义的基础上,指出林业技...  相似文献   

4.
骆顺武 《南方农业》2022,(4):138-140
森林资源不仅能为国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对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林业的发展也贡献巨大,因此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以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为例,分析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探讨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以促进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对策,从而达到森林覆盖率及重复利用率的最大化,推动生态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营林生产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简要介绍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之间的联系,并对阻碍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存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创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保护技术、加强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监督管理、调整优化林业产业及经济结构、建立健全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改...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森林破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指出了林业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优化林业生态系统,提高林业的环境效益;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建立林业生态保护监测长效机制和预警信息系统等基于环境保护视角的林业生态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7.
生态林业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发展理念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林业发展模式,其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是从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进行林业产业规划,而不是从单一的水土保持角度来发展生物物种。严格来讲,生态林业的核心是在充分理解生态发展理念的前提下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而进行的林业建设,是基于生态保护的目标来设计生态系统,从整体上规划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以期在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分析造林与抚育在林业生产中的意义和现状,提出在造林工作当中要贯彻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良种壮苗管理机制,注重生态造林技术的应用,提升人工林的天然更新能力,并针对抚育技术中的苗木培育、苗期管理、中龄树木抚育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崇轩 《南方农业》2022,(6):219-221
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且在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政策保护各种野生动植物,全面维持野生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分析我国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探讨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价值,提出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应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持续建设、加大对...  相似文献   

10.
生态理念是现代森林经营管理的本质要求,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现代森林经营管理,一定要坚持生态优先的经营理念,提高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此,结合我国林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重点就生态理念在现代森林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也是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工作。近年来,随着可持续理念的逐渐深入,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林业工作的重要性。基于此,对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保护工作进行详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林业建设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经历转型升级。林业经济作为农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发展理念的倡导下,需要转变林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在提升林业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种背景下,林业多元立体生态开发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多元化和立体化的林业资源开发,可以拓宽林业经济的发展空间。林下经济是开发林业多元立体生态结构的主要途径,林业部门要重视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进一步提升林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全面实施新时期林业建设战略部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阐述了林业生态经济在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并提出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 ,实施林业 6大生态工程建设 ,推进林业经营 5大转变 ,实现林业跨跃式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建设总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凯 《南方农业》2022,(6):63-65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发严重,因此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促进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提高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认识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林业决策支持系统(DSS)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以及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林业管理已经从单目标(如木材生产、生态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传统林业管理发展到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经济-社会综合功能的多目标可持续林业管理。由于森林系统的高度复杂性和多尺度性以及林业管理的多目标性,林业决策支持系统在帮助森林经营管理者确定经营目标、设计经营管理计划、评价气候变化和管理方案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森林动态模型和生境适应性模型是林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模型框架中的核心组分,通常结合在一起研究气候变化和林业管理方案对森林生态系统各种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尤其是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文在介绍生境适宜性模型和森林动态模型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开发的两个林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国外开发的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就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中国林业管理支持系统开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是林业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培育并保护管理好森林资源对于保护好绿水青山、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林业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从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出发,论述目前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林业工程建设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近年来我国采取了有效措施应对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消耗问题,在林业事业中不断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让林业资源发挥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其中,在技术投入方面,苗木造林与移植造林技术得到了广泛利用,不仅提升了苗木成活率,同时也对林业结构起到优化作用。基于此,从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的意义入手,讨论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及苗木移植造林技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素质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林业生态保护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分析,林业发展能够使我国生态趋于平衡,增加林地面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使我国资源更加丰富,从侧面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平衡经济发展和林业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由于发展经济而大肆破坏林业生态平衡的现象,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基于此,结合实际经验对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后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伴随经济迅速发展,环境持续性恶化及生态问题日渐凸显,仅依附于先发展后治理的理念,已难以满足现代可持续发展要求,需确保经济高速发展基础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作为保护生态核心工程,林业需凸显自身价值,林业技术推广及应用,对构建生态林业具有促进作用。基于此,阐述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其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问题,提出林业技术推广下生态林业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0.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为林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提升林业生产的科学性及规范性,促进林业生产质量及效率的提升,还具有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因此,为提升林业生产质量,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概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作业,分析其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从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