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技术指标 1.目标产量 667米2产量500千克以上。 2.群体结构冬麦早熟品种,667米2有效穗数38万~43万,穗粒数30~33粒,千粒重43~48克,基本苗25万~30万,冬前最高总茎数75万~80万;或667米2有效穗数37万~41万,穗粒数33~35粒,千粒重41~46克,基本苗22万~25万,冬前最高总茎数70万~75万。  相似文献   

2.
一、产量指标和基本条件 1.群体指标和产量结构667米2基本苗35万~38万,冬前茎蘖数80万~120万,春季最高茎蘖数80万~100万,收获穗数50万~55万,穗粒数24~28粒,千粒重40~50克,667米2产量500~600千克。  相似文献   

3.
一、产量结构 667米2基本苗26万~30万株;最高总茎数95万~100万;成穗数38万~42万;穗粒数35~38粒;千粒重40~42克;目标产量667米2550~600千克。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秋光 《农村科技》2008,(10):14-15
一、技术指标 种植品种为新冬22号;基本苗25-30万株/667米^2;最高总茎数80-90万个/667米^2;成穗数40-50万穗/667米^2;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0克;目标产量/〉500千克/667米^2;最佳播期9月20日-10月5日,最迟10月10日;播量18-20千克/667米^2。  相似文献   

5.
一、技术指标 1.667米^2目标产量400~430千克。 2.每667米^2基本苗34万~38万株,最高茎蘖数80万,有效收获穗数37万~40万,有效收获穗数37万~40万,每穗粒数28~32粒,千粒重40~45克。  相似文献   

6.
<正>148团通过春小麦复播青贮玉米的生产示范,筛选出适宜春小麦复播的青贮品种,结合小麦及复种高产栽培经验,为两早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一、滴灌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技术指标①产量结构667米2基本苗42万~44万株,收获穗40万~42万穗,株高80~85厘米,穗长8厘米左右,每株结实小穗数14个,不孕小穗数2~3个,穗粒数28~30粒,千粒重49~50克,单穗重1.4~1.5克,667米2产量55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7.
杨福军 《农村科技》2014,(11):22-23
<正>沙湾县乌兰乌苏镇每年种植玉米16.7千米2以上,2014年种植的滴灌高密度玉米5.3千米2,667米2产量在950~1 200千克。根据乌兰乌苏镇实际情况,制定出滴灌玉米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一、产量结构目标产量为每667米2产干籽1 200千克,理论667米2株数7 500~8 000株,收获株数6 500~7 900株,平均穗粒数580~680粒,平均667米2穗数  相似文献   

8.
一、技术指标1.土壤要求和供肥水平土壤要求有机质含量在11克/千克以上,碱解氮35毫克/千克以上,有效磷6毫克/千克以上,速效钾250毫克/千克以上,总盐15克/千克以下,667米2施有机肥1.5~2.0吨、磷酸二铵15~17千克、尿素20~25千克、硫酸钾5~6千克、硫酸锌0.2~0.3千克。2.产量构成667米2基本苗26万~30万株,最高总茎数95万~100万株,成穗数38万~42万穗,每穗粒数35~38粒,千粒重40~42克。  相似文献   

9.
一、产量结构 667米2理论株数0.5万-0.6万株,收获穗数0.48万-0.55万穗,平均每穗粒数700-800粒,千粒重300克,单穗粒重210-240克,667米2产量1000千克。  相似文献   

10.
一、技术指标 1.群体指标和产量结构 667米2基本苗43万-44万,收获穗44万-45万,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50-55克,667米2产量700千克/667米2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一、产量指标和基本条件 1.群体指标和产量结构667米2基本苗45万~50万,收获穗数45万~50万,穗粒数28~30粒,千粒重40~45克,667米2产500~550千克。2.品种选择选用耐水肥、抗倒伏、增产潜力大的中秆大穗型优良品种,如新春17号、新春11号、新春6号等。  相似文献   

12.
<正>一、技术指标1.群体指标和产量结构基本苗40万~42万/667米~2,收获穗42万~45万/667米~2,单穗重1.2~1.4克,穗粒数28~33粒,千粒重45~48克,单产600千克/667米~2以上。2.生育进程播种期:3月上旬~中旬;出苗期:3月下旬~4月上旬;拔节期:4月中旬~5月上旬;抽穗期:5月中  相似文献   

13.
刘云 《现代农业》2014,(5):52-53
<正>一、产量指标及产量构成因素1.产量指标700千克每亩。2.产量构成因素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15万~18万基本苗,冬前每亩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2.4~2.6倍,春季最大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2.5~3倍左右,每亩穗数35万~40万;每穗粒数45~52粒,千粒重45~50克;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形品种每亩基本苗10万~12万,冬前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1.2倍,春季最大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1.8~2.0倍,每亩穗数50万~55万;每穗粒数35~38粒,千粒重45克左右。二、土壤条件选择保肥水能力强的黑土或粘土地,土层深度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主要指标1.产量指标667米~2产量700~750千克。收获穗数40万~50万穗/667米~2,每穗70~80粒,千粒重24~26克。2.化肥施用指标化肥使用总量为50~60千克/667米~2,其中三料磷或磷酸一铵、二铵15~20千克/667米~2,尿素35~40千克/667米~2。  相似文献   

15.
2012年,阜康市九运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水稻旱作地膜覆盖直播加压滴灌节水栽培技术,在大庄子村种植旱作直播水稻33.3公顷,667米2穴数17200穴,每穴15.2穗,穗粒数87.7粒,千粒重25克,田间损失率8%,667米2产量527.4千克。该技术选用较耐旱的水稻品种T-04、昌优1号,整个生育期不建立水层,滴灌补水,从而达到节水增效的目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针对干旱、缺水地区采用的一种播种方式,通过地膜覆盖能达到节水、抗旱、增温保墒效果;使小麦促根增加分蘖、加快群体发育、明显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短缩小麦生育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用冬小麦地膜穴播机播种,667米~2基本苗32万株,总茎数70万~80万茎,667米~2成穗数40万~50万穗,单穗粒数25~30粒,千粒重40克,667米~2产量在50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1目标产量基本苗40~42万株/667m~2,收获穗数42~45万株/667m~2;穗粒数32~38粒;千粒重44~45粒,产量600 kg/667m~2以上。2品种选择新春6号、新春9号、新春11号、新春14号。3土壤准备9月下旬进行茬灌,灌水量60 m~3/667m~2,要求灌溉均  相似文献   

18.
正1主要技术指标产量目标:500-550公斤/亩。群体结构为:冬小麦早熟品种,有效穗数38-43万/亩,穗粒数30-33粒,千粒重43-48克,基本苗25-30万/亩,冬前最高总茎数75-80万/亩。冬小麦中晚熟品种,有效穗数37-41万/亩,穗粒数33-35粒,千粒重41-46克,基本苗22-25万/亩,冬前最高总茎数70-75万/亩。  相似文献   

19.
播期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群体茎数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参照四水平五因素正交L16(45)设计,研究品种、播期与密度对小麦总茎数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前,密度对小麦基本苗影响最大,播期对分蘖数和总茎数影响最大;春季,品种对单株茎数、总茎数和成穗数影响最大。品种对产量三要素影响显著,播期对穗数和千粒质量影响显著,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密度对千粒质量影响显著,对穗数和穗粒数影响均不显著。播期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品种,密度影响最小。适宜的播期在10月4日至10月10日,随着播期后移,小麦产量明显下降,中麦895是本试验中获得高产的最优品种。合理的种植密度为210万~270万/hm2,小麦处于最佳品种、播期、密度组合时,小麦冬前、春季群体总茎数最多,小麦获得最高产,产量达9 000kg/hm2。  相似文献   

20.
董萍 《农村科技》2014,(12):10-11
<正>2013年,呼图壁县推广冬小麦十字交叉网状播种技术示范面积400公顷,以新冬17号为主栽品种,分别确定了40公顷和66.7公顷的核心示范区各1个,设立常规对照区4个。核心示范区实际667米2平均产量分别为506千克和536千克,对照区实际667米2平均产量为445千克,2个示范区较对照每667米2分别增产71千克、91千克。一、技术指标要求连片标准化种植,连片面积不能小于13.3公顷。滴灌冬小麦"井字形"播种法667米2产量550~600千克的群体结构为:基本苗50万~60万株,冬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