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师法造化gro,山松如歌/佚名9102树灿烂/佚名9/03风骨/佚名9/04松林颂/黄玲瑜胡乐国9/05枯荣/佚名9/07自然之美/诚树苑9/08原野之树/胡光生9109百年赤松/佚名盆景鉴赏18101盆景铭劝天佛国》读感l马树营,田02气角枫盆景作品赏析/黄建明20102林瑞温酒瓶盆景/池国益18103崇尚自然力求创新—韩学年盆景艺术/谢克英18j04师古而不泥古—赏袁欧明雀梅盆景《幽谷揽胜》/曾宪烨20/04大与清香似有私—洪锦华和他的梅花盆景/张一民21104岭南水岸盆景《细水长洲动小析j陈万钧19105威武神韵血火风采—赏楼木盆景《剑之恋))/陈洪全寸9205嚼芙蓉国里尽朝晖…  相似文献   

2.
红之 《花木盆景》2007,(10):21-23
2222盆盆景景赏赏石▲树种:水芫花▲作者:Drs.Mustawiyanto▲树种:朴树▲作者:Doni Handayani▲树种:木苹果▲作者:Wahiudi D.Suromo▲树种:水芫花▲作者:Telo Suyoko获奖作品选登盆景赏石23《世界盆景金奖集》简介在国内外许多盆景社团、专家、爱好者和有识之士的鼎力支持下,《世界盆景金奖集》已于2007年1月成功出版了。在此向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书共刊载有全球五大洲四十个国家的盆景杰作图片资料和作者简介。汇聚了世界各国盆景艺术专家的艺术精华,展示了世界盆景各呈异彩的卓越风姿。多位国…  相似文献   

3.
玉山 《花卉》2014,(8):33-33
《太平盛世》 石榴盆景《太平盛世》由齐胜利制作,规格为89×105厘米。 该盆景的桩材饱受大自然和人力摧残之苦,经作者巧妙构思后,因材制宜,做成一件颇具个性之美的盆景。其树干嶙峋峥嵘,筋骨毕露,虬枝古干,似雄狮,如蛟龙。  相似文献   

4.
心向春天     
<正>繁叶尽去的寒枝盆景纤毫毕露,干骨分明,能生动地表现出自然树木的秋冬树相。更重要的是,寒枝盆景能清晰地展现作品的内枝干结构,直观入微地表现出作者的造型手法,其干形身法、枝条的布位和走向、内部线条的来龙去脉、层级的衔接和过渡等种种创作元素无加修饰,一一显露出细节,施艺成功与否一眼可观。本期封面选用了盛光荣先生的雀梅盆景《思春》,作品树相自然隽秀,气韵清雅,荐与读者共赏。这件作品取双干式构图,以寒枝入景,构图  相似文献   

5.
刘永辉 《花木盆景》2014,(11):99-99
2005年某日进城逛旧书市场,购得《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40余本,杂志上精美的文章和盆景图片作品深深地打动了我,便逐渐学着玩盆景。《花木盆景》自此成了我的枕边之书,我开始自费订阅了《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并通过杂志社邮购、旧书市场搜寻、网上查找等方式收集创刊后未能订到的旧杂志,现已基本收齐。  相似文献   

6.
楼学文     
《花木盆景》2014,(4):7-7
浙江义乌人,1973年生,喜爱盆景近20年。在经营企业之余,对盆景情有独钟,于2003年建成一个盆景园——逸园,现有盆景200余盆。他认为盆景有“宜静观,须孤赏”的要求,细推内理,实在是由于她的美有高度的浓缩性。盆景之妙在于小中见大,因此园中盆景以小型盆景居多。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正>读者评刊有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读2010《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第七期人物栏目有感2010年《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第7期人物栏目刊登了厦门市盆景雅石研究会会长魏积泉"呕心沥血,甘为协会作嫁衣"的事迹,给读者很大启迪,教育很深。  相似文献   

8.
中国台湾盆景大师郑诚恭先生擅长盆景的手工雕刻技艺,并命名为"丝雕",有专著详解丝雕技艺,并多在国际间讲学、创作示范,推广丝雕技艺。其雕刻细腻生动,多变化而富质感,自然而具神韵。今选取郑先生一创作实例,与读者共赏丝雕之美。  相似文献   

9.
谢公望 《花木盆景》2000,(1A):81-82
笔者认为;没有以一个国人公认的、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评判盆景的优劣。就只能是靠评委会评委凭直观、兴趣、情感、经验来决定参展盆景获奖的“命运”。这种原始、拙劣、弹性大得不能再大.因而既没有标准.也就没有科学依据。自始至终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的赏评方法。笔者美其名日:“模糊”赏评。这种不是以标尺来评判。而是以带有人情味的中选票数来衡量盆景优劣的赏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雅趣自随心     
正喜欢盆景也有些年头了,我玩盆景不太在意品种的名贵与否,也不去追求所谓的"大老粗"。个人觉得盆景有"宜静观,须孤赏"的要求,细推内理,实在是由于她的美有高度的浓缩性,盆景之妙在于小中见大,因此我园中的盆景以中小型盆景居多。盆景讲究景、盆、几架三位一体,这也是中国古雅文化的体现,目前的盆景的盆钵大体上都是以紫砂盆为主,但我觉得使用一些非常规的盆钵应该也会很有趣。这些年农村的城镇化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  相似文献   

11.
玉山 《花卉》2014,(3):31-31
微型盆景组合《陡身图》树种为榕树,由7件不同造型的人物组成,其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既不失榕树的特点,又有人物的神韵,金弹子盆景《笑面人生》、《垂钓》、《虾趣》;榕树盆景《雄姿飘逸》等均为此类作品。其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奇特而富有趣味。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正>读者心声我的良师益友我最早结识《花木盆景》杂志的盆景赏石版缘于八年前集藏刊物的个人爱好,当时我就集有一份《花木盆景》杂志盆景赏石版,只不过一直没有好好翻阅,以至于始终只是藏品。2005年我任职于街道绿化的工作,也是因为此,才有了与《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的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3.
正人生当中会有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标杆,当然这是与每个人自身的不懈努力和修养分不开的。在扬州第三届全国网络展期间,笔者和盆景界友人闲聊,席间所谈皆《山居图》也。有人说,此作三两天也就做成了,但是这些想法可能在作者的心中酝酿了二十年了,那么时至今日的喷薄而出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山居图》的成功,与其说是预料之外,不如说是意料之中。201 5年的广州国际盆景大会暨亚太地区盆景赏石大会上,山水盆景作品《山居图》荣获金奖。  相似文献   

14.
精神佳果     
地处南国,佳果香甜。《花木盆景》杂志就是我们精神上的佳果,她深入简出,可读性高,是我们初学盆景的最佳读物,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可以说,我们的进步有自己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  相似文献   

15.
关公     
正雨花石界有句俗语:"风景易得,象形难求"。在雨花石中象形石以其丰富的色彩、变化万千的图案和逼真的效果,使收藏者爱不释手。著名藏石家戴宗宝先生有一枚雨花石藏品《关公》,石中红、绿、白、黄四色搭配,绿色的部分像似郁郁葱葱的山谷,在白色的衬托下更显出山谷的空灵幽静,妙的是石中红色点缀,呈现出一尊"关公"像:头戴官帽,身穿长袍,两腮飘逸着诱人的美须,威风凛凛,人物的上半部还有一圈淡黄色的光韵,恍若神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盆景形式多彩,类型繁多,其中树石盆景格调雅靓,多姿多态,富于情趣的营造和画意的表现,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传自然之神、作者之神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深受大众喜爱。本栏目连载由张志刚先生编著的《中国树石盆景》,该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树石盆景的用材、树石盆景的制作、树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花木盆景》2007,(6):73-73
·读者心声·咏《花木盆景》沐风浴雨廿三载,心系盆景多关怀。笔墨纵横写春秋,书香满溢飘四海。期刊奇葩你我买,创新改版读者爱。编辑作者多努力,管教地辟天又开。湖北长阳葛春节《花木盆景》从1984年创刊至今,已走过了23个春秋,同时,她也陪伴我度过了23个不  相似文献   

19.
李树华 《花木盆景》2023,(11):48-51
<正>树形与形式1.盘干式谢堃《花木小志》记载:“枸杞,余蓄二盆,皆老本虬曲,壮而短之,萧疏枝叶。一盆其色红若朱砂玛瑙,一盆其色黄若澹金蜜蜡,子实离离。”文中的“老本虬曲”为枸杞盆景树干盘曲之意,两盆枸杞盆景为盘干式盆景。枸杞盘干盆景,老干盘曲低矮,结有黄色与红色果实,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又有七里香,叶稍大,其木皆不易长,广人多以最小者制为古树,枝干拳曲作盘盂之玩,有寿数百年者。”说明当时在广东地区,已经开始利用七里香制作盘干盆景。  相似文献   

20.
树石盆景在中国盆景的历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表现,从唐朝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侍女手捧有树有石的盆景,经过历代艺术家创造和发展,成为今天我们民族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盆景艺术形式。树石盆景最能表现大自然的丰姿神采,突出中国盆景诗情画意的艺术特色,充分展示自然美,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体现作品的思想性,传自然之神和作者之神,代表着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