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薄壳山核桃优新品种和无性系开花物候特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通过对薄壳山核桃引进和选育的品种材料的新枝萌发生长节律、开花物候、花期长短等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开雌花树比例少、雌花数量少以及花期不遇是影响薄壳山核桃产量的主要因素。物候期是反映薄壳山核桃生物学特性变化的标志,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薄壳山核桃物候期是制定栽培技术措施的重要依据之一,特别是正确掌握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开花的物候特征,为种植园品种如何搭配、提高薄壳山核桃的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伊犁地区不同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开花物候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伊犁地区引种栽培的33个平欧杂种榛品种(系)为材料,对其雌、雄花的开花时间、花期长度以及试验地温度进行调查观测,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价不同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开花物候期的特点和差异。结果表明:伊犁地区平欧杂种榛的雌、雄花一般于3月初开花,雄花萌动期相差不大,雌、雄花于3月中旬进入盛花期,3月底左右到达终花期。雄花的花期长度为10~22 d,雌花的花期长度为13~20 d。不同品种(系)平欧杂种榛的雄花松动期和雌花初期的时间较为分散,而雄花终期和雌花盛期的时间较为集中。各品种(系)平欧杂种榛雌花的物候期一般都与雄花的物候期存在重叠,相遇期8 d,可以保证正常授粉。2018年伊犁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较快,花期内温度变化较大,是影响各品种(系)平欧杂种榛花期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聚类分析,可将33个品种(系)平欧杂种榛分为4类。  相似文献   

3.
对安徽省不同区域17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花期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安徽省内薄壳山核桃的花期集中在4月20日~5月22日;薄壳山核桃雌雄异熟,多数品种的花期不遇;在17个品种(无性系)中,雄先型、雌先型分别占29.4%、70.6%,花期相遇、花期不遇分别占35.3%、64.7%;同一品种(无性系)在合肥、滁州、阜阳三地的花期受气候因子的影响较小,花期重合率在60%以上。按照异花授粉的原则,为3个区域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提出了相应的授粉树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安徽省不同区域17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花期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安徽省内薄壳山核桃的花期集中在4月20日~5月22日;薄壳山核桃雌雄异熟,多数品种的花期不遇;在17个品种(无性系)中,雄先型、雌先型分别占29.4%、70.6%,花期相遇、花期不遇分别占35.3%、64.7%;同一品种(无性系)在合肥、滁州、阜阳三地的花期受气候因子的影响较小,花期重合率在60%以上.按照异花授粉的原则,为3个区域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提出了相应的授粉树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新疆落叶松种子园1976年嫁接配置的34个无性系,多数嫁接后6—7年开花,少数嫁接后3年即开花。其花芽于头年7月上旬形成,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形态分化,5月上旬进入初花期,5月中旬为盛花期,6月上旬幼果形成。多数无性系进入开花年龄有先雌现象。单株树冠上部花芽较下部花芽、阳面花芽较阴面花芽早开花;上部多为雌花而下部多为雄花,但雌花可授期长于雄花散粉期。少量开花的树雌花多于雄花,大量开花的树则相反。方差分析表明,无性系间雄花散粉期差异显著,雌花可授期差异不显著。聚类分析结果,34个无性系中有7个花期较早,为早花类型,其余为晚花类型,但各年花期早晚和长短受4月份的气温和降水影响较大。多数无性系雌花可授期与雄花散粉期重叠良好。  相似文献   

6.
3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花粉活力与显微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薄壳山核桃无性系5号、27号、35号花粉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处理方式、不同采摘时期和不同出粉次数下的花粉活力,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花粉形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不同采摘时间和不同出粉次数下收集的同一薄壳山核桃无性系花粉,其活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个无性系花粉极轴长(P)和赤道轴长(E)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花粉粒形状均为扁球形,具有3个萌发孔,均匀分布在赤道面上;3个无性系花粉赤道面观均呈椭圆形,无性系5号和27号极面观呈近圆形,而无性系35号极面观呈近三角形;3个无性系花粉表面呈颗粒状纹饰,均匀分布着颗粒状的突起,表面纹饰差异不明显。通过研究薄壳山核桃花粉的超显微结构,可为薄壳山核桃品种的起源、演化以及种类间亲缘关系等提供孢粉学依据,为薄壳山核桃的新品种选育、杂交育种奠定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7.
1.疏雄:丝瓜为异花授粉作物,雄花序数量远多于雌花数景,授粉能力过剩.而雄花序花期较长,要消耗大量养分.尽早疏除多余的雄花序,可节省养分供给雌花结果.可从雌花现蕾开始,将丝瓜植株上的雄花序摘除80%,保留20%即可满足授粉.  相似文献   

8.
板栗早实性与开花生物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板栗具有超乎寻常的早实性 ,在一般的管理条件下 2年生实生苗与嫁接苗一样就能开花结果 .板栗早实性除与遗传特性有关外 ,还与板栗花芽分化、花序形成特性和开花习性等开花生物学特性有关 .板栗在芽内只进行雄花序原基的分化 ,而雌花簇和所有花器官分化形成都是芽外完成的 .开花物候期、雌 (两性花序 )雄花序比和雄花序长度等受品种类型、环境条件和树体营养水平的影响 .在宜良试验点早大栗开花最早 ,雄花序最长 ,雌 (两性花序 )雄花序比最大 ( 1∶3.1 ) ;9家种则反之 ,开花晚 ,雄花序短 ,雌 (两性花序 )雄花序比小 ( 1∶ 6.5 ) .在各类花序上的雄花以结果枝上单性雄花序最先开 ,其次是雄花枝上雄花序 ,最后是两性花序上的雄花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不同山药种质花期和花序性状差异,采用形态学观测方法,对从全国多地引进的18份山药种质资源进行了花期及花序性状研究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北洋山药、西施山药、毕克齐、铁棍山药、太古山药、黄皮山药所开花为雌花,除北洋山药外都结实结子,其余材料均为雄花,花色全为淡黄色,花期集中在7~8月份,约30 d;各种质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花期早晚、花期长短差异,根据初花期早晚可将18份种质资源分为早、中、晚花三大类,开花最早的是7月2日的毕克齐和雅安山药,开花最晚的是7月18日的北洋山药,花期最长的是麻山药约30 d,花期最短的是铁棍山药约20 d;花序数、花朵数、花序长等特征因种质而异,雄花与雌花花序性状有显著差异,每节花序数、每序花朵数、花序长的变化范围分别是2~6序、7~22朵、3~10 cm,其中,每节花序数和每序花朵数最多的是细毛山药,最少的是北洋山药;花序长最长的是太古山药,最短的是大和长芋、侯马山药和大白嘴,各种质间花期及花序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进行花期调控和山药品种改良时,可利用毕克齐、雅安山药、铁棍山药和北洋山药的花期特点,作为调控花期的亲本材料;利用细毛山药、北洋山药的花序特性,作为调控花朵数和花期授粉的亲本材料,采用人工杂交或细胞工程技术选育出综合各亲本优良性状的山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小桐子开花生物学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云南南部4个试验点,对不同光照及不同空间小桐子的开花习性、花序数量、雌雄比例与结实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小桐子在云南南部地区的单花花期2-3 d,一个花序花期10-25 d,一个居群的花期可长达半年。一般雄花比雌花晚开放2-3 d,但在同一个花序盛花时,雌花和雄花同时开放,不存在雄花与雌花花期不遇的情况,并认为雄花与雌花的空间隔离,加上传粉昆虫(蜂类、蝶类、蝇类)活动范围与活动频率较大,才是促进小桐子异交授粉的主要因素。在不同地域、不同光照条件及不同空间的花序数量、雌雄比例、结实率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小桐子是一种极向阳的植物,栽培时应尽量选择光照充足的土地,并进行适当修剪,促进分枝和顶生花序的数量、雌雄比例与结实率,提高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11.
以配子供量、球果量数量性状对油松种子园去劣疏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研究对油松种子园内118个无性系的球果量、雄球花量及花粉量、花期同步性进行观测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聚类和秩次排序处理。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球果量和雄球花量的差异显著,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不同土壤条件与管理水平对球果量与雄球花量影响极显著,并筛选出球果量大、配子供量多的13、43、100号等16个优良无性系,将118个无性系分为4类,为种子园的留优去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油棕雌、雄花序的发育规律及在形态学和细胞组织学水平上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油棕花序性别分化机理打下基础。【方法】取油棕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序,测量其长度和质量,制作石蜡切片后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组织学特点。【结果】油棕花序的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雌雄未显性期和雌雄显性期,且雌雄未显性期发育时间比雌雄显性期长得多,约占总时期的80%。雌雄未显性期与雌雄显性期间存在一个花序长度和质量呈指数式迅速增长的时期,即花序发育指数增长期(EGSI)。油棕花性别分化之初,花序开始迅速发育,进入EGSI。油棕雌、雄花序在发育过程中的不同之处表现为:雌花有一个两性期阶段,由一个有功能的雌花及两侧的伴随雄花组成,伴随雄花选择性败育,雌花成为单性花;而性别分化后,雄花不存在两性期阶段,直接进入单性期阶段。油棕雌、雄花序每个小穗轴上花原基分生组织数目明显不同,雄花花原基的数量远多于雌花花原基,具有数量级差别。【结论】油棕花序发育过程中存在EGSI。幼嫩雌、雄花序的花原基分生组织数目显著不同,根据花原基分生组织的数量可判断尚未从叶片基部露出的幼嫩花序性别。  相似文献   

13.
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无性系开花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1990年在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3a的观测表明,31个无性系的花期早晚和长短有较大差异,但不存在花期不遇的问题;不同年份无性系间和无性系内雌雄球花量变异明显。据此,对31个无性系作系统聚类,分别按花期物候和雌雄球花量划分为5类和3类,为重建种子园无性系再选择作了初步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了芦笋两个品种花的形态,用体视显微镜观察了芦笋品种玛丽华盛顿的雄花、雌花、两性花和芦笋品种UC72雄花、雌花、变异雌花。我们比较了这些花的主要特征,发现一些显著的差异,可能两性花是雄花与雌花的中间类型,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并确定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两性完全花诱导和差异基因分离的关键时期与花蕾大小的关系,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不同直径芦笋花蕾的性别分化过程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在雄株和雌株的花器官发育早期,两者都有雄蕊和心皮。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雄蕊和心皮分别在雌性和雄性个体中停止发育。雄花花蕾直径2.0mm,是芦笋雄花雌性器官发育停滞的关键时期,为雄性两性完全花诱导和性别分化差异基因分离时期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狗枣猕猴桃花芽分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狗枣猕猴桃花芽分化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狗枣猕猴桃花芽为混合芽 ,分化时期为当年的 3月中旬至 4月上旬 ,且具有分化时间短、速度快的特点。其形态分化可分为 5个时期 ,即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始期、花被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雌、雄花形态差异出现在雌蕊原基开始化时期。  相似文献   

17.
大豆开花落花及时空分布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大豆开花、落花全过程,分析不同品种开花、落花特点和规律,为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对6个品种的72株植株逐日(42 d)观察开花、落花及节位。【结果】材料开花过程呈现每天开花数量“少-多-少-极少”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初花、盛花、慢花、末花4个阶段:初花期阶段很短(3 d左右),每天开花量4朵以下,阶段开花量5.73朵,占总花量4.09%,开花集中在植株中部节位;盛花阶段每天开花多在5—12朵,持续时间较长(12—18 d),阶段花量108.75朵,占77.60%,开花由中部向上下两端延伸分布,其中以中部最多;慢花阶段每天开花1—5朵,持续时间在品种间有较大差异,阶段花量21.24朵,占15.16%,分布在植株各个节位;末花阶段每天只有部分植株开花,平均不足1朵,直至开花结束,阶段开花4.42朵,零星分布在植株上。初花期3 d后至终花期或终花期后落花普遍发生,落花节位遍及开花的所有节位,落花率为末花阶段(77.96%)>慢花阶段(65.54%)>初花阶段(51.76%)>盛花阶段(36.97%);每天平均落花3—9朵的不正常脱落高峰与该阶段阴雨寡照的气候有关。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最早开花部位为中部,随后向上部、下部扩展,开花3—7 d以后扩展到底部,9—15 d扩展到顶部。无限结荚习性品种最早开花部位是中下部(7—10节位),随后向下部、上部扩展,初花2—3 d后达到最下部,随后向上部扩展,初花24—26 d以后扩展到顶部。【结论】大豆不同开花阶段每天开花数量差异明显,开花节位、持续期有所不同,不同阶段花的脱落率也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8.
COP1 E3连接酶是一个光形态建成的抑制子和光调控植物发育的分子开关.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花芽454测序获得CcCOP1 E3连接酶的片段,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分别获得该基因的全长,大小为2 331 bp,它由2个特殊的结构域组成即环形锌指结合域和WD-40重复序列,其编码的蛋白质有较强的亲水性,在氨基端主要是亲水性氨基酸,而羧基端主要是疏水性氨基酸.CeCOP1 E3连接酶与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等的COP1 E3连接酶同源基因相似度较高,总体高达77.80%.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结果显示:CcCOP1 E3连接酶的表达贯穿于在山核桃雌雄花的发育过程,CcCOP1 E3连接酶在山核桃的茎、叶、果实、花芽中均有表达,但在花芽中表达量最高,3月中旬表达量最高,在5月中旬雄花表达量相对较高.CcCOP1 E3连接酶与山核桃雌雄花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