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进行总体积4.14 m~3规模的中试生产试验,证明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生产酒精新工艺具有发酵速度快、效率高、易控制、污染少、简化设备等优点,发酵液酒分达8.57%左右,残糖值1.39%左右,发酵周期20 h 左右,平均转化率达88.2%以上,生产指标达到了中试所在工厂同期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2.
黄夏  潘嫣丽  农志荣  黄卫萍  黄友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35-11037,11045
[目的]研究固定化酵母发酵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木瓜和西番莲果为原料,研究了初始加糖量、pH、固定化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对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残糖、酒精度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影响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发酵残糖、酒精度和感官品质的主要因素为复合果汁初始加糖量,最佳发酵条件为混合果汁起始糖度28%、pH 4.5、酵母接种量0.015%、发酵温度25℃。[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获得色泽淡黄自然、拥有着和谐的果香与酒香、入口清爽、酒精含量约13.8%的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  相似文献   

3.
董江清  林晓珊  林旭广  周天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01-15002,15006
[目的]说明利用甘蔗块作为酵母固定化材料进行固定化酵母发酵相对于游离酵母发酵来说具有优越性,同时探究利用甘蔗汁和废糖蜜作为发酵培养基分别进行发酵时的发酵效果。[方法]共设计12个发酵组,研究发酵培养基和是否进行固定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以甘蔗汁为发酵培养基时固定化酵母发酵液中乙醇平均体积分数比游离酵母发酵高0.7%,以废糖蜜为发酵培养基时固定化酵母发酵液中乙醇平均体积分数比游离酵母发酵高0.76%。甘蔗汁培养基与废糖蜜培养基对总体发酵效果的影响非常接近。[结论]综合考虑甘蔗汁与废糖蜜的成本,废糖蜜是工业发酵生产乙醇用培养基的更优选择。  相似文献   

4.
利用固定化细胞的集群效应进行高浓度燃料乙醇高效率发酵,分析了表面固定化酵母对乙醇压力的响应,并以陈化粮(水稻)为原料进行浓醪发酵,评估其稳定性。结果显示:相比于游离细胞,抗乙醇能力显著增强,最高可耐20%(体积分数)的酒度。在9个批次的高浓度发酵中,采用未过滤的水稻水解液作为发酵培养基进行高浓度乙醇发酵,乙醇产量和得率较稳定,酒度最高达15.18%(体积分数),转化率提高5.1个百分点。结果表明,新的固定化发酵体系可以显著提高燃料乙醇的生产效率和淀粉转化率,具有较强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防腐剂对甜高梁茎秆汁液贮存及酒精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苯甲酸钠、漂白粉、尼泊金乙酯3种防腐剂对甜高粱茎秆汁液贮存及酒精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防腐剂后,茎秆汁液中总糖含量变化不大,茎秆汁液至少可贮存1个月.随着贮存天数的增加,甜高粱茎秆汁液总的变化趋势为:pH值逐步下降,蔗糖含量逐渐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升高,其中漂白粉对延缓茎秆汁液中蔗糖转化还原糖的过程效果最好.在酒精发酵方面,漂白粉的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酒精含量达到7.3%(V/V),残糖含量降到1.02%.其次是尼泊金乙酯,酒精含量为7.1%,残糖含量为1.34%.苯甲酸钠对甜高粱茎秆汁液酒精发酵抑制作用最大,应采用固定化酵母进行发酵.  相似文献   

6.
以塔拉纤维剩余物酶解液为原料,采用固定化酵母发酵方式制备乙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与酵母质量比1∶2.0、酵母用量1.5 g、底物糖质量分数30%。各个因素对发酵制乙醇影响的顺序为海藻酸钠与酵母质量比>底物糖质量分数>酵母用量。最优工艺条件下,乙醇产率为76.74%,酶解液中底物糖利用率达到97.18%。考虑到乙醇产率和发酵成本,固定化酵母可以重复使用3次。   相似文献   

7.
用糖蜜水解液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糖蜜水解液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的工艺条件。[方法]利用硫酸对糖蜜进行水解,再用糖蜜水解液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考察糖蜜水解pH值、水解温度及保温时间对糖蜜水解程度的影响。[结果]在糖蜜锤度30°Bx,pH值2.4,水解温度125℃,保温时间40 min时糖蜜中蔗糖转化率可达95.0%。[结论]利用糖蜜水解液(占总糖比例20%)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发酵醪在发酵过程的流动性显著增加,发酵成熟醪酒精浓度为15.5%,达到浓醪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8.
防腐剂对甜高粱茎秆汁液贮存及酒精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苯甲酸钠、漂白粉、尼泊金乙酯3种防腐剂对甜高粱茎秆汁液贮存及酒精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防腐剂后,茎秆汁液中总糖含量变化不大,茎秆汁液至少可贮存1个月。随着贮存天数的增加,甜高粱茎秆汁液总的变化趋势为:pH值逐步下降,蔗糖含量逐渐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升高,其中漂白粉对延缓茎秆汁液中蔗糖转化还原糖的过程效果最好。在酒精发酵方面,漂白粉的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酒精含量达到7.3%(V/V),残糖含量降到1.02%。其次是尼泊金乙酯,酒精含量为7.1%,残糖含量为1.34%。苯甲酸钠对甜高粱茎秆汁液酒精发酵抑制作用最大,应采用固定化酵母进行发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种商业酿酒酵母对脐橙果酒发酵特性的影响,确定适合脐橙果酒酿造的酵母,为脐橙果酒品质的提升和酿造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赣南脐橙为原料,根据葡萄酒酿造工艺,利用F33、ENOFERM BDX和FC93种商业酿酒酵母进行橙汁发酵酿造,对比发酵过程中脐橙果酒总糖、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pH及发酵后果酒中残糖量和酒精度等指标.[结果]3种酵母对脐橙果酒的发酵速率依次为FC9>F33>ENOFERM BDX,随发酵天数的增加,果酒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发酵结束时(发酵12 d),不同酵母发酵的脐橙果酒中总糖、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F33、ENOFERM BDX和FC9酵母发酵果酒的pH分别为3.37、3.42和3.35,FC9酵母发酵果酒的残糖量最少(3.90 g/L),酒精度最高(13.9%vol).[结论]综合比较F33、ENOFERM BDX和FC9酵母对脐橙果酒发酵特性的影响,初步判定商业酿酒酵母FC9较适宜酿制脐橙果酒.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条件对甜高粱茎秆汁液酒精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慧  刘荣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684-5685
以可溶性糖含量为113 g/L的甜高粱茎秆汁液为试验原料,采用摇瓶发酵方法,在水浴摇床上进行发酵。试验中温度分别选取252、8、31、34和38℃5个梯度,分别考察其对固定化酵母发酵甜高粱茎秆汁液制取酒精过程中酒精产量、CO2失重率以及残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选取31℃时,可获得较高的酒精产量、CO2失重率以及较低的残糖含量。  相似文献   

11.
香蕉菠萝果酒生产酵母的固定化条件及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发酵生产香蕉菠萝果酒酵母的固定化条件及发酵特性。[方法]测定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和CaCl2固定的干酵母强度,及发酵过程各阶段果酒酒精度、残糖、总酸度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酵母的最佳固定条件为:浓度2.0%的海藻酸钠和浓度4.0%的CaCl2。固定化酵母发酵生产的果酒品质优于游离酵母。[结论]采用固定化酵母发酵生产香蕉菠萝复合果酒具有发酵速度快、可连续使用、节约生产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栾泰龙  郑焕春  李淑玲  崔巍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28-13030
[目的]筛选适于以橡子淀粉为发酵原料的高性能优良酵母菌种.[方法]从几种工业上较常用的酒精用酵母中,筛选适合于橡子淀粉质原料发酵的菌种,对它们的发酵性能、酒精产量、残糖含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析得出,南阳6号酵母较其他菌株的酒精产率高、残还原糖低,发酵性能优良;而兰州L166发酵性能较高,同时耐受性好,南阳6号与兰州L166是所选取的菌株中较适合橡子淀粉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菌株.[结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橡子原料中成分的不同对相应菌种加以选用.  相似文献   

13.
杨洪元  蒋向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70-13072
[目的]研究发酵型鲜罗汉果果酒生产工艺及工艺条件。[方法]以罗汉果鲜果为原料,酿制发酵型罗汉果酒,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研究酵母菌种、发酵温度、初始pH和初始糖度对鲜罗汉果酒品质的影响及其发酵工艺参数。[结果]发酵菌种、发酵前初始糖度、初始pH值、发酵温度都显著影响原酒的风味和感官品质。采用黄酒酵母作为发酵菌种可产生独特的罗汉果酒风味。主发酵前将果浆初始糖度调整为17%,pH调整至3.6,接入活化后的黄酒酵母5%,在22℃下发酵7d左右,所得原酒的品质最好。[结论]酿制的罗汉果酒原酒残糖含量约3.8%,酒精含量达10%,酒体黄褐色,有光泽,果香浓郁。  相似文献   

14.
酿酒酵母细胞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海藻酸钙固定化技术在酿酒酵母上的应用。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固定化酵母的发酵性能、机械强度,并对固定化酵母与游离酵母的发酵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固定化后,其使用寿命、发酵周期均有大幅度提高。海藻酸钠的浓度为3.0%,氯化钙浓度为2.0 mol/L,固定化时的温度为20℃,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以安徽滁州产地的成熟桑葚为原料,对桑葚果酒发酵工艺进行研究。以发酵速率为主要考察指标,并结合主发酵时间,产品酒精度,残糖量及pH指标,进行了桑葚酒酿造的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选出主要影响因子进行进一步酿造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和初始糖含量对桑葚酒的发酵速率有显著的影响,而酵母接种量影响不显著;选用F15酵母菌种,发酵温度为22°C,酵母接种量为0.01%,初始糖含量调整为21%,主发酵时间为4 d,此条件下酿造的桑葚果酒酒体澄清,呈深红色,有光泽,具有典型的桑葚果香及酒香,口感柔和,酒体丰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树莓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以树莓全汁为原料,新鲜浆果中分离的树莓果酒最佳酿酒酵母为发酵菌种,探讨发酵温度、pH、初糖浓度及酵母接种量对树莓果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这4个因素对树莓果酒发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小次序为初糖浓度、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pH,当发酵温度26℃、酵母接种量8%、pH3.7、初糖浓度23%时得到的果酒品质最佳,其总酸9.23g/L,残糖3.48g/L,酒精度11.6%vol,具有鲜亮的宝石红色,澄清透亮,果香浓郁,酒体丰满,口味纯正。[结论]在该研究得出的工艺条件下可获得优质高档的树莓果酒,为树莓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杨海军  周小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67-6968,6972
[目的]探索高品质雪梨干酒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雪梨干酒发酵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考察雪梨原汁加糖后不同初始糖浓度对发酵后酒中残糖浓度和酒精浓度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初始糖浓度。[结果]以雪梨原汁为原料的发酵生产雪梨干酒最佳条件为:pH值4.5,温度26℃,活性酵母接种量0.2g/L,发酵后生成的酒精浓度可达38.5g/L。加糖后雪梨汁初始糖浓度为200g/L最佳,发酵后干酒具有较高的酒精浓度和较低的残糖浓度,分别为95.0、10.2g/L。[结论]以雪梨为原料能生产出具有较高酒精度、较低残糖浓度的高品质雪梨干酒。  相似文献   

18.
以自选的凝胶包埋固定化SN S07酵母为发酵剂,探讨柿酒的最佳酿造工艺。结果表明:固定化包埋菌数为5.8×106cfu.mL-1凝胶,固定化细胞活化培养液采用66.7%麦芽汁和33.3%柿汁混合液,活化时间24 h;果酒发酵优化条件为固定化酵母加量为10%,20℃、pH 4.0条件下发酵时间8 d。对获得的不同批次柿酒产品进行品质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酵母固定化发酵柿酒的各项指标一致性强,产品质量稳定,符合果酒质量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柿酒的质量标准,可为柿酒产品开发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蓝莓酒酵母固定化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游离酵母为对照,测定海藻酸钠-壳聚糖和加有SiO2、Al2O3的海藻酸钠-壳聚糖为载体的蓝莓酒酵母固定化颗粒的机械强度、发酵后的酒精度和残糖量的变化、使用寿命及果酒风味,选出良好的固定化载体。结果表明,强化后的载体机械强度提高10.9%,酒精和糖度变化快,发酵周期为3d,果酒风味提高,最佳浓度配比为壳聚糖0.8%、SiO21.4%、Al2O30.8%。证明强化后的载体机械强度强,发酵效果好,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在实践生产中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发酵产品风味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固定化酵母发酵生产香蕉菠萝复合果酒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固定化酵母发酵生产香蕉菠萝复合果酒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成熟的香蕉和菠萝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香蕉菠萝不同原料配比对复合果酒品质的影响以及初始含糖量和发酵温度等因素对香蕉菠萝复合果酒酒度生成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香蕉菠萝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在固定化酵母发酵条件下,香蕉与菠萝原材料采用1∶1的配比发酵酿制复合果酒可使其品质最佳。极差分析可知,影响该复合果酒发酵工艺的因素依次为:初始含糖量>发酵温度>亚硫酸氢钠用量>发酵pH值。该产品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含糖量30%,发酵温度25℃,亚硫酸氢钠用量80 mg/L,发酵pH值4.0。[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复合果酒品质最佳,具有典型的香蕉、菠萝果酒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