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石羊河流域春小麦灌溉需水量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石羊河流域1960-2004年的气象资料,利用FAO的CROPWAT模型计算石羊河流域春小麦生育期多年平均蒸发蒸腾量、有效降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利用GIS建立流域空间和属性数据库,分析春小麦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春小麦蒸发蒸腾量、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趋势为从北往南逐渐降低,生育期降水量由北到南逐渐增大,其中春小麦多年平均蒸发蒸腾量为353.55~452.60 mm,生育期有效降水量为45.13~168.16 mm,雨养条件下石羊河流域春小麦产量减幅为27.90%~65.30%。因此,为保证春小麦产量需进行补充灌溉。利用CROPWAT模型计算,石羊河流域春小麦多年平均灌溉需水量为202.79~407.47 mm。  相似文献   

2.
宋扬  周维博  李慧 《节水灌溉》2016,(9):124-128
基于泾惠渠灌区30a的气象资料,采用CROPWAT模型分析了泾惠渠灌区作物蒸发蒸腾量及灌溉需水量的变化,并运用SPSS软件,计算了灌区作物需水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分析表明:玉米蒸发蒸腾量平均值为524.33mm,蒸发蒸腾量高峰期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下旬;棉花蒸发蒸腾量平均值为869.13mm,峰值出现时间与玉米一致;灌区玉米在抽雄-开花期灌溉需水量为130.12mm,籽粒形成-乳熟期灌溉需水量为359.32mm,9月下旬以后,灌溉需水量下降;棉花生育期需水量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值为869 mm,整个灌区灌溉需水量平均值为453.6mm,棉花苗床期灌溉需水量开始增加,花铃期达到最大值,吐絮期灌溉需水量减小;灌区作物需水量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呈负相关,与风速和相对湿度相关性较小,与日照时数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CROPWAT模型分析泾惠渠灌区冬小麦和玉米蒸发蒸腾量及灌溉需水量的变化,同时运用SPSS软件,计算灌区作物需水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整个生育期蒸发蒸腾量平均值为634.04 mm,蒸发蒸腾量最高峰出现在4月中旬—5月中旬,灌区各分区蒸发蒸腾量趋势基本一致;玉米蒸发蒸腾量平均值为525.22 mm,蒸发蒸腾量高峰期出现在7月中旬—8月下旬,其中三原最大为535.97 mm,富平最小为514.68 mm;灌区冬小麦在播种—越冬期灌溉需水量最低,返青—拔节期需水量增加;灌区玉米在拔节—抽雄期需水量增加,灌溉平均需水量为133.04 mm;7月—8月为籽粒形成乳熟期,需水量为359.15 mm,至9月下旬,玉米灌溉需水量下降;灌区作物需水量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呈负相关,与风速和相对湿度相关性较小,气温、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是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CROPWAT模型分析泾惠渠灌区冬小麦和玉米蒸发蒸腾量及灌溉需水量的变化,同时运用SPSS软件,计算灌区作物需水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整个生育期蒸发蒸腾量平均值为634.04 mm,蒸发蒸腾量最高峰出现在4月中旬—5月中旬,灌区各分区蒸发蒸腾量趋势基本一致;玉米蒸发蒸腾量平均值为525.22 mm,蒸发蒸腾量高峰期出现在7月中旬—8月下旬,其中三原最大为535.97 mm,富平最小为514.68 mm;灌区冬小麦在播种—越冬期灌溉需水量最低,返青—拔节期需水量增加;灌区玉米在拔节—抽雄期需水量增加,灌溉平均需水量为133.04 mm;7月—8月为籽粒形成乳熟期,需水量为359.15 mm,至9月下旬,玉米灌溉需水量下降;灌区作物需水量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呈负相关,与风速和相对湿度相关性较小,气温、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是影响作物需水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西北干旱地区葡萄园作物耗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分析土壤蒸发、作物蒸腾和总耗水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园土壤蒸发、作物蒸腾和总耗水平均日变化均呈"钟型"曲线;全生育期葡萄园耗水420 mm,其中土壤蒸发量193 mm,占46%,作物蒸腾量227mm,占54%;日均总耗水、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分别为2.32、1.08、1.24mm/d。微型蒸渗仪结合茎流计测定的耗水与涡度相关仪测定的在小时和日尺度上均比较接近,差异不足10%;灌溉和降雨使土壤蒸发加剧,作物蒸腾对灌溉的响应滞后于土壤蒸发,而对降雨无明显响应。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主粮作物需水量变化趋势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研究河南省主粮作物的灌溉需水变化规律可为水分高效管理和节水增粮提供实践参考。基于河南省18个气象站点1958—2013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根据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及冬小麦和夏玉米各生育期需水量,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Arc GIS普通克里金插值法研究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作物需水量的变化成因。结果表明:河南省近56 a来年均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为807.0 mm/a,日均蒸发蒸腾量为2.2 mm/d,呈波动减少趋势,其中西北和东南地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最大,豫西地区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跨度较大。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净灌溉需水量分别为350~525 mm和243~368 mm,灌溉需求指数随经度和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冬小麦生长对灌溉的依赖程度高于夏玉米。影响河南省主粮作物需水量的气象因子主要为气温、水汽压、日照、最高气温和风速。  相似文献   

7.
甘肃地区水资源短缺,合理利用农业水资源对地区发展非常重要。根据甘肃瓜州1983-2012年30年的气象资料,计算出瓜州地区棉花作物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以及作物的实际蒸发蒸腾量,进而计算甘肃瓜州棉花作物多年灌溉需水量。通过调节灌水次数来调节灌溉供水量,以得出不同供水条件下的灌溉设计保证率,根据不同灌水次数对作物经济效益的影响,得到最大效益时的灌水量和灌溉设计保证率。分析结果表明,灌溉设计保证率在53%时经济效益最高,从而确定甘肃瓜州地区的最优灌水量为440mm,达到既保证效益又能做到节水灌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吴灏  王杰  黄英  王树鹏 《节水灌溉》2015,(2):50-53,57
基于CROPWAT模型,利用昆明地区气象数据、玉米生育期数据和土壤数据,模拟研究1980-2012年玉米生育期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年际变化特征及气象要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1999年玉米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呈现微弱下降的趋势(p=0.22,p=0.06);1999-2012年玉米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呈上升趋势为(p0.01),多年平均玉米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分别为354.5和64.0mm。玉米需水量与温度、风速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而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灌溉用水量与温度、风速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而与降水量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气温、风速和日照时数的组合可以预测年尺度上玉米需水量的变化趋势;气温、风速和降水的组合可以预测年尺度上灌溉用水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展不同时间序列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净灌溉需水量变化趋势研究,为未来农业用水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近60 a(1961―2017年)与近30 a(1988―2017年)小麦-玉米轮作的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净灌溉需水量的变化趋势。【结果】不同时间序列小麦-玉米轮作的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及净灌溉需水量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1961―2017年小麦-玉米轮作作物需水量与有效降水量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5.3、7.8 mm/10 a;而净灌溉需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为-2.5 mm/10 a。1988―2017年小麦-玉米轮作作物需水量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1.0 mm/10 a;有效降水量整体呈显著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为-7.3 mm/10 a;净灌溉需水量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8.3 mm/10 a。【结论】1961―2017年小麦-玉米轮作的净灌溉需水量减少,主要是平均风速与日照时间减少所致;而1988―2017年小麦-玉米轮作净灌溉需水量增加,主要是气温升高与相对湿度减少所致,且序列越短其变化趋势越显著。因而在进行灌溉用水规划时,合理选择序列长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参考蒸发蒸腾量测定仪器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现有作物需水量测定方法与计算方法在我国应用于灌溉预报时的局限性。根据土壤的蒸发机制与植物的蒸腾机理,按照参考蒸发蒸腾量(ET0)的定义,利用生物膜技术,研制了1种参考蒸发蒸腾量的测定仪器。该仪器可较好地模拟土壤蒸发与植物蒸腾的自然物理过程,仪器的试验结果显示,仪器的水位变化可与ET0有着很好的线性关系,若以此计算作物需水量,能满足灌溉预报精度要求。仪器使用方便、维护简单、价格低廉,将有良好的商品化开发及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北京城市园林绿地中的雨水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园林绿地灌溉用水之间的矛盾,根据北京地区降雨特点及城市绿地建设现状,提出了下凹式绿地、渗水井、渗水边沟、树皮覆盖、渗透铺装几项雨水利用措施及其在绿地中的实施方法。这些措施可以将雨水最大限度应用到城市绿地,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的需求,同时可以有效地回补地下水。雨水资源的有效集汇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绿地灌溉量,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12.
平邑县城市绿化虽得到不断发展,但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上仍存在不足之处.全方位梳理和分析县域绿地系统资源条件,以县域全范围绿地系统为主要工作"平台",重点致力于平邑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可对促进城市与自然共生、保障和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绿色生态空间网络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耦合景观格局、生态过程与生态功能的重要桥梁,对于提高景观连接性、保护物种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绿色生态空间网络的研究脉络,从绿色生态空间网络的概念与特征、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阐述了绿色生态空间网络的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构建、分析与优化中的常见方法与主要特点,以及绿色空间网络研究中的相关理论,列举了绿色生态空间网络的主要应用领域,如城市、水文、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并对绿色生态网络的基本改变、研究方法、尺度研究以及和其他空间网络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壤盐分的动态变化及分布情况,保证城市绿地的可持续性。【方法】通过长期定位监测,分析了研究区2007―2014年的土壤含盐量及pH值。【结果】研究区土壤含盐量整体上均呈逐年降低趋势,截至2014年3月研究区0~80 cm各层次土壤含盐量均在0.11%~0.14%之间,已经达到了滨海地区绿化种植土壤标准对土壤含盐量要求;土壤pH值整体随时间呈波动减小趋势,土壤pH值整体下降了0.33;研究区绿地土壤含盐量分布不均,但随着时间变化,研究区土壤总体的盐分水平分布的均一性有所提高,研究区土壤pH值分布较为均一。【结论】"暗管排盐"措施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绿地土壤盐分调控效果良好,但仍要加强对绿地土壤水盐动态的监测,减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针对堆石坝土石方调配过程中易产生的料场水土流失、污染、多余占地等环境问题,结合绿色施工,引入料场水土防治费用模型,将水土防治费用与调配费用一起纳入绿色调配费用。从提高直接上坝率、减少中转与弃渣、物尽其用的角度出发,构建绿色调配费用最低的多目标绿色土石方调配模型。工程应用表明,本模型优化方案可提高开挖料的直接上坝量,减少弃渣和开采,减少料场占地面积,降低了土石方调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实现了土石方调配的绿色性,可为绿色土石方调配方案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地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大多沿用平原城市模式,缺乏对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自身特点及对策的分析,尤其缺乏生态学意义上的绿地系统组织方法研究,导致山地城市绿地系统不完善及缺乏特点.以典型的山地城市--湖北十堰市为例,阐明十堰市绿地系统的基本特征和现阶段十堰绿地系统规划的结构、布局等.研究表明:在规划结构与布局上应以十堰市市区中心为"生态中心",以周边中心镇为重要"节点",以主要道路和汉江水系为"绿色走廊",形成大生态圈;按照以路河为线、以山林为面、以公园为点的结构形式,构建网状叶脉式绿地系统,体现山区特色;绿地布局应充分注意走廊的设置,点面结合,形成网状叶脉分布结构:由外向内逐步形成大生态园林环,使其真正成为人与野生动植物和谐之地;城内园林绿地要遵循园林先行的原则,使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针对十堰市绿地规划中存在的山地面积大、绿地布局不合理等制约因素,提出尽可能营造连续的、宽度较大的带状绿地,尽量提高地面的绿化率,减少人为破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再生水灌溉绿地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了再生水灌溉对绿地土壤的影响及其研究的最新进展。长期用再生水灌溉会使绿地土壤的肥力、盐分及重金属含量增加,并且会发生盐碱化现象,使土壤板结,渗透率下降,对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归纳分析了避免和消除这些不利影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再生水灌溉绿地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绿地灌溉水量及其节水潜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全国不同地区城市绿地在不同季节的适宜灌溉水量,挖掘绿地灌溉节水潜力,在探讨确定灌溉水量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全国19个省市多年逐季参考作物蒸散量及其20~30 a的逐季降水量数据,通过计算提出了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绿地植物类型逐季灌溉水量,并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北京市为案例,确定了其绿地节水潜力.结果表明:城市绿地灌溉水量受气候条件、植物种类、土壤性质、降水强度、地下水水位以及所采用的灌溉技术等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气候条件、植物种类、降水强度及所采用的灌溉技术;在我国不同地区中,华北地区灌溉水量最大,华南地区最小,华北地区不同降水水平年夏季草坪灌溉水量为华南地区的2.39~3.08倍;2019年北京全市绿地用水存在1.90亿m3的节水潜力,其中海淀、丰台、大兴及顺义区的节水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了深圳市乔木、灌木、草地植被绿地土壤团聚体粒径质量分布,并基于分形理论研究了土壤团聚体分形特征。结果表明,①乔木、灌木、草地之间土壤>0.25mm粒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及土壤分形维数均差异显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总体表现为草坪绿地>乔木绿地>灌木绿地。②土壤非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0.25mm粒级团聚体以及平均质量直径之间均极显著相关;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0.25mm粒级团聚体、破坏率以及平均质量直径之间均极显著相关。植被类型显著影响城市绿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现有的物流系统中存在着许多非绿色的因素,尤其是在包装的子系统中。随着运输包装的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物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包装模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绿色包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