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健全种子执法体系是保证依法治种、依法管理的前提.尤其建立完善县级种子执法机构,是搞好种子管理,实现依法治种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种子法>及机构改革的要求,对种子生产经营和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整,种子执法体系初步建立,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结合我市情况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莉 《种子世界》2013,(5):28-29
为全面推进种子行政综合执法,完善种子执法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增收,有效遏制坑农害农现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种子管理站成立了执法机构,现将克州种子管理站成立执法机构以来,种子执法现状、存在问题及采取的对策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黑龙江省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切实采取措施,加强种子管理机构及执法体系建设,强化市场监管、质量监控及行业指导工作,使黑龙江省种子管理执法体系更趋完善,执法监管更为有力,充分保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4.
县级种子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种子行政执法的主体。《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的24个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种子法》关于“种子管理与生产、经营必须彻底分开”的要求,对种子管理和生产、经营机构进行了调整,已初步建立起符合《种子法》要求的种子执法机构。在机构上,18个县(市)采取委托种子管理站进行种子行政管理或依托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来管理的方式,种子执法机构已全部完成分设,其中属单一种子执法机构的8个,占总数的44%,属综合执法性质的10个,占总数的56%。  相似文献   

5.
加强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琼 《种子科技》2003,21(6):317-319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以来,我国在法律准备、机构设立、保护范围、执法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但是目前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应加强种子立法管理,保证依法行政;加强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产权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6.
梁宇锋  陆美英 《种子科技》2001,19(4):211-212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 ,种子的商品化、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行政区域为界限的市场割据和地区封锁被打破 ,种子的生产经营将是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格局。种子管理已不再是种子部门内部的品种、质量管理 ,而是面对全面开放的种子市场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和职责 ,为种子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因此 ,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如何搞好种子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1 建立健全执法体系 ,切实履行执法职责种子执法是农业执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种子管理工作面广量大 ,专业性极强 ,必须建立…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种子管理依法行政,强化种子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种子管理部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的质量和水平,笔者总结20年种子管理执法的经验,认为种子管理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规范执法程序及行为。  相似文献   

8.
县级检验室多是非独立法人机构,挂靠于种子管理站,与种子管理站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检验不分家,管理站站长兼检验室主任,管理员兼检验员。这就形成管理站自己执法,自己出证据,自己进行处罚,很难让经营者信服。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种子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现状种子检验是种子产业化链条的关键环节,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种子质量控制、管理及监督职能,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用种显得尤为重要。近年,通过进一步加强种子质量监督体系建设,使全省的种子质量检验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现代种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1.1检测机构设置和人员情况目前,我省已通过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的质检机构共计25个。按考核机关划分,通过农业部考核合格的质检机构有1个,通过省农委考核合格的质检  相似文献   

10.
宿文军 《种子》2002,(3):66-66,68
要加快西部种业的发展步伐,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确定积极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近期应重点抓好这样几项工作:(1)建立完善的种子管理及质量检测体系;(2)建立育、繁、销一体化的种子生产经营机制;(3)积极引进资本、技术、成果、人才和先进管理模式;(4)增加投入,加强种子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5)大力加强科研育种;(6)建立健全备荒救灾种子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11.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市场管理直接影响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应对种业体制的深化改革,政企必须分离,种子管理者在观念、职能、人员、经费、设备等方面应尽快到位。目前,种子市场异常活跃,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执法主体和形式不合法,经营手续不齐全、商品种子处理不规范等问题依然严重,使种子领域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1 六方面因素制约种子管理工作开展 1.1 工作经费不足 目前的是执法机构性质均为事业单位,少数管理单位实现"参公"管理,还有部分机构属于差额拨款,基层执法机构普遍没有办公办案经费,执法装备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种子执法活动的正常进行,也与种子产业所处的特殊法律地位及战略地位很不相称.经费不能保障,必然导致执法违法、处罚不到位,普遍存在以收代管、以罚代管的现象.如果不这样做,种子管理机构就无法运行.处罚不到位,执行不彻底,种子管理的威信在逐步降低,形成种子查处只是一种走过场,《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成为种子管理部门找收入的工具,市场监管是越管越乱,丧失了《种子法》本身立法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种子执法管理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强化种子管理,加大种子管理执法力度,保护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不法分子扰乱种子市场。我省1996年成立了监察科,具体指导种子行业执法管理工作。经过3a来的工作,全省种子执行监察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全省14个市有12个市级种子管理站、公司分设,72个县(市、区)有29个县(市、区)种子管理站、公司分设,全省共有杂交种子专营单位100个。  相似文献   

14.
杨治斌  阮晓亮 《种子》2007,26(1):59-62
科学合理构建种子产业体系有利于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本文从种子产业内容、性质、特点出发,提出将种子产业体系划分为3个子体系,即种子市场子体系、种子管理子体系、种子公共支持和社会服务子体系,并阐述各子体系的内容特点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关于种子行政执法体系建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种子行政执法体系的机构、人员、特点、成果和问题,提出了从组织机构、专业队伍、基础设施和运行机制入手建设种子行政执法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加强行风建设、建立社会诚信机制、完善农村种子市场监管网络、搞好社会化服务和健全各项保障制度等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自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原农业部门所属的种子生产经营机构相继从农业部门剥离,种子管理机构或独立运行或并入综合执法机构,种子市场由过去的单一市场计划管理转变为多元市场专业管理,种子市场一度空前繁荣,但品种多、乱、杂,生产经营主体散、弱、小等问题随之而来,给种子监管带来较大压力。由于基层种子监管人员大多系农业技术干部出身,执法技能相对较低,且执法力量不足、执法经费短缺等问题突出,面对复杂的种子市场,难以做到有效监管,更谈不上主动服务。因此,在当前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种子常规监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双随机执法监管是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大改革举措,可以提高执法监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营造公开透明、公正公平、诚信自律的管理环境。结合农作物种子监管的特点,从双随机监管的原则、要求、方法、步骤等方面,探讨种子领域双随机执法监管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完善种子执法体系 服务种子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提升至了法律的高度,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成为法定的种子执法主体.随着种子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各类种子违法行为的手段也不断翻新.种子执法体系暴露出了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种子执法体系,有效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法权益,是一个必须加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种子世界》2013,(5):62-63
一是完善种业政策、管理体系。规范种子产业发展及时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相关配套规章和地方性种子法规,促进和规范科研成果转让。为种子企业营造宽松、公平、和谐的法律政策环境。同时,继续深化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将种子管理与生产、经营脱钩,种子管理、种子协会和种子检测机构相互独立;针对目前绝大部分种子管理部门只有人头费,种子管理所需各项开支缺乏财政保障,更无种子执法专项经费的状况。建议加大工作经费投入,改进种子执法装备和检测手段。不断提高种子管理部门在品种审定、品种保护、质量检验、转基因检测、信息发布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形成科学、完善、高效的执法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自2000年12月1日施行以来,种子市场主体、经营方式、生产经营行为趋于多样化,复杂化;经营单位、经营网点增多,国有、集体、个体多种成分进入市场,对种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种子法》明确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种子管理站作为受委托的执法单位管理种子,为种子执法专业化、科学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恰当、合理、严格执法,实现《种子法》的立法宗旨是立法者的初衷,也是种子工作者及广大农民的要求。1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利益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这一…  相似文献   

20.
为切实了解青岛市良种示范推广体系的现状,青岛市种子站于2005年3月12月,分别深入平度、莱西、胶州、胶南、即墨市和城阳、李沧两区开展了青岛市良种示范推广体系现状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以问卷调查、座谈会为主要方式,先后对青岛市范围内5市2区种子(管理)站、3家科研院所、40个种子经营企业、150个种子代销点和22个乡镇、400个农户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获得有效样本571个,样本有效率9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