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解决地下水严重超采问题,河北省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治理工作,如何把治理工作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就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手段来实现.基于此,提出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模式,并构建了主题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件技术、综合集成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基于综合集成平台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以河北省衡水市为例开展实例研究,根据地下水超采情况确定地下水环境状况、水资源利用状况、土壤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4类评价主题,采用灰色关联评价和影响因子相关分析方法,对衡水市2013-2017年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指标数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衡水市地下水超采状况得到有效缓解,2016年和2017年评价等级均为良,超采治理效果显著.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可为地下水超采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江川灌区流域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灌区所面临的地下水灌溉水稻米质差、产量低、大米销路不好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即发展地表水灌溉水稻,通过引松花江水来解决灌溉水源;分别对地下水、地表水(松花江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灌区的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质中总铁量超标(超6mg/L),pH值偏碱,不适合用于农业灌溉;地表水(松花江水)除铁离子略高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满足灌溉要求,为该灌区引松花江水灌溉水稻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滦河流域上游闪电河子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为例,阐述了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水文地质实体辨识,含水层概念模型选择,边界条件的确定,初始水头、含水层底板高程、水文地质参数空间变异性分析及用可视模块化的三维有限差模型(VISUAL MODFLOW)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全过程。基于地质统计学插值、估值理论,对于MODF-LOW减小误差和简化参数的调节试算过程提出了新的计算思路。  相似文献   

4.
利用新疆喀什地区2003年和2011年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调查评价工作所取得的地下水水质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采用同一水井2011年和2003年化学组分浓度对比法进行地下水污染评价。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显示,2011年喀什地区可以直接饮用(Ⅰ~Ⅲ类水)或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Ⅳ类水)的地下水水井占调查总井数(22眼)的40.9%,不能直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Ⅴ类水)占59.1%;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天然化学组分主要为总溶解固体(TDS)、总硬度、SO2-4、Cl-、高锰酸盐指数等。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质量等级变差的水井占调查总井数(11眼)的45.5%,质量等级不变的占36.3%,质量等级变好的占18.2%。从研究区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等方面简析了喀什地区地下水质量恶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含水层脆弱等级法(AVI)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电阻率勘探数据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通过一维与二维电阻率勘探获得视电阻率数据,利用反演计算获得包气带厚度及真实电阻率值,再根据建立的定量模型计算出能够反映地下水脆弱性的综合电阻率值(IEC)。研究表明,电阻率成像技术能够准确的确定含水层上方的包气带厚度,计算出的IEC值能够反映出包气带的总体特征,进而实现地下水脆弱性的定量评价。因此,利用电阻率勘探数据可以实现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某拟建地下水水源地为研究区域。农业用水是研究区用水大户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占据很大比例,制约经济和农业的发展。做好资源评价及水质综合评价,将对农业节约用水规划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起到重要作用。主要查明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等基本情况。遵循客观规律,根据现场勘查工作实际获取的水文地质资料确定参数值,建立水文地质模型,采用水量均衡法计算评价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采用开采试验法计算评价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利用实际水样测试结果,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给出了对建设该地下水水源地的建议,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地下水脆弱性内涵的基础上,评述了常见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以及典型的评价模型,从地下水本质脆弱性、特殊脆弱性以及脆弱性的定量研究方面归纳了地下水脆弱性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地下水脆弱性理论研究中的不足以及评判方法的优劣,建议查明研究区的水文地质背景条件,选用合适的脆弱性评价方法,着力考虑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即根据生产的需要评价除了潜水含水层以外的半承压含水层以及承压含水层的脆弱性,力求评价的规范化,同时将信息技术融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当中,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期待一种集成工具,收集所需的各类评价参数并将评价工作最终定量化,旨在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地下水风险的评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评价是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关键内容,是考核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主要方式.本文分析了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评价的必要性和急切性,阐述了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评价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评价中的关键问题,最后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评价的具体实例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研究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的同行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利用新疆伊犁河谷地2003年和2011年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调查评价工作所取得的地下水水质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采用同一水井2011年和2003年化学组分浓度对比法进行地下水污染评价。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显示,2011年伊犁河以北地区可以直接饮用(Ⅰ~Ⅲ类水)或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Ⅳ类水)的地下水水井占调查总井数(7眼)的100%,不能直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Ⅴ类水)占0;以南地区可以直接饮用(Ⅰ~Ⅲ类水)或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Ⅳ类水)的地下水水井占调查总井数(10眼)的90%,不能直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Ⅴ类水)占10%。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天然化学组分主要为氨氮、总硬度、总溶解固体(TDS)、SO2-4、Cl-、高锰酸盐指数等。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伊犁河以北地区地下水质量等级变差的水井占调查总井数(4眼)的50%、质量类别变好的占50%、质量类别不变化的占0;伊犁河以南地区地下水质量等级变差的水井占调查总井数(8眼)的0、质量类别变好的占62.5%、质量类别不变化的占37.5%。从研究区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两方面简析了伊犁河谷地地下水质量及污染现状,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综合评价是一种兼具绝对性、相对性和多指标性的一种综合评价法,在评价过程中存在相关性或多重共线性问题。先通过因子分析来克服相关性或多重共线性,再通过对TOPSIS方法的改进和拓展(加权欧氏距离平方的TOPSIS法)来达到兼具绝对性与相对性综合评价的要求,可以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以福建省晋江市浅层地下水为验证研究区来阐述评价方法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并通过地统计法中的Kriging插值实现评价结果可视化。评价结果显示晋江市浅层地下水水质整体处于良好水平,可为合理保护和利用浅层地下水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地下水脆弱性机理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系统学的观点出发,辩证地研究了干旱区地下水系统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自然-人工二元复合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及其环境,揭示了其脆弱性机理,建立了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模糊数学的原理,对石羊河流域各分区的地下水脆弱性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民勤县和古浪县为极端脆弱,凉州区为严重脆弱,金昌市为一般脆弱。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环境变化对河北省水资源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分析了气候变化、地下水超采、地表径流及粮食产量变化等方面对水资源的影响,结论认为,在新一轮水资源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变化对水资源量的影响,加强地下水位大埋深条件下地表产流量、地下水补给量以及作物产量水平提高对水资源影响的实验研究,以提高新一轮水资源评价成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节水灌溉工程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出节水灌溉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节水灌溉工程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一理论及模型,为节水灌溉工程方案的合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基于WPI的水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安全评价问题,介绍了水贫穷指数(WPI)。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水贫穷指数中的水安全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流域的水安全评价指标。以石羊河流域为例的应用证明了该指数能够清晰地反映威胁流域水安全的因素的具体特征,通过水安全分级的方法可以确定各特定区域的水安全级别,为制定水安全预警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区域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模型提出了区域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综合评价方法,对区域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评价指标研究与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elphi-AHP法构建了立项评价指标体系和后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层次指标权重,评价方法根据指标的性质选用语言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Visual FoxPro开发平台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评价系统,实现工程基本信息数据管理、工程立项评价和工程后评价等功能。采用该评价系统软件对典型工程实例进行后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分析比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相关建议,对同类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Gujarat, a rapidly industrializing state in western India, is notorious for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A perverse link between energy subsidies and groundwater overdraft has left the state with a bankrupt electricity utility and depleted aquifers, especially since the late 1980s. Moreover, this perverse relationship has meant that groundwater irrigators have essentially held Gujarat's non-farm rural economy to ransom. Efforts to regulate groundwater overdraft since the early 1970s have been unsuccessful, as have attempts to charge a rational electricity tariff to groundwater irrigators. During 2003-2006, drawing upon a proposal outlined by researchers, the government launched the Jyotigram (lighted village) scheme, which invested US$ 290 million to separate agricultural electricity feeders from non-agricultural ones, and established a tight regimen for farm power rationing in the countryside. By 2006, Gujarat covered almost all of its 18,000 villages under the Jyotigram scheme of rationalized power supply. With this, two major changes have occurred: (a) villages receive 24 h three-phase power supply for domestic uses, in schools, hospitals, village industries, all subject to metered tariff; (b) tubewell owners receive 8 h/day of power of full voltage and on a pre-announced schedule. The Jyotigram scheme has radical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village life, spurred non-farm economic enterprises, halved the power subsidy to agriculture, and reduced groundwater overdraft. It has also produced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n medium and large farmers, while notably harming marginal farmers and the landless, who depend for their access to irrigation on water markets which have become much smaller, post-Jyotigram. In addition, the water prices charged by tubewell owners have increased by 30-50%. We propose that the Jyotigram scheme, with some refinements, can be implemented successfully in other regions of South Asia facing similar challenges of groundwater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8.
节水灌溉综合效应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分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节水灌溉主要影响因素及效能表现形式,依据科学性、简性性、可操作性及针对性等原则,在对综合采用专家评分法、Delphi法、层次分析和隶属度等方法选取的评价指标进行非量纲化处理与检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区域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现有规划、规范及发展现状对所选指标进行了分级,为开展节水灌溉综合效应评价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关键。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出发,探讨了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观,从而建立了一套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作了简要介绍,为推进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