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银胶菊植株水浸提液对几种植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萝卜、黄瓜、三叶鬼针草和马唐4种植物的种子为供试对象,测定了银胶菊植株水浸提液的化感活性.结果表明:(1)低浓度(0.01 g/ml)的银胶菊植株水浸提液对萝卜和黄瓜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相对萌发率均为100%,而对萝卜和黄瓜幼苗的生长却表现为促进作用,相对苗长分别为174.3%和103.9%,相对根长分别为151.9%和103.9%;(2)高浓度(0.5 g/ml)的银胶菊植株水浸提液对萝卜和黄瓜的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和苗高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增强;(3)不同浓度的银胶菊植株水浸提液对三叶鬼针草和马唐的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和苗高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增强.其中,当水浸提液浓度为0.5 g/ml时,三叶鬼针草和马唐的种子相对萌发率为0,受到强烈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2.
圆柏果实水浸提液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柏(Sabina chinensis L.)成年母树周围很少有实生苗生长,为了检测该植物组织是否具有抑制种子发芽的作用,通过测定圆柏果皮和种子水浸提液对萝卜、白菜和圆柏种子萌发及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响,对圆柏果实化感物质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高浓度0.1 g/mL果皮水浸提液处理下,萝卜和白菜种子的萌发、苗高和根长生长均受到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降低,其抑制作用逐渐减弱;低浓度(0.01 g/mL,0.03 g/mL)的果皮水浸提液对萝卜种子的萌发、幼苗苗高和根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对白菜种子萌发、幼苗苗高和根长有抑制作用;圆柏种子浸提液对萝卜、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圆柏果实水浸提液对萝卜和白菜具有明显的化感作用,化感物质主要存在于果皮中,而且圆柏果实的化感作用对参加试验的萝卜和白菜种子具有选择性。圆柏种子在该试验中未发芽,TTC法检测参加试验圆柏种子的活力,发现果皮浸提液处理的圆柏种子有34%具有生活力,子叶在转绿;种子浸提液处理的圆柏种子有37%具有生活力,子叶也在转绿,圆柏种子的发芽率比较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子的质量,圆柏对自身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的自毒效应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外来植物黄顶菊根、茎、叶的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 (L.) Kuntze]营养器官进行了解剖学观察,发现其根、茎、叶均存在分泌结构或分泌物。以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Rupr.)作为受试植物,从白菜种子发芽率、幼苗的简化活力指数、幼苗下胚轴及胚根伸长、幼苗中叶绿素、丙二醛(MDA)及可溶性糖(WSS)含量等指标对黄顶菊根、茎和叶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根、茎、叶的浸提液降低了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胚根长度;幼苗中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最终呈下降趋势;MDA和WSS含量随叶片和茎的浸提液浓度升高相应增加。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黄顶菊不同器官浸提液反应有差异,其对叶片浸提液的浓度响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假臭草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光义  喻龙  邓晓  李勤奋 《杂草科学》2006,(4):19-20,49
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 Veldkamp)水浸提液对小白菜和萝卜的发芽率、根生长、茎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总体上呈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且随着溶液浓度增大抑制作用也增强。鲜样浸提液浓度为0.25g/m l、0.50g/ml时,小白菜不能发芽、幼苗不能存活。鲜样浸提液浓度为0.50g/ml时,萝卜幼苗不能存活。鲜样浸提液和干样浸提液的化感作用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入侵植物刺苍耳对小麦和苜蓿种子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实验法,研究刺苍耳([WTBX]Xanthium spinosum[WTBZ])不同构件的水浸提液对小麦和苜蓿种子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刺苍耳植株不同构件的提取液对小麦和苜蓿种子的萌发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根、茎和叶水浸液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012 50 g·mL-1,且化感作用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刺苍耳根、茎、叶水浸液对小麦和苜蓿种子萌发的抑制, 不仅表现为降低种子的最终发芽率,还表现为延长种子的萌发周期。不同构件水浸液的化感效应强度整体表现为:叶>根>茎,并且化感效应强度随水浸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6.
白三叶草对苘麻和稗草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白三叶草对杂草的化感作用,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白三叶草地上部分水浸液和根部水浸液对苘麻和稗草种子发芽率和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白三叶草地上部分水浸液和根部水浸液显著抑制苘麻和稗草种子的发芽率,降低了杂草种子萌发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抑制了杂草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呼吸速率、根系活力,明显提高了杂草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用浓度0.1g/mL的地上部分水浸液处理稗草种子后,最终发芽率降低56%,稗草种子萌发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分别降低24.78%、48.69%,呼吸速率和根系活力分别降低40.63%、36.28%,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分别提高32.30%、87.40%。随着水浸液浓度的提高,化感作用增强,地上部分水浸液对杂草的化感作用大于根部水浸液,对稗草的抑制作用大于苘麻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入侵植物黄花刺茄对当地主栽经济作物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本文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在智能光照培养箱的变温控制条件下,分别研究了黄花刺茄根、茎、叶浸提液对番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花刺茄不同器官的浸提液对番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响不同,其茎、叶浸提液的化感作用较为显著(P<0.01)。(2)黄花刺茄同部位浸提液对番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根长和苗高不同指标的影响也不同。根浸提液对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茎和叶浸提液各浓度对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比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响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内培养皿法测试了狗尾草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对小麦、高梁、绿豆、黄瓜、萝卜等农作物和牛筋草(杂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狗尾草水浸提液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较高的化感抑制作用;当水浸提液的质量浓度为0.0250g/mL时,除绿豆外,小麦、黄瓜、萝卜和高粱等农作物的种子萌发均受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发芽率的彤值分别为-0.56、-0.17、-0.28、-0.27;在0.0500g/mL浸提液处理下,除黄瓜苗高、苗鲜重、根鲜重、绿豆根鲜重外,5种农作物根和苗的生长受到极显著的抑制,小麦、绿豆、黄瓜、萝卜、高粱根长的脚值分别为-0.75、-0.60、-0.61、~1.00、-0.61;当浸提液浓度为0.030g/mL时,牛筋草种子不能萌发,而小麦、绿豆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则从生理生化水平反映出不同程度的化感效应。综合研究结果可知,狗尾草显示出极强的化感作用,为进一步分离、鉴定和开发环境友好型除草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以白菜和木薯园伴生杂草(假臭草、三叶鬼针草)为受体植物,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新鲜木薯叶片4种浸提液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4种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率、根长和茎长的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其中乙酸乙酯和水浸提液的抑制作用较强,甲醇和氯仿浸提液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研究表明,木薯叶浸提液中含有抑制伴生杂草(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物质,为进一步开展具有化感潜力木薯品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黄顶菊水提取液对30种受体植物种子发芽及胚根伸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0.1g(干重)/ml的成熟黄顶菊植株水提取液对供试的29种植物种子发芽和28种植物胚根伸长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2种植物胚根伸长有促进作用。该浓度下,有24种植物的发芽率或胚根长降低50%以上,占供试植物种数的80%。提取液浓度越高对受体植物发芽和胚根伸长的抑制作用越强。黄顶菊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器官提取液对受体植物种子发芽及胚根伸长的抑制程度有差异,表现为成熟期植株〉营养生长期植株;叶片〉花(果实)〉茎〉根。揭示黄顶菊可能通过产生化感物质抑制周围生境中植物的萌发和早期生长,从而降低这些植物在群落中的多度。一旦黄顶菊大面积、高密度发生,就有可能导致入侵地植物多样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明确黄顶菊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不同密度黄顶菊对棉花出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 黄顶菊发生密度在40株/m2下,对棉花出苗和苗期生长没有影响,但对棉花中、后期生长有严重抑制作用,导致棉花株高低、茎秆细、现蕾晚、蕾铃少,部分植株死亡。黄顶菊对棉花产量影响比较大,在1~40株/m2下,棉花产量损失32%~95%。棉花产量损失(YL)与黄顶菊发生密度(Dw)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L=66.230 4Dw/(1+66.230 4Dw/100),R=0.977 9。[结论] 黄顶菊对棉花中后期生长及产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白菜、假臭草和红毛草为受体植物,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石刁柏新鲜茎叶4种浸提液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红毛草受石刁柏茎叶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强;4种溶剂的浸提液对假臭草萌发率的作用效果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双重效应,而对其幼苗根茎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4种溶剂的浸提液对白菜萌发率和根长的作用在总体上也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其茎长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4种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率、幼苗的根长和茎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这为利用石刁柏的化感作用控制杂草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2种替代植物对黄顶菊入侵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采用替代试验对比研究了2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灰绿藜、反枝苋与入侵我国华北地区的1种外来植物黄顶菊根区之间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1)黄顶菊单独种植根区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替代组合黄顶菊和灰绿藜混种、黄顶菊和反枝苋混种群落,显著高于单种灰绿藜、反枝苋。土壤磷素养分呈现与氮素养分含量相反的趋势,即单种本地替代植物——灰绿藜、反枝苋和混合替代处理高于单种黄顶菊,且差异显著。(2)黄顶菊单独种植根区土壤脲酶活性与黄顶菊和灰绿藜混种、黄顶菊和反枝苋混种群落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灰绿藜、反枝苋单种。黄顶菊单种根区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灰绿藜、反枝苋单种和混合替代处理。各处理根区多酚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说明替代植物灰绿藜、反枝苋对土壤氮素力和土壤酶活性利用能力低于黄顶菊,而且在种间竞争中不能够抑制黄顶菊对土壤有效磷的活化,不利于实现对其替代控制。  相似文献   

14.
行间种植不同草种对幼龄苹果园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苹果园建植第一年春季,果树行间分别种植不同草种,以清耕的土壤为对照,研究果园土壤温度、含水量、pH值、有机质及N、P、K的变化。结果表明,种草后,夏季高温时土壤温度降低、日变幅减小,含水量增加,生长季结束时,果园土壤pH下降,碱解N、全N、速效P、全P、有机质含量增加,而除种植红三叶的土壤速效K显著(P<0.05)升高外,其余处理全K、速效K均无显著变化;种草后对不同深度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同,马蹄金对土壤N、P和狗牙根与高羊茅对有机质的影响在0~20 cm内表现一致,而种植多年生黑麦草、狗牙根、紫羊茅的0~10 cm土壤碱解N、全N、全P和种植红三叶、紫羊茅的0~10 cm土壤有机质升高幅度较10~20 cm大,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紫羊茅、红三叶、白三叶的速效P,红三叶和高羊茅的碱解N、全N,马蹄金、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的土壤有机质0~10 cm土壤升高幅度较10~20 cm小,白三叶10~20 cm土壤碱解N增加幅度较0~10 cm小,全N则反之;草种不同对土壤作用不一,马蹄金对土壤肥力改善作用最大,红三叶、白三叶次之,而狗牙根、高羊茅较差。说明种草后可改善土壤性状,而草种是影响果园种草效益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西北半干旱地区葡萄园生草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生产园行间播种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白三叶草,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使土壤容重平均降低5.68%,总孔隙度提高6.15%。同时生草可降低葡萄园土壤水分含量,在葡萄根系生长的土层(0~60cm)范围内,行间种植白三叶草对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紫花苜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叶文斌  樊亮 《江西植保》2013,(2):164-168
当归根腐病是当归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分离纯化后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为了明确中草药党参和黄芪提取液对当归根腐病的抑制作用,分别以两种中药水浸液对小当归根腐病的抑制作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中草药党参和黄芪提取液对当归根腐病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抑制作用,在浓度为0.50 g/mL对当归根腐病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25.23%和53.48%,对其孢子萌发抑制率为51.57%和74.56%,且所有处理发生根腐病均比对照低,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小麦活体、小麦水提液及小麦次生代谢产物丁布对几种杂草的异株克生活性。小麦与马唐、反枝苋、野燕麦、早熟禾、稗草等杂草混播的盆栽试验呈现出小麦播种密度越大,杂草种子萌发率越低的趋势。小麦水提液对马唐、反枝苋、早熟禾、稗草、野燕麦根和茎的生长均有明显的异株克生作用,IC50(根)<1.5 mg/mL,IC50(茎)<3.0 mg/mL,而对黑麦草、圆叶牵牛无明显的抑制活性。除马唐外,小麦水提液对供试杂草种子萌发抑制效果不明显。小麦次生代谢产物丁布对3种不同杂草的根、茎总体抑制效果为反枝苋>马唐>野燕麦,IC50(根、茎)<1.5mg/mL,IC50(种子萌发)<3.5 mg/mL。比较IC50可知,生物活性:丁布>小麦水提液。丁布是小麦中具有异株克生活性的次生代谢物。  相似文献   

18.
白三叶草挥发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白三叶草花、叶挥发物对稗草、苘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其挥发物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以明确白三叶草挥发物对稗草和苘麻的化感作用。结果显示:花挥发物的抑制作用大于叶挥发物,其中,花挥发物处理苘麻萌发率和芽长的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27和-0.29,稗草根长和鲜重的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30和-0.28。花挥发物中共检测出23种化合物,4-甲基-1,3戊二烯、乙酸叶醇酯相对含量较大;叶挥发物中共检测出24种化合物,乙烯基乙醚、乙酸叶醇酯、丙酮相对含量较大。研究表明,白三叶草挥发物对稗草和苘麻均有化感作用,其挥发物的化学成分以烯和酯类化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