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采用水溶剂法提取紫甘薯β-淀粉酶,并对β-淀粉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β-淀粉酶最佳反应温度为40℃,pH7.0;当温度为40-50℃、pH为5.0~7.0时,β-淀粉酶有较好的稳定性;Al3 、Zn2 、Cu2 、Fe3 对β-淀粉酶有抑制作用,Mg2 、Cd2 、Ca2 对β-淀粉酶有微弱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β-胡萝卜素为芯材,利用α-乳白蛋白(α-LA)为乳化剂制备了不同pH值的乳液,并利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作为抗氧化剂添加到乳液中,考察了不同pH值条件下,EGCG对β-胡萝卜素乳液化学稳定性的影响,探索了EGCG抗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在pH值2. 0和pH值7. 0的β-胡萝卜素乳液中,EGCG可以作为抗氧化剂抑制β-胡萝卜素降解。在pH值2. 0的乳液中,未添加EGCG和添加了0. 500 0%EGCG的乳液在贮藏7 d后,β-胡萝卜素的保留率分别为50. 45%和89. 37%;在pH值7. 0的乳液中,未添加EGCG与添加了0. 100 0%EGCG的乳液中,β-胡萝卜素的保留率分别为83. 97%和93. 48%,贮藏前后β-胡萝卜素乳液的色差发生显著变化(P 0. 05)。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红豆和山楂为原料,采用α-淀粉酶糖化处理,通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制备红豆山楂果醋。分别以还原糖含量、酒精度和总酸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试验确定红小豆山楂果醋制备最佳工艺条件:酶解温度70℃、酶最适pH值6.0、α-淀粉酶用量0.04%和酶解时间60min;乌衣红曲发酵时间为3d、醋酸菌接入量10%、发酵温度32℃和时间96h。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二氧化氯发生器不同运行参数对自来水消毒无机副产物影响,结果表明:单级Kesting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的进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运行参数对消毒后水中ClO3-和游离Cl2的含量及水的pH有影响,对ClO2-的含量影响不大;提高盐酸与NaClO3的进料比、升高反应温度或增加反应时间,可以使消毒后水中的ClO3-含量降低,游离Cl2的含量升高;盐酸与NaClO3的进料比增大会使水的pH降低,在盐酸与NaClO3的进料比不变的情况下,反应温度的升高或反应时间的增加可使水的pH升高。在二氧化氯发生器进料比为1:1~2:1、反应温度20℃~50℃和反应时间16min~50min条件下,消毒后自来水中微生物数量和无机消毒副产物含量均符合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优良"沙棘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2004年对“俄罗斯优良”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表明,使用方塘水比深井水N、P、K含量分别提高3.7倍、1.3倍和0.1倍。水温提高6.0~11.2℃,苗木高度生长量增加11cm。试验还表明,基质中加入牛粪和草炭,有机质含量提高2~3倍,苗床土壤的温度提高0.1~0.9℃,苗木高生长量提高2-4cm。改变追肥肥料的配比与增加追肥次数,苗木的高生长量分别提高4cm和5cm。  相似文献   

6.
苎麻的厌氧微生物脱胶条件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苎麻生物脱胶方法—厌氧微生物法。研究发现厌氧菌株脱胶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35℃,最适pH为7 0;细菌浓度为3×109个·ml-1以上时,脱胶时间在3天以内;在回调苎麻脱胶菌液pH条件下,菌液的重复使用次数为2~4次。通过联合脱胶试验,原麻经碱煮后敲麻再进行生物发酵,脱胶效果较好,残胶率达3 45%;碱煮时间6小时的比4小时好;碱浓度7 5g·L-1与10g·L-1的处理效果则差异不大;先生物处理后化学处理与先化学处理后生物处理相比,前者有更好的效果,处理3天,残胶率为2 53%。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甘薯淀粉水解产物诱导B.subtilisZJF-1A5产α-淀粉酶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甘薯淀粉酶解产物淀粉主要成分是麦芽糖,其次是麦芽糊精,葡萄糖含量极微。以甘薯淀粉的复合酶系酶解产物为碳源,B.subtilisZJF-1A5产α-淀粉酶的摇床培养单因素最佳条件:温度为37℃、初始pH值为7.0、摇床转速为210r/min和培养时间为54~60h。此条件下酶活可达280~290U/mL。  相似文献   

8.
以青稞为原料,采用高温α-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对其进行酶法提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青稞谷物饮料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高温α-淀粉酶酶解提汁的优化料液比1∶10、酶用量100U/g原料、pH值7.0、酶解温度80℃和酶解时间60min,液化完成后继续添加葡萄糖淀粉酶150U/g原料、反应pH值为4.5、酶解温度65℃和酶解时间5h。在此条件下酶解的DE值为91.44%,青稞提取液颜色黄亮,具有麦香味,香甜适口。  相似文献   

9.
王璐  胡国华  盛春 《农业机械》2012,(6):137-140
为了深入研究酪蛋白酸钠的乳化性能,同时扩大酵母β-葡聚糖(YG)这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以粉末状的酪蛋白酸钠(SC)和酵母β-葡聚糖(YG)为原料,研究了溶液状态下SC/YG混合体系的质量分数、SC/YG配比、温度和pH值对溶液乳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组合。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4%、SC/YG配比为3:1、pH值8.5和温度为40℃时,混合体系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而且同样条件下两者复配的乳化性能明显优于单体的乳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多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的最佳试验条件,采用外标法定量,对样品的提取净化方法和气相色谱的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经试验确定的色谱条件为:起始温度180℃,最终温度270℃,并保持15min;样品提取净化条件为:以石油醚-丙酮(V/V,3:1)为提取液,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液(V/V,9:1)进行洗脱。回收率及精密度试验表明:在0.008-0.80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方程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73;回收率为80.7%-105.8%,相对标准偏差为1_8%~8.9%,最低检出限为0.0003-0.0042mg/kg。此方法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
以树中心湿木为样品,富集分离获得一株具有较强纤维素分解能力的中温厌氧纤维素降解细菌CSZM-6.分离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直杆或稍弯曲杆状,多数单生,少数成对或成串,部分菌体产芽孢.菌体大小为0.5μm×1.7~2.6μm,严格厌氧,最适生长温度40℃,最适pH6.5,以葡萄糖为底物时倍增时间8.0h.分离菌株在纤维素粉固体培养基中培养3周后,菌落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产黄色素,直径为0.5~4.0mm,水解圈直径为2.0~18.0mm.分离菌株不仅能利用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还能利用未经处理的报纸、水稻秸秆、麦秆.发酵纤维素产乙醇、乙酸、H2、CO2、甲酸、丙酸、乳酸.在菌株CSZM-6的纤维素酶系中,只存在外切-β-1,4-葡聚糖酶(C1酶)和内切-β-1,4-葡聚糖酶(Cx酶)两种组分,最适温度分别为40℃和45℃.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CSZM-6为梭菌属Clostridium,与C. papyrosolvens具有99.6%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的最佳试验条件,采用外标法定量,对样品的提取净化方法和气相色谱的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经试验确定的色谱条件为:起始温度180℃,最终温度270℃,并保持15min;样品提取净化条件为:以石油醚-丙酮(V/V,3:1)为提取液,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液(V/V,9:1)进行洗脱。回收率及精密度试验表明:在0.008-0.80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方程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73;回收率为80.7%-105.8%,相对标准偏差为1_8%~8.9%,最低检出限为0.0003-0.0042mg/kg。此方法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3.
中温厌氧纤维素分解菌P4-3可产生活性较高、热稳定性较强的纤维素酶.通过检测CMC酶活性,研究了培养时间、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碳源和氮源对其产酶的影响.通过破壁处理,检测不同部位粗酶液中的CMC酶、滤纸酶及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分析了其纤维小体中三种酶组分的分布和比例.结果显示,利用滤纸和纤维二糖作为底物达到最大酶活的时间分别为144 h和72 h;产酶最佳温度为40℃,pH值为7.5,纤维二糖为最佳碳源,酵母粉为最佳氮源.培养144 h,CMC酶、滤纸酶及β-葡萄糖苷酶在上清液、未破壁菌体悬浮液与破壁菌体悬浮液中的活性比分别为9:1:1,14:4:3和6:3:4.  相似文献   

14.
利用厌氧分离技术从泥炭中分离到一株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中温厌氧细菌.分离菌株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直杆或稍弯曲杆状,4.2 μm ~6.8 μm×0.8 μm ~1.0 μm,严格厌氧,不形成芽孢,能运动.分离菌株可在20℃~40℃,pH 6.0~8.5之间利用纤维素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 6.8~7.0.分离菌株能利用滤纸、纤维素粉MN300、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还可以利用葡萄糖、纤维二糖、木糖、木聚糖、棉子糖、麦芽糖、山梨糖、胰蛋白胨和水杨苷作为底物.在P4-3的纤维素酶复合体中,滤纸酶,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分别为55℃,55℃和45℃,接种120 h后培养物的胞外纤维素酶液中三种酶的酶活分别为86.25 U·mg-1, 20.04 U·mg-1, 18.39 U·mg-1.部分长度的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分离菌株P4-3与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的序列相似性为99%.  相似文献   

15.
<正>1日光温室消毒技术定植前7~10d封闭棚膜,使温度上升到40~60℃高温闷杀3~7d。也可每667m2用硫磺粉5~10kg与锯末混合点燃密闭熏蒸消毒。或1m3空间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g、80%敌敌畏乳油0.18g与锯末混合点燃熏蒸消毒24h;整地前每667m2施入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或70%五-氯硝基苯粉剂lkg与1.5kg40%辛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建立猕猴桃和野生软枣中总糖含量的标准测定方法,通过对比试验,探讨采用碱性酒石酸铜滴定法测定总糖的最佳试验条件及注意事项。试验结果表明,测定总糖的最佳条件为:猕猴桃与野生软枣的取样量分别为2.5g和3.2g、盐酸(1+1)溶液的添加量为5mL、水浴温度为70℃、加热时间为30min。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差为0.177%,精密度较好;回收率在95.8%~100.3%之间,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建立猕猴桃和野生软枣中总糖含量的标准测定方法,通过对比试验,探讨采用碱性酒石酸铜滴定法测定总糖的最佳试验条件及注意事项。试验结果表明,测定总糖的最佳条件为:猕猴桃与野生软枣的取样量分别为2.5g和3.2g、盐酸(1+1)溶液的添加量为5mL、水浴温度为70℃、加热时间为30min。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差为0.177%,精密度较好;回收率在95.8%~100.3%之间,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多温蓄冷车设计与车内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克服现有蓄冷车控温范围有限、不可多温共配等问题,设计了一款集车载制冷系统、独立蓄冷槽、隔热车厢(冷冻和冷藏单元)、导风槽、内隔板等于一体的多温蓄冷车。该多温蓄冷车将蓄冷槽安装在车厢前端并独立隔热保温。夜间利用低谷电对蓄冷槽内相变蓄冷材料进行充冷;当多温蓄冷运输时,冷冻单元通过车厢前端送风系统将冷能导出并调控,冷藏单元通过导风槽将冷气导入并调控。对车厢内冷冻冷藏单元体积比为1∶1,温度分别设定为-15. 0℃和3. 0℃工况进行了仿真和试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所构建的多温蓄冷车温度模拟值与试验值的均方根误差在0. 7~1. 1℃之间,总体偏差合理,可较好地反映多温蓄冷车内温度场分布状况。试验结果也表明,该多温蓄冷车车厢冷冻、冷藏单元可有效控温10 h以上,满足配送运输需要;平均温度分别在-14. 2~-12. 9℃和3. 4~4. 2℃间波动,波动范围分别为1. 3℃和0. 8℃,温度绝对不均匀度系数S在1. 2内,较传统蓄冷车平均温度波动值降低了73. 7%,S值降低了50%以上。改变车厢内冷冻冷藏单元体积比的进一步仿真也表明,蓄冷车内温度场分布仍然均匀,可满足实际运输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一株酵母菌酿造柿子酒的发酵特性及其序列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液初始pH值对菌株PS2酿造柿子酒发酵特性的影响,得出了柿子酒质量与工艺因素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柿子酒质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最佳工艺参数是发酵温度为22℃,接种量为10.4%,pH值为3.4。利用ITS1-5.8S—ITS2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的分类水平,结果表明菌株PS2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A6(登录号SC09327)。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黄花菜低能耗冷冻干燥工艺参数,以冷冻干燥单位水分能耗为响应值,以加热板温度、冻干室压力和装盘量为试验因素,采用3因素5水平响应面设计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黄花菜冷冻干燥能耗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装盘量、加热板温度、冻干室压力;冷冻干燥黄花菜时单位水分能耗最低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加热板温度78.0℃、冻干室压力40.0Pa、装盘量3680.6g/m2、单位水分能耗为142.7050MJ/kg。研究结果可为黄花菜实现低能耗冷冻干燥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