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对有较详细分布资料的20属93种花蝽类昆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花蝽类昆虫其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体,计33种,占总数的35.48%,跨古北、东洋二界24种,占总数的25.81%,古北界23种,占总数的24.73%;在世界范围内,中国花蝽类昆虫种的分布类型大致可分为5种,如中国特有分布型、世界性分布型、东亚分布型、古北和东洋界共有分布型、全北界分布型;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西南、华南两区分布的种类最多,合计占总数的32.26%,可见两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12 月对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蜻蜓目昆虫进行了持续调查,鉴定和统计到 122 种蜻蜓,隶属于 14 科 74 属,蜻科种类最多,有 33 种,其次为春蜓科,有 28 种,优势种为华艳色蟌 Neurobasis chinensis、胭翅绿色蟌 Mnais mneme、并纹小叶春蜓 Gomphidia kruegeri、海南亚春蜓 Asiagomphus hainanensis、笛尾弓蜻 Macromia calliope、黑尾灰蜻 Orthetrum glaucum、黄蜻 Pantala flavescens、庆褐蜻 rithemis festiva 等。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类型方面,东洋界种类较多,有 92 种,占总数的 75.41%;东洋界 – 古北界类型的种类相对较少,只有 28 种,约占总数的 22.95%,广布种有 2 种;中国动物区系地理方面,有 10 种分布型组合,华南区的种类最多,有 50 种,占 40.98%;跨西南区的有 13 种,占 10.66%,跨华中区的有 19 种,占 15.77%;跨西南区、华中区、华北区的种类也较多,有 20种,占 16.39%。蜻蜓目昆虫区系分析结果与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所处地理位置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蜻蜓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蜻蜓目昆虫43种,隶属于8科30属,其中江西新纪录5种;对该区内优势种和常见种作了记录;区系分析表明,九连山蜻蜓以东洋界为主,25种,占总数的58.14%,古北和东洋共有种13种,占总数的30.23%,广布种5种,占总数的11.63%。  相似文献   

4.
汉阴县天蛾科昆虫共有5亚科27属52种。云纹天蛾亚科、面形天蛾亚科和斜纹天蛾亚科是汉阴县天蛾科昆虫区系主要组成者和优势类群。古北界15种,占该县总种数的28.85%。东洋界19种,占该县总种数的36.54%。古北—东洋共有种10种,占该县总种数的19.23%。汉阴县天蛾科昆虫东洋界组分占优势。东洋界、古北界和古北-东洋界共有种三大类群是汉阴县天蛾科主要组成成分。这样的区系组成与汉阴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秦巴山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2014—2015年对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天阶山森林公园的陆生软体动物进行调查,获得标本1417号,经整理鉴定得32种和亚种,分隶12科22属。区系分析表明,天阶山森林公园陆生软体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为绝对优势,占物种总数的87.50%,其中又以东洋界华中区种类为主,占物种总数的62.50%;也有很少的古北界种类渗透,仅占物种总数的6.25%;广分布种类较少,占物种总数的6.25%。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森林害虫危害进而维持植物物种多样性,采用网捕法和观察法调查柳叶马鞭草Verbena bonariensis传粉昆虫的种类,对其进行多样性研究、区系分析、日间活动规律观察。结果表明:佳木斯地区柳叶马鞭草的传粉昆虫有4目7科18种,优势种为中华蜜蜂Apis cerana,占总数的53.1%。柳叶马鞭草传粉昆虫在东洋界和古北界的分布数量分别占11.1%,61.1%,东洋界和古北界都有分布的数量占27.8%;鳞翅目昆虫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最高,膜翅目昆虫的丰富度指数最高;传粉昆虫日活动规律中呈现单峰型和双峰型。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地调查与查阅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整理出五郎溪昆虫名录计16目127科622种。其中鳞翅目372种,占鉴定总数的59.81%;鞘翅目92种,占鉴定总数的14.79%;膜翅目53种,占鉴定总数的8.52%;天敌昆虫约占16.56%。三道坑昆虫以东洋区占优势,占60.81%。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森林植被保存好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宁陕县枯叶蛾科昆虫共有5亚科23属49种。云纹枯叶亚科和斜纹枯叶亚科是宁陕县枯叶科昆虫的优势类群。古北界14种,占该县总种数的28.57%。东洋界19种,占该县总种数的38.78%。古北—东洋共有种12种,占该县总种数的24.49%。宁陕县枯叶科昆虫东洋界组分占优势,古北界和东洋-古北共有种类次之。东洋界、古北界和古北-东洋界共有种三大类群是宁陕县枯叶科主要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9.
2008年至今,课题组对陕西观音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区生物多样性区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观音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脊椎动物250种,昆虫954种,种子植物1 326种,蕨类植物92种,真菌183种.本区脊椎动物区系以东洋界成分占主导地位,并且种的地理成分复杂,是南北动物区系的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长白山舟蛾种类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长白山舟蛾有6亚科32属,共62种,其中新记录有6种;长白山舟蛾科昆虫区系组成以古北界、东洋界共有种为主体;红松阔叶林带的舟蛾种类最多,占总数的50%以上,有6种优势种;7月舟蛾的种类和数量都最多,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舟蛾种类逐渐减少,地理分布也由古北、东洋共有种为主演变成以古北种为主.  相似文献   

11.
时书青  陈力 《林业科学》2012,48(3):110-116
幽天牛族是一类重要的林业害虫,我国已记载昆虫4属26种.幽天牛族昆虫的寄主多为针叶类裸子植物,已记载的寄主植物有7科15属36种,其中以松科松属的种类最多,占所有记录到种的寄主植物的30.56%,而且危害松属的幽天牛数量也最多.对我国目前分布的26种幽天牛族昆虫进行区系分析,发现幽天牛族昆虫以古北区成分为主,这可能与古北区针叶植物较多有一定关系.我国的地理环境及生态植被,均可以满足幽天牛族非中国种的分布及寄主需求,非常适宜幽天牛族非中国种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应该提高警惕,严防国外种类传入我国,以保护我国树木安全.  相似文献   

12.
Asemini is a Northern Hemisphere cerambycid tribe,and an important forest pest, mainly causing damage to coniferous plants.More important,as one kind of quarantine insects,Asemini can bring about many troubles in timber trade, therefore,the alien specie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s and need to be quarantined in order to prevent them to be introduced to China.In China, there are 4 genus 26 species of Asemini.Host plants of Asemini include 15 genus 36 species of 7 families, and the main host plants are in Pinus,accounting for 30.56%of the total.A fauna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15 species of Asemini distributed in the Palareartic Realm,accounting for 57.69%of the total. The species predominated in China,probably because gymnosperms were the main vegetable type in this region.This paper lists all the known species and genera of Asemini and their host plants in China,and discusses their distribution.The aim is to arouse the concerns of these insect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work.  相似文献   

13.
我国桉树害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已发现食桉树的昆虫共207种,隶属于10目50科,其中分布在东洋区的有149种,占71.98%;跨区系分布的58种,占28.02%。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我国未发现桉树原产地的害虫,因此,必须对桉树害虫实施检疫。  相似文献   

14.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天目山4纲30目3729种昆虫,分析了该区的昆虫区系特征、区系联系和区系起源。结果表明,天目山昆虫区系特征为:东亚成分为主体,昆虫模式标本丰富,种类富庶,区系成分古老独特,垂直分布较明显。天目山昆虫与南部邻近地区关系较紧密,尤以与西部、南部的关系密切,而与北方的联系较小,特别是与西北干旱区系的关系极小。天目山昆虫区系起源的主要成分为自晚侏罗纪形成的我国东部高原古昆虫在天目山定居发展起来。昆虫区系从热带属性逐渐演化为亚热带山地区系。  相似文献   

15.
辽宁小蠹虫名录(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全面系统地对辽宁小蠹区系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范围为14市所属49个县。其中对白石砬子等自然保护区做了重点调查,现已鉴定出98例,隶属4个亚科,27个属,其中有10个新种,国内新记录6种,省内新记录72种,寄主新记录82种。  相似文献   

16.
记录甘肃凤蝶科昆虫8属21种和亚种,并对甘肃凤蝶科昆虫的区系结构进行了分析,甘肃凤蝶科昆虫是以东洋古北区系种为主的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17.
截至目前,云南省记载蚱总科昆虫有6科38属206种,是我国蚱类分布最多的地区.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东洋种有154种,为总种数的74.8%;古北种有1种,占总数的0.5%;跨东洋区和古北区两界分布的有12种,占约5.8%;云南特有种39种,占18.9%.云南蚱类昆虫区系组成相对简单,东洋种占绝对优势,极少数为古北种,还有少部分的广布种,特有种偏少.在云南中低海拔地带(1 000~2 000 m),蚱总科种类最为丰富.就分布区域来看,在横断山和西双版纳地区蚱类昆虫及其特有种相对富集.  相似文献   

18.
甘泉县有啮齿动物14种,隶属2目,5科,10属。其中鼠科,仑鼠科,松鼠科共有12种,占总种数的85.7%;广布种占21.7%,东洋界种占7.2%,古北界种占71.4%。在古北界种中,华北区的占80%,蒙新区的占20%。通过纬向,经向地带性分析,认为甘泉县鼠类区系在纬向上具有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北部边缘地带的特征,在经向上与晋西高原的鼠类区系更为接近,与陇东高原则相对较远,甘肃鼢鼠是陕北林区最主要的林  相似文献   

19.
对华北地区经济树种蚧虫的种类区系、发生和分布规律及为害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据调查,现已知华北经济树种蚧虫共有9科122种。随纬度增高、立地条件恶化、植物群落简单、人为活动频繁、管理水平粗放,蚧虫种类增多,为害严重。一般情况下,观赏树木受害普遍,温室植物受害严重,果树及平原地区林木部分受害,山地森林受害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