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山油二号”油菜品种冬播覆膜方法与常规春播法在山南地区比较试验,“山油二号”采用冬播覆膜技术,成熟期在六月下旬,较春播提前一个多月成熟;较春播亩增产23.625kg,增产率达72.41%。结合山南地区气候特点,冬油菜收获后,可复种早熟青稞、油菜及饲草作物。可大幅度提高油菜亩产量。又可提高复种指数。是山南地区农业增产、农牧民增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低温、草荒、渍害及土壤板结,是水田油菜高产的大敌。针对以上问题,湖北省竹山县近年来开展水田油菜起垄覆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最高亩产达250公斤以上,从而为油菜高产闯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其技术要点为:1.选好适宜覆膜田块据试验,水田油菜采取起垄覆膜栽培,只要技术得当,均有一定增产效果。但考虑盖膜经济效益,以秋冬季气温较低的二高山水田,低山冷浸烂泥田,土壤板结、渍害、草荒严重田块,盖膜效果最为理想。因茬口、气候等原因导致油菜严重迟播、迟栽田块,覆盖地膜效果也很好。2.早起旱,早翻地…  相似文献   

3.
川东南地区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带,土壤坡度一般较大,水土流失较重.随着长江中上游生态区的建立,一些坡地退耕还林,土地面积相对减少.但该地区冬水田近300万~400万亩,有计划逐步地至少放干5%~10%的面积用以种植油菜,则可扩种油菜15万~40万亩以上,如平均单产至少以90kg计算,即可增产菜籽1350万~3600万kg以上,这将是川东南地区油菜增产的一个巨大潜力.在冬水田上种植油菜采用育苗移栽,狠抓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早栽早发,是提高油菜单产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4.
石国基 《农家顾问》2004,(10):35-35
油菜大田地膜覆盖移栽技术是近年来继棉花、玉米、瓜菜后的壮苗移栽与地膜覆盖相结合的一项新的增产技术。经大田对比试验证明,平均每667平方米可增产30—50千克,增幅达18.9%~32.0%,为丘陵、山区和新油菜田生产找到了一条稳产高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油菜地膜覆装置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甘蓝型油菜进行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直播产未覆地膜直播早熟5d,国覆膜移栽早熟2d,较未覆膜移植早熟7d地膜覆盖直播产未见覆膜直播增产88.24%,地膜覆盖移栽未覆膜移栽增产46.15%,证明这项技术在淮北地区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泥鳅     
潘铭 《农家致富》2005,(8):37-37
稻田养殖泥鳅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种养结合生产方式,是农民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去年笔者试养了10亩水田.经探索,稻田养殖泥鳅一般每亩可收获泥鳅210~270公斤,增收稻谷60公斤.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东沟县长山公社七股顶大队第六生产队广大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增产的措施土壤应该放在前边”的教导,在五百一十亩水田上,实行水稻旱起垅栽培,亩产达到九百六十四斤,比不起垅的增产百分之十九点五。  相似文献   

8.
屯昌水田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屯昌县随着甘蔗灌溉条件的改善,水田甘蔗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栽培管理粗放,缺乏科学种植技术,致使水田甘蔗单产较低,与其它经济作物相比,效益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蔗农生产的积极性及收入水平。为提高屯昌县水田甘蔗单产,在深人分析各地蔗区高产栽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屯昌县的自然气候特点,总结出了一套适宜屯昌县的水田甘蔗丰产综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寒地水田稻糠除草技术,是适应水稻绿色食品栽培,保护生态环境,经过试验示范而形成的一种寒地水稻栽培新技术,尽管此项技术对水稻前期分蘖略有影响,但可使水稻后期活秆成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水田施用稻糠具有明显的增产性。2002年试验结果增产8.9%,2003年试验结果增产25.4%,两  相似文献   

10.
宋玉华 《吉林农业》2011,(2):188-188
怀远县耕地面积188万亩,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随着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节约水资源,缓解农业用水紧张的现状,更好地维持生态平衡,水利科技工作者们提出了一些水田节水灌溉的技术,包括科学调度供水、提高灌溉管理水平以及相关农业方面节水技术措施等,来实行真正的节水灌溉,真正的增产增效,使农业水田生产进一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油菜秸秆覆盖的增产效益,增产机理及技术要点等方面分析研究,提出油菜秸秆覆盖的适宜材料,数量,时间及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丘陵旱地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油菜是豫西丘陵山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由于干旱、品种退化、管理粗放,致使油菜产量长期低而不稳,平均单产仅为1170kg/hm^2。为了充分挖掘增产潜力,提高丘陵旱地油菜产量和品质,我们针对油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积极探索和改进栽培措施,开展试验研究,认真总结生产实践,形成了适应当地的栽培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一般可增产15%左右,高的可达40%。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对油菜生长及油菜菌核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水溶性壳聚糖拌种对油菜种子发芽和出苗均无明显影响,但可促进油菜苗生长,提高壮苗率,增加产量,增产幅度在9.13%-13.59%。壳聚糖拌种或在油菜花期喷雾均可抑制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抑制率在34.19%-44.40%。  相似文献   

14.
5个参试组合,均表现比对照增产,杂交油菜最高亩产达131.8kg,亩增产9.9-36.95kg,增产幅度达10.4%-37.5%。杂交油菜增产主要表现为枝、荚、粒增加,尤以全株有效荚增长更为明显,每株比对照增加49.0-145.0荚。  相似文献   

15.
为大面积推广华油杂72,开展旱地、水田不同施肥量与习惯施肥和不施肥作对照的对比试验,探索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油菜专用肥(旱地、水田)最佳施肥量为750 kg/hm~2,比不施肥分别增产75.6%和50.9%,比习惯施肥分别增产23.0%和26.6%,增产效果显著。油菜简化施肥可以释放出更多劳动力,本试验研究为油菜大面积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浅谈水田防护林体系对建设粮食生态屏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俭 《吉林农业》2012,(10):198
为使吉林省西部盐碱水湿地的水田开发区同步建立起适地适树、结构优化、功能最优、效益最佳的水田防护林体系,以达到调节气候、抵御低温冷害、减灾增产、林茂粮丰的目的,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生态保障,撰写本文试图为新增水田防护林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科技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丹县沿山冷凉灌区对引进的13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青杂5号折合产量3 700.5 kg/hm2,较对照品种华协1号增产8.06%;青杂2号折合产量3 619.5 kg/hm2,较华协1号增产5.69%,2个品种生长势、整齐度均表现良好,可通过进一步试验在山丹县冷凉灌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板茬油菜的生产特点是活棵早,发苗快,易形成冬前壮苗;生育期提前;有效一、二次分枝数多,植株较高;增产增效等。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育苗技术,培育壮苗,提高移栽质量,增加肥料投入,应用综合措施,提高油菜抗灾能力,防治好病虫草害等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水稻钵育机插集成配套栽培是应用水稻钵盘育秧播种机精量播种、水田耙浆平地机秸秆还田和水稻钵苗移栽机插秧的配套集成技术,不仅能育出健壮秧苗,而且符合农艺要求的浅插、均插、直插。秧苗起身快,分蘖早而多,可促进水稻早生、快发,增加水稻有效分蘖,具有省工、省种、省营养土、增产、增收的“三省二增”的优点。经过试验示范测产,水稻钵育机插集成配套栽培技术可使水稻增产18.32%,公顷增收4979.25元,提高稻米优质率3-4%,该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浙江金衢盆地油菜施磷的农学和经济效益,油菜的磷吸收和分配特点以及磷的适宜用量,22个油菜试验施磷平均增产88.6kg/亩,比对照增产202.7%。每亩净增利润215.8元,产投比为6.76,亩施入1kgP2O5可产出油菜籽9.45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