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化军  李继红  秦伟  李可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2):211-211213
商甘蓝一号是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甘蓝研究室从河南地方品种鸡心甘蓝的大群体中进行选优纯化,经多代自交分离,育成的性状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9401和从武汉市郊区种植的圆形越冬甘蓝(品种不详)中经5代自交分离和定向选择,育成的性状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9408交配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以其高产优质、抗寒性强、耐抽薹、适应性广的综合优势赢得广大经销商和种植者的好评.2005年通过市级品种鉴定.参加了国家级区试试验,表现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以结球甘蓝为材料,调查了晨光平头、四月慢及丰田等3个品种自然群体中自交不亲和株的分布;探讨了晨光平头父代亲和指数的不同选择强度对子代亲和指数的影响;分析了丰5、四2、晨27等3个自交不亲和系选育过程中各代亲和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甘蓝自交不亲和性广泛存在;自交不亲和性的选择强度越大,选择效果越大;连续选择自交亲和指数低的单株自交4~5代,是选育优良自交不亲和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经过处理的甘蓝自花授粉花期柱头和蕾期柱头 ,发现花粉粒在柱头上的萌发及花粉管在柱头表面和花柱中的生长情况有很大差异。自交不亲和系花期柱头有少量的花粉粒萌发 ,并在柱头表面发生严重的胼胝质反应且花粉管的形态不正常 ,要么弯曲、要么背向生长 ,不能穿越乳突细胞壁 ;而自交亲和系花期、蕾期和自交不亲和系蕾期的柱头上 ,花粉粒几乎都能萌发长出花粉管 ,并能穿过花柱到达子房。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花柱中的花粉管数量可以省时、省工、直观快速鉴定甘蓝自交不亲和性  相似文献   

4.
一、杂种一代亲本原种的繁殖 1.播期甘蓝的种株要在低温下通过春化才能抽薹开花,所以必须在前一年秋天培育种株.中熟、中晚熟品种的自交不亲和系可在7月中旬育苗或8月初直播,早熟、中早熟品种的自交不亲和系一般在8月上旬育苗或8月20日前后直播.  相似文献   

5.
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蓝花期喷洒5%NaCl、8%NaCl、5%NaCl+0.3%硼砂水溶液后使其花期自交,试验结果表明:甘蓝花期喷洒5%NaCl和8%NaCl均可克服甘蓝自交不亲系的不亲和性,同时在盐水中加入0.3%硼砂,可以提高自交不亲和系的亲和指数,增加种子的千粒重,提高种子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6.
苏种 《当代农业》2011,(20):26-27
一、瑞甘55 鉴定编号:苏鉴甘蓝201001。来源与类型:由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引进的暑绿和027为原始材料.通过多代自交分离,选育出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于2005年配制而成.属早熟结球夏秋甘蓝品种。适宜江苏省夏秋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7.
苏种 《农家致富》2011,(20):26-27
一、瑞甘55鉴定编号:苏鉴甘蓝201001。来源与类型:由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引进的暑绿和027为原始材料,通过多代自交分离,选育出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于2005年配制而成,属早熟结球夏秋甘蓝品种。适宜江苏省夏秋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8.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法研究了甘蓝(BrasicaOleraceaL.)自交不亲和系与亲和系的柱头和花粉蛋白质谱带,并进行自交,以考察其亲和指数。结果表明,自交不亲和系与亲和系的柱头蛋白质谱带有明显差异:6条带只出现于自交不亲和系中;亲和系柱头没有特异带。对比自交不亲和系开花前2~3天的柱头与成熟柱头的蛋白质谱带,发现了S特异蛋白质的准确位置,其等电点约为8.3~8.5。此法可用于鉴定甘蓝自交不亲和性。以双蒸水和疏基乙醇作为提取液处理花粉,均未发现自交不亲和系的特征谱带。  相似文献   

9.
在甘蓝制种中,如果父母本都是自交不亲和系的双收制种,应该严格采用1∶1的父母本比例,如果其中一个亲本苗数不够,可以适当增加另一个亲本的比例,但父母本比例不能超过1∶2;如果父本为自交亲和系,母本为自交不亲和系的单收制种,应该根据母本的自交亲和系数采用1∶1或者1∶2的父母本比例;如果父本为自交系或者自交不亲和系,母本为不育系,则可根据父母本育出的具体苗数采用1∶2或1∶3的比例制种。  相似文献   

10.
根外追肥对甘蓝结实率及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甘蓝一代杂种多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杂交制种,由于自交不亲和系存在自交不亲和的障碍,繁种十分困难。我们曾利用5%的食盐溶液[1]和钾、钼、硼、锌等肥料[2]对甘蓝进行根外喷施,对改善和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结实率有一定效果,但因各种肥料处理组合较多,对各肥料尚未  相似文献   

11.
杂交优势利用是甘蓝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重要途径。为了扩大甘蓝杂优利用范围,自力更生地解决乌鲁木齐地区早、中、晚熟甘蓝中甘11号、庆丰、京丰1号、秋丰的杂交亲本,我们在中国农科院的支持下。引进了一批早、中、晚熟甘蓝自交不亲和系亲本,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利用温室采用纱罩隔离,蕾期授粉的方法,对自交不亲合系进行繁殖。通过温室、菜窖贮藏及温湿度变化的手段,解决了自交不亲和系春化不完全的问题,利用纱罩遮阳等措施解决了自交不亲合指数上升和落花落蕾产量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利用甘蓝雄性不育系及回交亲本配制杂交组合,评价不育系与自交不亲和系组合优劣,结果表明,组合R39803×9804与9804×9803的株幅、株高、单球重、净菜率等相近,可用于育种实践;自交不亲和系HT502×0010、9804×9803配制的杂交组合正、反交差异大,组合应用时最好收单交种子。  相似文献   

13.
一、选育经过1973年春季开始,在我所“迎春”品种大面积生产田中,选出21株优良单株,其中编号为73—17单株,性状表现突出,外叶10片,靠叶球一片叶子略有直立(迎春品种这片叶子为完全直立),早熟性强,选株当时(5月17日)叶球已开始崩裂。为了保证成活和增加采种量,对已选中的优良单株进行腋芽扦插,然后进行人工春化处理,当年自交采种。1974年春播种自交一代种子,从中选出13株优良单株,经春化后自交采种。1975年春播种自交三代种子,其中73-17-10株系表现特别好,从中  相似文献   

14.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并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利用甘蓝的杂种优势生产杂种一代主要有2种途径,即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和利用用雄性不育系制种.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一直是甘蓝配制杂种一代的主要方法[1].和自交不亲和系相比,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可以克服人工蕾期授粉繁殖亲本成本高、长期连续自交生活力衰退、杂交率易受留种环境制约等缺陷(杂交率很难达到100%).与核不育相比,胞质雄性不育具有转育简单、不育性容易保持的优点[2].因此,育种工作者在开展甘蓝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都在积极寻找利用雄性不育这一有效途径[3,4].本试验试图利用发现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材料,通过与不同甘蓝自交系杂交及连续回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综合经济性状良好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5.
自交不亲和性是开花植物防止近亲繁殖而广泛存在的一种遗传屏障,在育种工作中意义重大,它在遗传上受一个带有复等位基因的多态性S基因座所控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转导途径中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SRK基因和SP11/SCR基因是控制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两个关键因子。SRK基因是雌蕊柱头中自交不亲和反应的专一决定因子,编码SP11/SCR基因的蛋白在花药壁和花粉中特异表达。编码SLG基因的蛋白在自交不亲和反应中起增强SRK活性的作用。另外也对信号传导途径中下游蛋白质的作用模式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瑞甘55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圆球甘蓝杂交新品种,该品种是以两个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两亲本材料自交不亲和性稳定,花期自交亲和指数低,花期相遇,因此杂交种纯度较高.由于自交不亲和系都是经过多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多代自交以后亲本生活力衰退[1],因此以它们为亲本生产杂交一代种子时,会出现制种产量低、籽粒不饱满、种子生活力低等问题.本试验研究根外追肥方式对杂交制种的影响,寻求提高瑞甘55杂交种子产量与质量的方法,以期为生产高质量的种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京丰一号亲本黄苗的自交不亲和系作材料,研究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留种方法。结果表明,电助授粉(135 V)和3.5%食盐水处理后花期授粉对黄苗自交不亲和系的保种效果和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蕾期授粉相当,但可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尤其是3.5%食盐水处理后花期授粉的综合效果更好,可在生产上予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8.
商甘蓝一号(原名商9509)系河南省商丘市瓜菜研究所于1995年用9401和9408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交配育成的越冬甘蓝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丰产、商品性好、冬性强的特点,近几年经全国的10多个省、市(区)试验种植,2000年5月通过市级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9.
喜园甘蓝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甘蓝新品种,是从国内甘蓝种质资源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96-08—6—7—4—13和从黄苗甘蓝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96—8—10—6—8为亲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经江苏、安徽、四川、贵州、重庆、云南等地试种推广,深受广大菜农的欢迎。[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科技》2007,(4):35-35
秦甘60甘蓝品种系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利用甘蓝两个自交不亲和系杂交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于2002年4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