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针对塑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研究了可降解海藻酸钠地膜的制备方法.[方法]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增塑剂种类及浓度和持水剂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膜的降解情况.[结果]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增大,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上升.增稠剂提高了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效果最好.持水剂使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但解决了膜干裂的问题.[结论]海藻酸钠地膜最佳成膜液的组成为:1.0%海藻酸钠、0.2%羧甲基纤维素钠和0.6%甘油,此时海藻酸钠地膜的膜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高、透光率好,且可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2.
可食性玉米淀粉膜的制备及改性剂对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可食性玉米淀粉膜的成膜工艺条件和改性剂的作用,为开发多功能可食包装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选择不同的淀粉液质量浓度、糊化温度、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制备玉米淀粉膜,根据成膜效果及膜的物理性能,确定玉米淀粉膜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添加10 g/L的6种糖醇型改性剂(乙二醇、丙三醇、木糖醇、甘露糖醇、山梨醇和麦芽糖醇)以及5种聚合型改性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明胶、葡甘聚糖和聚氧化乙烯)对膜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玉米淀粉膜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浆液淀粉质量浓度50~60 g/L,糊化温度90 ℃,膜干燥温度40~60 ℃,膜干燥时间4~6 h。木糖醇可使淀粉膜表面结构平滑,且其对膜断裂伸长率的提高效果最优;葡甘聚糖可使膜表面结构平整,颗粒细腻,热稳定性增强,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衡提高;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作用效果与葡甘聚糖相近。【结论】利用玉米淀粉可以制备可食性淀粉膜;添加改性剂木糖醇和葡甘聚糖能够选择性地提高玉米淀粉膜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3.
大豆生物解离纤维素是生物解离技术提取大豆油脂过程中产生的不溶性纤维素,合理利用该纤维素有利于生物解离技术推广。试验以大豆生物解离纤维素为基材,添加丙三醇后利用延流法制备可食性膜,测定不同丙三醇添加量下可食性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玻璃化转变温度、颜色及亮度、水溶性。结果表明,丙三醇对可食性膜多种特性产生影响。丙三醇添加量增加,可食性膜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通过率、亮度及水溶性升高,拉伸强度及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可食性膜表面微观结构发现,添加丙三醇可提高可食性膜表面致密性与均一性;红外吸收光谱测定结果表明,丙三醇与大豆生物解离纤维素间产生氢键作用,在成膜过程中破坏纤维素分子间酯键,削弱纤维素分子间作用力。研究为大豆生物解离纤维素可食性膜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制备具有低成本、高缓释性能、可生物降解、无环境污染等特点的包膜材料为目标,解决淀粉材料的耐水性差问题,采用玉米淀粉为原料,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制备有机硅改性淀粉,并与明胶、聚乙烯醇和甲醛进行交联反应,制备了一种含有机硅缓释肥料包膜材料,分析了有机硅含量、交联剂甲醛用量、增塑剂甘油用量等各种因素对膜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耐水性和缓释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有机硅改性的包膜材料的吸水率为224.92%,拉伸强度为38.27 MPa,断裂伸长率为44.28%,缓释性能好,作为缓释肥料包膜材料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制备具有低成本、高缓释性能、可生物降解、无环境污染等特点的包膜材料为目标,解决淀粉材料的耐水性差问题,采用玉米淀粉为原料,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制备有机硅改性淀粉,并与明胶、聚乙烯醇和甲醛进行交联反应,制备了一种含有机硅缓释肥料包膜材料,分析了有机硅含量、交联剂甲醛用量、增塑剂甘油用量等各种因素对膜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耐水性和缓释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有机硅改性的包膜材料的吸水率为224.92%,拉伸强度为38.27 MPa,断裂伸长率为44.28%,缓释性能好,作为缓释肥料包膜材料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淀粉膜成膜载体的筛选组合,是解决限制淀粉膜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分别采用玻璃板、塑料板、铝板、不锈钢板、有机玻璃、特氟龙树脂板和特氟龙涂层板,糊化液质量浓度50 g/L,测定增强型、平衡型和抗湿型玉米淀粉膜制备的揭膜拉力、揭膜完整率、涂胶量、烘干时间、膜厚、膜含水率、膜抗拉强度和膜断裂伸长率。结果表明:特氟龙材质载体材料制膜效果显著(P0.05)优于其他材料,成膜性能相对均衡。不同载体材料按揭膜拉力指标优劣排序:特氟龙涂层板=特氟龙树脂板有机玻璃玻璃板=塑料板不锈钢板铝板。对于抗湿型淀粉膜,按揭膜完整率指标优劣排序:特氟龙涂层板=特氟龙树脂板塑料板不锈钢板=有机玻璃=铝板=玻璃板,采用特氟龙涂层板载体,烘干6 h,涂胶量50 m L/100cm~2,揭膜拉力1 N,膜完整率100%,可获得淀粉膜厚0.23 mm,膜抗拉强度16.97 MPa,膜断裂伸长率13.40%。  相似文献   

7.
唐华丽  熊汉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26-20428
[目的]为防沙治沙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天然竹纤维为原料,先通过羧甲基改性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并进一步制备竹纤维基液体地膜,考察CMC用量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随着CMC用量的增加,地膜溶液的粘度逐渐增大,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透光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吸水率则先减小后增加。当CMC用量为5 g/100 ml H2O时,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透光率最大,而吸水率最小。30 d后,沙粒表面的竹纤维基液体地膜大量降解,而沙粒硬化成块。红外分析结果表明,CMC与玉米淀粉(ST)或PVA大分子之间发生了交联作用,形成了互穿网络结构。[结论]该研究成功研制了竹纤维基液体地膜,该地膜具有良好的降解和防沙治沙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交联淀粉和稻草秸秆纤维作为主料,聚乙烯醇(PVA)和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复合增强剂,甘油作为增塑剂,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开发新型复合包装膜,确定成膜工艺参数和分析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玉米交联淀粉的添加量为膜溶液的3.0%,聚乙烯醇(PVA)和羧甲基纤维素(CMC)添加量为膜溶液的3.0%,甘油添加量为膜溶液的3.0%,稻草秸秆纤维添加量为膜溶液1.0%,膜的性能最好。膜的拉伸强度19.67 MPa,断裂伸长率25.66%。  相似文献   

9.
以交联羧甲基淀粉为基料,辅以消泡剂、脱膜剂、疏水剂等成膜助剂,通过流延成膜工艺,制备了淀粉基可降解薄膜,研究了成膜助剂对降解膜耐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助剂消泡剂用量为1%,液体石蜡用量为0.8%,PPE用量1.5%时,CCMS/PVA的拉伸强度为40.5Mpa,断裂伸长率为311%,透光率为82%,吸水率最小为3.6%。  相似文献   

10.
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可食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为成膜基材,制备出可食膜,研究成膜材料配比(SPI∶CS)、甘油添加量、pH和干燥温度对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SPI∶CS的减小,膜的抗拉强度逐渐增大,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WVP先减小后增大,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最佳配比为3∶3;随着甘油添加量的增大,膜的抗拉强度逐渐减小,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WVP先减小后增大,甘油最佳添加量为2.0%;随着pH的增大,膜的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WVP变化不显著,膜液最佳pH为3;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膜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WVP逐渐增大,最佳干燥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1.
以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飞粉、淀粉为主要原料,以甘油为增塑剂,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淀粉/飞粉共混薄膜,以耐水性和力学性能优化飞粉/淀粉的质量比,并从共混膜的相容性和热稳定性角度进行表征,研究魔芋飞粉共混膜的制备条件和膜性能。结果表明,共混膜的最佳飞粉/淀粉质量比为1∶3,此时吸水倍数为0.20 g/g,断裂强度为475.68 N,断裂伸长率为8.85 mm。红外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具有网状结构的葡甘聚糖提高了膜的相容性和均匀度,膜的断裂强度和拉伸性增强;纯淀粉膜、交联淀粉膜和共混膜热失重为三阶段式,最终质量损伤率分别为82.91%、93.21%和80.27%;第一、二阶段峰温分别为87、303℃,75、309℃和83、282℃。与纯淀粉膜相比,飞粉淀粉共混膜相容性有所改善,并且更易热降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的制备工艺,为可食性包装膜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成膜基础材料,采用流延法制备可食膜,以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水蒸气透过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可食膜进行性能表征.[结果]各因素对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物理性能的影响排序为壳聚糖浓度>甘油浓度>CMC浓度>褐藻多酚浓度,其中壳聚糖浓度和甘油浓度对可食膜的物理性能影响显著(P<0.05).优化后的可食膜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浓度1.5%、甘油浓度1.0%、褐藻多酚浓度0.4%、CMC浓度2.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可食膜物理性能较好,其平均拉伸强度为24.78 MPa,断裂伸长率为36.94%,水蒸气透过率为0.445 g·mm/(m2·h·kPa),综合评分69.06分.复合膜各组分间相容性较好,膜表面平整致密.[结论]优化工艺制得的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微观结构,为研发新型可食性包装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热压工艺制备得到了玉米秸秆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研究了玉米秸秆纤维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及降解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玉米秸秆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玉米秸秆纤维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达到20.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在玉米秸秆纤维含量13%时达到最大值24.38MPa;在降解120 d后,玉米秸秆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质量损失率变大,同时随着玉米秸秆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质量损失逐渐变大,聚乳酸分子量的降低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利用植物蛋白制备可食肠衣膜的技术方法,并对蛋白膜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比较,优选更适合制备肠衣的蛋白膜。[方法]以天然植物蛋白(玉米醇溶蛋白、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适当加入添加剂甘油、谷氨酰胺转氨酶等,增强延展性和柔韧性,分别采用机械挤压法和流延法制备植物蛋白肠衣膜。以质构仪穿刺数据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工艺条件对肠衣膜强度的影响,并对比2种植物蛋白肠衣膜的理化性质。[结果]谷氨酰胺转氨酶酶解后流延法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肠衣膜的蛋白含量、含水率以及穿刺强度分别达到70.2%、11.8%以及0.632 kg,各项指标高于挤压法制备的玉米醇溶蛋白肠衣膜。[结论]大豆分离蛋白较玉米醇溶蛋白更适合制备成肠衣膜。  相似文献   

15.
燕麦淀粉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为参比,研究了燕麦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冻融稳定性、蓝值、透明度、粘度以及糊化特性,结果表明:燕麦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显著高于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蓝值显著高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而与马铃薯淀粉相比,燕麦淀粉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较差,这与燕麦淀粉的分子结构和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多种淀粉颗粒的扫描电镜下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63-11865
[目的]比较分析多种淀粉颗粒的扫描电镜下的形态.[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部分天然保健功能类食用淀粉进行观察,根据不同种类淀粉在扫描电镜下特征的差别,分别对每一种淀粉颗粒在扫描电镜下的形态特征进行归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发现,几种市面上宣称有保健功能类的食用淀粉如百合淀粉、葛根淀粉、桄榔淀粉、绿豆淀粉及马蹄淀粉,它们的形态分别为扁平三角形、粘连多面体型、梨形、肾形及卵圆形,与价格较低廉的日常食用淀粉如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豌豆淀粉、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的形态及大小仍是有所区别,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能较直观地反映出差别.[结论]研究可为天然保健功能类食用淀粉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