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河南省小麦条锈病越夏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近年小麦条锈病在河南省发生为害新特点,为了弄清该病病菌是否能在本省越夏,为开展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于2004~2009年进行了本项研究工作。调查研究结果证明,小麦条锈病病菌能在本省豫北、豫西海拔1 100 m以上地区越夏。越夏后的条锈病病菌能侵染当地和豫西南地区的小麦秋苗,引起冬前发病和春季流行。自生麦苗是条锈病病菌越夏的主要寄主。  相似文献   

2.
苹果金纹细蛾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主要以幼虫潜食叶肉,1994年以来在豫西苹果园上升为主要害虫。1996~1998年3a两头大发生,1998年全市发生面积2.67万hm2,为害盛期一般果园虫斑叶率约30%,严重者达70%~80%,一片叶上有数十头幼虫为害,造成果树大量早期落叶,严重影响苹果树势和产量。1 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1.1 发生规律 金纹细蛾在灵宝市1a发生6代。其各代为害盛期分别为越冬代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一代5月中旬至5月底,二代6月中旬至6月下旬,三代7月中下旬至7月底,四代8月中下旬至9月上…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农田杂草群落及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农田发生杂草种类有87科306属580种;其中农田主要杂草158种,重要杂草16种,危害较重的杂草17种,区域性主要杂草23种,常见主要杂草102种;杂草群落因作物、海拔而变化;全省2级以上杂草危害面积154.2~209.9万hm2,占种植面积的40.4%~60.5%,产量损失率11.7%,年粮食损失1.45~2.55亿kg,受害程度小麦>玉米>烤烟>油菜>水稻。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德宏州小麦条锈菌越夏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条锈菌越夏菌源量直接影响着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流行。为了明确云南省德宏州是否是小麦条锈病菌的越夏菌源地,2010年和2011年在德宏州芒市江东乡海拔1 600、1 700、1 800、1 900m和2 000m处设置了小麦条锈病菌源观察圃,对观测圃中小麦品种和周围落粒自生麦苗上条锈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实时记录各观察点的温湿度。结果表明:(1)海拔2 000m的菌源观察圃能观测到小麦条锈菌越夏和越冬的情况,越冬菌源量和春季条锈病的发病情况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2)海拔1 900m及以上的地区最高日平均温度和旬平均温度均低于22℃,为小麦条锈菌的越夏区域;1 600~1 900m的区域内其最高日平均温度在22℃至25℃之间,最高旬平均温度均大于20℃小于23℃,符合小麦条锈菌越夏的理论温度要求;并且海拔1 900m及以上地区的菌源观察圃中可观察到小麦条锈菌越夏。以上结论证实了云南省德宏州芒市是小麦条锈菌的越夏菌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平凉市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趋势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平凉市25年(1984~2008年)的小麦条锈病病情和气象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影响本市小麦条锈病越夏菌量、秋苗发病、翌年春季流行趋势的主要因子,并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本市小麦条锈病越夏菌量、秋苗发病、翌年春季流行趋势预测模型.回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准确率达73.9%~82.6%.对准确预测小麦条锈病短、中、长期发生流行趋势,指导当地乃至全国冬麦区适期开展综合治理、及时控制其为害,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临夏州2005年小麦条锈病越夏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甘肃西南部,境内海拔1600~4300m,属高寒阴湿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及丰富的寄主条件,非常适宜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和越夏。2005年小麦条锈病在本州大流行,全州4郾01万hm2小麦全部发病。为了进一步明确本州小麦条锈病越夏状况,我们根据越夏区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生态环境,在全州设15个固定调查点,从5月中旬开始,每旬进行1次调查记载,并适时开展了全州病情普查。1越夏病情1郾1冬、春小麦发病情况2004~2005年度全州种植小麦4郾01万hm2,其中冬小麦1郾47万hm2。2005年5月24日在康乐县虎关、临夏市枹罕等地发现病…  相似文献   

7.
1998年荆门市有水稻18万hm2,其中早稻1.6万hm2,晚稻2万hm2、中稻14.1万hm2。早晚稻主要分布于沙洋、京山。1998年三化螟在我市中等偏重发生,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11998年我市三化螟发生特点1.1发生时间偏早7月初即见2代三化螟...  相似文献   

8.
甘肃平凉地处小麦条锈病病菌越夏、越冬的桥梁地带,是我国小麦条锈病菌的主要菌源地之一。越夏菌源量多寡,对该地乃至全国冬麦区秋季和来年春季发病程度影响很大。2004年在当地海拔1450m以上的条锈病越夏区自生麦苗上条锈病严重发生,发病范围之广和发病程度之重,在本市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9.
平凉市小麦条锈病监测预报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凉市地处小麦条锈病西北流行区系的关键地带,属泾河流域常发区和陇东高原偶发区,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小麦条锈病流行区系之间起桥梁作用,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病菌的主要越夏和越冬基地[1、2]。研究表明,小麦条锈病病菌在平凉地区海拔1400 m以上区域的晚熟冬、春麦和自生麦苗上越夏,在海拔1700 m 以下区域均可越冬,春季通过再侵染引起大范围流行。平凉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当地小麦生产,而且严重影响周边麦区乃至全国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小麦条锈病病菌夏季在关山和六盘山脉晚熟冬、春麦及自生麦苗上越夏,秋季首先侵染当地小麦秋苗而…  相似文献   

10.
枣阳市麦田杂草种群演变原因及防除张广照刘国清(湖北省枣阳市植保站441200)枣阳市地处鄂北岗地,小麦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6.5万hm2,其中水田小麦(指稻麦连作区小麦,下同)4.6万hm2,旱地小麦(指非稻麦连作区小麦,下同)1.9万h...  相似文献   

11.
小麦条锈病是陕西省小麦生产上的重大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异和主栽品种抗锈性的全面丧失,条锈病又成为陕西省小麦生产上的重大隐患。在过去的3a中,本省小麦产区干旱少雨,抑制了锈病的发生。2002年3~5月出现了阴雨潮湿天气,小麦条锈病大面积流行,陕南、关中地区中度偏重流行,部分地区大流行,是1991年以来发生最严重的一年。1发病特点2002年陕西省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呈现以下特点:①发病面积大,损失严重。全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62.15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46%,比2001年扩…  相似文献   

12.
沂水小麦赤霉病1998年暴发流行,发病面积379万亩,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68.8%,病穗率一般为45%~60%,个别地块达80%以上。受病小麦千粒重平均下降25.9%,损失严重。一、发生流行因素分析1.菌源充足:全市小麦种植面积551万亩,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兴化市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了解其发病特点及为害损失,笔者于1999~2000年对该病进行了初步研究。1发病概况多年来水稻叶枯病在兴化市为零星发生,1998年病田率仅10%左右。1999年该病发生较为普遍,病田率达60%左右,但病穴率较低,仅为1.3%(0~5.4%)。2000年全市种植水稻8万hm2,其中粳稻6.7万hm2,杂交稻1.3万hm2。当年,该病在粳稻田全面暴发,病田率达93.2%,病穴率平均5.4%(2%~23%),病株率0.82%(0.5%~2.1%),部分…  相似文献   

14.
麦茎蜂(CephuspygmaeusLinn.)是近年来在平遥县新发现的1种小麦害虫。1997年在卜宜乡落邑村首次发现,于1998年、1999年虫害发生面积逐渐扩大,目前分布在全县7个乡镇,发生面积约667hm2,虫株率一般为10%~20%,发生严重地块高达40%,减产率5%~10%,主要以旱地和一水地小麦发生为重。麦茎蜂在平遥县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小麦残茬的最下部越冬,开春后幼虫化蛹,在5月上中旬羽化。卵单产于较老的顶部节间麦茎内(小麦主茎落卵量高于分孽,大部分产卵于穗茎节基部1/5至1…  相似文献   

15.
监利县水稻常年种植面积13.3万hm2,其中早稻面积4.7万hm2,通过近5年示范推广,1998年早稻旱抛秧面积1.3万hm2。在示范推广过程中,我们对其病虫草害发生与综合防治工作作了一些探讨。1旱抛秧病虫草害发生特点1.1苗期易发生立枯病水育秧改为...  相似文献   

16.
陇南小麦条锈病越夏菌量对流行的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989~2000年陇南小麦条锈病越夏调查资料统计分析,明确了越夏菌量与越夏区7~8月降水量密切相关,越夏菌量与秋苗发病及来年流行程度相关显著.组建了以越夏菌量预报来年流行程度的长期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7.
1996年陇南地区小麦条锈病局部发生严重,整个麦区呈区域性流行,病害发生程度属中度偏重发生年,发病面积16.7hm以上。发生特点是突发性流行,流行期偏迟,4月上、中旬仅个别地块发病,6月上旬后,该地小麦条锈病普遍发生,部分重病田普遍率和严重度达到“双百”。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新的毒性小种上升,导致生产品种抗性丧失;气候条件有利于条锈病发生;1996年四川省小麦条锈病发生严重且早于陇南,为陇南麦区提供了大量菌源。  相似文献   

18.
2006年西北川西北小麦条锈病越夏概况和有关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2006年我国重要越夏区西北和川西北小麦条锈病菌越夏概况和特点,分析了条锈病越夏菌量低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对小麦条锈病菌源区精准勘界、验证和评价定西和临夏等地菌源作用和地位,探求条锈病菌越夏菌源量引起全国大部地区流行的作用底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建军 《植物医生》2001,14(4):24-25
玉屏县位于贵州东部 ,地处东经108°47′~109°9′,北纬27°7′~27°31′,属平坝、丘陵、山区兼有地形 ,一般海拔400m~600m ,最高950m ,最低315m ,常年种植水稻4000hm2 左右 ,稻纵卷叶螟历来是玉屏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多为大发生年份 ,且有日趋严重的趋势。据县植保站从1995至2000年对该虫进行系统调查 ,基本摸清其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 :该虫在玉屏县1年发生4至5代 ,第3代为主害代 ,一般年份发生面积在2800hm2 左右 ,损失稻谷200万kg,…  相似文献   

20.
鄂西北地处全国小麦主产带,其中襄樊市是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小麦条锈病入侵湖北省的咽喉之地,我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约25万hm2。从80年代初开始,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每次大流行年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70%~80%,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