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研究促进新型吸附材料的应用推广,选用30个土壤样品,进行质地及酸碱性分析;采用壤土、砂壤土及酸性壤土、碱性壤土对比分析土壤质地、酸碱度对重金属吸附材料对镉、镍元素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材料在砂壤土中对镉、镍元素吸附效果明显高于在壤土中对镉、镍元素吸附效果;酸性壤土中吸附材料对镉、镍元素吸附效果明显高于在碱性壤土中对镉、镍元素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重金属吸附材料最佳加入量在不同质地土壤中的吸附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不同用量重金属吸附材料在不同质地(酸性壤土、碱性壤土、砂壤土)不同镉镍污染土壤中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重金属吸附材料在酸性壤土、碱性壤土、砂壤土中对镉元素吸附的最佳加入量均为土壤质量的0.9%,镍元素吸附的最佳加入量均为土壤质量的1.2%;吸附材料对不同质地土壤中镉、镍的吸附效果不同,砂壤土明显高于壤土。  相似文献   

3.
为了阐明不同土壤质地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小麦百农矮抗58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在壤土、砂土、黏土3种不同质地土壤上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群体数量、株高、根长、分生根数、分蘖数、叶绿素含量、植株含水率等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在小麦苗期,壤土上群体数最高,砂土次之,黏土较低;株高黏土中最高、根长壤土中最长,两者均是砂土最低;植株含水率则是壤土和黏土近似,均略高于砂土。在越冬期,壤土上小麦的群体数最高,黏土最低;而株高是黏土和壤土较高,砂土次之;分生根数砂土多于黏土和壤土,植株含水率砂土和壤土近似,高于黏土。在起身期,3种土壤质地上群体数都达到最大值;对于株高和分蘖数来说,黏土高于砂土,砂土略高于壤土;分生根数壤土最高,多于砂土和黏土;叶绿素含量黏土最高,砂土最低;植株含水率为黏土大于壤土和砂土。在灌浆期,群体数为壤土略低于黏土,砂土最低;株高则是壤土和砂土相近,黏土最低;而根长和分生根数是黏土最高,砂土次之,壤土最低;分蘖数黏土远高于壤土和砂土;叶绿素含量和植株含水率都是壤土最高,黏土略高于砂土。在成熟期,群体数壤土和黏土接近,砂土最低。在产量方面,3种质地土壤上小麦理论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黏土壤土砂土,其中,壤土和砂土上小麦产量分别为黏土的87.85%、62.30%;具体分析其产量构成因素,小麦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为黏土最高,成穗数则为壤土最高,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4种不同质地的土壤和2种施肥水平下,研究了夏玉米生育后期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粘壤土和壤土、砂质壤土、壤质粘土上玉米的叶面积动态和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玉米生育后期各处理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质地土壤玉米Fv/Fm、ΦPSⅡ、qP表现为粘壤土>壤土>壤质粘土>砂质壤土,NPQ表现为砂质壤土>壤质粘土>壤土>粘壤土,蜡熟期各处理间的差异明显大于乳熟期。施肥使各种质地土壤玉米Fv/Fm、ΦPSⅡ和qP明显提高,NPQ降低,尤其在砂质壤土上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不同质地土壤对玉米根系生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采用池栽方式对轻壤土、中壤土和轻粘土上玉米根系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质地土壤对玉米根系的形态、分布、生长具有很大影响。玉米根系弯曲度、平均根径的大小均为轻粘土>中壤土>轻壤土,轻壤土中玉米根系上部有更多的支根但下部支根较少;拔节期,玉米根系的垂直和水平分布在轻壤土中范围最广,轻粘土中最小。大喇叭口期之后3种质地土壤玉米根系的分布范围无明显差异。轻壤土、中壤土、轻粘土随着土壤中物理性粘粒的增加,根量在上层土壤中所占的比例加大。轻壤土中玉米根系生长表现为"早发早衰",拔节期前,根系生长速率大于中壤土和轻粘土,吐丝期根量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衰老。轻粘土玉米的根系则呈现出"晚发晚衰",拔节期前根系生长缓慢,灌浆期根量才达到最大值,灌浆至成熟期根系衰老的速率远小于轻壤土和中壤土。中壤土中根系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平均生长速率和根量的最大值显著高于轻壤土和轻粘土。  相似文献   

6.
通过人工模拟重金属Cu、Cd、Pb污染土壤的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u、Cd、Pb在砂壤土、壤土和粘壤土3种不同质地土壤中垂直运移的规律。结果表明,重金属Cu2+、Cd2+、Pb2+在土壤中垂直分布的规律随土壤质地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大小为粘壤土>壤土>砂壤土,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运移能力大小为砂壤土>壤土>粘壤土。Cu2+、Cd2+、Pb2+主要积累层在土壤表层,尤其是0~10cm的土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Cu2+、Cd2+、Pb2+含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有效的土壤环境污染治理、修复技术,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3种浇灌方式(A: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状态;B:水灌透,但不溢出,待土壤干透时再灌水,依次循环;C:土表始终保持2cm左右水层,放置7d时间)及砂壤土、酸性壤土、碱性壤土中吸附材料吸附率的差异,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及土壤质地对重金属吸附材料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方式C中吸附材料的吸附效果高于灌水方式A、B;相同灌水方式中,吸附材料对镉元素的吸附效果表现为砂壤土酸性壤土碱性壤土;吸附材料对镍元素的吸附效果表现为砂壤土碱性壤土酸性壤土。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土质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选取不同土质地块,采用花后膜下滴灌技术,取样调查花生荚果干物质积累、荚果体积、产量构成要素及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不同质地土壤处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大小依次表现为壤土砂壤土粘土;砂壤土和壤土更加有利于荚果体积增长;壤土有利于荚果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形成;粘土有利于花生营养器官的生长,壤土则更加有利于其生殖生长。在起垄覆膜滴灌条件下,壤土对花生荚果发育和产量的形成更加适宜。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调整细化黑龙江省干旱等级划分范围,以郑丹958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不同土壤质地、不同干旱程度对玉米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干旱程度对玉米出苗率、出苗时间、株高和苗期作物表象影响显著,不同质地的土壤干旱等级也各不相同。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70%、粘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75%、砂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65%时,玉米出苗率、株高、叶面积等指标较高,适宜培育壮苗。当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60%~70%、粘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65%~75%、砂壤土土壤相对湿度在55%~65%时,玉米出苗率、株高、叶面积等指标均明显降低,生长受到抑制;壤土60%以下的土壤相对湿度、粘壤土65%以下的土壤相对湿度以及砂壤土55%以下的土壤相对湿度,不适宜玉米播种。  相似文献   

10.
一、棉区概况 荆州棉区位於长江中上游及汉水下游两岸的冲积土壤地带,海拔在50米左右,年平均温度16℃雨量1,2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约270天。土壤种类很多,根据群众分类,主要土类有土田(粘壤土到粉砂壤土)、油沙(细沙壤土到粉砂壤土)、灰砂(壤砂土到砂壤土)及含水砂(砂壤土到壤土,地下水位较高)等四种。棉区内旱地约占耕地面积的2/3以上。旱地夏作以棉花为主,部分种植粟谷、黄豆或其他作物,棉花集中地区如松滋,夏作绝大部分为棉花。旱地冬作主要是大、  相似文献   

11.
周村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周村区耕层土壤中铜、锌、铁、锰四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并分析了不同土壤亚类之间、不同土壤质地之间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周村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其中铜、锌处于2级水平,铁、锰处于1级水平(分级标准采用山东省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不同土壤亚类之间,铜、锌、铁、锰含量均为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不同土壤质地之间,微量元素含量均是重壤土最低,其中锌、铁、锰含量均为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铜含量则是中壤土轻壤土重壤土。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农业气象自动站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南省18个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土壤水分状况观测资料,分析了海南省农业气象自动站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分为黏土、黏壤土和砂土三大类,以黏土、黏壤土为主;凋萎系数的大小与土壤质地、测定作物品种有关,凋萎系数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细砂土、粉砂土、粉壤土、黏壤土、黏土。不同土壤质地间土壤容重差别不大,土壤容重随土壤深度加深而略有增加;黏土田间持水量最大,其次为黏壤土、砂黏土、粉砂土、粉壤土,田间持水量最少的是细砂土。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与棕壤土的比较分析,阐述了粘壤土栽培甜樱桃的优越性,并从幼苗栽植、幼树管理、产果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甜樱桃粘壤土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不同质地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参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常用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进行了比选,选取Van Genuchten模型的4个参数进行了拟合计算,得到重壤土、中壤土、轻壤土、紧砂土和粗砂等5种不同质地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分析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参数的变化规律:粗砂的水分特征曲线变化最陡直,紧砂土、轻壤土、中壤土和重壤土的水分特征曲线变化较平缓;曲线的形状系数n随着粒径变大、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减小而变大;重质粘性土壤α值较小,轻质土α值较大。  相似文献   

15.
土壤条件对澳洲青苹叶片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种植于多砾石黏壤土、黏壤土、沙土中的澳洲青苹为试材,通过对叶面积、叶厚、净光合速率、色素含量、根系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测定分析,了解其对不同土壤条件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种植于黏壤土和沙土中的澳洲青苹叶面积极显著高于种植于多砾石黏壤土中的,但叶片厚度以多砾石黏壤土最高;在3种土壤条件下,澳洲青苹的根系活力与色素含量相差较小;黏壤土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最低;沙土的叶片MDA含量最高;多砾石黏壤土条件下的澳洲青苹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较高。综合各项测试指标及对植株长势的观察认为,澳洲青苹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在3种土壤中均可正常生长,但以在多砾石黏壤土中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土壤质地对平邑甜茶幼苗连作障碍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平邑甜茶幼苗作为试材,研究不同土壤质地苹果园连作障碍发生程度及其差异机制,以便根据连作障碍可能发生的严重程度采用适宜的防治措施。【方法】取烟台莱州3种不同质地老果园土,在盆栽条件下设置连作砂壤土、连作壤土、连作黏壤土及各个质地土壤对应溴甲烷熏蒸处理,共6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盆栽幼苗的生物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根系保护性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技术检测老果园土壤中主要有害真菌的数量变化。因3种土壤条件不同,故分别以3种土壤溴甲烷处理与各自连作处理上述指标的差异来表示连作障碍发生的程度,差异越大,连作障碍程度越严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连作土壤中的酚酸类物质含量。【结果】与各自连作对照相比,黏壤土、砂壤土和壤土溴甲烷熏蒸处理植株干样质量分别提高了98.9%、87.9%和54.4%,说明黏壤土连作与溴甲烷处理差异最大,连作障碍程度最严重。与各自连作对照相比,黏壤土、砂壤土、壤土溴甲烷熏蒸处理植株的根系保护酶活性均显著提高,根呼吸速率显著增加,MDA含量明显降低。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是各自连作对照的2.63、1.80和1.53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是连作的3.02、2.01和1.62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是连作的3.25、2.61和2.11倍。黏壤土根系保护性酶差异最大,说明在连作黏壤土条件下,根系胁迫更严重。与各自连作对照相比,黏壤土、砂壤土、壤土溴甲烷熏蒸处理植株根呼吸速率分别提高了91.3%、69.4%和36.0%;MDA含量分别降低了51.3%、48.9%和33.1%。脲酶活性分别比连作降低了68.2%、64.2%和54.4%;磷酸酶活性分别比连作降低了25.6%、18.6%和8.18%。黏壤土、砂壤土和壤土溴甲烷熏蒸处理比各自连作对照真菌数量降低了85.8%、58.1%和72%,尖孢镰孢菌拷贝数比各自连作处理分别降低了87.5%、70.1%和66.3%,且连作黏壤土条件下尖孢镰孢菌拷贝数最多。连作条件下黏壤土的实测酚酸总量最高,为41.30 mg·kg -1。 【结论】3种不同土壤质地中,黏壤土酚酸类物质含量高、土壤中尖孢镰孢菌为主的有害真菌最多、根系胁迫最严重,最终表现为连作平邑甜茶幼苗与溴甲烷熏蒸处理的生物量差异最大,而壤土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1杨树育苗技术 1.1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厚度0.8m以上,地下水位1.5m以下,PH6.5~8.0的砂壤土、壤土和轻粘壤土。 1.2苗圃整地  相似文献   

18.
以毕纳一号为材料,研究贵州毕节市当地典型壤土、粘土、砂土3种不同质地土壤对烟叶色素形成、降解规律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壤土通透性好,前期利于物质积累,后期色素降解充分,叶片身份足,烘烤过程中质体色素降解充分;烤后中部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在壤土与砂土上较高,均比粘质土壤烟叶增加13.9%。壤土上部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最高,比粘质土壤增加2.5%,比砂质土壤烟叶增加9.8%。中部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在砂土与壤土上较高;上部烟叶含量在壤土上最高,比砂壤土烟叶高5.4%,比粘土烟叶高11.5%。  相似文献   

19.
以毕纳一号为材料,研究贵州毕节市当地典型壤土、粘土、砂土3种不同质地土壤对烟叶色素形成、降解规律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壤土通透性好,前期利于物质积累,后期色素降解充分,叶片身份足,烘烤过程中质体色素降解充分;烤后中部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在壤土与砂土上较高,均比粘质土壤烟叶增加13.9%。壤土上部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最高,比粘质土壤增加2.5%,比砂质土壤烟叶增加9.8%。中部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在砂土与壤土上较高;上部烟叶含量在壤土上最高,比砂壤土烟叶高5.4%,比粘土烟叶高11.5%。  相似文献   

20.
以黄淮海平原潮土区的砂壤土和黏壤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了干湿交替(干湿频率分别为0、2、6、12次)和外源氮(2种土壤中添加氮累计量均为220 mg N·100g~(-1)干土)下砂壤土和黏壤土的CO_2和N_2O释放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和外加氮源显著激发了砂壤土和黏壤土的CO_2和N_2O的释放速率:干燥期越长,外加N源对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激发效应越强;干燥期越短,外加N源对土壤N_2O释放速率的激发效应越强。两种土壤的CO_2和N_2O的释放速率对干湿交替的响应模式一致,砂壤土的碳氮矿化速率对干湿交替响应更为强烈,砂壤土的可溶性有机碳和无机氮(NO-3和NH+4)含量及温室气体排放速率均高于黏壤土。在外加氮源的条件下,干湿交替显著提高了砂壤土和黏壤土中可溶性有机碳和无机氮的含量,增大了实际生产中农田土壤无机氮淋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