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猕猴桃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较好的药用价值,是当今风靡世界的“超级水果”,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西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豫、鄂、陕三省结合部。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猕猴桃最佳适生区。适宜的气候条件,优越的生态环境,使西峡县成为全国猕猴桃资源最丰富的产区之一。野生资源15.4万亩,年产量500万千克,居全国县级之首,以分布集中、品质优良而驰名中外:已建成人工高标准基地8.5万亩.挂果面积3.5万亩.  相似文献   

2.
"世界猕猴桃在中国,中国猕猴桃在西峡.就品质而言,西峡猕猴桃称得上是世界级的."一位新西兰知名的猕猴桃专家在河南省西峡县考察后如是说. 伏牛山腹地的西峡县,总面积3453.9平方公里,境内资源丰富,景色秀丽,森林覆盖率76.8%,是河南资源大县和区域大县,处于亚热带向暖湿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是猕猴桃的最佳适生区.西峡县拥有人工猕猴桃种植基地10万亩,野生猕猴桃面积40万亩,规模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二,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西峡县猕猴桃被认证"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独特的风味和富含维生素C,备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西峡县位于豫西伏牛山南麓,处于我国南北气候的分水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宜野生猕猴桃生长,是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软枣猕猴桃的交叉分布区域。全县拥有野生猕猴桃品种38个,是我国不可多得的野生猕猴桃种  相似文献   

4.
<正>河南省西峡县由于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了猕猴桃生长的天然适生地,拥有野生猕猴桃资源面积40万亩,被业界称为"世界猕猴桃基因库",目前还建成猕猴桃人工基地12万亩,总产量7万吨,直接效益5亿元。早在2000年,西峡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猕猴桃之乡",2008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相似文献   

5.
正河南省西峡县位于豫西南伏牛山南麓,北纬33°05'~33°48'、东经111°01'~111°46'之间,境内山脉起伏,峰峦叠嶂,河谷纵横,地域辽阔,总面积3453.9km2。西峡县的气候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降水量880mm。西峡县的地理、气候条件特别适宜野生猕猴桃生长,目前全县拥有野生猕猴桃面积20万亩,猕猴桃年产量  相似文献   

6.
伏牛山腹地的河南省西峡县位于亚热带向暖湿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香菇之乡.据统计,该县不仅拥有人工猕猴桃种植基地10万亩,野生猕猴桃面积40万亩,规模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二,而且香菇年产量1.7万吨,占全国的1/10,是河南省唯一出口突破1亿美元的单项农产品.西峡猕猴桃、西峡香菇均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近年来,西峡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猕猴桃野生种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培育出了一大批猕猴桃贮藏、购销、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了果品的订单销售,增加了果农的收入,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河南哪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哪吒公司)正是该县猕猴桃产业集群的引领者之一.  相似文献   

7.
西峡县发展猕猴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西峡县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猕猴桃的独特功效、秦巴山区扶贫及中线水源区核心涵养区的政策支持、西峡县旅游产业的助力、科技研发及人才资源优势、配套服务优势等方面论述了发展猕猴桃产业集群的优势,以及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生态条件改善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西峡县认真履行国家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相关政策。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县为主导,以打造"全国猕猴桃产业强县"为目标,坚持"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三位一体。本文对猕猴桃产业生态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概述了西峡县猕猴桃市场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提出了猕猴桃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加速产业化进程,建立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对技术和知识推广等一系列推进西峡县猕猴桃生态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西峡县发展猕猴桃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就西峡县资源秉赋、生态环境、秦巴山区扶贫及中线水源区核心涵养区的政策支持等方面论述了发展猕猴桃产业集群的优势,以及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生态条件改善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西峡县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年平均气温15·2℃,降雨量1000mm左右,无霜期236天,日照时数2049小时,是猕猴桃最佳适生区之一。目前,人工栽培猕猴桃面积4240hm2,挂果面积2010hm2。主栽品种有华美2号、海沃德、秦美、米良、徐香、红阳等,是豫西南猕猴桃的主产区,被誉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猕猴桃之乡"。西峡  相似文献   

11.
<正> 素有“水果之王”、“Vc之冠”的猕猴桃,近年人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全国优质猕猴桃商品基地——西峡县栽培面积目前已达5000余亩。随着猕猴桃人工选育、大面积集约化  相似文献   

12.
于红梅 《河南农业》2013,(13):50-51
近30年来,西峡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猕猴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放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猕猴桃人工基地0.67万hm2,挂果面积达2.4万hm2,产量3600万kg,其中,畅销世界的海沃德品种种植面积达3.4万hm2,占全国海沃德基地总面积的40%,是全国猕猴桃生产的重大基地之一。同时,猕猴桃产业给西峡的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使广大农民朋友快速脱贫  相似文献   

13.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通过对西峡县猕猴桃主产区溃疡病的调查分析,分析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当地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柔软润泽入口甘,毛绒娇小挂枝间。常食健康心情爽,果中之王福寿延。"这是一首赞美猕猴桃的诗。猕猴桃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健康,古往今来,人们对其喜爱有加。金秋九月,瓜果飘香。记者来到河南省西峡县龙江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这里,理事长赵炎向记者介绍了合作社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将产业做大做强。提到猕猴桃,许多人都知道,陕西周至县是中国猕猴桃之乡,全国60%的猕猴桃鲜果产自周至。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嫩枝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猕猴桃嫩枝扦插育苗试验张文亮(西峡县林业技术推广站,西峡474500)张春兰(西峡县石界乡林业工作站)刘俊华(商丘县农业局猕猴桃扦插育苗,可保持其品种的优良特性及有目的按比例培养整齐划一的雌雄单株。但猕猴桃是难生根藤类果树。传统的搭荫棚扦插育苗既费工...  相似文献   

16.
海沃德猕猴桃的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沃德(Hayward)是新西兰育成的优良猕猴桃品种,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商品性能极佳,一直占据着猕猴桃鲜果销售的高端市场。1996年,我们从湖南省石门县引进该品种,经过12年的栽培观察,在河南省西峡县生长结果良好,果形美观,果实肉质细嫩,甜酸可口,果实品质优良,商品性能良好,其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现已替代“秦美”成为西峡县的主栽品种,栽培面积达到6万余亩,占西峡县猕猴桃栽培面积的70%,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海沃德猕猴桃在西峡的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省西峡县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年平均气温15.2℃,年降雨量1000mm左右,无霜期236天,平均日照时数2049小时,是猕猴桃最佳适生区之一,被誉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猕猴桃之乡"。截至目前,全县人工栽培基地0.73万公顷,优良品种率达90%,挂果面积0.31万公顷,盛果期0.13万公顷,盛果期平均产量达30 000kg/公顷,平均效益在15万元/公顷以上。西峡猕猴桃年产量4.8万吨,猕猴桃重点生产区年人均收入在0.5万元以上,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华猕猴桃原变种(Actinidia chinensis Plartch.var.chinensis,俗称光阳桃)和硬毛变种(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var.hispida,俗称毛杨桃)是我国特产;它在我国分布广、资源极为丰富,且有悠久的利用历史;它是一种很有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的新兴果树品种。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对中华猕猴桃的科研和生产发展很快,报导也日益增多;但对野生的中华猕猴桃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的研究还未见报导。本文介绍了通过对河南省西峡县(伏牛山南坡地区)野生的中华猕猴桃原变种和硬毛变种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的系统观测,初步揭示了中华猕猴桃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果实的生长发育前期、中期和后期)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西峡县位于豫西南南阳盆地西部边缘,全县总区域面积518万亩,森林覆盖率76.8%,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是猕猴桃最佳适生区和优势种植区。过去西峡县果农重视挂果期管理,轻视采果后果树管理.对果树生长和产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猕猴桃采果后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来年猕猴桃产量和品质.因此应加强采果后管理。  相似文献   

20.
豫西伏牛山南坡的西峡县是中华猕猴桃的故乡.近年来,因猕猴桃市场销售看好,山区群众广为栽植,猕猴桃由野生转变为人工栽培.对山地猕猴桃建园我们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