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综述了国外土壤环境基准的发展历程、研究体系及技术方法,结合中国土壤环境基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我国土壤环境基准发展"三步走"战略:1)建立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土壤环境基准制定理论与方法体系,引导相关人员有序开展基于我国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地利用方式、人群特征及本土化物种特征的基准...  相似文献   

2.
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重金属指标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但目前国家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已不适应当前土壤环境管理的需求,在指标体系上主要体现在重金属污染物项目过少,对一些新出现的污染问题无法有效监管。本研究通过深入调研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土壤环境标准,并将他们的重金属指标与我国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重金属指标进行系统比较分析,提出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重金属指标的修订建议。主要是要补充六价铬、有机汞等高毒害重金属价态和形态的标准;新增铍、锑、铊、钒等新型重金属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同时,结合石灰(岩)土高背景区土壤,探索建立基于有效性的土壤重金属浸提态标准体系;为实现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研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对于耕地的保护和环境标准的国际接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阐述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概念出发,对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与此同时,还对国际上污染土壤修复/清洁标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我国农业环保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污染土壤修复基准这一重大研究课题进行了展望和呼吁。  相似文献   

4.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的体系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通报》2014,(5):1042-104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壤污染问题逐渐显露。加强土壤环境管理,防控土壤污染是当前我国土壤环境管理的重要方向。土壤环境管理要求构建土壤环境分区分类的管理体系,这需要以开展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为基础。研究通过探讨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概念,分析了土壤功能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提出了一个三级的土壤环境功能区划体系。依据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功能及相关规划,划分出土壤生产功能区、土壤生态功能区和土壤承载功能区三个土壤功能区;在此基础上,依据土壤环境功能亚类并结合相关规划,将土壤功能区划分为八类土壤环境功能亚区;结合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土壤污染区分析结果,将土壤环境功能亚区进一步划分为二十个土壤环境管理区,以进行保护、一般监控、重点监控或整治。提出的土壤环境功能区划体系和方法可为开展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提供借鉴,从而为土壤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三致”效应,其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然而我国基于生态安全的土壤风险筛选值和管控标准仍未确立,致使当前土壤生态安全风险评估仍无据可依。通过系统调研国内外土壤中PAHs的生态毒性研究结果,针对16种优先控制PAHs,筛选获得248组毒性数据(Effect concentration10, EC10和No observed effect concentration, NOEC),并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推导出不同用地方式下各PAH的生态安全土壤环境基准。不同用地方式下各PAH的生态安全土壤环境基准分别为1.00~10.60 mg·kg-1(自然保护地和农用地)、1.03~25.44 mg·kg-1(公园用地)、1.12~51.00 mg·kg-1(住宅用地)、1.20~68.41 mg·kg-1(商服及工业用地)。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土壤生态安全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PAHs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6.
骆永明 《土壤学报》2008,45(5):846-851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提出开展土壤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质量演变和风险管理研究。认为将土壤环境划分为内部、界面和外部三部分,有助于认识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交换与循环规律及其相互影响。强调了开展土壤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地学交叉、综合研究的必要性,并从土壤颗粒表面-溶液、土壤-生物、土壤-植物、土壤-大气、土壤-水体等土壤环境子系统探讨了科学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促进不同尺度土壤环境的质量变化规律与修复调控研究。  相似文献   

7.
里伍铜矿开采已有30多年的历史,铜矿开采对周边的土壤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以里伍铜矿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参照土壤质量标准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基础的土壤污染分级标准,经过野外数据采集和室内数据分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铜矿区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矿区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及空间分异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里伍铜矿的开采对土壤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里伍铜矿的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较好,但是部分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较差。矿区土壤环境质量由较差到好依次为:堆浸矿泥土<堆浸土<铜矿排污口泥土<原生土壤<铜矿区下游江边土壤。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到接近较差区域土壤的修复和保护成为今后矿区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壬基酚(NP)是类环境激素物质,具有生物致毒性,在水体、污泥、沉积物中存在普遍,且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但国内对土壤中壬基酚的残留水平知之甚少。本文对国内外土壤等环境中壬基酚的残留现状及其来源进行总结,综述了土壤环境中残留壬基酚的吸附解吸、淋溶迁移、降解代谢等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工作提出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土壤环境壬基酚的污染调查及其评价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壤侵蚀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在土壤侵蚀及防治技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40年来,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蓬勃开展,南方地区在土壤侵蚀分类、土壤侵蚀制图、土壤侵蚀规律及侵蚀机理、新技术应用、防治技术研究诸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为控制当地水土流失和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做出了贡献。文章还对今后水土保持应该开展的研究课题,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胡钦红 《土壤》1991,23(4):193-197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土壤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热点,提出8个方面的问题,作为我国土壤环境化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界面温度是影响滑动摩擦副失效的重要因素。该文在考虑热源强度的非均匀性和表面膜影响的基础上对微凸体滑动接触时的界面瞬时温度进行了研究,并通过量纲分析给出了计算混合润滑状态下微凸体滑动接触界面瞬时温度的近似公式。针对滑动接触失效时普遍存在的塑性变形特征,以该公式为基础并综合考虑表面膜丧失对微凸体塑性变形的影响,对摩擦副失效的温度判据——Blok闪温理论、临界速度和临界PV值等判据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对于不同的微凸体几何特征、压力、速度组合,发生失效时的界面温度可低于或高于Blok闪温,并据此给出了Blok闪温理论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木坑溪集水区位于台东纵谷,为利吉层泥岩之代表地区,地质复杂,地层脆弱。该文依调查之地形、地质与土地利用现况等条件,参考相关学者对于潜在崩塌地评估之论述,进行访谈问卷之设计与调查统计,并作为研究之评估准则。研究结果得知,台东木坑溪集水区现有崩塌地之崩塌危险指数均属于危险等级,不宜随意开发利用。在进行问卷访谈时,区位因子并未被多数受访者所认同,然而现场调查结果却发现多数之崩塌其发生均与区位因子有相当之关联性,因此,该项目因子值得后续研究探讨。由于研究范围的限定,使得某些参数值并无太大差异,若将研究调查范围扩大,将会使得立地条件之影响更为显着。  相似文献   

13.
详细的土壤空间与属性的信息已成为环境模型和土地管理的基本参数,传统的以类别多边形和手工编制为基础的传统土壤制图效率低精度也较差。本文基于GIS、模糊逻辑和专家知识,建立了土壤一环境推理模型(SoLIM),通过基于土壤一环境关系模型的土壤相似度模型与对该模型进行赋值的推理技术来编制土壤图,从而克服了传统土壤制图中的简化。通过两个小区的研究表明,与传统土壤制图相比,通过SoLIM得出的土壤信息在空间详细度和属性精确度都有较大的提高,也能够大量减少调查的时问和经费,从而大大提高土壤调查的效率。SoLIM方法在我国推广十分必要且具有一定的条件,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归纳列举了目前国内外人对纤维成熟度检测研究的现状,说明图像技术在该领域的重要性,也预测该技术在进一步研究中的方向是合理算法的设计,展示图像技术在该领域应用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生物质能的快速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性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也日益引起高度重视。该文概述了国际上主要的生物质能可持续政策和标准,着重对其准则和指标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就温室气体排放这一核心指标及不确定性加以分析。阐述了生物质能可持续准则和指标对生物质能产业政策的支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中国应在《可再生能源法》和《生物质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可持续性要求,生物质能产业政策应与可持续性要求挂钩,可持续准则和指标的选取应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明确(greenhouse gas,GHG)排放核算方法学,并对最低排放要求的设置进行充分论证,同时,优先在航空生物燃料等领域构建生物质能可持续标准。  相似文献   

16.
It is well known that most developed Podzols or Spodosols occur on coarse- textured materials with a low content of weatherable minerals (Duchaufour 1977; McKeague et al 1983). In the Podzols derived from such parent material*. the th and/or Bhs horizons show definite evidence of illuviation characterized by continuous cementation, presence of cracked coatings on sand grains, and/or distinct dark pellets, These features were, therefore, adopted as the morphological criteria for spodic horizons in the Soil Taxonomy (Soil Survey Stalt 1975). The problem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such criteria can be applied to Podzolic soils derived from volcanic ash which consists of fine, weatherable minerals.  相似文献   

17.
土壤环境质量铅镉基准值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分别用生物环境效应试验和土壤生态地球化学方法研究铅镉基准值的特点和进展。探讨了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地球化学以及生态毒理学研究者对铅镉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值的研究思路。比较了国内外在确定铅镉基准值时存在的差异。列举了针对不同口的制订铅镉基准值的研究现状。为完善现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中水土保持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指标是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介绍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概况,水土保持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国际和中国水土保持指标的研究现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和水土保持指标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调水工程移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跨流域调水已成为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手段。制定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对水源区生态移民进行适当、合理的补偿,是实现持续、高效调水工程的保证,也是我国学术界和政府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的补偿标准未能充分、客观地考虑移民的生态损失,因而不能提供合理、全面的补偿额度。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丹江口市为例,整体考虑移民对生态环境的贡献,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核算的基础上,计算移民的生态补偿额度。根据研究结果,建议生态移民的人均生态补偿额度为1 148元/a。本案例有助于推进生态移民补偿机制的研究,为研究区及其他贫困地区的生态移民补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