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为进一步优化我区水稻品种结构,提高稻米品质,满足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要,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我区大面积推广种植“86优8号”优质杂交粳稻,两年平均产量为9150kg/hm^2。其中直播稻高达9825kg/hm^2。米质达国家优质米标准,可作绿色食品和无公害优质稻米种植品种,每亩比常规稻增收500~800元。  相似文献   

2.
杂交晚粳稻强化栽培配套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季晚粳稻是浙江省嘉兴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嘉兴市成功选育和推广了杂交晚粳稻“嘉乐优2号”,单产水平有所提高,一般产量约在8250kg/hm^2,高的可达9000kg/hm^2。要使水稻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只有在栽培技术上创新,才能发挥高产品种的增产潜力。为使水稻持续高产,笔者于2004年起开展了杂交晚粳稻“嘉乐优2号”强化栽培试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3.
"泗优418"是徐淮地区农科所与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合作,以"泗稻8号"与"C418"配组,于1995年育成的迟熟中粳杂交组合.我市1999年进行品试,产量名列前茅.为探索杂交粳稻"泗优418"的利用价值,今年我市在八圩、东兴、新桥等镇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面积200亩,实收亩产577.13kg.  相似文献   

4.
两优航2号是湖南省2006年审定通过的两系杂交迟熟中籼新组合(湘审稻2006043)2003—2004年在福建的邵武、连江等地作中稻试种,平均产量为7125-9000kg/hm^2;2004-2005年参加湖南省中稻区试平均产量为8427kg/hm^2和8296.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4.2%和3.06%.  相似文献   

5.
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2004年5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青田县于2004年3月引入试种,在章旦、山口、仁庄、鹤城、黄蝉等乡镇示范试种,总面积33.4hm^2,最高产量733kg/667m^2,平均产量633.9kg/667m^2,比临近田(508.7kg/667m^2)增产125.2kg/667m^2,增幅24.61%。  相似文献   

6.
9优418杂交中粳稻2005年首次在江苏省兴化市作为超高产品种试验示范,实收单产11037kg/hm2,最高单产11895kg/hm2。9优418超高产栽培的技术途径是稳定穗数、主攻大穗、扩库强源、抗逆防倒;具体措施为合理确定播期、精量稀播、扩行减苗、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精确肥水运筹壮秆抗倒和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7.
特优627是宁德市农科所用不育系龙特浦A与亚恢627杂交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中晚稻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开始在安徽、广西及福建等地大面积示范试种,其中,安徽六安作中稻试种2.13hm^2,平均产量达9.79t/hm^2;广西藤县作晚稻试种0.7hm^2,平均产量达9.12t/h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8.01%;在泰宁中稻制种15hm^2,平均产量达3.37t/hm^2,最高达3.98t/hm^2;[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秀优5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杂交粳稻组合,虽株高但耐肥抗倒,适合免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秀优5号免耕直播氮肥(195kg/hm^2)苗肥:蘖肥:秆肥:穗肥以3:3:2:2为宜,产量达9.210t/hm^2。  相似文献   

9.
9优418杂交中粳稻2005年首次在江苏省兴化市作为超高产品种试验示范,实收单产11037kg/hm2,最高单产11895kg/hm2.9优418超高产栽培的技术途径是稳定穗数、主攻大穗、扩库强源、抗逆防倒;具体措施为合理确定播期、精量稀播、扩行减苗、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精确肥水运筹壮秆抗倒和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0.
云南滇型杂交粳稻育种取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属传统高原粳稻生产区,粳稻种植面积达50多hm^2,优质高产杂交粳稻的推广应用,一直是水稻育种家梦寐以求的目标。自1965年李铮友教授在云南省保山地区“台北8号”田中发现天然不育株,育成我国第一个粳稻不育系(红帽缨不育系)以来,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滇型杂交粳稻育种日益发展,先后培育出了独具特色的高原优质高产杂交粳稻组合,屡创高产佳绩,1994年“榆杂29”最高单季产量达16628.25kg/hm^2,2000年“滇杂32”达15441.15kg/hm^2.金秋时节,云岭大地再传捷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2003—2005年三明市在海拔300—500m耕作区,示范推广稻(烟草)-稻-莴苣、辣椒-稻-莴苣、早稻-再生稻-莴苣、菜(西瓜)-稻-莴苣等一年3熟多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3年共示范推广1万hm^2以上,其中示范片1000hm^2,一般田块早稻产量400kg/667m^2、晚稻产量500kg/667m^2,全年稻谷产量90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延晒八号”由吉林省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烟草所以农家品种“大琥珀香”为母本、“盂山草”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为65d左右,需≥10℃积温2200℃,属早熟品种.平均产量、产值分别为1825.9kg/hm^2和15083.3元/hm^2,具有稳产、品质优良、耐肥、易调制等特点,适宜东北种烟区推广应用,种植密度为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泗优418"是徐淮地区农科所与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合作,以"泗稻8号"与"C418"配组,于1995年育成的迟熟中粳杂交组合.我市1999年进行品比试验,产量名列前茅,2000年扩大试种,种植面积200亩,实收亩产达580kg,为探索"泗优418"高产栽培技术,2000年在我市新桥镇太丰村胡福成责任田内,进行了不同氮肥运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天津农业科学》2015,(7):118-121
为中早粳晚熟稻区改良杂交粳稻稻米品质,提高粳稻单位面积产量,采用杂种优势利用方法,在育成优良BT型三系不育系金粳13A和恢复系津恢2号的基础上,组配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粳稻品种金粳优132,经国家北方稻区中早粳晚熟组2008—2009年区域试验,金粳优132号平均单产9.81 t·hm-2,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2.94%;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97t·hm-2,比对照增产13.7%。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辽宁省南部、北京市、天津市稻区种植。金粳优132是我国北方稻区首个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1级标准的国审杂交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15.
优质春小麦旱地新品种"坝农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质春小麦旱地新品种“坝农一号”以抗旱性强的“东升十号”为母本。加拿大优质品种“克利巴特拉”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选择法,经多次单株选择而育成。其特点一是品质优:蛋白质含量高迭16.69%,赖氨酸含量0.38%,湿面筋含量38.8%,沉降值45.3ml.形成时间4.0min,稳定时间3.0min,面包体积775m^3,评分82.7分,各项指标达到了国家优质麦标准;二是丰产性状好,穗大粒多:谊品种每穗粒数29.9粒.比对照康选九号高4.5粒,穗粒重1.03g,比对照高0.15g,千粒重33.4g,比对照高4.4g;三是抗旱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好、丰产稳产性强、产量潜力大,平均产量2167.5.2814.0kg/hm^2,最高产量可迭3402.0kg/hm^2;四是抗痛:高抗黄矮病病毒优势株系GAV,抗麦秆蝇.抗叶锈病和白粉病。  相似文献   

16.
“中浙优一号”(中浙A/航570)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列入单季杂交稻区重点示范组合,2004年通过省品审会审定,是农业部推荐的17个符合超级稻标准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我县于2004年引进该品种,2005年在竹口镇竹上村淤边田块(海拔350m)开展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示范,面积14.7hm^2,取得较好的栽培效果。2006年在全镇推广该技术66.7多hm^2。现将“中浙优一号”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97年度江苏省杂交中粳稻区试结果表明:(1)参试的杂交中粳稻,其杂种优势主要体现在穗、粒等穗型指标上,而穗数等群体指标和结实率明显低于武育粳3号;(2)各产量因素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不一,其平均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每穗总粒数>千粒重;(3)综合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泗优418不仅产量高,而且稳产性好。  相似文献   

18.
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小麦主推品种 国审周麦23号——属弱春性中熟品种,大穗、超高产、优质、早熟、幼苗长势强。抗寒能力强,分蘖力强,株形半紧凑,较抗倒,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在国家和省区试中,3年获6个第1,国家区试最高产量11151.0kg/hm^2(亩产743.4kg/hm^2)。  相似文献   

19.
探析不同播种期对杂交籼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杂交籼稻“昌优70”、“赣亚1号”及“协优9308”(对照)在杭州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播种期处理间产量、千粒重、株高、穗长四个性状差异迭极显著水平(P〈0.01);“昌优70”于4月20日播种和赣亚1号5月2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分别达8730.0kg/hm^2和8382.5kg/hm^2。  相似文献   

20.
桂薯96-8是以桂薯青头不论春为母本、多个品种为父本计划集团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1999~2000年参加第六周期广西甘薯新品种区试,鲜薯平均产量26816kg/hm^2,烘干率28.32%,干薯产量7594kg/hm^2。2002年参加国家南方区甘薯优质种区试,鲜薯平均产量32385kg/hm^2。2001~2003年在广西各地进行多点示范,平均产量27105kg/hm^2。该品种抗病毒病,高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Ⅱ群菌株,耐早性强,结薯性好,大薯率高,品质优,食味好,适于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