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迅速普及、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网络舆论的热度也逐渐上升,其发挥出的强大力量已然改变了我国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纵观近几年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可以看出社会事件是网络舆情热点产生的导火索,公民意识觉醒是网络舆情热点形成的催化剂,利益表达机制缺位为网络舆情热点的扩散提供了空间;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舆情的产生创造了平台,网络的繁荣为网络舆情提供了规模相当的舆论主体,网络媒体的传播促使个案演变为网络舆论客体;在舆论的传播过程中,社会公共心理是网络舆情扩散的共识要件,作为网络舆论热点制造者、舆论释疑与扩散、舆论引导或干扰的意见领袖又进一步推动了网络舆情的扩散。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热点,分析研究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3年,在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制假售假及违法违规加工方面的舆情占据了质量安全问题事件类舆情数量的首位,其次是使用违禁农兽渔药及其残留问题,耕地重金属污染及产地环境安全、动植物疫病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也是网民关注的热点: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发生的地区差异仍十分明显,中东部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事件舆情有减少的趋势,问题舆情逐步向西部扩散:新兴网络媒体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传播作用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把握网络媒体和网民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相关话题的关注情况和舆情传播特点,对2015年国内重要新闻网站、主流商业门户网站、农业行业网站等媒体以及论坛、博客、微博等社交平台和自媒体进行了监测。全年舆情总量较上年明显增加,热度升温;年内舆情走势起伏明显,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总体吻合;政府网站首发信息的关注度提升,媒体的二次传播产生积极效果;主流媒体具有重要舆论影响力,自媒体中相关话题讨论更趋专业化。2015年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工作中的“绿色增产”成舆论关注新看点,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被持续聚焦,粮食产销困局成下半年常热话题,“马铃薯主粮化”受到网民热议。  相似文献   

4.
在群体性事件爆发后网络上会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言论,网民通过简短的句子反映了对某个事件的态度,常常带着浓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和强烈的主观色彩,通过挖掘和分析包含网民情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信息,可以了解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从而进行有效的掌握和引导。本文在已有基础情感词典的基础上,构建针对群体性事件的网络用语情感词典、网络表情符号情感词典、否定词词典、领域词典,使用libsvm对微博评论文本分类、计算情感倾向,并对构建词典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针对情绪因素影响下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及政府的应对策略,构建网民、网络媒体和政府的三方博弈模型并仿真分析其演化趋势。[方法/过程]引入等级期望效用理论(RDEU),建立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情绪因素对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以及三方在不同情绪状态影响下的舆情发展趋势,并分析情绪状态对主体决策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情绪会影响主体的行为决策,主体不同的情绪类型和情绪强度会导致网络舆情不同的演化趋势。三方无情绪,或网民和网络媒体持乐观情绪、政府持悲观情绪的状态,更有利于网络舆情向理性演化的方向发展。另外,相较于网民和网络媒体,政府的情绪状态对于舆情演化博弈结果的影响更大;当政府处于悲观情绪时,政府会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监管治理网络舆情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针对微博、论坛等社会网络媒体产生的大量涉农信息,以及舆论监测所带来的挑战,提出建立云环境下农业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重点描述了舆情监测的模型,包括舆情信息采集、舆情分析和舆情服务三个方面。该系统能够对大规模数据采集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实现对舆情敏感话题识别、热点话题发现与追踪,并且分析结果可视化展示。为农业相关部门和决策者及时发现热点信息、敏感信息、舆情趋势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在农业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微博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的整体流程,描述了数据抓取、分词系统、热点提取方法,针对新浪陕西气象微博,采用情感分析法对实验所提取热点信息的评论进行分析,得到网民对相关气象服务的观点、看法,识别出其情感倾向,进而为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式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舆情分析从近年来成为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热点,而伴随社交网络迅速发展,网民参与评论的渠道异彩纷呈,对网络用户进行网络言论监测需求迫切。舆情分析的基础是情感分析技术。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对情感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情感分析算法对关注点进行情感倾向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201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研判的总体情况,研究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特征规律。监测结果表明,2014年,制假售假及违法违规加工、使用违禁农兽渔药及农兽渔药残留、农产品加工过程中非法添加问题,以及重金属超标及产地环境污染问题是网民关注的重点;互联网已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的主渠道;春季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高发阶段;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地区是问题事件舆情多发地区;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舆情多发的行业;生产和初加工环节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最容易发生问题事件舆情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农业信息处理和分析技术,开发了农业网站舆情热点发现系统,实现农业相关类网站的网络舆情分析,发现农业类相关网站的网络舆情热点,通过网络信息的自动获取、分类存取以及热点发现,实现对农业网站舆情信息的热点监测和热点发现功能,为农业科研人员和管理者提供个性化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分析舆情信息服务的概念入手,探讨了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舆情信息服务的形式和特点,并提出了高校开展基于舆情信息的学科化信息服务的构想,从舆情信息服务的基础、重点和关键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达到了5.13亿,网民在网上热议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国内外重要事件,舆论导向直接影响着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如何加强互联网建设,进一步利用好网络舆情信息,已经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如何做好农业网络舆情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3.
准确把握舆情信息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网络舆情的基本信息源,并采用网络引擎搜索和人工浏览监控等方法首次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源进行了实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源主要包括有网站、微博、论坛和网络访谈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和以报纸、广播、电视和期刊组成的传统媒体,其中网站、微博和报纸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主要信息源。  相似文献   

14.
围绕农产品安全舆情监管要求,研发面向农产品安全监测的互联网舆情分析系统。利用网络爬虫对互联网农产品安全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利用中文分词技术处理,设计适合农产品安全的聚类和分类算法进行分析,完成了农产品安全舆情分析的实时采集、智能处理和分析、热点话题发现、舆情分类、可视化展示和个性化定制功能。该系统实现了农产品安全舆情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和服务,系统的使用增强了农产品安全舆情监管力度,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舆情、网络舆情及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的剖析,并把混沌理论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的理论依据,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混沌特征及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进行分析,对建立协调、交流、发布和通报、信息汇集和反馈、网络舆情管理保障、舆情危机预警和处理等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出台对于农村网络文化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网络舆论错综复杂,舆情风险复杂性增强,随着我国农村网民群体的快速增长,探索当前农村网络文化传播的策略,通过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提升农民网络媒介素养、做好突发事件网络引导以及网络舆论监督,有利于构建权威有序的网络舆论环境,适应网络舆情的发展变化,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从海量微博舆情用户评论文本中快速挖掘用户关注内容,能够帮助舆情管控主体更高效得对微博舆情演进和发展态势进行管理。[方法/过程]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基于主题图谱理论和文本挖掘方法构建微博舆情用户评论主题图谱,使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应用不同文本相似度算法、网络优化算法和文本聚类算法构建二维主题图谱并分析图谱的结构特征。[结果/结论]构建的微博舆情主题图谱能够帮助舆情管理者快速准确识别用户关注内容,同时对社交媒体上用户发布文本管理,预测舆情演化趋势,防止不良舆情滋生和扩散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科学监管及引导网络舆情正确走向,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事件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掌握消费者对网络舆情的响应情况。以“3·15化妆土鸡蛋”事件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该事件引起了各媒体及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在网络上呈现出多个不同观点,引发舆情关注。对消费者的调研分析发现,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家庭每日食用鸡蛋量等基本特征与消费者传播、转发、关注舆情信息等行为因素呈显著正相关。58.89%的消费者通过新媒体“三微一端”关注和传播舆情,新媒体已成为舆情传播、发酵的主要场所。事件标题、发布事件的媒体权威性、是否当季农产品等是引发消费者对舆情信息关注的重要因素。“3·15化妆土鸡蛋”舆情事件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舆情信息工作是畅通社情民意提高执政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掌握社会动态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国家图书馆作为主要的信息服务机构,依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开展舆情信息服务工作。所制作的舆情信息服务产品客观反应社会大众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为进一步分析舆情动态、形成政策依据、提供信息预警搭建了桥梁,成为用户掌握政务舆情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有关概念,初步归纳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的主要范围、信息源及获取途径.分析了舆情信息的属性及主要内容.提出了舆情信息监测分析工作机构构建设想及舆情监测分析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