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数字化全球进程推进了数字地球概念的诞生,数字农业作为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明确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从而合理规划中国农业发展,避免资源浪费。数字农业的实施将使农业生产精细化、远程化、虚拟化、自动化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实现中国农业生产质的飞跃。数字农业是精细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以高投入产出比为目的,实现由传统的粗放型农业向精细型农业发展转型。在对比分析国内外数字农业研究和发展的基础上,简析了当前中国数字农业发展初期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数字农业发展框架和具体应用示例,提出了当前和下一阶段中国数字农业重点发展的领域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叙述分析数字农业和精细农业的概念,以及数字农业的基本构架和精细农业系统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农业与精细农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3.
"数字地球"与"数字农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数字地球”就是信息化的地球,它包括全部地球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过程在内。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整体性地解决地球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农业”是实施“数字地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别论述了“数字地球”、“数字农业”的源起、概念、内涵、特点及中国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数字林业的构建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地球建设是以实现全球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调信息的数字化表示以及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根据数字地球的基本思想,分析了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中国数字林业建设的基本模型与体系结构以及建设的内容与阶段目标,图3表16。  相似文献   

5.
"数字农业"及其中国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字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数字农业”的基本内涵,总结了国际、国内“数字农业”的发展状况,对构成“数字农业”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模拟、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数字农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精细农业作为现代信息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或组成部分,又称信息农业或数字农业。它是一种农业新战略,也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管理概念,是信息和人工智能高新技术在农业运用的产物,代表着地球逐业发展的新趋势。但迄今国际上关于精细农业的研究和应用实践,主要还是集中于以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为基础的面向大田作物的精细化生产管理,即狭义上的精细农业——精细农作或精细种植。  相似文献   

7.
中国数字林业的构建与展望   总被引:38,自引:7,他引:38  
数字地球建设是以实现全球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强调信息的数字化表示以及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根据数字地球的基本思想 ,分析了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与存在问题 ,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中国数字林业建设的基本模型与体系结构以及建设的内容与阶段目标。图 3表 1 6  相似文献   

8.
数字农业,又叫信息农业或智能农业、精细农业和虚拟空间农业,是指运用数字地球技术,包括多种分辨率的遥感技术(1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遥测技术(气温、土壤温度等遥测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等信息技术;农田信息快速采集技术;农田耕作、土地管理、农药利用、污染控制等适用高新技术和农业工程装备及其产业化技术;以及其他直接与农业生产活动与生产管理相结合的高新技术系统。也即把数字地球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综合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系统。 一、云南数字农业的发展状…  相似文献   

9.
数字农业与高等农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数字农业的概念、特点和发展数字农业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在数字农业工程的建设中,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高等农业教育应该明确农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优势,为数字农业的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10.
走进“数字地球”,构筑“数字农业科学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和数字地球科学体系 ,分析了数字中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探讨了数字农业科学工程的目的、主要内容、关键技术和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11.
精准农业技术是科技含量最高、集成综合性最强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实时采集、处理空间差异。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为主的地理信息技术是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技术。本文在分析了丘陵山地精准农业五大技术环节构建丘陵山地精准农业技术体系、农田信息获取、农田信息管理和分析、决策分析、决策的田间实施基础上,对丘陵山地精准农业技术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地理信息技术在丘陵山地精准农业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持,但当前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和不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给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该文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一些迫切问题,并从健全制度,加强法律秩序等方面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中国目前农业信息资源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构建中文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专业农 业搜索引擎的必要性;介绍了农业专业搜索引擎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描述了“中国农娃中文农业搜索 引擎”的整体架构,重点论述了实现中文农业搜索引擎的农业网站捕获、网页抓取机器人(Spider)、网 页自动分类(文本聚类)、网页索引和检索等关键技术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农艺专业是农业高职院校的传统专业,为了使农艺专业不断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我院农艺专业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树立"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特色、教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从而使我院农艺专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精准农业及其支撑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介绍精准农业(PA)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详细诠释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专家系统(ES)、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模型模拟系统(SS)和变量投入技术(VRT)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和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6.
面向农业的WebGIS技术是当前"数字农业"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农业领域的重要性,介绍了WebGIS系统的应用以及在农业方面的发展现状.重点综述了目前主流的WebGIS系统的特性以及如何选择GIS产品.  相似文献   

17.
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在供给农产品外,还具有社会、文化、生态等功能.农业的多功能性是农业及其发展的客观属性,它最终来源于土地的多效用性,并由土地资源边际效用所决定的土地价值来衡量.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和强化农业的战略地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不断提出的新需求.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在发展多功能农业的时候,要深刻理解农业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坚持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现实国情出发,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不断巩固、强化和完善农业的经济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努力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台湾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自20世纪70年代末诞生以来,成功推动了台湾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大提高了农业效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目前,中国大陆也处在相似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相似的农业发展问题。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当前大陆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成为我们本次研究的主题。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科学分析了台湾休闲农业的典型模式,优秀的管理理念以及大陆相似产业面临的发展困境。根据大陆农业发展的国情,我们认识到:休闲农业是一种理想的农业转型模式。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强调农业资源的特色。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科学推广休闲农业,必将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三农”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职院校具有服务地方"三农"的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和地域优势,而要实现农职院校服务"三农"与自身发展双赢,选取何种服务模式至关重要。文章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三农"的模式为例,探讨了服务"三农"的模式,提出了进一步服务"三农"的方法措施,以期为农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三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农业信息系统的涵义,介绍了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技术体系,提出了我国农业信息系统应从制定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农业基础信息平台及应用业务平台、实时开发与研制农业专家模型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着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