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倍体吊圌桑品种桑11号江油区试鉴定成绩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圌桑11号是从国桑21号四倍体植株中选出的强势单株,经株系比较,多年定向培育而成的人工同源四倍体品种.2009-2012年在江油的区试成绩,圌桑11号与二倍体对照种湖桑32号相比,全年667m2桑平均产叶量增产26.54%,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提高3.63%,l00kg桑产茧量提高3.39%,抗黑枯性细菌病、抗旱性较强;并表现发芽率高,长势旺盛,叶片肥大,採摘省工,秋叶硬化迟等综合农艺性状.该品种于2013年5月5日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公室专家组的田间技术鉴定,适于本省或相似生态条件蚕区的平坝或丘陵缓坡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引进由二倍体品种国桑21号(2n=2x=28)嫁接苗诱导的四倍体植株若干枝段,经单芽嫁接进行株系比较,其中看到编号为国桑21号4x-1的株系枝长叶大,再经系统选择育成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圌桑11号(2n=4x=56)。经品试园多年栽培和养蚕鉴定表明,该品种发芽率高,生长旺盛,与二倍体对照种荷叶白相比,单位桑园面积产叶量增产26.7%,桑叶养蚕的万蚕产茧量提高3.8%,万蚕茧层量提高4.5%,100kg桑产茧量提高5.5%;抗逆性强,叶片肥大,采叶省工,实属综合性状优良,高产性能稳定的人工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  相似文献   

3.
利用RAPD方法对四川省的7个特色桑树品种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圌桑10号、盘桑2号与浙江裂叶火桑、四川鬼桑、剑持亲缘关系近;圌桑6号、圌桑12号、圌桑11号、圌桑14号与斯里兰卡桑、保康蒙桑、广西鸡桑亲缘关系近;圌桑2号与广东荆桑亲缘关系近。RAPD资料能将种以下的品种细分。但RAPD聚类图将广东荆桑、圌桑2号首先分出,将钦州长果、重庆构树、云南长穗、荥经川桑、金佛山华聚在第一大类,结果难以解释,与中国植物志桑属的分类相矛盾。建议在分析桑属的系统学时,先用ITS资料进行初步分类,确定亲缘关系大致框架,再用RAPD资料对种下不同品种进行细分。  相似文献   

4.
圌桑6号是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选育研究的人工四倍体新桑品种,于2009-2012年在汉源县进行农村区域性鉴定,通过2年4期对该品种的各项指标进行试验调查,其区试鉴定成绩表现为:全年平均667m2桑产叶量为2209.41kg,比对照种湖桑32号提高32.03%,万头蚕产茧量为20.40 kg、万头蚕茧层量为4.64kg、50 kg桑产茧量4.21 kg,分别比对照种湖桑32号提高2.15%、8.66%和10.78%,达到高产优质的育种目标;并表现出发条数多,枝叶生长旺盛,耐剪伐,秋叶硬化迟,抗旱性较强,抗黑枯性细菌病等优良性状。可作为早生优质高产桑品种在当地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盘桑2号、圌桑2号、圌桑10号、圌桑14号、圌桑6号、圌桑11号、圌桑12号等7个特殊桑树品种资源的ITS序列,长度均为576bp,A+T%=40.45[233],C+G%=59.55[343],其中114 a,176 c,167 g,119 t,无变异位点。最大简略法(MaximumParsimonyMethod,MP)分析亲缘关系,均分在一个分支,亲缘关系差异不大。用分子方法分析桑树品种的亲缘关系时,可先用ITS分析品种的大致的亲缘关系范围,再用RAPD、AFLP、SSR、ISSR等方法进行细分。  相似文献   

6.
以优质,高产,适应性强和大叶易採为育种目标,将塘10×伦109 F1杂交桑诱导为四倍体J—402,此为母本,与二倍体地方种四川花桑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择,优选育成三倍体桑品种圌桑13号。经实验园和田间品比试验,该品种与二倍体对照种湖32号相比,全年平均产叶量增产41.55%,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提高6.84%,100kg桑产茧量提高8.35%;抗旱性强,抗黒枯细菌病;并表现发芽率高,枝叶生长旺盛,叶质优,叶片肥大,秋叶硬化迟,採叶效率高等优良的三倍体桑特性。  相似文献   

7.
人工高产四倍体桑品种圌桑6号育成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二倍体塘10×伦109的杂种实生苗为材料,用秋水仙碱溶液诱导其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经无性固定育成人工四倍体桑品种"圌桑6号"(2n=4x=56)。该品种通过多年栽培和5龄蚕试养表明,每667?桑园产叶1330kg,万蚕茧层量4.068kg,100kg桑产茧9.37kg,667m2桑园产茧106kg,分别比对照种荷叶白提高22.0%、8.4%、10.1%和34.2%。  相似文献   

8.
以优质,高产,适应性强和大叶易探为育种目标,将塘10×伦109 F1杂交桑诱导为四倍体J-402,此为母本,与二倍体地方种四川花桑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择,优选育成三倍体桑品种圌桑13号.经实验园和田间品比试验,该品种与二倍体对照种湖32号相比,全年平均产叶量增产41.55%,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提高6.84%,100kg桑产茧量提高8.35%;抗旱性强,抗黑枯细菌病;并表现发芽率高,枝叶生长旺盛,叶质优,叶片肥大,秋叶硬化迟,探叶效率高等优良的三倍体桑特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人工诱导创造的桑树多倍体品系为亲本材料,选育适合四川蚕区栽植的优质、高产和抗逆性强的桑树品种。从引进的化学诱导桑树四倍体材料国桑21号的植株中,选择出目标性状优良的株系,再经过株系选育和品种比较鉴定试验,育成人工同源四倍体桑树品种团桑11号。新品种2009—2012年在四川省多点进行的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中与二倍体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增产27.88%,桑叶养蚕的万头茧层量提高4.60%,100 kg桑叶产茧量提高4.02%,表现出多倍体桑树品种生长旺盛、叶片肥厚、米条长产叶量高、秋叶硬化迟等特性,并且具有耐干旱和对桑黑枯型疫病的较强抵抗力等特点。新品种于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在四川省及其他相似生态条件蚕区的平原、丘陵和山区缓坡地栽植。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人工诱导加倍桑树染色体的方法,获得丰产性能更优的桑树多倍体品种。将鲁桑系二倍体杂交组合塔桑×农桑14号F1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碱处理诱导出人工四倍体植株,经过对优良人工四倍体株系的选择、扩大繁殖以及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强桑2号。该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在区域性试验中与对照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比较,桑叶增产18.93%,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3.03%,并表现出抗桑疫病、抗旱耐瘠等特点。新品种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11.
人工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陕桑40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0.1%~0.4%的秋水仙碱处理二倍体桑品种新一之(2n=2x=28)当年嫁接苗的茎尖,诱导出8个突变株,将这些突变株按株系进行单芽分离嫁接,发现编号为402-3的株系在所分离出的四倍体(2n=4x=56)株系中性状突出,经系统选育培育成无性系四倍体品种陕桑402(2n=4x=56)。该品种发芽率高,生长旺盛,在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域试验的桑叶产量较湖桑32号(2n=2x=28)提高26.9%,万头茧层量增加5.4%,抗逆性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能突出的人工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育成的四川省首例优质、高产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团桑6号(编号:川审201303)和团桑11号(编号:川审201304),于2013年5月5日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田间技术鉴定,同年11月28日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2号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将鲁桑系二倍体桑品种桐乡青用秋水仙碱诱导成四倍体,以此为母本与广东桑二倍体伦教109号为父本杂交育成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与二倍体桑品种荷叶白相比,其单位面积产叶量提高36.9%;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10.8%,种茧育单蛾良卵数提高18.3%;中抗桑疫病,农艺性状好,表现出优良三倍体优质高产的典型特性。  相似文献   

14.
引进由二倍体品种国桑21号(2n=2x=28)嫁接苗诱导的四倍体植株若干枝段,经单芽嫁接进行株系比较,其中看到编号为国桑21号4x-1的株系枝长叶大,再经系统选择育成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圃桑11号(2n=4x=56)。经品试园多年栽培和养蚕鉴定表明,该品种发芽率高,生长旺盛,与二倍体对照种荷叶白相比,单位桑园面积产叶量增产26.7%,桑叶养蚕的万蚕产茧量提高3.8%,万蚕茧层量提高4.5%,100kg桑产茧量提高5.5%;抗逆性强,叶片肥大,采叶省工,实属综合性状优良,高产性能稳定的人工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  相似文献   

15.
桑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新塔桑)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桑树是蚕业基础生产资料,选育和推广桑树良种是蚕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蚕业经济效益最基本的高效措施。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南充、江油两市曾选育和推广了塔桑和川852等良种桑,对四川蚕桑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然而,这两个品种在叶质或高产性能方面不适应高效蚕业的需要。这是由于常规二倍体品种人工有性杂交的基因重组面较窄,以致育成品种很难在优质和高产等经济性状上达到统一。研究表明,桑的某些三、四倍体在优质和超高产等经济性状上有独特的优势。三倍体桑的高效水平已为陕桑305、嘉陵20号和丰田2号等品种所证实(增产30% ̄40%)。以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塔桑是上世纪80年代初南充市育成的早生丰产桑品种[3],由于存在叶质一般,叶片老化快等缺陷,需加以改良提高才能适应蚕业发展的要求。丰田5号是含50%塔桑血缘的人工四倍体品种[4],1999~2006年在江油农村进行多年多点的春伐栽培选拔试验,与标准对照种荷叶白相比,第2~5年每667m2产叶量,丰田5号密植区平均1850kg,提高23·7%[5],低干区平均1610kg,增加30·9%;叶质的5龄饲料鉴定四期均值,丰田5号万蚕产茧16·93kg,提高4·6%,万蚕产茧层量3·589kg,增加3·3%,100kg桑产茧8·91kg,提高6·8%,每667m2产茧128·0kg,增产39·1%,达到农村选拔试验鉴定指…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蚕区具有明显的高原立体气候,选育适应云南蚕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对于云南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云南蚕区现行优良桑树品种及优异桑种质资源作为亲本材料,采用杂交和化学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育成人工同源四倍体桑树新品种云桑5号。新品种于2015—2017年在云南省多点进行区域适应性种植试验,在草坝镇试验点的单位面积产叶量比对照桑品种湖桑32号和农桑14号分别增产42.63%和19.01%,桑叶养蚕的万头蚕产茧量和茧层率与2个对照品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新品种在永仁县、巧家县、陆良县、楚雄市和鹤庆县按照当地的栽植模式其产叶量较农桑14号高出16.08%~18.75%。新品种还具有发芽期早、发条力强、生长旺盛、叶片肥厚等特性,但对桑褐斑病和桑白粉病的抵抗力稍弱,需要及时采摘适熟叶以降低病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二倍体桑品种7707的新梢芽为材料,用0.4%秋水仙碱+3%二甲亚砜的混合液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多个变异芽植株,将变异芽植株嫁接繁殖,并进行单株选择、系统选育和品种比较鉴定试验,获得性状表现稳定的四倍体桑树新品种,2014年通过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皖桑优1号。该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在区域适应性鉴定中与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比较,桑叶年产量增加18.75%,桑叶养蚕的产茧量提高6.18%,茧层量提高5.63%,并且抗寒性及抵抗桑疫病、桑黄化型萎缩病的能力较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好、抗逆能力较强的四倍体桑品种,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19.
以鲁桑系二倍体湘7920为母本,以化学诱导广东桑组合塘10×伦109获得的四倍体诱59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育成了人工三倍体桑树新品种湘桑6号(2n=3x=42)。该品种具有丰产优质的特点:桑叶产量比对照湖桑32号提高30.8%;养蚕试验万蚕茧层量提高6.2%,100 kg桑叶产茧量提高6.5%,单蛾良卵数提高7.8%;桑叶干物粗蛋白的含量提高2.35%。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田实生优选方法,从塘10×伦109杂交桑的数十份果桑株系中,经多年复选和系统选育,培育出编号为J椹—20的株系表现优良的果桑性状,达到座果率80%以上,单芽座果10粒左右,平均单果质量3g左右,米条果产量500g以上的选育目标,定名为圌桑9号。经数年品试园比较鉴定,该品种投产期每667m2产果1740~2030?,分别比红果2号和大10增产34.4%和103.6%;抗逆性较强,发条数多,耐剪伐,生长旺盛,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高产果桑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