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 砂姜黑土是我省淮北平原主要土壤之一,面积约有2,000万亩。由于易涝易旱,土壤僵瘦,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是我省面积最大的低产土壤。长期以来,广大农业工作者,针对其低产原因,分别采取兴修水利、发展绿肥、增施肥料、引用良种,改进栽培措施等方法进行改良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迄今还不能彻底改变砂姜黑土地区的低产面貌。究其原因,一是缺少一个能被大家所接受的理论观点,思想认识不统一;二是不能全面综合分析其低产因素的产生条件和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三是各学科各部门由于本学科的业务范畴所限,各自强调其  相似文献   

2.
低产紫沙土旱耕地保护性耕作改良效应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低产紫沙土旱耕地是我国南方紫色土区低产早耕地的主要类型之一,湖南各紫色土区都有分布,该土壤呈酸性,易水土流失,易漏水漏肥.土壤质地过沙或过粘,有机质和氮素缺乏,抗旱能力弱,作物产量低.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能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抗旱能力,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环县旱地大豆低产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从合理选地、重视土壤处理、选用优良品种、科学配方施肥、普及旱作新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等6个方总结提出了环县旱地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环县旱地大豆低产的原因,并从合理选地、重视土壤处理、选用优良品种、科学配方施肥、普及旱作新技术、病虫草害防治等6个方面总结了环县旱地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砂姜黑土广泛分布于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省,以安徽的面积最大,是我省淮北平原中部河间地区的主要土壤,面积约有1700—1800万亩,占淮北耕地面积52%以上.由于易涝易旱,土壤僵瘦,粮食生产长期低而不稳,目前亩产只有300斤左右.但是,该地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生产潜力较大.因此,治理砂姜黑土不仅能改变淮北的低产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对全省的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探讨综合治理的主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合旱作麦区生产的高产、高效小麦品种,将16个小麦品种在山西省闻喜县进行田间试验,通过对产量进行聚类分析,分为高产品种和低产品种两类,并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8个品种进行小麦水分、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各生育期单株干物质量,成熟期株高、穗长、可孕小穗数,穗数、穗粒数、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值高产品种均高于低产品种。越冬-孕穗期土壤蓄水量、各生育期单株干物质量、穗数、穗粒数、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高产品种以临Y8159、石麦19号较高,低产品种以运旱618、长麦251较高。株高、可孕小穗高产品种以临Y8159较高,低产品种以运旱618、长麦251较高;穗长、不孕小穗高产品种以运旱20410、运旱805较高,低产品种穗长以运旱618、长麦251较高,不孕小穗以长麦6697、洛旱11显著较高。花后5~35d籽粒千粒重、成熟期籽粒千粒重高产品种以运旱20410最高,低产品种以洛旱11显著最高。总之,8个小麦品种中临Y8159、石麦19号水分、产量较高,是适宜该旱作麦区生长的高产、高效品种。  相似文献   

7.
推广稻田半旱式耕作技术全国土壤肥料总站高级农艺师王蓉芳稻田半旱式耕作技术,是我国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教授,长期深入生产第一线,总结农民经验,结合生产实际,运用免耕原理,突破性地解决了南方低产稻田生产难题。该项技术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技术简便、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 砂姜黑土是我省主要低产土壤之一。其低产的原因是:①土壤瘠薄、缺磷少氮,活性有机质含量低;②结构不良造成冬春干旱;③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阴雨季节土层中饱积水分,造成土壤缺氧、明涝暗渍;④耕性不良,湿时粘、涝时澥、旱时硬、适耕期短、耕作困难,土壤架空、空隙大。如何根据这些特点,采取针对性栽培措施,对砂姜黑土地小麦增产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在辽西旱地玉米生产中,由于气候干旱、年内降雨分布不均,且耕层浅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等因素,导致玉米产量低而不稳。土壤容重在农业生产中是重要的基本数据,可综合反映土壤颗粒和土壤孔隙的状况,与土壤质地、土壤结构腐殖质含量及土壤  相似文献   

10.
旱地甘蔗抗旱栽培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旱地甘蔗低产的主要原因 ,以选用抗旱良种、利用植期、耕作栽培、覆盖减蒸发等多项抗旱技术进行组配集成 ,突出解决萌发出苗期的“旱”字关 ,生长中后期的土壤持续保水能力 ,为旱地甘蔗的萌发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