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炭黑品种对NR/ENR共混物减震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理化性能炭黑品种对天然橡胶/环氧化天然橡胶(NR/ENR)共混物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压缩疲劳生热性能和减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子越小、比表面越人、结构性越高的炭黑的补强性较大,力学性能较好;但其压缩疲劳生热较大.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变化,炭黑粒子大小、结构性等对共混物硫化胶的减震性能有较人的影响,在ENR相的Tg2处,粒子较大的炭黑所填充的共混物硫化胶的tanδ较大;在高于Tg2以上的使用温度范围内,粒子较小的炭黑填充的共混物硫化胶的tanδ相对较高,减震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天然橡胶中的非胶物质种类和含量影响橡胶的质量和应用性能。本文通过硫化性能、交联密度、耐臭氧老化 性能测试和热重分析研究丙酮溶物含量对天然橡胶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溶物可以改善天然橡胶的硫 化性能,提高其交联密度。随着丙酮溶物添加量的增加,天然橡胶的热稳定性、臭氧裂纹显现时间、拉伸强度保持率 逐渐提高并达到最大值。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ATR-FTIR)分析了天然橡胶臭氧老化前后分子结构 变化,可知橡胶在臭氧老化后出现了氧化官能团。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也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相应提高。当氮肥用量达到一定适宜范围时,产量最高,品质适中,而且较为经济合理,当氮肥用量达到一定量时,产量反而会逐渐下降,蛋白质含量提高影响籽粒品质的趋势。为此,在试验条件下,认为啤酒大麦氮肥适宜用量为60~90kg/hm2纯氮。  相似文献   

4.
沙质灌漠土啤酒大麦氮肥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也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相应提高。当氮肥用量达到一定适宜范围时,产量最高,品质适中,而且较为经济合理,当氮肥用量达到一定量时,产量反而会逐渐下降,蛋白质含量提高影响籽闰品质的趋势。为此,在试验条件下,认为啤酒大麦氮肥适宜用量为60~90kg/hm^2纯氮。  相似文献   

5.
灭酶方法对燕麦淀粉和蛋白质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灭酶方法对燕麦淀粉和蛋白质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采用炒制、常压蒸制和远红外烘烤三种灭酶方法处理燕麦籽粒,分析了燕麦全粉的营养成分、黏度特性及淀粉和蛋白质体外消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炒制灭酶后燕麦全粉粗脂肪含量提高,而β葡聚糖和总淀粉含量降低(P<0.05);常压蒸制灭酶导致燕麦全粉中蛋白质、粗脂肪、总淀粉含量降低(P<0.05);远红外烘烤灭酶对燕麦营养成分影响不大(P>0.05)。灭酶处理后燕麦全粉的糊化温度均降低,常压蒸制和远红外烘烤提高了燕麦全粉的峰值黏度和最终黏度(P<0.05)。灭酶处理使燕麦全粉中抗性淀粉含量显著增加(P<0.05),对慢速消化淀粉的影响不大(P>0.05)。在蛋白质体外消化中,远红外烘烤后燕麦蛋白体外消化率最高,达到70.05%,而常压蒸制灭酶燕麦的蛋白质消化率最低,为62.80%。说明远红外烘烤灭酶处理对燕麦营养组分影响不大,更加有利于消化。  相似文献   

6.
双酶解法提取大豆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粕粉为原料,加入高效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进行水解研究,对反应温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pH值、酶的用量及酶加入间隔的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分析了大豆多肽的含量及蛋白质的水解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经过优化得到的反应条件为温度45℃,pH 7.5,液固比7: 1,加酶量为高效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各0.2 g,反应时间8 h,加酶间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酶解后的蛋白质含量达85%、水解度为17.72%.  相似文献   

7.
 选用粳稻品种越光与籼稻品种IR72为材料,研究了高温对水稻灌浆期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谷氨酸 草酰乙酸转氨酶(GOT)、谷氨酸 丙酮酸转氨酶(GPT)的活性及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高温下水稻籽粒GOGAT、GOT与GP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但籽粒GS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籽粒蛋白质及氨基酸各组分含量极显著增加。高温下籽粒GS活性显著降低并未影响籽粒蛋白质的合成,认为籽粒GS不是限制水稻蛋白质合成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8.
钙对延缓杂交水稻叶片衰老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以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为衰老的生理指标,研究了不同pH、Ca2+对杂交水稻叶片衰老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pH影响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最适pH为6.0;此条件下的Ca2+浓度为0.01~20.00mmol/l,低浓度的Ca2+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随着Ca2+浓度升高,则作用减弱;最适浓度为0.1mmol/l。Ca2+能延缓杂交水稻叶片的衰老,主要原因是由于Ca2+能提高叶片中活性氧防御酶的活性,降低活性氧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锰离子含量对天然橡胶(NR)热氧老化、紫外老化和臭氧老化前后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核磁交联密度分析仪、DSC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分析仪探究老化前后分子链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老化之前,含有不同量的锰离子的天然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基本一致。经3种方式老化后的胶样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当锰离子质量分数为0.000 30%时,天然橡胶老化后的拉伸强度、300%定伸应力、700%定伸应力下降程度最小。核磁交联密度测试表明,总交联密度(XLD)与网链分子量(Mc)有很好的对应关系,XLD随着锰离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表明天然橡胶老化过程中交联反应和断裂反应存在竞争关系。示差扫描量热(DSC)测试发现,随着锰离子质量分数的增加,天然橡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先升高后降低,与核磁交联密度测试结果一致。红外分析(FTIR)发现,天然橡胶老化过程中发生了交联和断裂反应。  相似文献   

10.
采用凝聚法,以鲜胶乳为原料制备粉末天然橡胶(PNR),研究了胶乳凝聚影响因素、产品粒径分布和产品干燥条件,并测试了其性能。结果表明,胶乳的pH值为9.3~9.4,硫酸铝用量为3.70%~3.77%为宜,胶乳浓度对产品收率影响不大;隔离剂纳米二氧化硅的用量在2~3份为宜,产品粒径处于1.0~4.0 mm的比例在83%以上。与酸凝天然橡胶相比,制备的PNR的灰分含量、氮含量、挥发物含量、P o和PRI都较高,丙酮溶物含量和门尼粘度较低;PNR混炼胶的M min较小,Δt30相差不大;PNR混炼胶的M L和V M较小,t10和t90较大,硫化速率较慢;PN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300%定伸应力和500%定伸应力较高,扯断伸长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二异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ZDiBC)因其分子中二异丁胺的支化结构产生的空间位阻作用,使其与通用的未支化同类超促进剂相比在硫化过程中可显著降低N-亚硝基胺类物质的生成,是一种高效、制得硫化胶力学性能良好的环保型促进剂。而ZDiBC对硫化天然胶乳的胶体性能研究未见有报道。本研究采用硫磺为硫化剂,以ZDiBC为天然胶乳硫化促进剂,并与胶乳工业常用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ZDC)作对比研究,考察促进剂的用量、胶乳硫化温度和贮存时间对硫化天然胶乳粘度、机械稳定度、热稳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ZDiBC对硫化天然胶乳的粘度和机械稳定度的影响大于ZDC,对热稳定度的影响相差不大;随胶乳硫化温度的增加以ZDiBC和ZDC为促进剂的硫化胶乳粘度升高,而硫化胶乳机械稳定度和热稳定度则降低;随贮存时间的延长硫化胶乳的粘度增加,且ZDiBC为促进剂的硫化胶乳粘度增加幅度大于ZDC,硫化胶乳的机械稳定度略有增加而其热稳定度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低蛋白天然胶乳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2709碱性蛋白酶与稳定体系并用脱除天然胶乳(NRL)蛋白质的生物化学方法,采用多变元析因设计安排试验,研究了低蛋白天然胶乳(LPNRL)的稳定体系、酶的用量及制备条件、LPNRL的贮存及应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2709碱性蛋白酶与稳定体系并用对鲜胶乳的脱蛋白效果较好;(2)所制备的LPNRL的氮含量为0.06%~0.07%,水溶性蛋白质(WSP)含量为1.8μg/g胶膜,达到国际上同类型产品的先进水平;(3)与正常NRL相比,LPNRL的硫化速率稍慢,但其硫化胶乳的贮存性能稳定,成膜性能良好;其干胶膜的物理性能稍低,但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可见光引发体系固化将降解天然胶乳与萜烯树脂乳液的其他助剂组合制备水乳型压敏胶,研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降解天然胶乳与萜烯树脂乳液的不同配比,天然胶乳不同分子量,其他助剂的用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天然胶乳与萜烯树脂乳液质量比为1∶1、降解天然胶乳分子量为19.8&#215;10^4、引发剂1.2%、交联剂15%、促进剂0.4%时压敏胶性能最优。DSC和TG/DTG表明含有光引发剂的压敏胶在光照后热稳定性提高,压敏胶的Tg升高了5℃,仍具有很低的使用温度。  相似文献   

14.
天然橡胶(NR)作为一种植物性高分子,其分子结构和性能既受橡胶树生物合成的影响,也与加工工艺有很大关系。为了科学对比加工工艺对NR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相同橡胶树品种所产胶乳,参照现行工厂生产条件,制备了5种典型加工工艺的NR,即全乳胶(WF)、烟片胶(RSS)、风干片(ADS)、恒粘胶(CV)和20号胶(TSR)。生胶结构分析表明,NR加工过程中会发生由熟化导致的非胶组分分解和橡胶烃的结构化,具体表现为氮含量降低、数均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变窄、凝胶含量上升、塑性初值和门尼黏度增加,其中以TSR的熟化程度最高,而CV能够保留其固有分子结构,熟化程度最低。硫化胶性能分析表明,非胶组分的分解有利于提高NR的硫化速度和交联密度,从而提高硫化胶的力学性能;橡胶烃的结构化能够增加硫化胶中的物理缠结网络,使其更容易发生应变诱导结晶,并通过增加能量耗散,提高硫化胶的疲劳性能。综合来看,硫化胶力学性能的优劣顺序为:TSR>ADS>RSS>WF>CV。  相似文献   

15.
高性能天然橡胶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会出现贮存硬化的现象,导致了原本高性能的丧失,这一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研究报道了2-巯基苯并噻唑(MBT)可作为一种新型恒粘剂用于天然橡胶的恒粘处理,而关于MBT对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目前仍处于空白。通过加速贮存实验研究MBT对高性能天然橡胶的恒粘效果,并通过臭氧老化实验研究MBT的添加对高性能天然橡胶耐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MBT可制备具有较好恒粘效果的高性能天然橡胶;MBT的加入在一定量的范围内能提高橡胶的耐臭氧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天然橡胶(NR)的性能与制胶工艺密切相关,其中凝固是制胶工艺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真空辅助酸凝固天然橡胶,对比自然凝固天然橡胶和酸凝固天然橡胶,探讨了真空辅助酸凝固对天然橡胶门尼粘度、理化性能、物理机械性能以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凝固方法得到的NR理化性能有一定的差异,自然凝固NR的氮含量>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氮含量>酸凝固NR的氮含量,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塑性初值(P0)和塑性保持率(PRI)比自然凝固和酸凝固NR的P0和PRI都高,其中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PRI为85%,而酸凝固NR的PRI为75.7%。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交联密度高于自然凝固NR和酸凝固NR。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均高于自然凝固NR和酸凝固NR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3种NR的拉伸强度分别为21.06、19.35、17.60 MPa。RPA测试表明,真空辅助酸凝固NR的弹性模量(G')<自然凝固NR的G'<酸凝固NR的G',损耗因子(tanδ)变化趋势恰好相反,即真空辅助酸凝固得到的胶样的加工性能最好,自然凝固胶样次之,酸凝固胶样最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二硫化钼用量、不同改性二硫化钼对天然胶乳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最佳用量之下,用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以及Si69对二硫化钼进行改性,研究二硫化钼与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的力学性能,并通过热重分析仪分析其热稳定性,扫描电镜(SEM)分析二硫化钼在胶膜中的分散效果。结果表明:随着二硫化钼用量的增加,硫化胶膜的力学性能先增加后降低,当二硫化钼的用量为6份和9份时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的力学性能较好;使用KH560改性过的二硫化钼制得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的性能好,且KH560的最佳用量为2份时,硫化胶膜的力学性能最好,且此改性二硫化钼在天然胶乳中的分散效果好;热失重分析可知,改性的硫化胶膜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外加乳清蛋白的方式研究了蛋白质对天然生胶理化性能和硫化胶的力学性能、老化性能、硫化特性、交联密度及动态热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生胶中加入乳清蛋白后,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门尼粘度升高,正硫化时间缩短,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及热老化性能提高;在测试范围内,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升高,储能模量和玻璃化温度都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