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论黄土高原农林复合经营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在阐述农林复合经营含义的基础上,介绍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几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益,并对黄土高原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针对目前的治理状况,认为农林复合经营是治理黄土高原,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和技术措施。因而开展农林复合经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闽北山区坡地农林复合经营生态模式,优化配置了杉木-胡枝子-食用菌和杉木-百喜草-黄花菜2种具有较好生态经济效益的模式,分析了其生态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残塬沟壑区苹果园不同果农复合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并筛选出水源涵养功能主导因素。以陕西省马坊塬果-荒(M0)、果-草(M1)、果-蔬(M2)、果-粮(M3)4种果农复合经营模式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比4种果农复合模式土壤理化特征差异性,并评估果农复合模式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指数的影响。使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影响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生草处理、果蔬间作、果农间作下果园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能力、养分含量等理化性质优于人工除草样地。其中生草处理、果蔬间作、果农间作土壤容重分比人工除草别降低了15.13%,11.84%,11.18%;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43.76%,7.14%,120.46%。各果农复合模式下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指数大小依次为M1(0.64)M3(0.59)M2(0.51)M0(0.38)。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总孔隙度、容重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主要因子,3个土壤因子可解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指数变异量的95%。通径分析表明,总孔隙度是影响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主要决策因素,容重是影响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可持续土壤管理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苹果复合种植即果-蔬[MB]、果-草[MH]、果-荒[MW]、果-粮[MZ]模式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采用手拣法和改良干、湿生漏斗法,对黄土残塬沟壑区苹果园4种复合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特征进行调查研究。4种模式下共分离得到土壤动物57.33百只/m~2,隶属4门11纲23目42个类群。4种复合种植模式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数的垂直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特征,水平分布特征表现为果-草[MH]果-蔬[MB]果-荒[MW]≥果-粮[MZ]。果-草[MH]复合种植模式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表明4种复合种植模式对果园土壤动物类群多样性的影响呈现不同的特征。研究结果可为黄土残塬沟壑区苹果果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土壤动物生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五配套”生态家园模式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陕西省洛川县"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家园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财务分析方法,对模式整个周期进行了经济评价,并与非模式户的产出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拥有0.33hm2苹果园的模式户年投入1.16万元,比非模式户少600元;年均纯收入为7571元,比非模式户增加2445元;模式户产投比为1.66,比非模式户增加16.2%.财务分析表明,模式户净现值为4.86万元,内部收益率为73.2%,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67年;年均净现值为5927元,比非模式户高1891元."果-畜-沼-窖-草"五配套模式户收益显著优于非模式户,"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家园模式是经济效益好、财务可行的项目.  相似文献   

6.
通过连续6年对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使土壤含水量增加,具有显著的保水效益;粮经果复合垄作以聚土垄作与农林复合为基础,在减少用工投入的基础上增加系统产出、减少径流、控制土壤侵蚀与降低非点源污染方面起得非常重要的作用;粮经果复合垄作能有效改善坡耕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的含量。垄作的物理阻挡作用对土壤径流的截持与减少泥沙的流失,有效的改善了土壤的养分含量。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比粮经果复合平作模式土壤孔度提高9.38%。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增加了0.02 mm土壤颗粒含量。与纯粮顺坡平作相比,径流量、侵蚀量平均减幅分别为97.83%,47.49%。坡耕地粮经果复合垄作水保效益显著,经济效益高,广泛适于三峡库区坡耕地的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7.
赣南水土保持型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江西赣南果业开发中普遍存在的严重水土流失、土地利用率低下、短期效益少等问题,采取以间、套种草、饲、经济作物为主要手段的水土保持措施,栽种“百喜草”,设置“山边沟”,引入美国籽粒苋发展养殖业,开展立体经营,形成果-苋-猪-沼-果良性循环。实现了果园综合效益的同步增长,达到了增加果园植被覆盖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的目的。研究表明:果业开发中出现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不容忽视,因地制宜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与果园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其综合经营的多种治理模式促进了各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  相似文献   

8.
以籽粒苋为纽带的果园复合生态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籽苋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分析表明,以籽粒苋为纽带的果园复合经营生态系统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可有效提高初级生产力,降低系统人工辅助能的消耗,增加系统物质循环中利用环节,提高物质转化效率。并阐述了3种以籽粒苋为纽带的果园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果一草复合系统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沙打旺复合系统土壤养分、果树生理生态及产量产值、牧草产量及质量、土地当量值研究结果表明,与清耕果园相比,果-草复合系统可使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分别提高30%、32%,速效钾降低2.1%,而对速效磷影响较小;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24.3%,叶片光合速率提高28%,产量提高15.5%。与单作草场相比,牧草产量提高18.5%,粗蛋白质、粗脂肪、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36.4%、27.4%和11.8%。复合系统土地当量值(LER)达1.65。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沟壑区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的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6~36 a苹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该区苹果园的高投入种植管理模式,能够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与富集,使土壤重金属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土壤Cu含量随树龄增加而增加,20 a以上的土壤-果树系统对土壤Cu的输入与输出趋于平衡,Cu含量变化不大,且耕层土壤Cu含量较高.Cr含量随树龄线性递增,36 a果园0~20 cm,20~40 cm和40~60 cm 土层Cr含量分别比6 a果园增加27.14%,17.09%和19.17%.Cd含量随树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长期大量施用磷肥是土壤Cd的主要来源,果园生态系统深层土壤Cd含量的峰值比耕层提前出现.Pb含量以15~26 a果园含量最高,树龄<15 a和>26 a时Pb含量较低.Hg含量则以15 a为转折点,在不同土层上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As含量在树龄<15 a时逐渐降低,15~20 a时逐渐增加,20 a以后果园土壤As含量趋于不变,且各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不仅是一个生态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生态恢复重建不能仅仅就环境退化问题而开展生态功能的恢复重建,却而不去考虑经济恢复重建和区域脱贫与持续发展问题。根据红壤丘陵开发地退化成因分析和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建立了以水土保持为核心,“林果草牧沼菌”有效链接的治理模式,以草保土养地,以草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实现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经果林营造是小流域水保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在旱季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溜子田小流域经果林建设中采用了地膜覆盖和喷施FA旱地龙技术。地膜覆盖能保证树苗根部有足够的水分供应,FA旱地龙能减少植株水分蒸腾,从而使苗木成活率达96%以上。这两种技术措施对植株增高也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济植物篱模式在坡耕地上的试验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坡耕地经济植物篱技术把水土保持和农民的增产增收相结合,是山地治理的有效方法,具有省资省劳、简单适用、操作方便、自然梯化等特点,形成了新的、农民欢迎的、可持续的坡耕地农林间作生产体系。在这种坡地耕作制度中,除了植物篱本身的牧草和果树的效益外,篱间种植的矮秆作物,如土烟、马铃薯、花生(黄豆)、辣椒和油菜等,在果树未产生效益前,结合牧草能产生近期经济效益;待果树进入盛果期,果树的经济效益会更高。这种经济植物篱的组合模式在贵州山区坡耕地上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赵培仙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4):229-232,237
为提高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后经济生态效益,在相同立地条件下构建3种生态经济林种植模式,小枣+葡萄混交模式、台湾青枣+芒果混交模式、小枣单作模式,对经济生态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种植模式都有较高的经济收益,其中:小枣+葡萄混交模式在单位面积中获得产值、纯收入和经济产投比、以及土地生产率都高于其它两种模式。各模式对局部小气候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中,台湾青枣+芒果模式林内温度比林外下降幅度最大为11.8℃,分别是两种模式的1.62倍和1.21倍,而小枣+葡萄模式在林内5 cm的地表温度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从土壤改良效应来看,小枣+葡萄模式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模式。综合对比结果表明:小枣+葡萄模式 > 台湾青枣+芒果模式 > 小枣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红壤侵蚀区果园间作系统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定位小区试验,在生产能力、改土能力、能量流、价值流等方面对红壤侵蚀区常见的柑橘果园间作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系统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管是果农间作、果肥间作还是果草间作均能很好利用自然资源,并能取得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柑橘与花生和西瓜、柑橘与花生、柑橘与甘薯这几种间作系统能量和价值的输出高,但输入也高,在资金充足、劳力和肥料充裕时,选择其能获得很高的综合效益;柑橘与大叶猪屎豆、柑橘与百喜草、柑橘与印度豇豆这几种间作系统的能量和价值的输入较低,在资金紧张、劳力和肥料不足时,选择其也能获得较高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树莓丰产栽培技术及水土保持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莓是一种生态经济型灌木果树 ,在医药、化妆、保健、天然香料、食品色素、食品加工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引进树莓良种进行试验示范和水土保持产业化开发 ,可填补我国小果水果和树莓产品空白 ,且可出口创汇 ,经济效益巨大。系统介绍了树莓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栽培种植技术 ,并对树莓水土保持产业化开发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研究样地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测试,对比分析了不同恢复模式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有效元素和微生物含量,对红壤丘陵区不同恢复模式的土壤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恢复地和封禁恢复地的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微生物总数量与对照裸地相比均有明显增加,人工恢复地土壤有效营养元素含量高于原始裸地和封禁地。人工恢复地的脐橙模式的土壤饱和持水量、有效水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次之。综合分析认为,脐橙模式对改良土壤的效果最佳,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而封禁模式对改良土壤的效果较好,但缺乏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Soil erosion is by far the greatest cause of land degradati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problems in China. Although various conservation methods are widely utilized to reduce soil erosion and to susta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cost‐effectiveness and selection of these methods are less known. Using our survey and ecological data, this study evaluated fou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thods in Changting County, Southeast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parity of conservation costs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ecological benefits. Planting fruit trees is a kind of conservation through primarily economic development. Closing hillsides for afforestation is most cost‐effective, followed by forest fertilizing, and planting trees and gras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comparatively lower cost conservation methods, for example closing hillsides for afforest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priority if initial ecological condition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ethod.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20.
沙棘能源林不仅生产薪材,而且还要利用它的果实生产医用沙棘油和食用果汁,以取得综合效益。作者引用单位生物量的产果量即经济系数作为研究沙棘结实规律的依据,发现同一年龄阶段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经济系数是接近的,从而使其结实规律的研究在不考虑立地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研究表明中国沙棘的结实规律是:Ⅰ龄级为营养生长期,Ⅱ龄级为初果期,Ⅲ—Ⅷ龄级为盛果期,经济系数稳定在20%左右,Ⅸ龄级进入衰果期;沙棘果实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有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到盛果期后趋于一致。试验结果为沙棘能源林栽培技术和轮伐期的确定、为不同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