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研究探讨不同光周期处理方法、温度、湿度、株龄等对甘蔗开花诱导与杂交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人工控光、温、湿等因素的适度配合 ,可以有效、稳定地诱导处理材料开花 ,1994 - 1996年的诱导率稳定在 68.1- 72 %之间 ,被诱导过的材料有 75个抽穗开花 ,三年共获杂交花穗 30 5个、杂交组合 2 2 5个、有发芽能力的种子 10万多粒 ,使我所保存的野生和栽培材料得到利用 ,基本弄清楚适用于在南宁自然条件下诱导甘蔗开花的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在甘蔗杂交过程中,杂交技术不仅要掌握甘蔗开花的规律,如何提高父本花粉发育率及适时地控制杂交期的温度,湿度,而且还要结合亚硫酸养茎,人工授粉等措施,才能提高杂交效率,花穗结实率,使杂交获得成功。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整个杂交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甘蔗种质资源杂交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报道了云南甘蔗研究所1998-2002年甘蔗种质资源杂交利用研究进展状况。经过几年的研究,了解掌握了不同亲本材料诱导开花所需的株龄和甘蔗种质资源的光周期诱导技术,不仅使热带种开花率逐年提高,还促使开花迟的F1花期提早,难开花的F1、BC1能够开花,且提高了花粉发育率。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杂交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了花穗杂交有效率,并从热带种、地方种、常用亲本与野生种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一批含热带种和野生种血源的F1、BC1优异创新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4.
优良甘蔗难花亲本的开花诱导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进行了甘蔗难花亲本的开花诱导,结果表明经过光周期诱导的难花甘蔗亲本材料,抽穗率和开花率比对照大田显著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难花亲本品系的杂交难题。  相似文献   

5.
不同年份间断夜处理对甘蔗开花影响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夜处理持续天数对延迟早花亲本开花的影响。[方法]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别进行断夜处理持续天数试验。[结果]结果表明,2007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间断夜152、6 d处理的的甘蔗开花高峰期均比上一年相同处理的推迟10 d左右;一些品系各处理下的终花期和开花持续期均随年份不同而发生较大变化,但在抽穗率降低程度和延迟开花天数方面,各参试品系2007年对断夜天数的不同反应与2006年表现一致。[结论]该研究为目前甘蔗种质创新和杂交花穗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大学1984年甘蔗亲本品种的光周期诱导。经六种不同的光周期处理,97个亲本品种有93个抽穗开花,其中80%的品种抽穗开花时间集中在三周内,有利于杂交组合的选配。这些结果说明温带地区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可以顺利开展甘蔗的有性杂交育种,对我国闽浙赣云贵川等甘蔗产区的新品种选育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1998年度云南省甘蔗研究所光周期诱导甘蔗开花及杂交利用结果。本研究以4月1日和6月1日两种起始处理时间,12h25min和12h15min两种固定日长处理,于10月1日起日递减光30s至抽穗时止的光周期诱导技术分别对7个难花亲本和7个常用亲本进行了开花诱导。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光周期处理下,粤糖57/423、Co419、闽糖70/611、罗汉蔗等4个难花亲本被诱导开花;7个常用亲本全部孕穗或开花,并提早花期3-4个月。利用诱导开花亲本分别与割手密(S.spontaneum)、斑茅(S.arundinaceum)、滇蔗茅(E.rocki)、芒(M.sinensis)、河八王(N.porphyrocoma)等野生种成功地进行杂交或远缘杂交,获得大量实出苗,为野生资源的利用及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 1999年度云南省甘蔗研究所光周期诱导难开花甘蔗亲本开花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以 4月 1日和 6月 1日两种起始处理时间 ,12小时 2 5分和 12小时 15分两种固定日长处理 ,于10月 1日起递减光 30秒至抽穗时止的光周期诱导技术分别对 9个难开花亲本进行了开花诱导研究。结果 :在高纬度、高海拔的开远地区 ,首次诱导了热带种克林斯它林那、越南牛蔗开花 ,4 8Mouna、拔地拉孕穗 ;另外 ,粤糖 57/ 4 2 3、Co4 19、闽糖 70 / 6 11在 1998年的基础上 ,继续被诱导开花 ,且始花期提早 ,平均抽穗率提高。本文还讨论了在光周期处理一致的条件下 ,温度可能是影响难开花亲本开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控制光期促进开花,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而我国各省纷纷建立光期室。本文就人工诱导开花进行育种提出几点意见供商榷:1)各国光期室建立都是基于有一定开花条件的;2)提高育种效率不是非诱导开花不可;3)光期诱导必须与其他条件配合,必须结合当地条件增加有效光期天数.可以结合利用霞光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综合应用多种甘蔗杂交技术,探索解决云南高原内陆瑞丽特殊气候条件下的甘蔗花期不遇与冬季低温影响花粉发育问题,提高杂交花穗的生产能力和花穗质量。  相似文献   

11.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和开花习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合肥地区自然条件下,对7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和育性转换特性及开花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粳型7001S、N5088S和31111S不育性稳定,不育期花粉败育率、自交结实率分别为99.82—99.96%、0.00—0.03%,育性转换明显,转换期自9月5—6日先后开始,可育期花粉败育率27.82—41.72%,自交结实率20.92—44.00%,作为两系杂交稻的母本应用可行。粳型N5047S、籼型W7415S基本具有与上述3个粳型核不育系相似的育性稳定性和育性转换特性,用作母本基本可行。籼型W6154S、8801S不育期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低温,出现不同程度不同次数的育性波动,应用风险大。粳型7001S、N5088S、31111S和W6154S开花完全(颖花开花率较高),张颖时间较长或中,花时高峰早且集中,或花时分散但午前花率较高,利于制种,N5047S、W7415S、8801S开花率低,盛花时迟或颖花张颖时间短,制种困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影响西洋杜鹃离体试管苗开花的因素。[方法]以西洋杜鹃无菌试管苗为材料,研究培养基、外源激素、外植体生理状态、光照、活性炭对西洋杜鹃离体试管苗开花的影响。[结果]低盐量、低硝酸盐的1/2 Read培养基较适合西洋杜鹃花芽的诱导,平均诱导率为34.44%;保持一定湿度的含0.7%琼脂的半固体培养基诱导花芽的效果好。IBA 2.0 mg/L是诱导花芽产生的最适宜激素用量。茎尖分化的试管苗最适宜作花芽诱导的材料。光强强度3 000 lx,光照16 h/黑暗8 h的光照条件适合花芽的诱导培养。培养基中加入0.2%活性炭能显著提高花芽诱导率。[结论]外植体生理状态、培养基成分及状态、光照强度和时间、植物激素等对西洋杜鹃离体培养试管苗开花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近40年广西引进甘蔗种质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高甘蔗引种利用效率及推动甘蔗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统计1982—2020年广西引进的甘蔗种质资源,分析引进种质资源的直接利用、育种利用、育成后代的应用及研究利用情况,总结引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1982—2020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其他省(市)引进甘蔗种质资源共1044份(包括花穗238份),其中1993年以来引进甘蔗种质资源751份(包括花穗26份);引进甘蔗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配置了杂交组合2771个,进入区试且亲本含有引进种质资源血缘的品系有43个;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育成的58个桂糖系列甘蔗品种中有40个含有引进种质资源血缘,其中美国CP系列亲本占37.9%,我国台湾ROC系列亲本占34.5%,美国CP系列和我国台湾ROC系列甘蔗种质资源在广西甘蔗育种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引进的甘蔗种质资源在抗病育种及分子育种方面也逐步开展研究。但目前广西甘蔗引种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引进甘蔗种质在适应性上普遍存在较大问题;(2)引进别国或地区优良甘蔗种质的同时有可能会带来新的病虫害,给甘蔗产业的安全生产增加风险。(3)引进的种质资源未能在国内育种单位间充分共享。【建议】应加强优异甘蔗种质资源的引进;规范甘蔗引种程序,严格遵守引种检疫规程;重视引进种质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及共享利用。  相似文献   

14.
2007年通过光周期人工诱导,第1次在云南高原内陆低海拔地区瑞丽成功诱导甘蔗品种Badila等难开花亲本开花。结果表明,株龄、固定光周期诱导时间和处理天数与诱导开花效果密切相关。经过12 h 20 min和12 h 15 min 2种固定光周期诱导,株龄较长的Badila经过120 d诱导,孕穗率和抽穗率较高,12 h 15 min光周期处理150 d有一定效果,12 h 20 min处理无效;株龄较短的Badila经过150 d诱导,孕穗率和抽穗率低,经120 d诱导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