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永康市自2010年开始饲养天然彩色茧蚕品种,2018年开始全年全部饲养彩色茧蚕品种,并进行了相关技术的提升、示范、推广与应用,主要包括天然彩色茧蚕品种小蚕共育技术的提升与示范、大蚕立体条桑育技术的提升与示范、规模生产配套消毒防病技术的推广、方格蔟营茧技术的推广、天然彩色丝绵专用蚕茧折蔟自动上蔟技术示范、天然彩色平面茧生产技术示范等,并通过饲养天然彩色茧蚕品种金秋×初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彩色蚕茧也逐渐成为永康市特色经济作物“小而优,小而精”的典型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2.
彩茧1号是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选育、经江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在农村推广饲养的家蚕天然彩色茧新品种。作者根据本地农村近几年率先推广饲养的实践经验,针对该品种的特性,专题总结出家蚕天然彩色茧新品种——彩茧1号的农村饲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正"金秋×初日"是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育成的彩色茧新品种,天然黄色、色彩鲜艳。永康市2010年开始引进家蚕彩色茧新品种"金秋×初日",连续多年进行试养并逐步示范推广,到2017年晚秋止累计试养"金秋×初日"758张,2018年开始永康全年全部饲养"金秋×初日"。现将永康市家蚕彩色茧新品种"金秋×初日"试养、示范与推广情况总结如下:1引进彩色茧新品种"金秋×初日"后进行多年多点试养  相似文献   

4.
家蚕天然彩色茧分为黄红茧系和绿茧系。黄红茧是通过来自桑叶的类胡萝卜素在茧丝的丝胶中分布形成的,包括:黄茧(内层黄茧和外层黄茧)、淡黄茧、肉色茧、锈色茧、红色茧等;绿茧是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家蚕中肠和血液进一步代谢后在丝素和丝胶中积累引起的,分为互补绿茧和独立遗传绿茧。家蚕天然彩色茧相对于普通白茧有一些独特的优良性状,如色彩艳丽柔和、更加柔韧、更强的抗辐射性能等,是理想的健康环保纺织材料。对家蚕天然彩色茧分子水平的研究不仅有重大的生物学意义,也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利用家蚕天然彩色茧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就家蚕天然彩色茧(黄红茧系和绿茧系)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5.
我国家蚕茧品种资源的茧色丰富多彩 ,但在生产中使用的蚕品种基本为白色茧品种。为了利用家蚕茧中的有色茧 ,开发出具有天然色彩的生丝 ,许多学者对天然彩色茧丝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家茧彩色茧丝固色等内容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彩色茧丝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以及有色茧后加工处理技术。在我所现在保存的 6 80份家蚕种质资源中 ,有许多珍贵的家蚕有色茧品种 ,它们大多为从各省征集的地方品种 ,以及从国外引进的品种。为充分利用家蚕有色茧资源 ,选育出具有实用性的天然彩色茧基础品种 ,我们对其中的部分有色茧品种进行了茧色、茧丝质成绩、茧…  相似文献   

6.
天然彩色茧资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介绍了天然彩色茧资源的基本概况和综合利用前景,天然彩色茧新品种的培育,以及其独特的吸放湿性、通气性、保暖性、紫外线吸收能力、高色素含量、抗菌性、抗氧化性等优良特性,指出开发和综合利用天然彩色茧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产品具有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简讯     
《广西蚕业》2005,42(2)
浙江大学反季养蚕科研项目获得成功时下满园的桑树虽然才吐露出嫩绿的小芽儿,但浙江桐乡市蚕种场的蚕宝宝大多已经上蔟并结出了白花花的茧子。这项由浙江大学动物学院与桐乡蚕业公司联合开发的科研项目反季节养蚕已经获得了成功,应用人工蚕饲料替代桑叶,填补了冬季因为无桑而不能养蚕的空白,并为彩色蚕繁种和工厂化养蚕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摘自《蚕业信息》网)浙江造出天然彩色蚕丝衣服近日,天然彩色蚕丝技术由浙江大学和浙江花神丝绸集团联合完成,该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主持这项研究的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陈玉银教授介绍,眼…  相似文献   

8.
几种天然彩色茧品种蚕茧抑菌率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几种天然彩色茧品种蚕茧的抑菌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彩色茧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其中绿色茧最高,P50×秋丰、LJ1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了76.14%、83.40%,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4.4%、78.89%;两对黄色茧品种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也均达到。60%以上,均比红色茧...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对蚕丝产品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彩色丝胶茧家蚕品种应运而生。概述了目前我国天然彩色茧和彩色丝胶茧家蚕品种的培育现状,介绍了丝胶蛋白具有的良好水溶性、促细胞增殖活性、抗氧化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等优点,以及丝胶蛋白在生物医学、化妆品和食品等领域中的最新应用,展望了天然彩色丝胶茧家蚕品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永康市全年饲养家蚕天然彩色茧新品种"金秋×初日",为了解全国现有彩色茧蚕品种在永康的适应性及品种特性,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品种储备和技术支撑,2019年晚秋对全国比较稳定的天然彩色茧新品种"苏彩2号"、"苏彩3号"、"M日"、"M中"、"广东彩茧"等与目前推广的品种"初日×金秋"进行对比试养,结果发现"金秋×初日"的...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9月 2 8日 ,安徽省科技厅在合肥主持召开了“家蚕天然彩色茧的研制”项目成果鉴定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应邀参加了鉴定会。这个项目由安徽省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省蚕桑研究所承担 ,为此双方于 2 0 0 1年 1 2月共同出资组建了安徽省天彩茧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天彩公司 ) ,该公司致力于天然彩色茧丝的科研与开发 ,经过天彩公司科技人员的艰苦努力 ,于 2 0 0 2年 7月成功地研制出天然彩色茧 ,并于 2 0 0 2年 9月在蚕农家饲养获得成功。“家蚕天然彩色茧的研制”通过安徽省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2.
天然彩色茧烘茧前后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几个天然彩色茧品种烘茧前后的抗氧化物质进行了提取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彩色茧中,以绿色茧的抗氧化物质最高,黄茧次之,白茧最低。其中烘茧前绿色茧品种P50×秋丰、LJ13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均达到110U/g以上,两个黄色茧品种秋丰×黄3正反交、秋丰×HJ7正反交含量分别为101.72U/g、96.09U/g,比白色茧品种高出了34.57%、30.73%;烘茧后,各个彩色茧品种以及对照组品种的抗氧化性降低的幅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13.
天然彩色茧因其柔和的色彩和特殊用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实验对几种天然彩色茧蚕品种及其杂交组合的发育经过、茧质、丝质成绩及其茧丝色素固定效果等方面的进行了调查,通过与实用品种苏5×苏6(正反交)作了对比发现,多数彩色茧蚕品种及其杂交组合的饲育经过比对照短、茧丝量、茧层率、茧丝长等茧丝质性状都低于对照,但也有个别彩色茧品种的茧丝质接近对照;而彩色茧品种的茧丝纤度低于对照,各彩色品种茧丝纤度曲线特征有一定差异;黄色茧丝(如A4、A6)的颜色较绿色茧丝容易固定。为应用推广有色茧蚕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眼下正值春蚕茧收购期,永康市蚕农比往年增收明显,企业以高价敞开收购他们饲养的带着天然艳丽色彩的金黄色蚕茧——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陈玉银教授团队研制的全国首个实用型彩色蚕茧品种"金秋×初日"。走进示范基地,一排排方格上结满了金黄的彩色蚕茧,鲜艳夺目。走近细瞧,茧形大而匀称,产量大、丝质好。"产品天然、保健、环保的特点符合现代消费时尚。"陈玉银介绍,目前还有红、绿等颜色品种正在选育。  相似文献   

15.
<正>实用化双限性天然彩色茧新蚕品种"蜀黄1号"(夏黄×秋色)是在四川省"十二五"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资助下,经过几年的努力选育出来的。1亲本来源利用我所引进、保育的天然彩色茧蚕品种、强健好养的多丝量二化性蚕品种,采用杂交育种  相似文献   

16.
彩色茧的茧丝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天然彩色蚕茧的经济性状和茧丝的丝质性能 ,重点研究了蚕茧的上茧率、解舒率、茧层率、出丝率、长吐率及净度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 :天然彩色蚕茧的上茧率、解舒率、茧层率较高 ,解舒率平均值达到 81 .3 7% ,茧层率 2 1 %~ 2 4% ,出丝率大多在 40 %~ 42 %左右 ,净度成绩 92~ 95分。全茧量、茧层率偏低。  相似文献   

17.
家蚕天然彩色茧、丝及其产品生产,对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人类健康,对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蚕丝作为纤维皇后的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天然彩色桑蚕丝的色素来源于桑叶中的天然色素或蚕体内自身合成的生物色素,无毒无害、色泽柔和艳丽,部分色泽甚至无法染色形成。天然彩色桑蚕丝内部具有很好的微空隙结构,天然黄色家蚕丝的颜色鲜艳,光泽感优于普通白色家蚕丝和柞蚕丝。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16年春期对天然彩色茧蚕品种"金秋×初日"进行试养,调查了实用孵化率、抗病性、眠起齐一程度等生物性状和产量、茧层量、茧层率、出丝率、解舒等经济性状,对该品种我市生产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以及生产技术条件成熟度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江苏蚕业》2017,(3):9-10
本文通过对天然彩色茧蚕品种进行饲养继而添食人工染料,得到11种不同颜色的具有可观价值的彩色蚕茧,为桐乡市蚕茧结构的调整和缫丝企业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性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彩色茧丝家蚕品种资源丰富,而且彩色茧丝具有保湿、抑菌、抗氧化、防紫外线等特性;而蚕蛹不仅富含蛋白质而且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及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因此,茧壳和蚕蛹的开发日趋倍受关注。以7533限等17个不同茧色类型家蚕品种资源为材料,检测蚕茧茧壳和蚕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分析蚕蛹中的黄酮类物质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和绿原酸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茧色家蚕品种资源蚕茧茧壳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绿色茧黄色茧白色茧,而不同茧色类型家蚕品种资源间蚕蛹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差异不显著。并且蚕蛹的黄酮类物质中不含绿原酸;绿色茧家蚕品种资源蚕蛹中的槲皮素、异槲皮苷含量比其他茧色家蚕品种资源蚕蛹的含量高,黄色茧家蚕品种资源蚕蛹不含或含有较低的芦丁。这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天然彩色茧和蚕蛹资源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