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Gveen)属同翅目蚧壳虫科,主要危害行道树悬铃木。龟蜡蚧喜栖息于阴湿、空气不甚流通,或日光不直射处,故附着于叶背和枝条背面多,枝梢密生也能引起大量增殖。在我市一年发生一代,以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产卵,5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卵产在雌  相似文献   

2.
草履蚧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享且价生活习性该虫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子卵囊中在寄主附近的土缝里、石块下或草丛中越冬。翌年2月初孵化出土(冬季气温高1月中旬即开始孵化),出土著虫群集于树干基部,待温度升高时陆续爬上树,密集于细枝芽基刺吸汁液危害。雄虫一般于4月中旬至5月下旬向下转移,潜藏于树干翘皮下、根茎附近的土缝石块下,杂草落叶中化蛹。雄成虫羽化后,飞至树上与雌虫交配,交配后雄成虫死亡,雌成虫无翅,交尾后要继续刺吸危害至5月中旬开始下树,寻找隐蔽场所产卵后死亡。每头雌虫产卵100~180粒。2草同价危睿特点(l)发生危害早,虫口密度大,易…  相似文献   

3.
枣龟蜡蚧是一种危害枣树严重的害虫,一旦枣树受害,红枣减产70%左右。为了有效地控制该害虫,1991年对龟蜡蚧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防治效果达90%以上。1 生物学特性1.1 生活史枣龟蜡蚧1年1代,以受精雌虫在枣树枝上越冬;3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出蛰,4月中旬虫体迅速增大;5月末、6月初开始产卵,6  相似文献   

4.
园斑紫天牛在济源市一般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干内越冬;极少数为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内虫道中越冬,越冬成虫于来年3月中、下旬咬破树皮出洞,交尾后雌虫产卵于树木枝干、皮缝或节疤处,4月上、中旬开始孵化,初孵幼虫在皮层和木质部取食,然后蛀入木质部,7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化蛹期,8月中旬至来年3月下旬为成虫越冬期。  相似文献   

5.
红蜡蚧分布很广 ,危害多种花卉 ,以成虫、若虫在茎、叶上吸食汁液 ,周年不停。虫口密度很高 ,常布满新梢幼枝。其排泄物污染中下部叶 ,严重时一片乌黑 ,诱发霉菌 ,形成煤污。造成落叶 ,使植株长势衰退。其生活史 1年发生 1代 ,以受精成虫越冬。翌年 5月下旬起陆续开始产卵 ,6月初先后孵化 ,常边产孵边孵化。孵化期长达 1个月。防治方法 :(1 )防治该虫的关键是抓住孵化期 ,喷施 40 %氧化乐果或 5 0 %杀螟硫磷1 0 0 0倍液或 2 0 %杀灭菊酯 1 5 0 0倍液 ,自 6月上旬每隔 1 0 d左右喷 1次 ,连喷 3次 ,可有效控制其危害。(2 )室内盆栽花卉数量大…  相似文献   

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十团,有红枣总面积796亩,蚧壳虫危害十分严重,几乎达到毁灭枣树的程度。1994年用5度石硫合剂,洗衣粉25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1995基本达到根治。蚧壳虫每年发生3代,以第3代的2龄若虫越冬,一年中第一、二龄完整,第3龄不完整。越冬若虫在第2年的4月中旬,气温上升到10℃时开始活动。第1代产卵是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从6月上旬开始对枣树进行危害。第2代产卵子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危害盛期第3代,8月下旬至9月下旬,脱皮盛期为9月中旬至9月下旬。两代都有重叠现象,不整齐。每个雌虫,每代的产卵数为30-100粒,…  相似文献   

7.
橙斑白条天牛是油桐树上的1种重要害虫。该虫在河南汝阳3 a发生1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成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一般1头雌虫1代产卵3~7次,每次产卵2~5粒。9月上旬停食死亡。其寿命为300 d左右。幼虫卵经5~8 d孵化为幼虫,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孵化盛期。该天牛成虫、幼虫同时危害油桐,以幼虫蛀干危害最严重。成虫啃食1~3 a生枝条的皮,甚至咬断枝条。用40%氧化乐果乳油1︰1倍液涂干防治效果最为理想,对1~2龄幼虫和成虫杀伤力达100%,对3龄以上幼虫杀伤力达96%左右。  相似文献   

8.
橙斑白条天牛(Batocera davidia Deyrolle)是福建省杨树的新害虫,该虫在福建省2a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越冬,一般成虫于秋季羽化,停留于蛹室越冬,次年春夏陆续自蛹室向外作椭圆形的羽化孔而飞出。成虫5月上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初孵幼虫开始取食危害,次年7月下旬开始化蛹,8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少部分成虫在8月下旬爬出羽化孔,补充营养后交配产卵,大部分成虫在蛹室内越冬。在幼龄林,雌虫主要产卵于树干基部,随着树龄的增加和树皮的增厚,多产卵于2m以下的树干上。每雌产卵38-52粒,平均46.2粒。林间卵的孵化率为53%-76%。  相似文献   

9.
红帽蜡蚧是危害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调查了昆明市红帽蜡蚧的寄主植物、危害程度和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昆明市有3科5种园林植物受到红帽蜡蚧危害,分别为常春藤、滇润楠、山玉兰、拟单性木兰和广玉兰,均为国内首次报道。红帽蜡蚧对常春藤的危害率及危害指数最高。该虫主要分布于树冠东面和西面的内侧,对叶片正面危害最严重。红帽蜡蚧在昆明市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5月下旬开始产卵,每雌虫产卵量为696-2 652粒。应在冬季结合整形修剪剪除受害枝条,在若虫涌散期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来防治红帽蜡蚧,同时加强其寄生性天敌的研究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榉树枝毡蚧Eriococcus abeliceae Kuwana在上海部分地区首次发生,严重危害榉树Zelkova serrata的健康生长。为有效控制虫害发生,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等,结果表明:榉树枝毡蚧在上海地区1 a发生1代,以2龄雌若虫及雄蛹越冬。3月上旬始见雄成虫,3月中下旬为羽化高峰期。5月上旬受精的雌成虫开始孕卵,5月中旬达到产卵盛期,每雌平均产卵265粒。6月上旬卵开始孵化,6月中旬至下旬达到孵化盛期,但孵化不整齐,可持续到7月初。8月底第1次蜕皮进入2龄,9月底雄若虫蜕皮变成预蛹,7~8 d后进入蛹期,10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