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南方大豆产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优越,大豆栽培历史悠久,资源十分丰富,为国内外大豆科学工作者所重视。加强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和拓宽利用工作,对促进我国大豆生产和科学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南方大豆遗传资源搜集、整理、利用工作概况。  相似文献   

2.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大豆生产的需要,结合南方地区地形地貌特点和大面积发展旱地新两熟制大豆所需要的配套高产优质品种、轻简高效实用技术,研究集成了以旋耕机为核心的大豆人工撒播轻简高效播种技术和大豆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解决了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劳动力严重缺乏和规模种植大豆的技术难题,为发展四川及我国南方大豆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南方春大豆种植密度与肥料施用正交回归旋转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春大豆种植密度与肥料施用正交回归旋转试验福建省大田县科技术中心,366100陈华塔福建省大田县农科所,366100郑祥品本文根据我县春大豆田间试验所得资料,讨论春大豆在自然条件下综合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为生产上提供参考。一、试验设计与概况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4.
提高南方大豆生产的高产、质优、高效技术分析周新安,王国勋(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南方大豆栽培区包括淮河以南、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5个省(市、区),大部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域广阔,气温高,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该区为一年多熟制耕作区,大豆作为从...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和江苏省大豆生产概况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已有50O0余年的栽培历史,自然条件适宜大豆生长。东北、黄淮和江淮是我国三个大豆主要产区。1949年我国大豆总产量仅为102亿斤,单产81.5斤。建国后大豆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7年我国大豆总产量达到198亿斤。所年代平均每年  相似文献   

6.
大豆播种机械作为大豆机械化生产中的主要工具,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播种质量及大豆产量。介绍了我国东北地区、黄淮海区域和南方区域大豆精密播种技术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大豆精量排种器以及免耕防堵技术的理论研究现状,指出我国大豆精密播种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而为我国大豆精量播种机械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南方大豆发展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韩德乾继去年国家科委和农业部联合在黑龙江召开全国大豆科技推广工作会议之后,全国大豆推广协调指导小组又在杭州召开南方大豆科技推广生产发展研讨及现场会。这次会议通过交流我国南方大豆科技推广经验,分析大豆生...  相似文献   

8.
根据亚麻的生物学特性,国内外亚麻的产销概况,我国南方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作者近期的研究实践,对我国南方春季亚麻研究开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开发南方冬闲稻田、湖洲荒滩和低海拔山丘区旱地春季亚麻生产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世界菜用大豆生产、贸易和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31  
韩天富  盖钧镒 《大豆科学》2002,21(4):278-284
菜用大豆在我国俗称毛豆。在日本 ,因毛豆常与枝秆一同销售 ,故称枝豆 (edamame)。 1991年 ,美国有人开始把“edamame”用作菜用大豆的英语名称。目前 ,edamame一词已被普遍接受 ,不仅可指菜用的鲜豆荚 ,有时也包括去荚皮后的鲜豆粒 (即中国南方所称的“毛豆米”)。我国南方 (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台湾和东南沿海一带 )和日本是世界菜用大豆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大豆保健功能的不断认识 ,菜用大豆在美国和世界其它地区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生产和贸易量呈现不断增加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发展南方大豆生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政文 《作物研究》2006,20(1):26-29
介绍了南方春大豆的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了南方大豆生产的发展潜力,提出了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1.
南方间签作大豆生产发展的现状与对策(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南方间套作大豆生产现状 近年来,在我国大豆生产徘徊不前的整体背景下,南方地区大豆生产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08年,南方大豆面积达到2 205.4万亩,比上年度增加119.1万亩.除高海拔寒冷地区外,南方地区凡有农耕的地方几乎都有种植大豆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南方春季亚麻研究与开发的浅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亚麻的生物学特性。国内外亚麻的产销概况,我国南方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作者近期的研究实践,对我国南方春季亚麻研究开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开发南方冬闲稻田,湖洲荒滩和低海拔山丘区旱地春季亚麻生产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推广大豆高产技术发展南方大豆生产──在南方大豆科技推广生产发展研讨及现场会上的讲话唐兴信(全国大豆科技推广协调指导小组)全国大豆科技推广协调指导小组在杭州召开“南方大豆科技推广生产发展研讨及现场会”,这是落实去年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在黑龙江召开的“全...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大豆科研生产现状及发展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大豆生产目前正处在恢复和发展阶段,形势比较好。但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单产都未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本文拟从全省自然条件,生产水平,发展潜力,以及科研现状提出发展云南省大豆生产的设想,对云南省发展大豆产业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油大豆新品种选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雅珍 《杂粮作物》2006,26(2):76-77
大豆是世界上主要植物油来源,籽粒一般含有20%左右的脂肪。大豆油是优质食用油,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富含维生素A和D,是我国人民主要食用植物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豆加工业的兴起,高油大豆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国产大豆的数量和品质已满足不了需要。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呈增长态势,2003年进12大豆2071万t,为我国大豆总产量的125.5%,且进口大豆脂肪含量比国产大豆高1%~2%。因此,为了提高国产大豆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加速选育和推广种植国产高油大豆品种,以满足大豆生产和加工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据有根据的文献记载,种植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从野生大豆驯化成为栽培大豆的过程中,以及为适应不同条件的要求选育适应品种的过程中,始终是紧紧按照对当地自然条件,耕作栽培条件的适应,以及对大豆的利用要求,进  相似文献   

17.
大豆起源于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栽培和食用过程中,我国拥有无数的品种类型、丰富多彩的食用方法。今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必要将二者结合起来,选育加工品质优良的大豆新品种。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分析我国南方地区目前主要推广品种的豆腐加工成品率,分析育成新品系群体中该性状的变异,为选育加工品质优良的大豆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88年8月18日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了大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委员会议。会议回顾了本届委员会的工作,委员会在经费困难的条件下采用赞助的办法出版了第三届大豆专业委员会学术论文汇编,原计划的西南大豆科研与生产考察,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为了发挥本专业委员会在世界和国内大豆界的学术作用促进我国大豆科研与生产的发展为了改变我国人民的食品结构的重大战略贡献力量,为此第二次委员会议决定:  相似文献   

19.
大豆叶烧病(Xanthomonas phaseoli var. sojensis)是一种细菌性病害。据报导,美国,巴西、印度、苏联等国家均有此病发生,美同南部湿度大的地区发病尤为严重,我国东北、华北以及华中地区亦有此病发生,1980年湖北省大豆叶烧病十分严重,著者在本所试验场的观察研究结果,大豆开花前后(武汉地区7—8月)连续阴雨,低温寡照是此病害发展的适宜条件;叶烧病对大豆产量、品质均有较大影响;不同品种的感病程度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与种皮色、原产地以及生育期有一定关系。通过品种资源的抗病性研究,将有可能为大豆生产和大豆育种工作提供抗病(叶烧病)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栽培大豆的起源、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华夏文明的孕育,对当代人类的经济生活和强身健体的重要作用;阐述了近百年来,世界大豆生产快速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中国大豆生产发展状况,以及其与其他主要作物、世界新兴大豆主产国家、国内大豆产品消费需求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豆生产发展潜力、发展目标,加快发展大豆生产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